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神,只有人(文/蔡人少)

最近和一位跨足紀錄片與劇情片領域的導演朋友聊天,我問他未來還想拍紀錄片嗎?他說應該漸漸不會了,因為紀錄片讓他有一點過不去的是,拍攝期間和被拍攝者建立的情誼往往在拍片後逐漸消逝。對被拍攝的弱勢者也有一份愧疚,因為無法對他們的處境帶來真正的影響。尤其,如果被拍攝者對紀錄片導演懷抱某種期待時,那種壓力就更大了。

我可以了解那種心情。記得九零年代我在跑原住民正名的新聞,一群原住民跑到陽明山向修憲中的國大抗議,執政者下令鎮暴警察把他們通通抬上車帶走。主流媒體都在中山樓,只有我這個小報記者目睹一切。無力感襲上心頭,因為車上有我的好友,而我覺得再怎麼寫也沒有屁用。

這件事讓我沮喪了很久,對紀錄的意義產生極大的懷疑。慢慢的,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沒用就沒用嘛,你以為你是誰,動不動就想改變這個世界。當面對現實,看清個人的有限,思慮變得單純:還是要認真做吧,至少留下一份紀錄,對得起自己…。後來,從記者轉成記錄者,當年這個有點虛無,又有點理想的自我勸告一直放在心裡。

被我們紀錄的弱勢者何嘗不知道現實的無奈。一位被記錄的公娼朋友曾經跟我說,她知道當拍攝結束,她還是她,我還是我,從此各走各的。言下之意,對拍片能為她們帶來什麼,沒有特別的期望。我沒有辯解,只想盡力紀錄末代公娼的心聲。當影片完成放給她看時,原本希望用馬賽克遮臉的她,決定以真實面目示人。可能在我們的呈現中,讓她不覺得自己有何羞於見人之處。

後來我紀錄的公娼有兩位因為轉業失敗,一位跳海自殺,一位酗酒罹患重病,片子終究沒能幫到她們什麼,但我還是慶幸曾經為她們留下美好的身影,見證了她們與主流社會對抗的動人勇氣。這些影像成為我再走下去的動能,也希望能激勵在類似處境中求生的人們。

所以,不同於許多紀錄片工作者的高度理想化,與輕易承諾能為被拍攝者帶來改變。我總是一開始就對被拍攝者坦承,紀錄未必能為他們帶來立即可見的好處,但是我一定會尊重他們的感受,努力做好這份工作。說破了這一點,雙方似乎更能處於接近朋友的平等地位。而當影片有時竟然對現實產生某些影響時,那種意外的喜悅更是難以形容。

最重要的是,雖然不會刻意連絡,與被拍攝者建立的友誼,即使多年後重逢也一樣溫暖。我想,那是來自於一種共同的體認:攝影機的兩頭,沒有神,只有人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