「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透過回顧尋找答案,專訪香港真實影像協會


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圖片香港真實影像協會 Hong Kong Actual Images Association提供


訪問、整理/林木材

香港真實影像協會」是一新成立的組織,在近年香港越來越多的電影活動與組織中顯得獨特,發起人兼策展人的張鐵樑、蔡倩怡是紀錄片的研究者與推廣者,他們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補助,並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場地贊助下,於今年(2017)五月推出了策畫已久的影展「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共放映11部影片和一場座談會,不僅是真實影像協會的第一次公開活動,也可說是有史以來首次關於香港紀錄片的回顧放映,意義非凡,觀眾參與度極高,令人喜出望外。


他們提出新的論述和觀察,並在策展的過程中找尋作品足跡,試著重新梳理香港的紀錄片史。然而,就像在手冊中的策展人前言所提「拍攝紀錄片本已是種對抗的選擇」,如果回顧是尋找答案的方式,那麼紀錄片之於香港,又代表著什麼?


「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影展活動現場/圖片香港真實影像協會 Hong Kong Actual Images Association提供


林木材(以下簡稱木):香港已經有很多電影組織和電影節,成立「真實影像協會」的必要性是什麼?

張鐵樑(以下簡稱鐵):我們認為要推香港紀錄片需要一個專注性的團體,雖然現在有「采風」,但他們比較關心的應該是華語地區,特別是中港台的情況。我們覺得在這個時機若能有一個團體是以「香港紀錄片」出發的話,會是一個推廣香港紀錄片的好時機;第二,可能是對紀錄片的想像不同,我們團體不單單是推廣香港紀錄片,更想推廣的是「什麼可以是紀錄片」這樣的概念,希望也能辦一些講座、大師班,來談更多概念性的東西。

另外一個長遠的想法是,雖然現在專注在香港紀錄片,但未來希望能做一些國際性的東西,譬如未來能籌辦「香港國際紀錄片影展」,但這仍需要一些時間去準備和建立。「國際」對我們重要的原因是,每個地方對紀錄片的想法都不一樣,希望透過這樣的比較,找出香港紀錄片的樣子。

:「紀錄片」這個名詞,目前普遍較能被接受和想像,「真實影像」這樣的名詞並不出現在華語地區的脈絡裡,為何以此命名?

:我們首先辦的活動上名詞還是會用「紀錄片」,但協會的名字則是「真實影像」,這樣包含的可能性會更大一點,也許某個階段之後,我們會多辦一些關於 video art 或 essay film 的放映,這是當初用「真實影像」的目的。

木:談談這次策畫的的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先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是,為什麼是 1980 至 1997 年?

:對我來說,1980 至 1997 是一個答案,去回應現在在 2017 年香港發生的事情。不單單是回歸,而是這幾年我們一直在討論「什麼是香港人」,1997 自然是個重要關卡,而也有很多人談到 1980 年代香港有很巨大的改變,像是 1984 年的「中英聯合聲明」等等,我認為是適合現在的香港尋找答案的方向。

:你提到這幾年香港的趨勢是去追問「什麼是香港人」或「香港的主體性」,背後的主因是什麼?

:主要是在雨傘運動的前後,社會運動的情況越來越激烈,更明顯的看到了中國因素在其中的控制。在 2014 年的雨傘運動後,雖然說一國兩制,但實際上沒有兩制,都是中國在控制,這會讓人更去想什麼是中國?什麼是香港?到底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其實在 1998、1999 年時,我們並沒有去討論那麼多關於什麼是香港人等等認同問題,但這幾年很明顯地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這次你們的回顧展選了11部影片,但事實上只有一部片是 1980 年代的,就是 1987 年的《黑鳥》,我很好奇你們是先決定影片?還是先決定時期的跨度?

蔡倩怡(以下簡稱倩):是先決定時期。一來是因為今年是香港回歸 20 年,無論什麼藝術類型,1997 都是很重要的界線,無法避免去回應九七。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時間線,也是一個限制。香港沒有什麼組織有系統去收藏這些紀錄片,所以需要自己慢慢地去找。我們是從很多書籍、單位、導演給的訊息中去發展出來的,這關係到典藏紀錄片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在你們調查的過程中,到底1980年代香港紀錄片的情況如何?因為現在只有挑了一部影片,看不出1980年代香港的紀錄片能量。

:看資料的時候,發現有人提到 1983 年拍攝地區直選的《位置之戰》是香港第一部直接電影,導演是盧敬華,現在是有線電視的記者,這部片的拷貝在電影資料館中,但因為申請程序很複雜,協會成立較晚,來不及用團體名義去申請。

1980 年代的影片雖然很難找,不過比起 1977 年開始的電視新聞紀錄性節目「鏗鏘集」來說,我們發現80年代開始出現了一些獨立電影與新的可能,也包括 1989 年開始的「錄影力量」(Video Power),可能也受到台灣綠色小組的影響。

:我剛才提到這是一個限制,因為我們目前沒有一個很齊全的片單或資料庫。當年技術設備都在電視台裡,若不是電視台的人很難取得並拍片,一直要到 1980 年代末期才多一些。我相信一定還有一些 1980 年代的影片,但我們沒有看過、也找不到,

:我們本來想放映一部香港新浪潮方育平導演 1986 年的《美國心》,雖然這是所謂的劇情片,但其中很多虛實交錯的段落,他找了一對真人夫婦在討論是否要移民,並且導演跟他們真的去了美國,將這些真實的畫面放入電影穿插,說明了當年就對真實的想像也擴及到劇情片中。但發行公司不讓我們放映,很可惜,也影響了影展呈現的脈絡和類型界線。

:關於六四,能否談談 1990 年舒琪的《沒有太陽的日子》。

鐵&倩:雖然放映過很多次了,但在香港紀錄片脈絡中還是很重要,這幾乎是香港唯一一部直接去談六四的紀錄片,在當時是一種突破,從個人的經驗進行敘事,象徵了蠻重要的轉向。本來也想過是否影展要從 1989 到 1997,但如果是 1989 年開始的話,就會變成全然的社會性導向。

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對我們香港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除了回歸之外,我們也想呈現別的主題,像是天安門、《黑鳥》的無政府主義、《大禍臨頭》的居住運動等等,還有其他事情。

:後續的片單都是 1997 前後,雖然也有性別,但基本上還是在談自我認同,也跟回歸直接相關。

鐵&倩:余力為的《美麗的魂魄》不算直接談九七,他去北京拍從外地去北京的人,可以想像在在當時還沒有回歸的時候,中國很像一個陌生的國度,這部片有著一個很特別的面向;鄭智雄的《大禍臨頭》則在講居住和社會問題,也沒有受到九七的影響。

:我發現有些片是講廣東話,而且沒有字幕…

鐵&倩:對,像是麥海珊的《節慶九七之勁歌甘曲(運動版)》影帶是 digital betacam,沒有數位化,甚至還是我們去轉數位的。在那個年代很多影片,本來就沒有中文字幕了,我們也在想,之後可以幫這些影片重上中英文字幕,但在現在這個階段很難去做,需要更多時間和金錢。

:影片版權的部分,有兩部片在台灣的華視?

鐵&倩:像許鞍華的《去日苦多》和關錦鵬的《念你如昔》是在台灣的華視,這些片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都沒有資料,而關錦鵬的《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則在英國的 BFI。

我們其實很想幫這些影片上英文字幕,但時間和金錢上沒辦法。像是我們的手冊都是雙語的,這樣有更多海外的人可以讀到這些資料,這至少是我們能做的。

:這些導演,大部份都是以劇情片創作為主,基本上從1997年後也沒有再拍紀錄片,你們怎麼看這樣的現象?

鐵&倩:許鞍華和關錦鵬唯一的紀錄片,可能都在這了。我和朋友也談到,為什麼關錦鵬在那個年代,一定要用紀錄片才能談性別的問題呢?而且在《男生女相》中關錦鵬公開出櫃,似乎是紀錄片才能呈現很個人的東西,才能建立主體性,可能這是劇情片做不到的,尤其香港的劇情片總是被電影工業所主導。紀錄片就好像另一條路徑,去處理劇情片無法處理的主題。今年香港國際影展有放關錦鵬的《愈快樂愈墮落》,他在映後提到他在《男生女相》出櫃後,拍攝《愈》就比較能放的開來。

:片單中有幾位導演其實我不太認識,像是馮炳輝,他的《香港公路電影》裡曾提到台灣像是一坨大便。

鐵&倩
:馮炳輝早期拍實驗電影或錄像,現在在學院裡教書,當年他蠻活躍的,也曾在 ifva 得獎,當年 ifva 還有另類電影、紀錄片、MV 的獎項,現在都沒有了。

:我自己的觀察是,在香港藉由這樣的回顧展去推廣紀錄片還是很困難,你們怎麼想這件事?

鐵&倩:我覺得很感謝我們的項目經理,他懂得用很多年輕人的方法在網路上去宣傳,譬如影展預告、Instagram 的運用等等, 這是我們之前沒想過的。我們也希望號召觀眾來成為座談會的講者,去扭轉影展座談一直以來的權力關係,也是在策展和宣傳時想到的。每部片都有不同的主題,會希望從不同的主題去宣傳,進到每個的人生活當中。

:回顧展辦完之後,下一個計畫是什麼?

:希望辦小一點的活動,還是以香港片為主,也不排除有國際性的影片,希望能讓這個放映平台,去填補香港在中港台話題性紀錄片的空缺,但還是要看看有沒有資金,這是這未來一年來的計畫。


「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工作團隊/圖片香港真實影像協會 Hong Kong Actual Images Association提供
後排中為張鐵樑、前排右四為蔡倩怡。



_________________


「香港紀錄片回顧專題:八十至九七」放映片單

《黑鳥》Blackbird,1987,90分鐘
《沒有太陽的日子》 Sunless Days,舒琪,1990,90分鐘
《⼤禍臨頭》In Big Trouble,鄭智雄,1995,55分鐘
《美麗的魂魄》Neon Goddesses,余力為,1996,46分鐘
《香港公路電影》Hong Kong Road Movie,馮炳輝,1996,29分鐘
《男生女相:華語電影之性別》Yang +- Yin: Gender in Chinese Cinema,關錦鵬,1997,80分鐘
《另起爐灶之耳仔痛》Diasporama: Dear Air,游靜,1997,88分鐘
《節慶九七之勁歌甘曲(運動版)》,麥海珊,1997,55分鐘
Celebration in the Times of Bitter Songs 97 (MOVEment Version)
《念你如昔》Still Love You After All These,關錦鵬,1997,43分鐘
《去日苦多》As Time Goes By,許鞍華、崔允信,1997,58分鐘
《北征》Journey to Beijing,陳耀成,1998,110分鐘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