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的社會擾動功能-從《印度的女兒》談起

文/陳斌全


紀錄片的整體發展,其形式與內涵在歴經不同時期與階段後,已創造出極為多元的光譜。然而,參與社會改革與實踐的工具性目地,一直是紀錄片本質中不可磨滅的性格之一;其由來,與紀錄片肇源和發展的歴史背景因素有關,以影像做為媒介,進行對社會的擾動,引發社會大眾對時事議題的關注。


由英國的製作公司所攝製的,單集電視紀錄片《印度的女兒(Indias Daughter)》(2015),內容剖析發生在2012年底的印度德里,一名醫學院女學生,於夜間,與友人觀看完電影,準備搭乘私營公車返回住處的途中,在公車上遭到四名歹徒暴力襲擊與性侵的新聞事件。紀錄片的形式,主要以訪談構成,分別訪談被害者的家人、師長,法官,以及被定罪的四名主要罪犯之一,和他們的辯護律師。影片除回顧事件本身,同時也剖析印度社會對於女權的傳統眨抑態度,以及探討事件發生後引發的社會運動。

該片原本預定於2015年的38 日,國際婦女節,在英國的BBC第四頻道(BBC Four),與印度的NDTV聯合首播。然而,當以被監禁罪犯訪談為內容的預告片,於31 日在印度媒體曝光時,立刻引起印度政府的高度關切,並隨即下令禁播該紀錄片。BBC雖然遵照印度政府的指示,撤消該片在其境內的播放,但同時決定該片在英國境內提早至34日首播;影片在英國播出後,即被上傳至Youtube網站,而印度政府亦於35日,對Youtube提出要求,將印度境內該影片的連結進行封鎖。

雖然印度政府全力封鎖《印度的女兒》,但是透過網路的流佈,影片內容已被觀看並引起討論,片中部份受訪人物---包含施暴者,對女性地位的極端偏見與眨抑態度,所挑起的辯論,與事件在2012年發生之後,於印度所產生的群眾運動一般,擾動印度的社會大眾,和國際間對此議題的持續關注。

英國紀錄片學者保羅.羅塔(Paul Rotha)於1935年提出,紀錄片的傳統之一為「新聞片(Newsreel)傳統」,意即利用影像的還原性,對事件發生的現場進行「報導」。參酌此一概念,與肇源於1930年代英國的紀錄片運動脈絡,紀錄片所「報導」的社會現象,其目地在於召起社會大眾與決策者的注意,繼而對影片中所揭露的議題,有改善與討論的行動,是為紀錄片參與社會實踐的傳統。當年,諸如討論漁業現況的《Drifters》(1929)、住房問題的《Housing Problems》(1935),以及反映煤礦業實況的《Coal Face》(1935) ,雖然前述影片另有突破紀錄片既有形式的嚐試意圖,但其內容都在報導出英國當時社會議題的不同面向。回過頭來觀之,做為紀錄片,延續新聞事件的《印度的女兒》,所再次引起的關注高度,自然是影片的極大勝利;政府逕行封鎖的粗暴舉措,反而讓該片引起更多的注意,而透過新媒體平臺的流佈,擾動可能原本並不關心此一議題的民眾,投入參與討論。

然而,以社會實踐為主要目地,並且結合時事報導內容的紀錄片,是否都能如同《印度的女兒》一樣,引起社會的擾動呢?

韓國紀錄片《貪欲帝國(The Empire of Shame)》(2014),是另外一個例子;該片講述韓國電子龍頭大廠三星(Samsung),因為廠內員工缺足夠的防護裝備,導致在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後,紛紛產生怪病,且部份罹患癌症。致病離職的員工與其家屬,組成自救組織,要求政府與企業,承認其工殤的定位,並且提供道歉與合理賠贘。20145月〈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報導,《貪欲帝國》在播出之後,引起韓國社會開始省思國家的崛起,與經濟發展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以及政府與大型企業之間,關係密切的合適性。另一方面,該片在2012年,「首爾女性影展」播出並且獲獎之後,三星即於2013年退出原本固定贊助該影展的角色。此外,《貪》在2014年於韓國欲進行商業院線發行放映時,以公眾募款的方式,籌得發行放映的資金。《貪欲帝國》所引發的效益,也可以視為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社會擾動。

另一個例子,中國中央電視臺前主播柴靜,自費製播的電視紀錄片《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同吸呼共命運》(2015),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現象所造成的危害,與決策當局長期以來的無效作為,進行探討與批判。紀錄片中所披露的,雖然並非「新聞」,但利用柴靜的高人氣與知名記者的螢幕形象,搭配網路平台的快速流佈特性,該片在播出之後,隨即引起網友熱烈的討論與中國官方的注意,並且在原本該片的正面評價之後,仍被官方有意識的進行封鎖與冷處理。

綜合以上,由紀錄片的工具性來看,只要題材重要,映演的策略得宜,紀錄片對社會的擾動能力確實存在。然而,利用「報導」時事遂行社會參與,固然是紀錄片的目地之一,但若以社會擾動做為主要目地而比較之,則紀錄片較之於新聞報導、社群媒體,相對而言,因為較不具即時性,因此,能引發社會擾動的能量,合理推估應該是不足於新聞媒體。比較紀錄片與新聞媒體的社會擾動能量,並非本文的重點,但是,紀錄片在製作上講究觀點的呈現,與深度的積累,可以提供給觀眾在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在被資訊消費的耐久度,斷然是新聞報導所不能及。 從紀錄片的觀察式與參與式手法而論, 當新聞事件經歴被熱議、失去即時性,而被主流媒體忘郤之後,紀錄片工作者也常是議題的持續關注者;如先前中國異議藝術家艾未未,利用網路平台成立獨立紀錄片頻道,持續披露維權紀錄片,雖不具即時性,但因為長期積累,也已形成公眾討論的群聚平台,是為另一個範例。



(本文作者為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博士,專長興趣為:電影與紀錄片研究和實務、社區影像,等。目前於大學任教。)



Dana K

LGBT,電影,影集,書,德國足球,搖滾樂,台灣獨立。 歌德/工業/民謠金/旋死/英搖/民謠/Grunge/Post-Grunge/Pop/Darkwave/另類搖滾/廣義的金屬頭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