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e-en-scène」一字來自法文,原為戲劇用語,指在一齣戲劇中,對所有元素包括舞台、演員、佈景、燈光、聲音…等的設計安排,中文經常翻譯為「場面調度」。而負責決定與指揮這些元素的人,法文裡稱為「Metteur en scène」,直譯為安排場景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導演」。
這個概念和專業術語,後來被廣泛使用於電影當中,泛指對於電影景框裡各物件、人物、場景、燈光、色彩……,以及攝影機位置、運動以及鏡頭角度等等的安排。不過由於電影和戲劇存在著許多不同之處,因而「Mise-en-scène」在電影中所指涉的範圍與狀態,經常代表許多不同的意義。
在一般的認知中,紀錄片常常與「真實」劃上等號,被理解為應以「紀錄現實」為基本綱領,一旦「經由事先安排好才進行拍攝的事件」出現在紀錄片中,不僅總令人難以接受,也常引起觀眾質疑和批評,「這是真的嗎?」可以說是這類反應的代表性話語。
事實上,「演出/場面調度」的概念和運用在紀錄片裡早已存在許久,但因為許多複雜的原因以及人們對於真實的迷思,而把「真實」與現實畫面、寫實風格劃上了等號。然而,究竟演出與紀錄片的關係是什麼?代表著怎樣的意義?該如何看待演出?也許可以從歷史上被譽為第一部紀錄片的《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談起。
《北方的南努克》完成於1921年,透過一個伊努特(Inuit)的家庭,講述人們在冷冽極地上的生活情形,「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一直是導演Robert Flaherty感興趣的主題。有趣的是,這部影片正是透過「演出」(mise-en-scène)的方式完成的,影片再現了過去伊努特人的生活,讓觀眾直接觀看、並感受到了當時生活的艱難與處境。
像是片中獵捕海豹的片段,是以充滿戲劇張力的演出與剪接而成,主角南努克與海豹的激烈對戰,其實是與一頭已死去的海豹搏鬥;為了拍攝一家人在冰屋中生活、睡覺的片段,也特別搭設一個超乎平常尺寸兩倍大的冰屋,並掀去一半屋頂(為了打光);片中的南努克是一個虛構的名字,主角的本名是Allakarialuk,他的家人們則是由導演挑選演員組成的。
對Robert Flaherty來說,他透過《北方的南努克》創造出一個屬於過去、當下已經不存在的生活模式,並邀請當地居民演出他們過去父執輩的生活情境。南努克這個人物所代表的,其實是一個綜合的「伊努特人」,一個為了再現上一代文化生活而創造出來的角色。
在拍攝此片之前,Robert Flaherty已經多次且長時間在當地與伊努特人相處,對伊努特生活與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北方的南努克》正是來自於他的觀察、思考,透過演出的拍攝手法,使主角南努克作為一個伊努特人的代表人物,向觀眾展示他的生活與文化,重新組合出Robert Flaherty眼中伊努特人的世界。
演出作為一種「再現真實」的重要手法,成為偽紀錄片(Mockumentary)、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docufitcion…等等其他類型紀錄片裡的重要概念。台灣的《書包裡的秘密》、《火線任務─台灣政治犯救援錄》便是很好的例子;2008、2009年在世界引起轟動的丹麥紀錄片《緬甸起義-看不到的真相》(Burma VJ),導演安德斯奧斯泰格(Anders Østergaard)也正是以舞台式的重演揉合真實紀錄素材為著名風格,在國際影展上得獎連連。
除此之外,在另一層意義上,「演出」也透過實際的行動,使得歷史與當下產生關連性。像是《北方的南努克》中,南努克以及他的朋友們,因為要替拍攝演出,而重新嘗試了他們過去傳統的捕獵習慣;而英國導演Peter Watkins的《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更將演出的功用發揮至極致。
《巴黎公社》以1871年的法國巴黎公社事件為背景主題。Peter Watkins在一個片廠內搭設重建當年社會環境的場景,讓演員們在場景內演出。影片的進行是跟著飾演電視記者的演員,面對鏡頭做直接的陳述與介紹,拍攝並且訪問飾演事件中各個角色的其他演員。這些演員多半是公開徵求的非職業演員,Peter Watkins讓各個演員去研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藉此出發去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該角色在當年環境中的遭遇,並開放演員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摩、表現這個角色。
這部片於2000年拍攝時,參與演出的這些人,其實對於當年(1871)的事件早已記憶模糊,但卻因為參與拍攝,而產生了對歷史的細究與理解。其中扮演當時女性小組成員的演員,甚至因此被啟蒙了,開始在她們的實際的生活中參與婦女權利相關運動。
在片中,演員分別作為角色和作為自己的想法同時都被紀錄下來,包括著他們逐漸改變想法的過程。透過演員們思考、演出的過程,Peter Watkins成功的把歷史情景與現代社會連結在一起。透過拍攝,利用對歷史事件的重建演出,而使得拍攝過程本身變成一個社會運動、教育的過程。
Peter Watkins當初拍攝此片時,主要是為了表達對法國教育裡,對巴黎公社這段歷史的輕忽十分不滿,同時也是為了對造成此狀況的元兇:媒體,進行批判(這是身在台灣的我們多麼熟悉的同樣情境)。於是,演出在片中,不只是一個方式,更是一個手段,讓當下與過去結合重現。不但使得歷史的事件有了當代的意義,也使得無論是身在其中的演員或者觀者,都能透過觀看此片產生與社會現狀的對話。可以說,這樣的演出、紀錄演出,不僅是再現了歷史上的真實事件,甚至是紀錄、再現了當代人們面對歷史的想法與經驗。
假如我們同意紀錄片無法「完全客觀地呈現真實」,那麼討論採用何種方式才比較能符合真實/忠實,實際上是不需要的。重點在於拍攝者對於自身的察覺、對被攝者的態度、立場,以及對於事件的理解與處理細膩度,才是決定一個紀錄片被認為是「真實」或「虛假」的要點。
而若是紀錄片中的演出/場面調度,能如同Peter Watkins所拍攝的《巴黎公社》一般,直接將歷史事件的真實度與影響力帶給當下的社會、觀眾。那麼這不正說明了,紀錄片所特有的「真實」的力量,透過「演出」的手法,同樣地也能有效地發揮其再現歷史、刺激思考與影響當下的功能。
經由安排的演出與場面調度,在觀念上也許是人為的、虛構的,但這並非一翻兩瞪眼的非假即真,或非真即假的二選一問題。追求真實的純度,並不是一部紀錄片所能擁有力量、具有意義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透過影片,拍攝者對世界、對人物、對事件,做出怎樣的提問、理解與回答。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從中看見了什麼樣的世界。
--
參考資料
Mise en scène的wiki解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se_en_sc%C3%A8ne
2007國民戲院-地下天堂影展,《巴黎公社》影片簡介
http://www.twfilm.org/underground/films/film_iframe2.html
Peter Watkins於製作完成放映此片時,對一些拍攝狀況的反省與想法。(中文字幕)
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Peter Watkins談此片拍攝
http://bbs.tiexue.net/post_3645543_1.html
社会运动纪录片美学形式初探,文/余曦(其中討論到《巴黎公社》的部份)
http://yuxifilms.blogbus.com/logs/46511949.html
--
線上觀賞《緬甸起義-看不到的真相》(Burma VJ)中文字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