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調英倫】「聽」紀錄片: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廣播紀實節目(文/陳斌全)

紀錄片被認為是電影總體光譜下的一個類型(genre),亦或可以視為獨立的一種影像分類(taxonomy)來討論,總體而言,自然是因為其主要形式一定包含影像在其中,是為透過視覺觀看的方法,用眼睛來接收訊息的形式(form)。廣播節目,則是仰賴耳朵做為接收感官,聲音做為形式,聽覺是接受訊息的方法;要接收此兩種不同媒體形式的內容,我們會用不同的動詞加以描述:「聆聽」廣播與「觀看」紀錄片,點出影像之所與和廣播不同,自然是接收感官的不同,因而有明顯的區別。

然而,如果紀錄片變成廣播的聲音形式,「聽」紀錄片,該會是如何的光景?

在工具的使用方面,紀錄影片以攝影機做為紀錄影音同步訊息的工具,而廣播節目則以錄音設備做為紀錄聲音的工具,在基本製作工具形式上的分別清楚可辨。但是,有人或許質疑,多數的廣播新聞節目,其內容也以「真實事件」的報導為主,方法上也是有一位(聲音好聽的)主持人做為主述者(commentator),廣播紀實性節目,難道會有所差別?參酌紀錄片討論的範疇,作者觀點(位置)的清楚呈現與否,便是紀錄片與新聞報導片(newsreel)間一條模糊但必要界線的說法,廣播的新聞報導,與廣播紀實節目的內容,其最大的差異,亦即在於觀點(位置)的呈現;另一方面,和廣播新聞相比,在形式上,也就是聲音媒體的呈現上,廣播紀實節目的內容,除訪問本體會因為受訪者所在位置與環境,而有隨訪談同步收錄的背景環境音之外,亦可能在考慮增加戲劇張力(dramatize)藉以突顯報導者觀點的前提下,而有配樂、非同步音效等作法,而非僅強調聲音內容的真實性與臨場感而已。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轄下的幾個廣播頻道,其實都製播不少被歸為documentary類(按他們自己的分類)的廣播紀實系列或單集節目,如:BBC Radio 4便製作許多廣播紀實節目。

BBC Radio 4的「Crossing Continents(穿越大陸)」是一個以紀錄在世界各洲大陸上發生的,政治、文化、社會等現象為主題的廣播紀實節目系列,每一集為三十分鐘長度。節目的形式,由一位主述者為主要串場的聲音,穿插精細剪接呈現的訪談和現場聲,以及部份為烘託主題所需的配樂或音效。內容則由主述者段落陳述,藉由訪談和多方觀點交雜,讓聽眾對於主旨議題可以有深入的瞭解與思考。已播出的系列節目,內容包羅萬象,如:反映在中國廣州民工的現況(China’s Migrant Worker Mega-City; 2011年12月22日播出)、德國柏林因為商業發展所進行的都市改造計畫,導致藝術家工作室與都市特色文化消失的衝突(Germany; 2011年4月25日播出);以及因為全球糧荒的隱在危機,導致外資與柬埔寨政府當局合作,進入原本低度開放的鄉間,搶佔大片廉價水稻田用地,用以生產出品米糧,造成在地居民生存與土地權的衝突(Cambodia: Country for Sale; 2011年1月7日播出) 。



由於節目錄製的地點,並非僅限英語系國家地區,因此受訪者使用語言包羅萬象。若非能使用英語的受訪者,為解決翻譯問題,會參酌一般BBC電視節目的作法,以原受訪者聲音為底,同步配上英語翻譯者的聲音。也有部份節目,直接在節目中呈現受訪者的原音,再由受訪當地的旁人協助翻譯。特別說明此一作法,是為點出這些廣播紀實節目的受訪者,並非僅有能使用英語者為唯一考量,事實上,部份節目的主述者,甚至能直接以當地語言進行交談和訪談。

另外一個由BBC Radio 4在去年製播,紅極一時的,廣播紀實報導節目「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由大英博物館館長親自擔任主述者,選出大英博物內蒐藏的一百件展品,在每集十五分鐘的節目裡,娓娓演繹人類文明的過程,和這些物品在歴史演進過程中的重要性。從第一件裝乘埃及木乃伊的內棺(它並非是最老的藏品,館長選出這件物品做為系列開場,是因為木乃伊代表埃及人對來生的期待,而裝載木乃伊的內棺,概念上則仿若可以貫穿歴史的「時光機」);到最後一集的太陽能充電板和小型太陽能電燈,節目利用大英博物館扎實的研究與博物館學的觀點,以館長為主述「角色」、世界各地專家或居民訪談,精緻的聲軌處理,呈顯出深厚的文化與歴史思維縱深,與廣播節目的聲音美學,而非僅做為歴史教育教材看待之。



除知性功能導向的節目類型以外,也有不少育樂性較高的節目,如:「Coast and Country」,每集二十分鐘,節目內容為透過英國最受歡迎的國民活動之一「健行」路線的介紹,引出當地的人地文景觀與特色。主述者會實地走訪健行路線,邀請當地居民進行導覽與解說。聽眾會因為健行路線沿途景觀的變化,因而在聽覺上感受到來自環境音的豐富層次。此外,也有單集的紀錄片廣播節目,如:回到日本2011年311地震海嘯現場,從社會人類學角度探討當地民眾如何克服創痛重建的節目(Japan: Coping with Disaster; 2012年3月16日播出),配合時事製作與播送。

由前述所介紹的幾個英國廣播紀實性節目範例,其實可以看出,其內容與製作類型,與部份電視紀錄片的概念相去不遠,主要差異僅在於以影像或聲音,做為呈現內容的主要形式。當然,無庸置疑的是,影像能做到的事,單憑聲音,依然有其侷限性。

然而,傳播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提及媒體(media)即為人體感官延伸的概念,他認為從印刷術到電子視聽媒體的發展之間,人對於訊息解讀的方式,經歴巨大的變化,因而提出「媒體即為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看法。現今人類接受訊息的科技,相較於麥氏提出這個看法的時間點,更加複雜且變化多端;網路影音、手持行動裝置等媒體形式,對於人接受和解讀訊息的影響,更為快速與全面。從BBC製作的廣播紀實性節目來看,相較於當前的紀錄片、乃至於更多元的影像媒體,完全仰賴聽覺的廣播,似乎是一種在後印刷時代相對而言形式「老派」的媒體。不過,BBC依然堅持製播內容與形式兼具深度和美感的各類廣播節目,歴久而彌新(BBC原本便是從廣播起家),其產生的影響與所帶來的效果宏大。

猶記得在1990年代之前與初期,台灣還有非常多元的廣播節目形式存在,介乎於紀實與時事報導內容的節目亦不缺乏。廣播節目主持人,帶著錄音設備上山下海,將各地現場的聲音、人物訪談,帶回到播音室與聽眾分享,藉由聲音的處理和內容建構,拓展聽眾的視野。不知從何時開始,台灣的廣播節目變成以流行音樂點播、新聞、時事談話節目等為主流,精緻製作的其他形式節目似乎很難再見踪影,更惶論製作精緻的廣播紀實性節目。在這個媒體即訊息的時代,觀賞與製作紀錄片已普遍被接受的台灣,類似BBC廣播紀實節目的內容形式,能否透過聽覺,提供給民眾另一種(復古的)媒體形式,藉以深化思考與開啟對世界的想像,值得參考。



--
註:有興趣者,可以到BBC廣播的podcasts網站,下載相關節目聆聽:
http://www.bbc.co.uk/podcasts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