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小百科】「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文/鐵木真)


「劇情式紀錄片」是從英文docudrama翻譯而來,是由documentary與drama兩字拆解所組成的,在台灣的一般常翻譯成「紀錄劇」或是「紀錄式劇情片」。先不論何者才是適宜的翻譯,在定義上,docudrama所指的是立基於真實事件上,把因為歷史條件或地點的限制,以致於無法拍攝到或觀察到的事實,以戲劇手法(dramatic)再現事件的一種影片類型。docudrama可以再現的是當代的社會議題與事件,也可以是以過去的歷史事件為內容。

在西方文學與戲劇的領域裡,很早就出現了將歷史材料和文學創作混合處理的形式。比如亞里斯多德的藝術理論,便是使用歷史事件和角色混合的方式來書寫。在現代大眾文學發展興盛之後,其中就有以歷史事件或最近發生的事件為材料,作為創作內容的類型。另外,以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為例,也有以社會中最近發生的謀殺、惡名昭彰的案件等等作為內容的表演。


docudrama與上期紀錄片小百科所介紹的「偽紀錄片」(mockumentary)一詞,內涵上剛好相對。mockumentary使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和形式,來呈現一個實際上為虛構的事件或議題,藉以表達拍攝者自身的想法;而docudrama則採取了劇情片的拍攝手法和形式,再現一個歷史事實上發生過的事件或議題。

所以若用形式或手法來說,docudrama當然符合所謂「紀錄劇」(紀錄劇情片)中文文字上的釋意,但這樣的判讀可能會有點單面,而忽略了docudrama內在的精神。嚴格說來,要強加歸類影片必須隸屬於某一種類型,無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其實都是不妥的作法。原因在於,docudrama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以追求真實為其核心主旨,而這同時也正是「紀錄片」中最關鍵的命題,故在此將docudrama翻譯為「劇情式紀錄片」,較能符合紀錄片所擁有的探尋真實的精神,並在文字的解讀上享有多重意義的可能性。

docudrama常與另一字docufiction兩者之間令人產生疑惑。docufiction顧名思義是documentary與fiction兩字組合而成的新字,主要指一種同時混合劇情與紀錄素材的影片類型。docudrama和docufiction經常被認為是同義詞,主要是因為「drama/戲劇」這個詞,與「fiction/虛構」這個詞之間的混淆,而使得兩個字詞之間所代表的意義含糊不清。drama可翻譯為戲劇,是指以戲劇的方式作為手法,其對象也可為一真實的事件。而fiction的字義為虛構,指的是創造一事實上並不存在的內容。當這兩詞都與docu(documentary)一字結合時,docudrama被定義為戲劇(劇情)式的紀錄片,而docufiction我們則可以理解為,同時有紀錄的素材與虛構的素材的影片,但其所說的故事整體,是由拍攝者創造出來的劇情片。

因此,不同於劇情片,docudrama仍舊與紀錄片相同,會試著盡其可能地符合其所拍攝的歷史事件,在精確與細節上自我要求。然而劇情片即便使用了真實歷史事件的素材,其主要的目標,並非為了要忠實地再現一個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說docudrama是一種「非虛構式的劇情」「戲劇式的紀錄」

不像傳統紀錄片拍攝方式,docudrama使用重現歷史現場,並以演員演出人物對話和情節的方式,來再現歷史事件。有些議題若能這樣的方式來拍攝,某種程度上將更容易得到大眾關注。比如當我們要拍攝環境保護相關議題,如全球暖化的問題,拍攝者若將因暖化而造成的海水上升將給地球帶來浩劫的模擬畫面,放置於影片之中,將更能有效果地使觀者重視、並感受到此議題面臨的嚴重性與迫切性。

Docudrama主要發展於二十世紀下半。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寫實主義再次復興。美國導演Louis de Rochemont於二十一世紀福斯公司製作了March of Time。他將新聞式的拍攝美學方式帶入電影製作,製作了一系列以真實事件為內容的電影,並使用寫實手法拍攝,這系列影片便以「semidocumentary」(半紀錄片)為名。這些電影的拍攝手法,如《宅角街影》(House on 92nd Street,1945)、《迴力鏢》(Boomerang,1947)、《瑪德琳街13號》(13 Rue Madeleine,1947),廣泛地被其他電影模仿使用,甚至在許多純粹的劇情片裡,如《不夜城》(Naked City,1948),也使用相同的拍攝方式。在這之中,最為人所知的影片應當是於1948年由 Alfred L. Werker拍攝,Anthony Mann 主演的影片《黑獄殺人王》(He Walked by Night,1948)。這部影片主要內容為描寫當時的連環殺人狂Erwin Walker(人稱為「機器槍」)。Jack Webb在此部電影裡有演出一角,並因此與美國警察機關有了密切的友誼與聯繫,這使得Jack Webb之後製作了著名的docudrama《警網》系列(Dragnet,1951~1959)。


(請仔細聽開場的旁白)

有趣且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也曾經有類似《警網》系列的docudrama節目。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台灣變色龍》、《藍色蜘蛛網》、《玫瑰瞳鈴眼》…等系列。但相對來說,這些節目往往過份、毫無節制地加強戲劇性,並非忠實地再現事件,因而扭曲了docudrama的精神,以至於旁白不只是敘事,還成了評論式的引導,演員的演出也越趨誇張。

另外,英國知名導演Ken Loach早期為BBC所拍攝的影片《Cathy Come Home》 (1966),替他自己也替docudrama同時打出了名聲。Ken Loach以一個青少女的故事與其口白開始,帶入當時英國社會遊民的現狀與問題。這部影片放棄使用傳統的劇情片拍攝手法與結構,而採取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使用類似被攝者本身的口述與觀點作為旁白,來陳述其感受與想法。影片播出之後影響力驚人,使得英國因此成立了遊民得庇護所與相關的機構。



(這裡可看到完整影片http://v.youku.com/v_show/id_cc00XMjQyOTY0MjA=.html)

Docudrama被認為是一種影片類型的發展與延伸,大約是從二十一世紀才開始產生的。而現在這種形式已經被普遍地運用在各個國家的影視製作中,並且廣泛地被各個重要國際影展所接受和分類。不論在電影或者電視的領域裡,docudrama都是一種於二十一世紀初才高度發展的影片類型。

紀錄片/documentary、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紀錄劇情片/docufiction、偽紀錄片/mockumentary、劇情片/fiction,這麼多的名詞,這麼多不同的所指、範疇與形式,當我們試著將影片放置在這些名詞上頭時,也許會發現無法真的把它們清楚地定義為某種類型的影片,在許多許多時候,它們其實是混雜的、跨界的,互相挪用的,並對真實有著不同想像力的運用。

因此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我們經常處在真實與虛構的兩端中,因應不同的需求、目的、題材與社會的現狀,而在影片的拍攝內涵上,產生不同的組合變化。當我們試著在紀錄與劇情、真實與虛構的中間地帶,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時。同時,也就是嘗試著打破了拍攝者、影片與觀眾三者之間的相對關係,以及對彼此角色的固定看法,也正因如此,才創造出了更多的刺激與可能性。

--

參考資料

Docudrama 的wiki解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udrama

docufiction的wiki解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ufiction

What is docudrama?
http://www.wisegeek.com/what-is-a-docudrama.htm

The Museum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的docudrama解釋
http://www.museum.tv/archives/etv/D/htmlD/docudrama/docudrama.htm

〈Documentary V. Docudrama〉
《Lies, Damn Lies and Documentary》Brian Winston ,2000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製作紀錄片》,Micheal Rabiger著,王亞維譯,遠流出版。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