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在台灣的影片販售市場機制的競爭之下,時常被做為一項商品來發行,紀錄片的商業發行相較於其它的影像商品,每一部紀錄片因為本身的製作方式與它的目的、依不同時地而形成的製作環境有其個別的差異,於是,紀錄片的發行似乎比其他影像商品在這個市場中增加了一道光環,卻也直接對於市場邏輯有了新的挑戰。
商品化之後的推廣
2009年11月6日的靜宜大傳電子媒體《靜報》在「小導演大觀眾推廣國內紀錄片」一文中提及:「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讓許多國內優秀卻因經濟因素或導演卻無力兼顧的紀錄片有機會發行與推廣。」
此篇報導中陳述的國內有一為「小導演大觀眾」的平台,其目的在於推廣與販售紀錄片,結合了某商業公司已經發行的紀錄片為其既有資源來再包裝成推廣的影展,筆者先不論其作為一個擁有紀錄片專業的推廣平台,應該將紀錄片創作類型本身的特質與其不可忽略的社會意義視為行銷的重要參考與內涵外,光就其在推廣的型式上,就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此平台制定一奇特的影展舉辦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想要播放此商業公司發行的某些國內紀錄片,你可以結合此平台的行銷模式,也就是舉辦該單一影片的「影展」,但條件是影展舉辦單位需要有映後座談,映後座談需邀請專家學者,而專家學者固定為此平台的代表與該片導演,也就是說,此平台的任何一部紀錄片,在這個平台制定的影展模式下,影片播放完會由該平台計畫主持人固定出席,他將帶領觀眾進行討論,並且代表紀錄片作品本身來發言,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舉辦映後座談,而直接購買價格不斐的公播版。
推廣方式的可能性
文中引述此平台計畫主持人陳正勳提到「紀錄片販售的價格也跟市面上好萊塢的影片一樣,並提到紀錄片不該被廉價地對待!它需要的是一個整合製作與發行、教育與推廣的機制,紀錄片才有機會跟更多的觀眾持續對話。」
了解紀錄片在市場存在的特質,來作為對紀錄推廣的使命感,這樣的正面態度對紀錄片的推廣方式,似乎忽略了紀錄片與劇情片兩者為片類不同的影片,卻用相同方式進行行銷,並在價位上也用相同的方式來評估,在影片販售市場機制公平競爭下,片類不同的思考並未被納入評估的範圍內。發行紀錄片的宣傳手法或許能夠提高平面包裝的曝光率,但同時也犧牲了它內涵的特殊性,筆者認為一部紀錄片的被討論性之所以重要,不只在於內容捕捉到了什麼,而是沒有拍攝到部份與剪輯沒有納入的素材,紀錄片的拍攝過程與納入創作的思考是它的包袱,但同時也是它的權利,這也是之所以每一部紀錄片都有其特殊性的原因。
如果說紀錄片不應該被廉價的對待,那麼紀錄片本身與非劇情片的差異性,在片類差別上思考不周全的前提之下,該如何作為在價值與販售上的參考依據,使它們並駕齊驅呢?又或者強調紀錄片與好萊塢影片有相同價值的論點,是否就是把紀錄片放在資本主義的脈絡下消費它?
筆者再以紀錄片做為販售一途說起,一項販售為目的的商品的產生應經過製作到宣傳到行銷,這是輕易就能了解的市場邏輯。如果把紀錄片放到這樣的公式上,那麼從拍攝期到製作、宣傳、發行的每一環節似乎都有那麼一點不適切,除非一部紀錄片的拍攝一開始就設定它要有這樣的行銷目的。
「小導演大觀眾」平台對紀錄片的發行所設定的紀錄片消費族群並無鎖定,面對龐大消費群的同時,紀錄片輕易就會被廉價的對待。若欲以紀錄片的流通為目的,此平台應該重視紀錄片本身不同於劇情片的特質,謹慎的重視,它所陳述的是社會上同為血肉之軀的人們。在創作層面上,除了紀錄片工作者為創作者之外,最主要的創作者也包含了被攝者,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一個作品的產生。然而,影片發行的合約書是公式化的,但是販賣的事實卻是被攝者的生命史。
紀錄片的價格制定
筆者認為,此平台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紀錄片交流的管道,但其在執行的過程中,似乎缺少了一點開放性與想像。紀錄片本身被創作完成後,它便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它能夠直接對觀眾說話,紀錄片工作者身為一個創作者,固然在影片與觀眾的交流過程中有其重要性,但真正的故事與主角,其實是被創作完成的影片本身,因此在推廣平台映後座談的設計上,似乎還能夠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思考,如果影片本身是交流的重點的話,也許專家學者的邀請還會有更多合適的選擇,來扣合每部旨趣內容相異的影片。
再者,筆者認為紀錄片的發行,目的除了在於商業上的營利收益外,因其是真人實事的親身經歷,甚至大多是其本人的現身說法,因此在傳遞訊息與揭露事實上,它具有不可取代性與神聖性。於是在發行紀錄片時,可說是在發行別人的生活或是生命,於是,它是不可能純粹被當成一個商品來販賣的,因為市場經濟雖然能訂定一個商品的價格,但到現在還未能訂定關於人本身的價格,或者說,筆者認為市場無法也不能將一個紀錄片訂定一個合乎市場經濟的價格,因此紀錄片在商業發行的同時,它不應只在價格的功能取向上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因其具備了價格以外的價值,這便是紀錄片的重要意義。
紀錄片工作者的心聲,應該打破只限於經濟窘境與機會不足的迷思,無力兼顧的原因不單只是面對無法推廣的窘境,每一部紀錄片能流通的機會不單只有發行一途,那麼影片本身不可避免的特質將會被主流行銷方式吞噬而忽視。
--
小導演大觀眾
http://ff.hwe-hon.com.tw/index.php
大家好
回覆刪除我是陳正勳,中州技術學院視訊傳播系的老師,也是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的計畫主持人。看到二位導演在紀工報發表他們對平台的觀察與意見,感到十分欣慰。簡單回應觀後感。紀錄片的工作,的確是吃力不討好,畢竟不論是導演或發行都要面對活生生的人:受訪者與觀眾。導演與發行也都要在人力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希望做到最好。
導演儘力完成了作品,對我來說,則也儘力讓影片能夠流通與發行。小導演大觀眾媒合平台確實有非常大的檢討與改善的空間,我對於平台的付出與經營也正如拍攝紀錄片的心情,人的生命不是結束在關機或售出影片的那一刻。這份心情,我想是國內曾經協助推廣過紀錄片的人,都可能會有的相同感觸。因此,在相同的感觸基礎上,導演與發行的對話就十足珍貴,這也是我感到欣慰之處。在此,也對國內其他發行紀錄片的單位,如公視、同喜文化與遠流智慧藏等等,表示佩敬。因為我們都在資源、人力與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依著各自的努力與堅持,希望讓紀錄片發揮更多的功能。
對我來說,我的身份是老師,瞭解有很多老師希望透過紀錄片進行討論。這個平台一是,以教育性為導向。二是,建立一個最低的發行門檻讓最多的導演都有發行的機會。三是,透過回饋的機制,讓導演有一筆收入。每個發行單位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的初衷就是很務實的把每部影片推薦給學校的老師與各單位的承辦人。這是一份不需要太多聰明才智,只需要堅持下去的傻勁。感謝二位導演的觀察,我很認同平台需要再努力的地方。唯有您文章中提到映後座談邀請的專家學者是由我和導演,以及「影片播放完會由該平台計畫主持人固定出席」的說法,與實際執行的情況不同。舉辦影展的單位依不同的需求與目的進行邀請,所以並非由我固定出席,導演也經常透過我們的安排出席。可見影展相簿http://ff.hwe-hon.com.tw/album.php 在此就這個部份提出說明。最後新的一年,期待紀錄片的不同面向都有非常好的發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