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美學VS.紀錄片】談紀錄片《秉愛》的聲音製作(文/馮豔)

編按:馮艷的作品《秉愛》講述的是長江大壩拆遷時小人物的故事,在台灣曾多次放映。而影片的聲音設計,是由曾與日本紀錄片大師小川紳介合作過的錄音師菊池信之進行後製。這篇文章講述了他們在進行聲音處理時的思考概念,非常精采。

菊池信之先生認為聲音是電影中的看不見的故事。即使是同樣的聲音,不同的人聽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到底聲音是否作為一個獨立事物在發揮作用,很多時候我們都抱有疑問。說不定聲音是被人的意識調律過的。」

他在拍攝現場的時候,不僅做同期聲,也錄下周圍的各種聲音。剪輯的時候,根據訪談的內容以及人物的心理選擇使用哪樣的聲音。也就是說所謂的現實,充其量也不過是人們頭腦中所構建的現實。他不認為這樣會妨礙紀錄片的真實。「畫面中所存在的聲音,並不一定是真實的。如果畫面中的聲音妨礙了說話的核心,那就應該拿掉。」重要的是「作者如何看待面前的這個現實。」

從這一點上來看,儘管菊池說他在小川攝製組沒有學到任何東西,但他和我說的,都是小川曾經講過的,比如小川書中就多次提到過他們自己的生理感覺,說他們拍攝的稻田裏的聲音,水的聲音,很多聲音都是他們在機房裏做出來的,放映的時候,反而被農民說這聲音太妙了,跟自己在田裏感受到的一樣。小川他們不僅聲音,很多鏡頭都是顯微鏡拍攝的,可以說為了追求生理感覺,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秉愛》的新版本,要說我最中意的地方,是前半部分的變化,比如開始村名出現的那個鏡頭,隱約傳來的各種平日裏你會在村裏聽到的聲音。這些,有些是加入的,有些拿掉了原來的同期聲。因為,你在現場的時候,正巧拍攝的時候,不一定所有的平日能夠聽到的、或者是最能反映村子氣氛的聲音正好能錄下,所以,同期聲是否就一定是最最體現現實的,這也不一定。需要很多機緣巧合。但我敢說現在這個做過的版本的聲音,反而是最貼近村子的現實的。

再比如最後,黑屏出現,字幕交代秉愛一家的現狀,本來一個畫面淡出,聲音也就結束了。但給人沒有完成的感覺,很多觀眾都提出想看秉愛家現在的窩棚。但我不想給觀眾看,我覺的那樣的話很像電視臺,要給觀眾一個交代的感覺,用事實說話的感覺,我不喜歡那樣直白,我希望給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但當時的聲音處理,畫面沒了,聲音也只長了一點點就沒了,不能讓觀眾更多地想像,有些觀眾就覺得突兀,跟不上我的思考。但現在,畫面沒了之後,加入了一段我在村子裏無意中錄下的同期聲,這樣做的初衷,其實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表達已經不存在了的事物,如何讓觀眾去感受,去冥想那個已經逝去了的村莊生活?這時候,聲音比影像更有表現力了。如果是一段淹沒的鏡頭,或是老電影的畫面,或者是秉愛住的窩棚,都一定不會比現在這個在黑暗中傾聽、在黑暗中冥想和感受更直逼人心。

但很多時候,和他人的合作,其實是一個不斷印證自己的思考的過程。不一定就能怎樣怎樣,也有很多痛苦和爭執,但這些,最終使你作為一個導演,有機會驗證自己的思考,或是在反復權衡之後,做一些冒險。

比如《秉愛》中秉愛送女兒出門上學一段的最後一個鏡頭,我拍攝的是秉愛的特寫。他認為這個鏡頭過分強調了秉愛的感情,所以他在這裏加入了風聲,以求分散人物的情感。這一點,根據他的理論,或者是就他的感受(一個男人,或者說一個並不認識秉愛的外人)來說,這樣做是對的,但對我來說,我認為我正是想強調秉愛對兒女所寄託的希望,所以用的特寫,這和我作為一個同樣的母親的人的情感或說在現場的感受是一致的。但對這裏的處理,我還是尊重了他的意見,因為我覺得可能拍攝者有時候會過分介入或者說感情轉移到主人公身上,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也許更冷靜和客觀的處理反而會更容易到達觀眾。

但有些,比如秉愛去看兒子前在家裏梳頭的時候,遠遠傳來了汽笛聲,是同期聲,菊池認為沒有汽笛聲更能使觀眾猜測到底秉愛這樣精心梳理頭髮整理衣裝要去哪里。可我認為這個遠遠傳來的汽笛聲並沒有打擾觀眾的好奇心,反而加深了即將出門的預感,在秉愛去找兒子懺悔之前,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雖然這是因為我自己知道下面要發生什麼也說不定,但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意見。

其實,聲音的處理有很多種做法,也有不同的理論,最重要的是摸索和確定作者在現場的感受。什麼樣的聲音最符合也最能表達自己在現場的感受,或者說是表達自己 對拍攝物件的理解,這才是最重要的。聲音的處理只是一個手段,並不是說處理得越多越高級越好,而是堅信自己想要表達什麼。

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在山形影展的大師班上,菊池在具體地講述了一些器材的使用和聲音的剪輯經驗之後所說的話:「最近由於器材的數位化,出現了很多高音質的錄音器材。於是,大家都爭著來討論哪種器材更好,而忘卻了那些最根本的問題: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是和拍攝物件的關係,是所要拍攝的內容。只要這些有了,錄音就可以不計。比如,特別重要的語言被風聲、被汽車聲蓋過了。但是,如果你拍到了那個想要說這些重要的話的人,那麼,即使是風聲很大,汽車的噪音很強,觀者也能從其中感受到那個現場的分量。重要的是那個人,在什麼時候,想要表達些什麼。是否能抓住這些,完全取決於你在現場的注意力有多集中。『聲音』是存在於你的注意力中的。


--
圖為《秉愛》劇照,本文感謝中國導演周浩幫忙聯繫,也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原文刊於http://www.sinoreel.cn/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