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陳志和導演的《赤陽》,記錄了二次大戰末期,日本政府徵召台籍青年投入太平洋戰爭,許多台灣人被殺或冤枉淪為戰犯的不幸的命運。本次訪問特別請導演來深入談談《赤陽》的拍攝點滴。
問:我知道導演您是美術老師,在2004年時因為九二一地震而參加了全景的紀錄片培訓班,請問您之前有接觸過動態影像嗎?
陳:我之前沒有接觸動態影像,在學校裡都是從事商業攝影。我當時想著我的影像是不是可以進到社區裡去做紀錄,後來看公共電視是用影像紀錄,我也考慮著使用影像紀錄是不是可以更深入一點。
問:那次參加全景培訓的經驗,對你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嗎?
陳:非常大。全景的訓練比較長時間,歷時半年,除了假日,晚上我們也都會過去。教學比較專精在一個部份,在技術之外,觀念上也教的非常完整,特別是裡面的老師,像李中旺、吳乙峰…等等,他們對紀錄片的投入讓我感受很深刻,彷彿將影像和自己的生命同等看待。在那段時間裡,我感受到這一點,所以全景對我來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問:《赤陽》是從05年開始拍的,影片的開頭是您叔公的畫面,請問一開始之所以會展開拍攝,是因為想探求自己叔公的過去的緣故嗎?
陳:《赤陽》之所以會展開,是因為我另一個拍攝的題材霧峰的光復新村,有一位吳東晟先生住在那裡,他是一位詩人。他的哥哥和我ㄧ起在光復新村做了一些調查和紀錄,所以我ㄧ開始是要拍光復新村而不是要拍《赤陽》。
那時,他給了我ㄧ本書,叫做《台灣的生命原鄉》,作者是李展平先生。這本書是報導文學,記錄了作者故鄉古坑的情景,寫的非常有生命力,很感人。看完之後,我就想應該找李展平先生聊一聊,連絡之後他也很樂意和我談談。剛好這時候,他正在研究大東亞戰爭這個題目。他就對我說,你是不是有興趣來記錄這部份的影像,於是我就和他開始合作。
他也寫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書,包括《前進婆羅洲》,這裡頭描寫了一些戰犯的故事。事前他已經做了一些田野的調查,所以我接下去拍攝影像時已經有一定的基礎,赤陽大概是這樣開始的。
問:請問《台灣的生命原鄉》所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陳:就是一群人在古坑的山裡穿梭、工作,筆觸讓人感覺人物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對環境描寫也非常深刻,我覺得這部份好像可以看到人和土地的關係。我一直想要從這方面去探索台灣的人和土地,到底生活的面貌是什麼。我覺得這本書把這部分表現的非常好。
問:接下來請您談談當初為什麼會拍攝《赤陽》
陳:當時,李展平剛好在研究太平洋戰爭,我看了他寫的書,覺得裡面的人物寫的非常生動,應該蠻能夠變成影像,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這段歷史如果不馬上記錄下來,很可能就會就此消失掉,因為這些人已經都八十幾歲了。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很快地認為應該先拍這個題目,列為第一優先,因為這些主角已經一個個走了。
問:所以拍攝到了一個段落後,才發現自己的叔公也是事件主角的其中之ㄧ嗎?
陳:對,我看資料的時候有提到我的叔公,但我其實小時候就有聽說,我父親有提起過有一些人到南洋的故事,雖然很好奇以及有一點印象,但那畢竟是很模糊的記憶,不了解到底在南洋發生了什麼事情,有點神秘感。
看了書之後,才知道我叔公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開始從我叔公開始著手,因為最熟識。但開始拍之後,我叔公的身體非常虛弱,過沒幾個月就過世了。之後就陸陸續續從叔公的書信資料,尋找出相關的人。但這些人在李展平先生的書裡都有提到。就利用這樣交叉的連結方式,找尋線索和受訪對象。
問:所以知道自己的叔公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有很驚訝嗎?
陳:倒是沒有,但更好奇了,小時後的印象馬上浮上腦海。他們到底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如果能夠親自回到現場去那是最好的,所以決定要深入的和他們談一談,親自走一遭,去南洋看看。這個過程有一點像是重新發現,把自己的想像填補起來。
問:後來展開拍攝,開始去找尋這些人,是李展平先生和您一起進行的嗎?
陳:對,我們首先找的是台灣的柯景星,他有點算是台灣的聯絡人,他會把相關的資料寄給日本的林水木,然後再發給戰友們。
問:那麼在拍攝時有遇到困難嗎?
陳:有的,主要有兩個事件。
當時在找戰爭的史料時,我們進到沙勞越的國立博物院(博物館)裡,但要取得這些東西非常困難。我就透過東馬來西亞的國際時報總編輯李福安帶我們去尋求協助,但還是沒有辦法,我們找不到二次大戰的資料。後來,我們去了很多書店尋找相關書籍,找到了一本相關的紀錄。不過這份記錄都是發生在巴杜林敦的集中營,現在已經是師範學院了。於是我們也去了,在學校內有一個小的歷史博物館,找到了一些資料。這部份是國際時報的高級顧問吳岸(本名丘立基)幫忙介紹的。這些史料在台灣很少很少,我們所擁有的都是親自去訪談的東西。
另外在日本時,有個受訪者讓我印象深刻,他的名字是張木財。當時我們前往日本拍攝時,林水木請他幫忙接待與安頓我們,隔天中午我們和他約了訪談,因為他早上還要上班擔任守衛,他已經八十幾歲了,可見他的生活並不優渥。
當天,我和李展平在他家門口按電鈴,前前後後大概按了有10幾分鐘,都沒有人回應。我們覺得很奇怪,就繼續等,過了一兩個小時之後,我們再打電話進去。他太太接了電話,說丈夫血壓突然升高,不適合接受訪談。
於是我們兩人就在猜測,為什麼會這樣呢?可能是因為他不太願意談這件事,對他來說這也許不是光榮的事情;另外,是不是因為他們現在生活很辛苦,怕影片拍好後台灣友人看到,會對自尊心造成一些影響,所以他不願意曝光。不過這都只是我們自己的猜測。
問:我想大部分的人看完影片,都會認為這些主角最主要的目的都是要平反,也就是所謂「尊嚴」的爭取,根據你的了解確實是這樣嗎?
陳:在影片內容上,最主要是以林水木的抗爭做為主軸。在這群串聯的人中,都是要向日本討回公道,這是確實的,而討回公道背後連帶的就是賠償。像韓國的戰犯,他們是有賠償的,金額蠻高的。但一樣都是殖民國,為什麼韓國有,台灣卻沒有賠償,這很不公平,日本政府在南洋時的承諾都沒有兌現,這使得他們很不平衡。所以可以理解的是,他們要求的是公平的對待。
當然錢可能是另一回事了。但在很多方面的處理,日本政府都把他們當作棄兒、孤兒一樣的看待,這在心理上應該打擊很大。
問:所以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賠償嗎?
陳:目前是有一些小小的賠償,很多人都不去領,過去幣值換算成現在的,聽說只有幾萬塊錢。他們認為如果我去領了,反而尊嚴更喪失了。
問:影片拍好之後,這些主角們看過了嗎?
陳:我在拍攝的過程中,已經有多位主角過世,包括我的叔公和許清泉,而連阿木的體力和精神也非常非常不好,記憶非常差,常常會昏倒。老人家也沒有辦法長時間的看影片,看一小段就會受不了了;而柯景星騎腳踏車摔倒,身體狀況都很不好。
我問了這麼多人,完整看完的大概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簡茂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放映時,他也有來看,感觸很深。他說他很痛苦,影片把他內心的話都吐露出來了。另一位是蔡新宗,他也覺得能夠把他們心裡話能夠真實的傳遞出來,感到很感動。
問:影片中有一段是李霖彩的遺書。他用日文書寫,但時間日期卻是用中國傳統的天干地支觀念,這似乎有點矛盾,也牽扯到身分認同的問題,請您談談這部份。
陳:認同在這些老人家身上有一些差異性和矛盾性。像簡茂松就沒有歸化日本籍。我認為他們和日本還是有一些距離,因為日本沒有公平的對待他們,因此這個距離將會越來越明顯。而林水木歸化日本籍,我想是因為按照日本政府的說法,這些補償金應該就可以拿到了,但後來也沒有,打官司都敗訴,就像一種欺騙。
問:影片的最後,終戰60年紀念的祭典上,大家唱的卻是日本歌曲。如果他們並不認同日本,那麼這不是很奇怪嗎?
陳:那是海交會在每年的7月13日所辦的祭典,那個地方有點類似靖國神社,祭祀戰時的三萬多亡魂。所以這些人參加海交會會比較有認同感,勾起他們年輕時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思想。
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有段畫面是柯景星很衰老地爬著樓梯,他準備要去參加海交會的祭典活動,但之後他穿上海軍的服裝後,走路就比較筆挺了。大家精神抖擻的唱日文歌〈海行今〉,這首悲壯的歌是當時的日本第二國歌。
這些人的心裡其實很矛盾,他既是對日本充滿一種崇敬,但又想要去反抗日本,因為日本是對我如此的不公平。一方面想要接近日本,一方面又想要反抗,像柯景星他就說,如果他身體好一點,他要去日本皇居的二重橋上絕食抗議,死在那裡。
他講這樣的話事實上當然有著很複雜的心情。很想貼近日本,但又被排拒在外,彷彿有著一種很想要被承認的嚮往。我從他們的言行裡很深刻地感受到這些東西,看見他們的意識裡是非常矛盾的。
問:請問拍完影片之後,有沒有什麼迴響是令您印象深刻的。
陳:在台中的紀錄片雙年展放映時,有一位老先生來看,他曾參加過菲律賓的戰爭,因此感受很深刻。他發言說,這部片子勾起了他過去的回憶,談了大概10幾分鐘,雖然思路沒有很清楚,但一直講講講,說了很久,可見他老人家一直把這事情藏在內心深處,沒有告訴別人。
另一個是日本的朋友。因為《赤陽》聯合報和自由時報都有報導,日本福岡有位竹內和喜先生,他看到報導後,專門搭飛機來台灣找我,讓我很驚訝。他以前留學台大,老婆是台灣人,後來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他也幫忙翻譯這部影片的日文字幕。
他說他看了那麼多相關影片,看《赤陽》感觸最深,看完都會哭泣。我和他一起翻譯字幕時,他住在我家,住了三天,每次翻到某一段落,他就會流下眼淚。我想拉他出去走一走,他也不要,執意要趕快翻譯完成。竹內是60來歲的人,兒童時期曾經歷日本戰後的蕭條,因此對戰爭感觸特別深刻。
問:最後,請您談談拍攝《赤陽》的初衷和目的。
陳:我最主要還是在紀錄台灣的歷史,因為很多東西都不停的在消失,包括這些長者的生命,因此把這些記錄下來,至少是留下一些資料,時間慢慢長了之後,許多人就會了解過去,明白這段歷史。
如果我們能夠到現場去,親自聽他們自己談論事件,有很多的照片、書信,就更真實的去突顯他們的生命歷程。
這一代人,我覺得很特別的是說,他們很像「夾心餅乾」。他們處在日本和中華民國的身分轉換當中,而且又是戰犯,但為什麼他們會變成戰犯,這是因為眾多眾多的因素。因此,從這個特殊的身分裡,從這段歷史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台灣人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他的身分和生命在這段重要的轉換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部份是我認為應該要被記錄下來的,相信大家在看片時也可以從中體會,我們必須要有自己對於歷史和土地的觀點,要更有自己立場的能量。不然的話,有很多事情可能無法達成,這便起因於國家定位上的困難。
這些是我在拍攝時期的後半段,想要讓大家更夠深層的去挖掘到的東西。
我希望能夠紀錄富有台灣自己的生命力的人和事物,以及人怎麼在這塊土地上生長。這部分和我以前接觸攝影有一些關係,雖然我自己是學商業攝影,但過去《人間》雜誌的報導攝影對我影響很大。那些社會的、人文的,我自己很有興趣。也因為這個歷程,所以現在碰觸到紀錄片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
問:我想補充的是,除了紀錄歷史外,拍紀錄片同時也是一種「行動」,透過自身的參與,將過去的歷史碎片重新組合、詮釋,讓這段歷史在當下擁有過去所沒有過的發聲權,讓這些主角有說話的機會。所以,《赤陽》的拍攝行動,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時代受害者們的一種平反和鼓勵。
謝謝您接受訪問。
問:我知道導演您是美術老師,在2004年時因為九二一地震而參加了全景的紀錄片培訓班,請問您之前有接觸過動態影像嗎?
陳:我之前沒有接觸動態影像,在學校裡都是從事商業攝影。我當時想著我的影像是不是可以進到社區裡去做紀錄,後來看公共電視是用影像紀錄,我也考慮著使用影像紀錄是不是可以更深入一點。
問:那次參加全景培訓的經驗,對你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嗎?
陳:非常大。全景的訓練比較長時間,歷時半年,除了假日,晚上我們也都會過去。教學比較專精在一個部份,在技術之外,觀念上也教的非常完整,特別是裡面的老師,像李中旺、吳乙峰…等等,他們對紀錄片的投入讓我感受很深刻,彷彿將影像和自己的生命同等看待。在那段時間裡,我感受到這一點,所以全景對我來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問:《赤陽》是從05年開始拍的,影片的開頭是您叔公的畫面,請問一開始之所以會展開拍攝,是因為想探求自己叔公的過去的緣故嗎?
陳:《赤陽》之所以會展開,是因為我另一個拍攝的題材霧峰的光復新村,有一位吳東晟先生住在那裡,他是一位詩人。他的哥哥和我ㄧ起在光復新村做了一些調查和紀錄,所以我ㄧ開始是要拍光復新村而不是要拍《赤陽》。
那時,他給了我ㄧ本書,叫做《台灣的生命原鄉》,作者是李展平先生。這本書是報導文學,記錄了作者故鄉古坑的情景,寫的非常有生命力,很感人。看完之後,我就想應該找李展平先生聊一聊,連絡之後他也很樂意和我談談。剛好這時候,他正在研究大東亞戰爭這個題目。他就對我說,你是不是有興趣來記錄這部份的影像,於是我就和他開始合作。
他也寫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書,包括《前進婆羅洲》,這裡頭描寫了一些戰犯的故事。事前他已經做了一些田野的調查,所以我接下去拍攝影像時已經有一定的基礎,赤陽大概是這樣開始的。
問:請問《台灣的生命原鄉》所說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陳:就是一群人在古坑的山裡穿梭、工作,筆觸讓人感覺人物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對環境描寫也非常深刻,我覺得這部份好像可以看到人和土地的關係。我一直想要從這方面去探索台灣的人和土地,到底生活的面貌是什麼。我覺得這本書把這部分表現的非常好。
問:接下來請您談談當初為什麼會拍攝《赤陽》
陳:當時,李展平剛好在研究太平洋戰爭,我看了他寫的書,覺得裡面的人物寫的非常生動,應該蠻能夠變成影像,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這段歷史如果不馬上記錄下來,很可能就會就此消失掉,因為這些人已經都八十幾歲了。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很快地認為應該先拍這個題目,列為第一優先,因為這些主角已經一個個走了。
問:所以拍攝到了一個段落後,才發現自己的叔公也是事件主角的其中之ㄧ嗎?
陳:對,我看資料的時候有提到我的叔公,但我其實小時候就有聽說,我父親有提起過有一些人到南洋的故事,雖然很好奇以及有一點印象,但那畢竟是很模糊的記憶,不了解到底在南洋發生了什麼事情,有點神秘感。
看了書之後,才知道我叔公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開始從我叔公開始著手,因為最熟識。但開始拍之後,我叔公的身體非常虛弱,過沒幾個月就過世了。之後就陸陸續續從叔公的書信資料,尋找出相關的人。但這些人在李展平先生的書裡都有提到。就利用這樣交叉的連結方式,找尋線索和受訪對象。
問:所以知道自己的叔公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有很驚訝嗎?
陳:倒是沒有,但更好奇了,小時後的印象馬上浮上腦海。他們到底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如果能夠親自回到現場去那是最好的,所以決定要深入的和他們談一談,親自走一遭,去南洋看看。這個過程有一點像是重新發現,把自己的想像填補起來。
問:後來展開拍攝,開始去找尋這些人,是李展平先生和您一起進行的嗎?
陳:對,我們首先找的是台灣的柯景星,他有點算是台灣的聯絡人,他會把相關的資料寄給日本的林水木,然後再發給戰友們。
問:那麼在拍攝時有遇到困難嗎?
陳:有的,主要有兩個事件。
當時在找戰爭的史料時,我們進到沙勞越的國立博物院(博物館)裡,但要取得這些東西非常困難。我就透過東馬來西亞的國際時報總編輯李福安帶我們去尋求協助,但還是沒有辦法,我們找不到二次大戰的資料。後來,我們去了很多書店尋找相關書籍,找到了一本相關的紀錄。不過這份記錄都是發生在巴杜林敦的集中營,現在已經是師範學院了。於是我們也去了,在學校內有一個小的歷史博物館,找到了一些資料。這部份是國際時報的高級顧問吳岸(本名丘立基)幫忙介紹的。這些史料在台灣很少很少,我們所擁有的都是親自去訪談的東西。
另外在日本時,有個受訪者讓我印象深刻,他的名字是張木財。當時我們前往日本拍攝時,林水木請他幫忙接待與安頓我們,隔天中午我們和他約了訪談,因為他早上還要上班擔任守衛,他已經八十幾歲了,可見他的生活並不優渥。
當天,我和李展平在他家門口按電鈴,前前後後大概按了有10幾分鐘,都沒有人回應。我們覺得很奇怪,就繼續等,過了一兩個小時之後,我們再打電話進去。他太太接了電話,說丈夫血壓突然升高,不適合接受訪談。
於是我們兩人就在猜測,為什麼會這樣呢?可能是因為他不太願意談這件事,對他來說這也許不是光榮的事情;另外,是不是因為他們現在生活很辛苦,怕影片拍好後台灣友人看到,會對自尊心造成一些影響,所以他不願意曝光。不過這都只是我們自己的猜測。
問:我想大部分的人看完影片,都會認為這些主角最主要的目的都是要平反,也就是所謂「尊嚴」的爭取,根據你的了解確實是這樣嗎?
陳:在影片內容上,最主要是以林水木的抗爭做為主軸。在這群串聯的人中,都是要向日本討回公道,這是確實的,而討回公道背後連帶的就是賠償。像韓國的戰犯,他們是有賠償的,金額蠻高的。但一樣都是殖民國,為什麼韓國有,台灣卻沒有賠償,這很不公平,日本政府在南洋時的承諾都沒有兌現,這使得他們很不平衡。所以可以理解的是,他們要求的是公平的對待。
當然錢可能是另一回事了。但在很多方面的處理,日本政府都把他們當作棄兒、孤兒一樣的看待,這在心理上應該打擊很大。
問:所以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賠償嗎?
陳:目前是有一些小小的賠償,很多人都不去領,過去幣值換算成現在的,聽說只有幾萬塊錢。他們認為如果我去領了,反而尊嚴更喪失了。
問:影片拍好之後,這些主角們看過了嗎?
陳:我在拍攝的過程中,已經有多位主角過世,包括我的叔公和許清泉,而連阿木的體力和精神也非常非常不好,記憶非常差,常常會昏倒。老人家也沒有辦法長時間的看影片,看一小段就會受不了了;而柯景星騎腳踏車摔倒,身體狀況都很不好。
我問了這麼多人,完整看完的大概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簡茂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放映時,他也有來看,感觸很深。他說他很痛苦,影片把他內心的話都吐露出來了。另一位是蔡新宗,他也覺得能夠把他們心裡話能夠真實的傳遞出來,感到很感動。
問:影片中有一段是李霖彩的遺書。他用日文書寫,但時間日期卻是用中國傳統的天干地支觀念,這似乎有點矛盾,也牽扯到身分認同的問題,請您談談這部份。
陳:認同在這些老人家身上有一些差異性和矛盾性。像簡茂松就沒有歸化日本籍。我認為他們和日本還是有一些距離,因為日本沒有公平的對待他們,因此這個距離將會越來越明顯。而林水木歸化日本籍,我想是因為按照日本政府的說法,這些補償金應該就可以拿到了,但後來也沒有,打官司都敗訴,就像一種欺騙。
問:影片的最後,終戰60年紀念的祭典上,大家唱的卻是日本歌曲。如果他們並不認同日本,那麼這不是很奇怪嗎?
陳:那是海交會在每年的7月13日所辦的祭典,那個地方有點類似靖國神社,祭祀戰時的三萬多亡魂。所以這些人參加海交會會比較有認同感,勾起他們年輕時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思想。
不曉得你有沒有注意到。有段畫面是柯景星很衰老地爬著樓梯,他準備要去參加海交會的祭典活動,但之後他穿上海軍的服裝後,走路就比較筆挺了。大家精神抖擻的唱日文歌〈海行今〉,這首悲壯的歌是當時的日本第二國歌。
這些人的心裡其實很矛盾,他既是對日本充滿一種崇敬,但又想要去反抗日本,因為日本是對我如此的不公平。一方面想要接近日本,一方面又想要反抗,像柯景星他就說,如果他身體好一點,他要去日本皇居的二重橋上絕食抗議,死在那裡。
他講這樣的話事實上當然有著很複雜的心情。很想貼近日本,但又被排拒在外,彷彿有著一種很想要被承認的嚮往。我從他們的言行裡很深刻地感受到這些東西,看見他們的意識裡是非常矛盾的。
問:請問拍完影片之後,有沒有什麼迴響是令您印象深刻的。
陳:在台中的紀錄片雙年展放映時,有一位老先生來看,他曾參加過菲律賓的戰爭,因此感受很深刻。他發言說,這部片子勾起了他過去的回憶,談了大概10幾分鐘,雖然思路沒有很清楚,但一直講講講,說了很久,可見他老人家一直把這事情藏在內心深處,沒有告訴別人。
另一個是日本的朋友。因為《赤陽》聯合報和自由時報都有報導,日本福岡有位竹內和喜先生,他看到報導後,專門搭飛機來台灣找我,讓我很驚訝。他以前留學台大,老婆是台灣人,後來我們成為很好的朋友。他也幫忙翻譯這部影片的日文字幕。
他說他看了那麼多相關影片,看《赤陽》感觸最深,看完都會哭泣。我和他一起翻譯字幕時,他住在我家,住了三天,每次翻到某一段落,他就會流下眼淚。我想拉他出去走一走,他也不要,執意要趕快翻譯完成。竹內是60來歲的人,兒童時期曾經歷日本戰後的蕭條,因此對戰爭感觸特別深刻。
問:最後,請您談談拍攝《赤陽》的初衷和目的。
陳:我最主要還是在紀錄台灣的歷史,因為很多東西都不停的在消失,包括這些長者的生命,因此把這些記錄下來,至少是留下一些資料,時間慢慢長了之後,許多人就會了解過去,明白這段歷史。
如果我們能夠到現場去,親自聽他們自己談論事件,有很多的照片、書信,就更真實的去突顯他們的生命歷程。
這一代人,我覺得很特別的是說,他們很像「夾心餅乾」。他們處在日本和中華民國的身分轉換當中,而且又是戰犯,但為什麼他們會變成戰犯,這是因為眾多眾多的因素。因此,從這個特殊的身分裡,從這段歷史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台灣人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他的身分和生命在這段重要的轉換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部份是我認為應該要被記錄下來的,相信大家在看片時也可以從中體會,我們必須要有自己對於歷史和土地的觀點,要更有自己立場的能量。不然的話,有很多事情可能無法達成,這便起因於國家定位上的困難。
這些是我在拍攝時期的後半段,想要讓大家更夠深層的去挖掘到的東西。
我希望能夠紀錄富有台灣自己的生命力的人和事物,以及人怎麼在這塊土地上生長。這部分和我以前接觸攝影有一些關係,雖然我自己是學商業攝影,但過去《人間》雜誌的報導攝影對我影響很大。那些社會的、人文的,我自己很有興趣。也因為這個歷程,所以現在碰觸到紀錄片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
問:我想補充的是,除了紀錄歷史外,拍紀錄片同時也是一種「行動」,透過自身的參與,將過去的歷史碎片重新組合、詮釋,讓這段歷史在當下擁有過去所沒有過的發聲權,讓這些主角有說話的機會。所以,《赤陽》的拍攝行動,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時代受害者們的一種平反和鼓勵。
謝謝您接受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