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簿訪談計劃】深度訪談木枝.籠爻(潘朝成)導演(下)

接續 【訪談計劃】深度訪談木枝.籠爻(潘朝成)導演(上)

蔡:他們後來有業配壓力,要做一些業務性的東西,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改善。

潘:現在唯一的就只有公視的「紀錄觀點」。可是「紀錄觀點」也不是投資很多,他是另外一種方式投資,或是說買片,就是至少有一個平台可以買。但是聽說他們也在改組,變成什麼紀錄片平台是不是?

問:其實目前台灣很多紀錄片,除了公視投資,或者是有其他比較小型的投資以外,如您所說的台灣紀錄片看目的是要賺錢還是為了社會意識。有一些紀錄片可能跟商業靠攏或結合,您對於這樣子的結合有什麼看法?

潘:其實是好事,問題就是說,結合之後,是聽誰的?如果說老闆要求你要這樣拍,但是紀錄片工作者認為如果那樣拍會更好,但是老闆說不行!那你怎麼辦?也就是說,當你要談出某個議題的時候,「啊!那個不要談」,那部紀錄片也許有社會責任,也許本來要談更深的部分,被拿掉了。或是也許老闆要求畫面漂亮一點、刺激感多一點,在表象上面轉轉轉,好像要碰到議題了,又碰不到議題。合作之間,如果可以給紀錄片的導演多一些發揮的空間,那可能算是比較成功的。如果配合出資者,完全聽他的,而把原先你想要拍的,或是你真的碰到這個問題,你想要去拍,但是因為出資者有意見,不拍,請問這個紀錄片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嗎?現在台灣是各個公部門都可以拿錢,聽起來好像到處都可以拿錢,但是各部門都會有他們的想像空間,我覺得反而是國家文藝基金會比較開放。就以前我拿的案子來說,現在我很久沒有去拿案子了,就是說他提供給你錢,那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拍,沒有很多的干涉。

問:您現在是在大學教授影像課程,您覺得把學生帶進去社區的意義在哪裡?對社區來說又有什麼樣的意義?

潘: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講,第一個就是學生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外地人對花蓮的了解很少,花蓮好山好水,以下空白。那我會跟學生說在這邊四年的期間,要多了解花蓮,了解花蓮的某個社區,這個社區跟西部多少有一些相關,社區裡面,你要跟在地人搏感情,之後看到某個議題才繼續會拍,這樣學生就會有一個傳承,這個可以做。通常碰到的問題是說,有時候學生對現況不太了解,後來我也調整成或許請社區的人來學校上課,或是我們帶學生到社區去參觀走訪、聽他們簡報社區歷史脈絡、現在在做些什麼東西、為什麼要這樣做,讓我的學生多了解,對他們拍紀錄片有比較多的幫助。

社區通常不會拒絕學術界,通常我們給他們的東西就是成果,他們不會管你的過程,成果就是我們影片送給他們,看到他們的訴求、他們的發展,變成一個短片,我覺得對社區的發展,多少有一些助益。我們這樣做,拍下來,人家也是比較肯定的角度來看我們,我們這樣做可以持續下去,我是覺得有這樣的幫助。因為學生一般來講不是那麼主動,前置作業是幫助他們紮實一點,如先前所說的,就是跟社區多一點互動、請他們來上課、請耆老講故事,然後到社區去看看參考,對他們有一些幫助,當然學生的能力還是有限。

問:您以紀錄片工作者,又是教師的雙重身分來說,有沒有一些建議給未來想拍紀錄片的學生?

潘:我的看法是這樣,我知道有的人不一定會同意,就是說,如果你沒有社會責任,你就不要拍。如果從紀錄片的歷史脈絡看下來,它都脫離不了這樣的脈絡。那當然你要用什麼形式是另外一回事,也許你拍紀錄片,也許你會很窮。但是把它當成興趣的話,大陸的一些紀錄片工作者,他們有拿資源的不多,有的是業餘的,他們也去拍,一直拍,有的也是拍得很好。我們不能說,因為他們題材較豐富等等,他們也是花很多時間去累積的。那當然就是說,如果你能靠紀錄片而有一些收入,又能夠發揮你的長才的話那更好。只是說,也許早期我們認為他是一個工具,可是現在影像可以當成一個主體的表現的時候呢,它其實可以去發揮。不過現在大家都會認為說,我沒飯吃怎麼辦?其實這本來就是一個很難有定義的東西,你可以寫文章去表達、你可以用平面表達、你可以畫畫表達,可是如果你對紀錄片有興趣的話,你就要有一些社會責任,因為你是拍活生生的人的生活狀況。不要忘記,有時候我們拍的對象,他可能知識水平比較低,假如看影片,他不一定看到問題,所以拍越弱勢的,越要有社會責任。

蔡:如果他是拍比較個人式、實驗式的紀錄片的話,這種怎麼辦?

潘:我覺得OK啦!因為現在很多元,譬如說,如果從紀錄片的歷史發展,1920年代可能是浪漫主義的很強,1930年代就有約翰葛里遜所謂的社會議題。然後一直延續下來,都跟社會議題有關,。1970年代又開始一些所謂的世界的、人權的紀錄片。1980年代開始原住民的紀錄片漸漸地蓬勃發展,接著就跟社會議題有關係,裡面有一些傳記式的,還有一些實驗性的。我們知道,實驗性的本身也是要創造一個新的手法,但是因為是紀錄片,就脫離不了活生生的生活狀態,所以要怎麼去呈現,那個東西不是自己說好就好,而是可能要考量背後的東西。

蔡:您認為每部片都要有社會責任觀才能拍嗎?

潘:那是看紀錄片工作者,如果是在強調任何一件事情,它本身就會有社會功能,那社會功能的背後當然是跟倫理道德有關,所以社會責任也是一個概念。到底什麼要付多少社會責任?那也是可以討論的。

蔡:譬如包括對被拍攝者的關照,也算是社會責任的一環。

潘:對,譬如說我們拍了影片,被拍攝者有時候不一定看到那個精髓,有時候他看到那個畫面,就高興的要死,這個畫面的意義卻不知道。

木:那剛剛聽您這樣講,其實您應該對於紀錄片的社會意識,包括您自己拍的影片,都會去強調並希望可以讓一般人對於原住民的理解更深。所以滿好奇的是,您是怎麼去尋找題材?

潘:第一部當然就是因為我希望讓大家看見噶瑪蘭的一些文化,還有我家族認同的一些過程,這是我生活的環境。第二部《吉貝耍與平埔阿嬤》跟我過去有一些關係。因為我曾經去過吉貝耍那邊,看到很特別的祭祀的方式,我就在讀書的時候,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剛好在徵案,我就覺得我應該對這個題材好好地拍。所以像這個題材的選擇,是我在觀察、做有一點調查後,去把它弄起來。《凱達格蘭》則是我親身去採訪、看到有一些題材可以處理的。《我們為土地而戰》是亞洲水泥事件,報紙也登了很多年,剛好主要人物也認識,覺得想要把它釐清這樣的一個概念。因為在當時之前馬躍.比吼就有拍了,所以我就從法律面、國家經濟方面去切。通常我選擇題材,都是我認識的對象,或是我去碰到,然後有興趣,然後再慢慢地進入,慢慢地進入後去拍,通常是這樣。

木:有些人會把紀錄片作為一個工具,目的性或意識比較強;有些人則是很享受在紀錄片裡,一種創作的過程。對你來說,你會很享受這當中創作的感覺?

潘:因為現在是多元社會,我們不能說那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用紀錄片的方式去享受創作,其實我們也會。我們拍紀錄片就是這樣,今天還沒有去都不確定,雖然說有一些東西可以拍,可是到現場之後還有一些變化,那我們抓到了一些畫面,好像拍的時候很辛苦,回來開車回來就會覺得,啊!今天又有收穫了,那就是一種享受。

木:對您來說呢?

潘:對,我大部分都是這樣,去拍的時候還不確定,但去拍的時候,一定有東西回來,那個東西不見得說你一定拍到,就是說我們進一步了解也好等等。可是紀錄片很棒的一點就是,溝通的過程,我在跟他溝通的時候,他也理解我,然後願意表達。當對象很願意坦誠地跟你表達,因為有某一種期待,可是因為你有一個立場、一個觀點,有時候你知道你沒有辦法達到那個東西,你要怎麼跟他談?歹勢,我不敢做。

這就會牽涉到,你是自由創作者,或是你是拿人家的錢去拍的,也許有不一樣。現在我們國家的制度沒有辦法說,「來,紀錄片的工作者通通跟我拿執照」,然後執照每一個月給你多少錢,好像國寶級的,沒有嘛。所以現在讀紀錄片的愈來愈少,會覺得說我怎麼活下去?都考夜校對不對?我們最近有一個學生問,「老師,我要去南藝大,畢業要幹什麼啊?」你問我,我問誰啊?那是你家的事啊!你有興趣去讀,可是現在台灣的碩士生畢業生,已經達到92萬人了,今年差不多100萬,畢業要做什麼?讀書要做什麼?可不可以這樣做?

木:剛剛您提到拍片尋找題材,都是跟自己身邊有關,或是碰到的,可是當進去這個題材的時候,您通常是用什麼方法?譬如說,有的人會用論點作為一種方式,有的人會採取旁觀者的立場去做區隔。

潘:通常我都介入。

木:強力的介入?


潘:看對象。舉個例子,我拍畢業製作《代誌大條:「番」親有來沒》,是我印象很深刻的,我比較強烈介入。因為在那個過程,我看到他跟某個單位接觸的時候,我發覺他變成弱勢了,我就跟他提醒,跟人家講話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不要直接說你們那個公廨很奇怪,公廨怎麼可以用水泥地?公廨那個形式好像跟以前不一樣,恢復傳統的話怎麼會是這樣呢?他整個人傻住。我說,如果要恢復傳統,原住民都是蹲在地上吃飯,用手抓飯吃,現在我們都拿筷子,而且我們都穿現在的衣服,那怎麼辦?就是說現在的社會,我們精神存在,現在精神掌握到了,公廨也可能會隨著時代的進步、建材的不一樣,讓我們進去祭拜的人舒服一點或是怎麼樣,那沒有關係嘛,這第一個。第二個,他不會寫計畫,我就幫他寫計畫。他要發展,我就說好,我來寫。那個是介入比較深。那一般來講的話,如果對象他們的意識很強的,他們知道他們的做事方法,我們就不用去提醒。

木:所以介入的意思應該是說?

潘:協助他。如果我們知道他有些需要幫助的,我們有能力而沒有去幫助的時候,我個人認為這樣不太好。譬如說,《我們為土地而戰》,針對亞泥的策略都很好,我們就等著記錄,然後適時地做一些訪問,就可以達成了。

木:所以您通常會站在跟他等同的立場上,然後去對抗國家或是對抗政府。那在您的作品裡有沒有一種是,事實上您並沒有採取任何的立場,只是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對誰錯的狀況發生?

潘:通常我都有立場,還會參與進去,不過當我認同你做事情的時候,或是說我知道你在做什麼事情,而我想去拍你的時候,我會比較傾向去認同他。

蔡:《水蜜桃阿嬤》事件現在事隔兩、三年了,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紀錄片個案,如果說就目前來講,如果去回顧這整個事件,您覺得有沒有什麼東西想要再次強調?因為您有看到一些回應,要不要再比較重點式的談一下您的看法,讓外界更清楚?

潘:我當時該談的都談了,可以把我當時寫的文章附錄在後面。再談好像口水戰一樣,沒有什麼意思。

蔡:我們在第一本《愛恨情愁紀錄片》力州談到的部分,您也都看了?針對這部分,有沒有什麼要再補充?
潘:嗯。應該算看了,但是沒有在現場不太知道那個情緒是什麼,哈哈。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說,當我們在發展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都要接受公評。

蔡:我了解您的意思,我也沒有想要讓您再打論戰,因為我是一個第三者,我那時候有加入你的團,從第三者的立場,我覺得我們也許可以再宏觀一點看這件事情,因為你們兩邊我都訪問了,我會覺得力州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人家對他做一點批評。我覺得他們比較在意或受傷的是,當時有政治人物進來,然後用一種對他們來講很政治化的方式在批判他們,好像是這個點讓他們很受不了。那我在想,如果有批判說他等於是被《商業周刊》利用,可是換一個角度來想,在您這一邊,我有聽到有人說,您是跟正面力量結合,可是您有點被這個力量所左右,也不是完全都是自主地在做這件事情,如果就這個點,您的感覺是怎麼樣?


潘:沒有評論。每個人生活都跟政治有關。所以怎麼想像是每個人的想像,譬如說我覺得你跟什麼結合……。但是不要忘記,我們在談什麼?談什麼聽得進去嗎?重點在這邊啊!如果如果因為我們的論述,不是只有我在論述,郭力昕、莊益增也有論述,還有一些人有論述,如果這些能夠引起我們紀錄片界更重視紀錄片的發展,那就是功德嘛!但是我從來沒有人身攻擊,我們在談影片是什麼。所以話又說回來,台灣的紀錄片界,並沒有建立一套正常的評論的…廣泛評論的東西,就是說影評本來就是可以自由發言的,只要你有立場,影評人也不一定完全講對,只要你有立場,只要你認為這個可以討論,你就可以提出來,就是這樣。

蔡:那你覺得當時是就事論事,還有人身攻擊的這種情況不應該被接受。

潘:對,我本來跟楊力州本來是很好的朋友。

蔡:很多人都不知道啊。

潘:問題就是他一直否認,我並沒有說要批判你什麼東西,我到後來有說,如果你沒有好好地拍的話,我會批判你。可是他說我沒有講這句話,那就算了,問題是我覺得我該講出來,因為他的影響太大了。因為有的影片,放一放就算了,楊力州那部有多少電視台在放啊?我覺得這個東西如果沒有提出來的話,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而且他算起來是社會知名人士。我知道這樣弄下去,私人的感情一定會受影響,依台灣的現況,台灣的評論界,一定會受影響,但是我也不知道他被影響那麼深,我怎麼知道他後來躲一年。如果對他個人有影響,那就也很抱歉。只是說我就那個事件來談,大概是這樣,所以我說我該談的都談了。因為今天再去給他怎麼樣,他一定就很不爽,就是這樣。

蔡:不過我記得我有一次來找您,您也有問我說,他們的情況怎麼樣,好像你也知道那個影響會那麼大。

潘:我不知道。我以為他的性情是很容易接受挑戰的人,怎麼突然間就…。所以每個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長,挫折中成長比較有意義,順利中成長,不小心掉下去就爬不起來了。這個東西就是這樣,為了這個事情我跑去泰崗部落跑了很多次,水蜜桃的哥哥,我現在也不好講,他跟我講了一大堆,當然他也提到《商業周刊》之類的…,那個有點複雜。

問:如果舉一個例子就是說,假設今天他拍攝對象不是原住民,可能是客家人或是其他族群的人,您會怎麼想?

潘:我對客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沒有資格批評。我對那個東西不是很了解,我不敢亂提,也許客家人自己會提出來,那我就不知道了。可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影片影響太大了,我如果沒有提出來,我剛才講說這個東西跟我成長背景有關,原住民過去被歧視、土地被侵害,然後整個社會瓦解,在瓦解的過程當中,也還是很多部落。那部落裡面剛好有一個家庭發生不幸,你要怎麼去呈現他?我認為看到表象的不幸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把它弄得更完全一點,我覺得那個題材很好。

蔡:如果就我來講,那個評論角度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你還記不記得那時候我寫的文章裡面,我有提到一個點,好像他那個片子作法也許有一些問題,可是因為你那時候層次打的很高,就是你要他對所有的原住民族群道歉這樣。我那時候感覺是,有一些是工作者的確沒有做好,可是因為剛好在這個timing上,力州要承擔前面的人沒做好的這個部分,這個是我個人的看法,跟力州他們沒關係。那個時候你好像沒有特別去回應這一點。


潘:也許對整個原住民道歉說重了一點,不過當時的情境就是,跟泰崗部落、跟水蜜桃阿嬤他們道歉,或是原住民社會道歉。他跟原住民社會道歉也沒有什麼,就是我對這個議題我沒有好好表現。可是當下就是這樣,那就是過了嘛,反正我寫了就負責任,就變成一個文獻。

蔡:就是當時對那個情緒沒有掌控好?那個時候社會氛圍是不是有影響?

潘:不否認會有情緒,每個人都有情緒嘛,只是說情緒也有冷靜的一面,因為你要打筆戰也要有時間啊。原住民的議題需要大家去拍,原住民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夠,大家都可以來拍。在拍是怎麼呈現的問題,怎麼處理那些東西。那如果說那樣的事件可以引起紀錄片的反省,可以讓紀錄片拍得更好,OK!

學界有一個通病就是,我們去研究的對象,有時候不會注意到倫理道德,弄完了就走了,連報告都不給你,就這樣。那現在在侵入式的研究,有比較多的規範,像比較人文、社會學、人類學的比較沒有規範,那個都憑良心的。

那我不只對付這個,我對台灣的血液之母林媽利也是這樣對付啊。當你覺得一件事情會影響很深刻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每件事情都做,人的能力有限嘛,這個沒有做,這個做下去可能會影響更大,所以大家要反省,就要去處理嘛!譬如說我們為什麼要拍紀錄片?我們去想說藉著點點滴滴去改變人家對原住民的意見、看法。

蔡:好像對於您很重視的點,您都會有點不計代價地去做那件事。

潘:如果決定是這樣,又還在模棱兩可的話,那乾脆不要做了,年紀大了要修身養性,哈哈。

蔡:您有沒有比較鼓勵拍紀錄片是以興趣為主,然後自己再找一個主業?如果為了興趣拍紀錄片,一定會碰到謀生問題,還是要有個生存工具?

潘:也沒有啦。每個人狀況不一樣。

蔡:因為您也跟我一樣在教書,您會覺得教書是一條路嗎?

潘:我以前去讀南藝大的時候,也不知道我會當老師,所以我說那個時候對紀錄片很有興趣,就一直拍下去,是這樣想而已,是慈濟大學剛好有一個機會找我去,我就說好,教書也不錯。因為我本來考慮去立法院上班,剛好那時候慈濟問我要不要試試看,我就說好,就去那邊工作。

蔡:那教書這件事,對您走紀錄片這條路,是得比較多還是失比較多

潘:就創作來看,失比較多,但是有不同的收穫。因為可以把我們的理念,讓更多的年輕學子去碰觸影像的東西,搞不好以後就很多紀錄片工作者也說不定。

蔡:像您講的撒種就對了,重心轉到那邊去。

潘:對啊,這個也是自我安慰啦。因為自己也沒什麼拍,沒有辦法很盡興地處理紀錄片,在學校就是這個問題。

蔡:教書這個工作真的影響很大,時間很難兼顧。因為您待過公視,又念過南藝大,這兩個其實跟台灣的紀錄片都蠻有關聯的。您參與的原住民培訓計畫,後來其實原民台的主力應該是從那個培訓計畫過去的。所以可不可以就公視做原住民培訓的東西談一下您那時候的觀察。

潘:其實在公共電視籌備委員會的時候,我紮實地訓練半年,要去之前我對原住民了解並不夠多,也是在學習的過程,那半年有相當多的課程,對原住民的了解有很大的影響。我發覺那時公視,真的就是要訓練一批原住民,把工具丟給原住民,然後用他們的角度去發聲,當時的理念其實非常高,真的是拍手叫好,也花了蠻多錢。但理想歸理想,真的變成所謂的電視台的時候,它就錯綜複雜,錯綜複雜的東西就很多。

問:這幾年政府有把資源分給原民台跟客家台,可是原民台這幾年的一些表現,可能大家有點質疑,像是娛樂化或者是形式沒有辦法突破這一些,那您對原民台有沒有什麼看法?針對那樣的質疑,您會否認為跟原住民人才不足或政府資源分配不足有關?或者是原民台內部資源分配不均的原因?

潘:第一個,原民台基本上政府投資三億多夠了,以目前的現況是夠了,除非他們有更大的計畫。那它問題出在哪裡呢?我看它的節目啦,有的會偏向綜藝化,而新聞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模仿其他電視台,那這個漢人來播就好了啊,又不會輸你,而且可能講得還比你更清楚。我是認為,大眾社會不瞭解原住民,你又擷取那個既有的播報形式,而且又50秒或1分鐘要講清楚。怎麼可能講清楚?所以我覺得,深度性的報導,比新聞報導還要更重要,可是問題是有沒有做?這個也跟原民台聊過。再者,員工如果他們所謂的知識要提升,那個管道有沒有?如果他拍一部片子,發現深度性不夠,或是發生其他問題的時候,那怎麼讓這些人提升他的水平?感覺這個是一個問題。

因為一個電視台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剛開始沒有關係,可是要讓他們有進步的一個方式。一個單位喔,如果從事拍攝的人,要寫一個企劃案要拍,碰到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時,他要去問誰?他當然可以問外面的人,可是電視台本身沒有設置所謂的研究員,就是好像沒有建立專業的諮詢管道,這比較可惜。前一陣子聽一個他們的高層講,我們現在不是在談理想,我們的工作能維持就不錯了!聽了就很傷心啊!

然後,一般人喜歡看原民台什麼節目?唱歌跳舞比較好看啦!對不對!如果唱歌很好看的時候,唱歌可以加入一些大眾社會教育的嘛!所以,原民台的設置目的,它基本上的收視群不是只有原住民,應該是大眾社會。大眾社會如果願意去看的時候,才可以形成教育大眾的。我們對原住民過去不了解,那我可以看原民台,但是問題是他不想看啊!那就表示內容有問題、不吸引人嘛!我想也有人去做那個研究,如果說你這個東西大眾社會不願意去看的時候,那其實就很難去扭轉大眾社會對原住民的印象。收視率很低啦。

蔡:我了解到還有定位的問題,它到底要變成是一個原民會的機關台,還是它真的可以像現在公視一樣有一個客觀性的,它也可以批判原民會自己的東西,好像一直沒有很清楚的定位。

潘:對,不過我是覺得批判原民會或是對原民會提出建言,技術上是可以做,但是因為它獨立性不夠,所以很難下手。那接下來就是說,它現在又變成一個方式,就是錢給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然後再轉過去,也是政府的錢。但是我是覺得,長期來看,如果可以獨立自主是比較好。獨立自主的話,就像公共電視這樣,它的空間比較能夠發揮。

不過我覺得人的訓練,還是要強化,那也希望不要太多干擾,我知道有些政治人物會去,畫面上都是那個人的畫面,有的會這樣。但是我是覺得,如果原民台有膽量的話,可以做得理所當然的時候,不用去在意,又怕被抓去執行,又怕什麼的,這就是台灣的無奈。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