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汰紝導演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碩士。她的重要紀錄片作品分別是《快不快樂四人行》(2002)、《再會吧!1999》(2004)、《囍》(2006),都曾在國內外各大影展有著相當優秀的成績。而在2008年的上半年度,這些作品則都由遠流智慧藏公司出版發行了DVD。以下,紀工報特約記者Kite就是要來訪問吳汰紝導演對於「紀錄片發行」的經驗和看法!
Kite(以下簡稱K):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請問您當初為什麼想要讓自己的紀錄片發行,目標與想法是什麼?
吳汰紝(以下簡稱吳):哈,多些收入吧(笑),是很單純的動機是這樣子。但也不想要自己的作品就只是放在陰暗的角落,好像過了那一段時間之後就沒了,只能夠等待影展的垂青。
其實我自己也一直在想,到底一個紀錄片導演比較長期的生存之道會是什麼?因為你不可能一直接受補助,或是一直得獎(這也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我覺得一直接受補助對一個創作者而言不見得是件好事。尤其是從南藝紀錄所畢業後的這幾年,我就是在找各種可能的管道,想要找看看能不能一直靠拍片活下去,並且活的越來越好。
K:但是在發行之前,是不是有些事情要處理,譬如說和被攝者之間的溝通?
吳:他們都還蠻OK的!其中《再會吧!1999》是關於我自己的,所以比較沒問題。而《快不快樂四人行》裡面的朱媽媽,我ㄧ直都和她保持不錯的聯繫,所以她也就還蠻乾脆,一口就答應了。
K:「發行」對紀錄片而言,是一個比較長期的狀態,甚至有點未知,就是你不曉得未來會發展成怎麼樣。請問您是否曾思考過「影片題材之於發行」,有沒有適合或不適合的問題存在?
吳:基本上,當初會願意拍成一部片子,就不會去想說它是不能夠被看見的東西。雖然有些片子的確是這樣子,但我不喜歡好像要隱瞞什麼東西的感覺。我覺得沒有什麼事情真的不能談、不能面對。像朱媽媽願意讓我拍,就是她願意讓別人知道這樣的狀況;我的朋友願意讓我拍攝,也都同意並接受以這樣的方式被看見。他們沒有跟我談說有什麼東西不想被看見與不想被知道。
K:所以您覺得每部紀錄片都適合被發行嗎?
吳:當然要取得被攝者的同意,每次要做任何的步驟都會要取得他們的同意,包括發行。我覺得有了這樣的共識之後,就不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發行的。
我覺得發行有個重要的意義。我覺得每個導演都想要藉由影片裡去和別人溝通一些東西,但不希望溝通的效果只是曇花一現,而能夠持續的有所發酵。所以透過發行,透過DVD的流通,紀錄片就有可能跨越時間的侷限性。而且對我而言,感覺也很有趣,十年後還能看到自己精美的DVD呈現,真是神奇的事情。
K:若您未來有新的作品
吳:會啊,我會希望能夠繼續發行。我希望自己盡量以主動的方式去做,透過放映、發行,參展,任何可能的放映管道都好。之前在南藝唸書的時候,都不太會去想這樣的問題,那時候都完全是被動的方式。畢業以後,才開始思考說如果這件事情是自己想要長期做的,自己應該去主動做些什麼。
K:因為您的紀錄片目前都是由同一公司發行,是不是可以稍微談談你們之間合作的關係,像是壓製DVD、合約細節、後續推廣的實際方式…等等。
吳:嗯,其實當時是我自己寫信給遠流智慧藏公司(寫說我的片子還不錯呀,哈!),因為得知他們想要找發行紀錄片的導演,然後再寄影片給他們看。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跟我聯繫,之後我就不太去管這事情了。
合約的部份,一次是五年約,台灣的DVD發行權,可以重簽,而智慧藏也會去參加國外的商品展之類的。因為遠流之前比較有經驗的是書籍的發行,所以比較會是像以書的方式來行銷紀錄片,好像也想要有類似新書簽名會那樣的,但因為我那時候人不在台灣,所以就沒有舉辦了。其他的部份我不是很瞭解。
不過,我覺得蠻好的地方是,因為之前我的影片都沒有在公共電視播放過,於是遠流智慧藏就會幫忙和公視接洽聯繫,後來公視就買了《快不快樂四人行》和《囍》的電視播映版權。我想智慧藏公司之所以會這樣做,應該是對於DVD的銷售會有很大的幫助。
K:但紀錄片的發行業者不是只有一間,為什麼當初您選擇遠流智慧藏呢?
吳:我自己其實沒有去搜尋資訊,我不太知道還有什麼公司在做這件事情。如果說那時候還有其他的公司,我應該也會試試看。
林木材:DVD裡的幕後花絮,像是重新訪問朱媽媽他們,是因為後來要發行才拍的嗎?
吳:是阿,因為我覺得這樣很好玩,其實《再會吧,1999》的幕後花絮,我自己的後續訪談應該放進去。但當時我人在國外,所以其實去拍的人是我的朋友。
K:那DVD裡面要有什麼東西,譬如bonus,幕後花絮之類的,是怎麼討論的?
吳:這部份是我自己跟他們提出的,像是拍現在被攝者的狀況,還有做回顧訪談,然後看遠流智慧藏覺得怎麼樣。其他的部份像封面設計、選單設計、中英字幕、聲軌…等等,就是他們做的了。
K:所以在DVD內容的策劃上或者是DVD的推廣行銷上,您自己願意參與的程度和意願如何?
吳:我很樂意參與,我特別會想DVD出來以後會怎樣,很像在玩另外一個東西。本來我還想加上像導演隨片講評,像有些劇情片DVD弄得那樣,會講「這幕怎樣怎樣,那幕怎樣怎樣…」。那時候如果有時間的話,我還蠻想搞這個的,把這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每個人想法可能不一樣。我會希望能夠跟多一點人接觸、對話。所以我就覺得說,如果可以多一點參與或創意發想,會蠻好玩的,我會很樂意參與。但前提是,不能夠佔用我全部的時間。
K:談到這個裡,如果您自己有能力發紀錄片,以及有其他發行商願意發行,作為一個導演,您選擇的考量點是什麼?
吳:想到自己發行就會覺得有點恐怖,有機會最好還是找發行商合作,因為發行商有自己資源和習慣性的管道。我自己想參與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很喜歡看別人跟別人講話。我喜歡觀察別人怎麼去談東西。
林木材:那發行之後除了金錢的收入之外,有其他的收穫嗎?
吳:噢,還可以致贈精美DVD給我的被攝者,哈哈哈!
K:那您在經歷發行紀錄片的經驗之後,有沒有想說,您理想中的發行方式可能會是怎麼樣的?像是條件、通路、方式、態度上。
吳:當然會希望影片可以散播的比較廣、比較遠,然後有某些時刻可以再去跟觀眾有一些交流。另外,因為其實紀錄片發行的也算還在嘗試的一條路,大家都還在學習。如果可以透過商品的發行找到觀眾,建立起交流的管道,這樣會比較好。
目前我覺得「交流的管道」還沒有建立起來。好像商品出去之後,給了幾個觀眾,但溝通到此就沒有了、結束了。
商品雖然有金錢上的效益,但現在它也是個很好的溝通媒介。商品到了觀眾手裡之後,後面還有個橋樑需要建立,這個橋樑就是溝通的平台。
K:這些是不是在發行DVD時也可以做到的呢?譬如說發行DVD時增加「讀者回函」,建立起一個觀眾資料庫。感覺起來,發行只是個開頭,如何整合和匯集觀眾才是後續。
吳:或者是說,有個網站也蠻好的。總之要有個後續,累積觀眾,建立溝通平台。一部片子做的任何事情,譬如上院線、發行DVD,都是要達到一個溝通的目的,當中可能會些金錢的回饋到所有人的身上,這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說那個溝通效果和狀況,是不是有越來越好。
我覺得我們會對賺錢、生意、資本主義商品化的東西感到很反感,那是因為「溝通」在其中被忽略掉了。如果有個很好的「溝通」在其中,我覺得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K:那您會希望有個專門的紀錄片發行單位嗎?我的意思是,對紀錄片有專門規劃與研究的,知道該如何去針對紀錄片的特性去推廣和發行,而不是只是兼著做紀錄片,或紀錄片只是他們業務項目的一部份。
吳:呃…我覺得這樣當然會很好。紀錄片觀眾群和劇情片觀眾群會有點不一樣。
不過我沒有真的那麼了解觀眾,所以態度有點保留,關於觀眾的差異。我不曉得一個專門紀錄片的發行商能找到什麼樣的管道去發行,我也還想不太出來。但我想學校應該是個重點,需要很大的心力和人力投入。
--
圖檔摘自遠流影音館,若有侵權或冒犯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