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同志,十年萬歲(文/關禾)


對於同志來說,性掙扎的時代已經過去,同志要討公義的日子已經來臨,從美麗少年開始,走過不只是喜宴、幸福備忘錄、酷兒舞台一直到令我印象深刻的無偶之家,往事之城,陳俊志幾乎是一個歷史,而每一個紀錄片作品都是同志里程碑。

《美麗少年》象徵著十年前的同志主議題,這個主議題是青少年同志面對出櫃、家庭等問題。十年前,我十四歲還沒有接觸到同志,美麗少年是我到大學時才看的,當時有一個震撼就是,你會感謝他說出你心中的話,透過紀錄片中的人物,而逐漸地踏上了自我認同之旅。

《不只是喜宴》與《幸福備忘錄》,則是從自我認同裡慢慢跨出,挑戰政治意味較濃厚的「同志婚姻」立法。我覺得在我眼裡那是一場革命,而且是很有戰略頭腦的佈局著。而《無偶之家,往事之城》則是為這個尚未成功的革命者,書寫列傳,其間可歌可泣之處,也令人動容。

陳俊志的攝影技術與品質粗糙,但影像魅力卻擲地有聲。反覆思考大概是現場感的迷人之處,他無距離的拍攝,被拍攝者的真實面貌,光看那鏡頭前所呈現的,就能體察他開機前所下的功夫。(這些功夫不是說算計什麼的,泡時間換真感情這樣的伎倆,而是真心交朋友換來的。)那些被拍攝的人好像都對攝影機無所畏懼,我想這點大概是許多異性戀紀錄片工作者難以想像的一點,套句陳俊志導演所說的,那恐怕是同性戀者們特別的、原始的、像是幫派似的集體力量,一旦你成功了達成「我們」(導演被認同成自己人之後)的無文書協議,那麼成功的紀錄片鑰匙大概就掌握在手上了。我想耕耘了十年的陳俊志已經不只一把。

不過,在陳俊志的影像力量的背後則淡淡的浮出一絲絲同志幽暗的前途,其一,同志影像至今仍然未試圖開創與異性戀溝通的平台,導致同志仍然在自我認同的催眠之下燃燒有限的人權至上光環,並未試圖有技巧的擴大「直同志」的群眾範圍。同志影像也愈來愈少「爭議性」出現,現有的題材幾乎已經無法再為同志開創更多被討論的機會,(製造話題是為了增進瞭解機會)如此一來,同志運動能量形同空轉,而同志影像也只是隨波逐流,實在可惜。

其次,對應於同志所面臨的複雜社會問題(是社會問題不是同志問題)來說,同志影像還有一部份缺憾,在於被拍攝者同質性過高。劇情片處處可見帥哥美女,而紀錄片則是以出櫃名人為主。我想這不能責怪導演選角的問題,而是同志本身出櫃風險的疑慮還沒有辦法被解決,然而在視覺爆炸的時代,議題訴求往往透過紀錄片等電子媒介傳播,而具有廣泛面向的同志題材研究,卻僅能以論文、書籍方式流通,讓人不禁擔憂,同志運動即將「跟不上時代」。一個陳俊志,拍攝的題材有限是無傷大雅的,我們當然希望未來愈來愈多陳俊志在同志影像中耕耘,但是除了陳俊志找到的材料外,是不是能提供更豐富的同志圖像,就有賴紀錄片工作者的思量與研發了!

反映同志,第一個十年,我們有陳俊志,未來還需要更多…更多…!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