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情愁導演訪談書】紀錄的必要(文/井迎瑞)

台灣自十六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開始登上世界版圖,四個世紀以來雖然歷經了荷蘭、明鄭、滿清、日本、國民政府等時期的統治,但始終處於東西兩大文明衝突與競合關係的前哨;一邊是一個千百年來雖然不斷改朝換代、卻永遠中國的東方古老文明,一邊是一個企圖旺盛、蓄勢待發的西方新興勢力。

由於處於二種力量接壤的關鍵位置,歷經不同國家與政體的統治成了台灣的歷史命運。台灣的這種歷史命運,也正是反應這兩種力量的折衝與消長;所以台灣可能會是開啟和平大門的一把鑰匙,也可能會是點燃戰火的一根引信。

處在這樣的位置,自十六世紀以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冷戰與後冷戰、全球化與世界體系等,無可避免的先後降臨了台灣的上空;台灣的生活方式與集體記憶,也無時不受到世界局勢的定義與影響。至於台灣當前熱衷的國家認同與統獨議題等,也是在特定的歷史脈絡與社會條件下,所醞釀出的一種產物。我們必須宏觀的去理解:台灣的住民會如何看待這種影響與變遷?台灣年輕人又如何反應這種集體記憶?

年輕人質樸與敏銳的心靈一向是社會的體溫計,每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會選擇自已嫻熟的工具與方法,去反映時代與表述自己:六O年代用詩歌,七O年代用小說,八O年代用電影,九O年代用紀錄片,兩千年之後用網路與部落格。每個世代用自己的方法書寫著自己,也直接或間接地描繪著變遷中的台灣。

本書用個別訪問的方式,記載了九O年代後紀錄片作者的心路歷程;計有周美玲、陳俊志、楊力州、朱賢哲、吳米森、李中旺、柯金源、蔡崇隆、吳耀東、Mayaw Biho、林泰州、黃庭輔等人,這些作者都是創作能量極強,並且成績斐然的作者。

如果個別來看,讀者能深入瞭解每位作者的內在世界與價值系統;如果成為一個集子來看,則可看出一個群體與時代的特色。透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全觀式地理解紀錄片與時代的互動與辯證關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時代的影像再現,也是一部具人類學價值的時代紀錄。紀錄片的作者們正用敏銳的觀察力記錄著當下的台灣,而本書又紀錄了紀錄台灣的人,突顯了本書的文獻與檔案屬性。

除了上述意義之外,我們不能忘記:紀錄片是一種影像策略。這個策略因目的不同,我將之區分有六個典範,分別是:紀錄片做為一種藝術創作、紀錄片做為一種美學實驗、紀錄片做為一種歷史文獻、紀錄片做為一種研究方法、紀錄片做為一種政治行動、紀錄片做為一種教育過程。

本書的策劃者蔡崇隆,因日益感受到本土紀錄片研究不足、與累積紀錄片基礎資料的重要性,因此他有效地結合紀錄片創作者、教師、與紀錄片工會組織者的多重身份,帶領他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的學生,進行質性研究的田野調查,並以鼓勵方式帶領學生進行紀錄片導演訪談。在過程中,由學生分組負責蒐集導演資料、觀看影片、撰寫採訪大綱、與教師同學討論定稿,再以深度訪談的方式完成了口述歷史的紀錄。如此一方面學生可直接向不同背景的紀錄片工作者請益,深化了教育與傳承意義;另一方面累積下來的文字與影音資料,有助於未來紀錄片之學術研究、瞭解紀錄片形成典範的過程。這種理解,對於紀錄片這個工具與學門在台灣的發展,極具有正面意義。


--
作者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
此篇原為《愛恨情愁紀錄片》序文,感謝作者同意轉載。

工會第一本出版物「愛恨情愁紀錄片─台灣中生代紀錄導演訪談錄」正式開賣!
http://blog.roodo.com/docunion/archives/11217593.html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