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源導演自1980年代起以靜態攝影拍攝臺灣自然生態入門,而後成為自由影像工作者,並開始聚焦於環境紀實報導。1998年加入公視,現為公視新聞部紀錄片製作人,深耕紀錄片直至今日共二十餘部作品,產量豐富驚人。這場紀工聚會中,導演著重討論紀錄片的核心價值,以及觀點之形塑等影片內在質地,同時也敘述了每部主要作品的企劃、研究、田野等外部製作流程。
對柯導演而言,將紀錄片作為影像傳播形式,核心目標是期望藉著環境議題的傳達,以此促進公民的社會參與,期許現代公民不要成為冷漠的旁觀者,相反地更應利用個人專長介入社會、產生實際行動,以追求更妥適與良善的社會環境。在柯導演幾乎各類環境議題無所不括的紀錄片中,我們看見了導演長期為此目標不留餘力地身體力行。
對氣象災害的關注,是柯導演投入臺灣環境影像紀錄的開端,他發現臺灣在颱風的侵襲下時常引發很大的傷亡,甚至在1959年七七水災過後,每個重大災害的發生,都連帶產生一個新的災害詞彙,迫使人們不得不開始關心自然反撲的力量,因而開始製作了幾部與自然、氣象災害相關的紀錄片。柯師傅稱臺灣為「動感島嶼」,因為臺灣地層幾乎無時無刻跳動著,由此可見土地的脆弱與不安。在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導演走遍殘破的災區,深入當地進行紀錄,發現災區重建緩慢,且許多角落問題不被重視,因此導演希望透過《來自斷層的消息》的拍攝,呈現這些幾近埋葬然應被關注的議題。此外,不當的重建也極可能造成下次災難的發生,因而使災難循環不斷,同樣是我們必須正視的課題。
臺灣潛勢溪流眾多,山區幾乎皆不宜人居,全為土石流的危險區域,因此雨水一多便時常造成災害。然而在海平面標高五公尺以下之處卻也同樣不宜居住,甚至臺灣海平面上升速度還較世界平均值來的快速。2005年世界銀行對全世界作災害風險評估,台灣被評為地球上自然災害最多最危險的國家,有73.1%的人口面臨三種以上的威脅。
在進行環境紀錄時,必須有靈活的機動性,觀察颱風動態、降雨分布區域等氣象資訊,進而評估颱風的入陸方向是否與大潮吻合,而使降雨集中在某個區域,經過如此精細衡酌後,通常能在第一時間拍到災害的發生,也希望利用自己影像紀錄與撰稿能力,來揭露這些主流媒體不去關心的災害角落,由此開始切入臺灣整體環境問題,並持續追蹤演變。《天大地大》是1990年至2005年間的環境災害大事紀,當人們眼見災害殘酷地發生,是否應回頭思索如何環境和平共處,不再與之對抗,也同時為臺灣環境未來預留後路。
海洋招喚──島嶼、海洋、漁業
《渡東沙》劇照 |
海洋保育上,《記憶珊瑚》以新詩穿構於音樂之中,用詩意的方式探討臺灣周邊海域環境之變遷。《產房》呈現民間海洋志工於復育上的貢獻,並重新檢驗政府當前保育政策是否合宜,當政府大量放置人工魚礁作為復育魚群之用,卻反而造成漁業資源更快速地枯竭,漁獲量與漁民薪資皆越趨減少,雖政府投入大量的經費,但結果仍背道而馳。《退潮》則呈現臺灣西部海岸泥灘地的價值與可能性,以質樸的影像風格,表現農漁民賴以泥質灘地維生的生活樣貌,以「尊重」為觀點出發,不僅尊重生態、與生命多元的價值,也維護住民的生存權與選擇權。
陸路踏尋──動物、森林、空氣
《獼猴列傳》劇照 |
臺灣的自然生態保育運動,幾乎是以森林保育作為開端,因此森林保育運動對於臺灣社會運動是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導演拍攝《森之歌》回顧臺灣近百年來利用森林與保育的歷史,臺灣木材進口量高達99.5%,從早期的自伐而後從中南美洲、東南亞等國家進口,將砍伐的罪惡轉移到其他國家的少數民族身上。此外,公部門發動的造林政策,實際上也極可能是雙面策略,一手倡導造林政策,另一手卻主導了環境破壞。
《福爾沙對福爾摩沙》劇照 |
紀錄片應是良善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