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影片】阿紫 The Good Daughter
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阿紫》:人道主義式的溫情紀錄,抑或再製欲擺脫的刻板印象 /胡慕情 《阿紫》:新聞片與紀錄片之間、故鄉與異鄉之間、蒜頭與蚵殼之間(上) /陳平浩 《阿紫》:新聞片與紀錄片之…
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阿紫》:人道主義式的溫情紀錄,抑或再製欲擺脫的刻板印象 /胡慕情 《阿紫》:新聞片與紀錄片之間、故鄉與異鄉之間、蒜頭與蚵殼之間(上) /陳平浩 《阿紫》:新聞片與紀錄片之…
《阿紫》( The Good Daughter ,2019)/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文/胡慕情 《阿紫》開頭的地理:風頭水尾。那畫面熟悉不過,是台灣西海岸尋常一景。蒜頭、蚵、操著不流利台語…
《阿紫》(The Good Daughter,2019)/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文/陳平浩 吳郁瑩首部紀錄片《阿紫》在 2019 年拿下桃園市公民紀錄片獎的首獎、提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
《阿紫》(The Good Daughter,2019)/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接續上篇) 文/陳平浩 四、導演的觀點在哪裡?——「故鄉」與「異鄉」之間 暫先擱置《阿紫》關於「再現…
《阿紫》( The Good Daughter ,2019)/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文/林忠模 入圍 2019 年金馬獎,並獲今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與最佳剪輯的紀錄片《阿紫》,涉及「…
《阿紫》(The Good Daughter,2019)/圖片提供 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 文/詹正德 觀看吳郁瑩導演的紀錄片《阿紫》的同時,我腦海裡也一直不斷地在「複習」20 多年前在世新大學…
工寮 Hut(Gubuk) 蘇育賢 SO Yo-hen|2018|台灣 Taiwan|54min H 是一位逃跑一年多的印尼籍外籍移工,喜歡流浪的他在僱主的農地附近搭了一座工寮,同時收留著一位從金屬加工廠跑出來,後來又…
文/林忠模 這座工寮內發生哪些事?工寮本身又意味什麼?這是我在觀賞蘇育賢的最新作品《工寮》時,最先浮現的兩個問題,然而越往下看,卻越覺得似乎撞上一團迷霧,湧現更多的疑問,因此我想從先從描述《工寮》本身,作為這篇文章書寫…
文/陳平浩 「海馬迴」裡的「工寮」 如果我沒有記錯,2018 年七月或八月溽暑,我在台南「海馬迴光畫館」參觀盧昱瑞的個展《魷釣船》。當我在二樓翻閱展場裡附帶陳設的盧昱瑞攝影集時,展…
文/陳平浩 (接續上篇) 語言、聲音、以及(翻譯)字幕 全片幾乎沒有戲劇性的「事件」 (event)或「動作」(action);全片的「敘事」(narrative)以及從「故事」到「論述」的推移,全部都以工寮裡移工們你…
文/郭敏容 蘇育賢的《工寮》在一個空置的廠房搭建影片的主要場景。影片一開始,鏡頭窩在該場景的室內空間一角,隨著被攝者(或角色/演員)一一進入此空間、談話、介紹,建立起這室內空間的存在目的:這是個遙遠的、難找的、只能以某…
文/胡慕情 「如果有路,為什麼要逃?」作家顧玉玲多年前出版非虛構寫作《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內容含括多位移工乃至雇主的生命故事,透過他們的彼此對照,細細投影出資本主義下跨國流動的必然性。離散總有悲歡,而階級都有…
文/詹正德 初看蘇育賢導演的《工寮》(Hut)時,產生不少狐疑,譬如開場後不久,鏡頭前兩側有布簾在輕晃,似乎是故意設計的偷窺鏡頭;之後鏡頭還不時會晃動,甚至跟著某些被攝者的動作而移動,似乎有意引導觀眾設想拍攝者本身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