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小百科】家庭電影Home Movie /Le film de famille(文/鐵木真)


這期的小百科要介紹的是家庭電影,這個類型的影片猛一看其實馬上會在心中出現一些既定的想像,比如家庭生活的片段、手持、隨意拍攝等等特色。不過如果仔細研究起來,要好好去定義家庭電影的特色和範圍,其實邊界是很模糊的。究竟是要以拍攝的目的、拍攝者的身分來區分,或者以使用的器材來判斷,又或者是以拍攝的對象、主題來辨別,似乎都很難替這個類型的影片劃上清楚的界限 。不過這次還是做了這樣第一步的嘗試,想透過仔細爬梳的過程裡,慢慢描繪清楚它的面貌。預計未來還會繼續在這個範圍裡增加更多的討論和資料,目前暫時先就一些基本的面向來作為開場。

廣義來說,家庭電影不特別遵循劇情片或紀錄片的規則和手法,而自成一格,我們可以大略將它分為三種:


一、家庭電影
這類型的影片,通常以紀錄親友活動、節日以及各種家庭活動為主(比如結婚、滿月、出遊等等)。基本上這些影片內容都是拍攝於特殊時刻的,所以紀錄、紀念性是重要的。也因此比較不會出現衝突、吵架、禁忌話題或者其他負面情緒的畫面。

二、業餘者電影film amateur(素人電影)
指的是非專業影像工作者所拍攝的影片,拍攝者通常不會過分講究專業技巧,但仍具備說故事的能力。這類影片和家庭電影不同的點是在於,業餘者電影比較具有「溝通性」。因為家庭電影是建立在家庭成員、親友等共同的認知上的,而這個認知是屬於這個團體內部的人才會懂得的,因此家庭電影有時往往只有家庭成員看得懂,並且有興趣觀賞。但業餘者電影則較顧慮於觀眾(他人),因此在拍攝和剪接時,會比較具有與觀眾溝通,說故事給觀眾聽的意願。

三、日記電影
這類電影可以說是私人電影,個人性的特色很強。很多自拍題材的電影皆屬於此類,在影片中經常會出現自己的身體、器官等等畫面,這樣的攝影內容可以說是日記電影」的特色之一。也因此這類影片比較具有私密性,同時拍攝者並不害怕衝突或者展現負面的對話、影像。


將這幾個特色總合起來,家庭電影有不連貫、片段、回憶、不具強烈溝通性、非敘述、紀錄、紀念性質高等等特色。 拍攝者多半出於熱情與喜好而拍攝,並不是為了商業目的而製作。這類影片過去通常提供給家庭成員和親友觀賞之用,僅有少數這類型的影片會因其議題、藝術性或者特殊性在公開放映的影展中出現。不過影展中出現的家庭電影類型題材的影片,很多時候其實出自於專業影像工作者之手,他們以輕便的機器拍攝與自身相關的題材、家庭生活而成。比如蕭美玲導演拍攝她異國婚姻與女兒教養難題的影片《雲的那端》、日本導演加藤治代(Kato Haruyo)使用家用攝影機拍攝罹癌母親與自己日常生活的《起司與蟲》(The cheese and the worms)、許慧如導演拍攝的父親罹癌最後日子的《黑晝記》,都是類似的例子。

近年來數位化拍攝與剪接設備的發展,讓家庭電影的拍攝越來越容易和普遍。而一般影像器材消費者與專業影像工作者之間的界限,也因此越來越模糊。 漸漸地,家庭電影形式的影像也開始擴展了它的觀眾群,比如美國一系列的電視節目 《美國最有趣的家庭電影》(American’s Funniest Home Videos)( 台灣引進的《歡笑一籮筐》),或者英國 《你被拍攝了》(You’ve been framed)等等, 便是這類型影片早年最為人所知的放映管道。

而由於網路影音媒體與播放媒體發展的緣故(如youtube)、網路的普及、高速網路頻寬技術進步、剪接軟體的簡單化,都讓這些非專業影像工作者所拍攝的影片,擁有更多分享的空間以及特定的觀眾群。比如目前流行的vlog以及video podcasts等平台,提供了觀賞的媒介和訂閱影音的服務。可以說在這個時代裡,人人皆可拍攝,並且能夠找到適合發表的平台。


家庭電影的功能與爭議

紀錄
家庭電影的首要功能,便是紀錄。電影發明之初,由盧米埃兄弟所拍攝的一系列影片,即可說是家庭電影的初始。甚至可以說,家庭電影是電影發明之初,最先出現的影片類型之一。題材通常都是紀錄家庭成員或者親友共聚的特殊時刻, 比如由盧米埃兄弟(Les films Lumièr)所拍攝著名的短片《嬰兒的一餐》(Le repas de bébé)。 而我們最常觀看到的家庭電影,通常也就是在紀錄生活中特殊時刻的片段。因而可以說紀錄、紀念這個功能可以說是家庭電影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當我們將這樣的影片拉遠放置於時間軸上來看,每一個家庭電影紀錄的當下,都會是當代生活的縮影。無論是衣著、髮型、用語等等,都具體而微的記載了那個時代的生活。若能夠將這些家庭電影以時代分類展現出來,即可再現某個年代的生活面貌。而名人或者各領域的重要人物的家庭影像紀錄,更經常成為後代回溯其生命史與歷史時,最常使用的素材之一。(像是《跳舞時代》裡的常民生活片段)




見證/窺視?
從一開始的拍攝、紀錄身邊的人和生活,而後因為越來越輕便的拍攝器材,使得這些手持攝影機的業餘愛好者,漸漸將鏡頭轉向更多更豐富的拍攝對象。其中,當拍攝者隨身攜帶者器材,將鏡頭指向任何身邊發生的人事物時,有時也會出乎意外的成為某些重要事件發生的現場見證,甚至日後作為證據資料。

比如一個最知名的例子就是1963年,美國甘乃迪總統遇刺時,由一位現場的民所拍攝下來的畫面。這個影片片段後來被廣泛的流傳,甚至最後變成在這個暗殺事件的調查中,正式起訴嫌犯的證據 。



另外一個有名家庭電影拍攝的例子,就是1991年三月三號於洛杉磯發生的,警察與民眾之間發生的對峙事件。一個在附近的見證者剛好使用他的攝影機,捕捉到了這個事件發生的現場。這卷拍攝帶後來成為審判過程中,四名警察被控過度使用武力的證據。



這幾年來,由於便於攜帶以及小尺寸的數位家庭拍攝器材的發展,比如手機攝影或PDA的影像拍攝功能,使得隱私與安全的議題討論產生爭議。手機、相機這些可以隨身攜帶並且快速便利使用的拍攝器材,讓即使是不知名的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能因為擁有某些特殊 性而成為公開放映的影片。

發展到目前為止,全民狗仔和四處爆料的影像,甚至可以出現在全台連播放映的新聞內容之中。人們的日常生活,每一個片刻,都可以因為擁有某些新聞價值,成為公開放映的內容。而身在其中的人們,甚至不能選擇是否願意被拍攝,因為這些極小的機器,總是利用它的身形隱身於生活之中。



互動(催化劑)
當攝影機這樣全面且細微的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在當代,我們甚至可以說,攝影機已經成為了一個人們生活的參與者。無論是自拍以娛樂自己或者放在網路公開的媒體上,或者使用攝影機檢視自己的生活、或向他人描繪自己的生活。攝影機此時像是一個隨行的朋友,參與了生活的各個片段,甚至有些時候,成為生活中的催化劑,讓人們為了將更有趣的影像與人分享,而主動創造生活中值得拍攝的片段。比如我們可以在vlog以及youtube上看見各式各樣人們生活的片段。

其中可以特別提到的是,附屬於電腦的webcam,也成為簡單並且可以及時紀錄拍攝者生活的方式。拍攝者在房間內對著webcam說話,和他假想會收看的觀眾群對話,並且表演某些音樂、舞蹈等才藝。然後放置在影音分享空間,供其親友或者不認識的觀眾定時觀賞和訂閱。一部由法國導演拍攝二十個使用webcam拍攝自我生活,並放置於網路空間的青少年使用者的紀錄片《二十個影像片段》(Twenty show le film),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部影片紀錄了這些影音製造者在自己的房間裡創造出各種影像,並且對著鏡頭訴說他的生活,以及他這樣對著鏡頭說話真是白癡、生活的越來越封閉…等等的心情。



小結
在這個影像的時代裡,我們並非只是被動地生活在快速變動、數量龐大的影像中,同時我們也已經習慣於使用快速而便利的影像表達自己,甚至代替自己與人交流。網路在這之中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平台,人與人之間在這個平台上,使用影像互相參與對方的生活。而影像本身,早已不是過去「眼見為憑」的時代所代表的意義。

家庭電影在當代的意義,已經擴張至全民電影眼的境界。我們手持的攝影機越來越小,製造越來越多的影像素材。任何生活片段的影像皆可以被任何人觀賞,不僅止於過去那樣隸屬於家庭成員與親友之間的分享。同時人們漸漸地放棄了文字的自我說明,而以影像取代。家庭電影至此的意義早已急速遽增而複雜。理解它的意義同時也就是,理解影像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



--
部分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me_movies

1 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