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紀錄片觀點─李中旺導演印象記(文/施佑倫)

大多數的導演把大半精力投注在自身的耕耘上,這自然是無可厚非,尤其是個人主義當道的現代,然而這也常常使他們忽略了大環境。簡言之,缺乏政治意識。因此像「全景」這樣從事影像教育自然是極其難得,在工作之外,顧及公眾與教育。

李中旺簡歷:
1983年於光啟社擔任棚內電視攝影師,踏入影視製作的領域,之後參與多齣電視連續與單元劇攝影工作。在拍攝許多商業電視節目後,於1988年與友人成立全景映像工作室。全景於2007年解散後,轉而投入紀錄片製作及推廣至今。

1990 【人間燈火】系列之 《陳添水》、 《陸晉德與邱素蓮》

1992 【生活映像】系列之 《羅輝泰》、《李彩》、《林美琴》

1997 【拜訪社區】系列之 《戀戀溫泉鄉》

2004 《部落之音》

2006 《夢想無限》

李中旺,國內少數在民間社會耕耘紀錄片將近20年的工作者。強調民間社會是因為這在台灣並不容易,缺少資金注入的影視行業(紀錄片尤甚),要不就到電視台體制內,要不就靠學院學者提倡,鮮少僅靠工作室便能獨立製作紀錄片,即便有,也不容易長期支撐。

另一方面,有人認為台灣紀錄片於近十年開創了一番新氣象,質量與美學都大大地超越過往,其中當然有許多歷史與科技的因素可以深究。但作為一個深入其中親身經歷其間變化的工作者,李中旺的切身經驗不啻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1988年台灣剛解嚴,李中旺與其他三位友人成立了「全景映像工作室」。這是一個以拍攝紀錄片為工作目標的團隊,然而理想與麵包必須兼具,為了維持工作室的運作,他們也接拍商業廣告,幸而當時台灣經濟活絡,這樣的案子並不難找,房地產的廣告尤其多。

基本的生計解決了,全景很快地在1990年與1992年推出了《人間燈火》與《生活映像》電視紀錄片系列,因為在電視上播放,一集的長度都被限制在二十多分鐘裡面,篇幅不長使得影片主題以人物為核心,大多是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你可以從片名一窺即知,這兩個系列所有片名都以人名取之),部份題材參考《人間雜誌》(當 時頗受矚目的報導攝影與文學的刊物),因此裡頭的被攝者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而這也是這系列作品於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最難能可貴的地方。照理說,這樣 的題材是很難出現在電視螢光幕前的,尤其那時只有老三台,黃金時段可說是名副其實,不過也許這樣的出現更說明了解嚴後的社會正在轉變吧!

上了大眾媒體固然可喜,「全景」的夥伴卻不滿足於現況。他們想藉由紀錄片帶起更多人關懷社會,可是做的似乎還不夠,光是埋頭拍片總覺得少了什麼(儘管前兩個系列獲得廣大的迴響)。有沒有什麼做法能夠讓積極參與的觀眾,化被動為主動,不只是座上觀,更能夠起而行。為此「全景」著手規劃了一連串的紀錄片人才培育計畫,更可貴的是,這些培育分布全台各區,不偏重北部。

1999年,台灣中部地區發生921大地震,「全景」決定投入災區紀錄,歷經五年完成了一系列作品(同屬地震頻繁的日本,其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邀請此系列放映)。〈部落之音〉是李中旺記錄原住民災區的重建過程,天災為因,人禍造果。此片完整地披露了社區發展的實際操作下,所遇到的種種問題與困難,對於搞理論的學者與搞門面的公部門,都是值得參照思考的。

2006年,李中旺再完成了《夢想無限》,這是一部極其光明正面的紀錄片,也是他的作品裡最不「小人物」的被攝者,談論的是一群台大師生挑戰世界太陽能車大賽。他們極度熱情,期望能在課本之外,實際做些什麼出來,為此,他們犧牲部份生活,共同打拼。

筆者看過以上所述的作品,相當喜歡早期《人間燈火》與《生活映像》系列,作為電視紀錄片,這些片子非常稱職。被攝者呈現了純樸的質地,簡單的信念,加上編導直接的美學,使得這樣的東西非常適合於公共媒體播放,用來對抗主流的價值,而這往往不是影展紀錄片所能做到。影展紀錄片有時過於驚世駭俗(如同志題材或特殊疾病),使一般觀眾不易親近,有時複製主流價值,即使是不知不覺。

以上的說法似乎顯得筆者很反動,其實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也把紀錄片分時段在電視上播放的話,最適合拿來做晚餐時段全家觀賞的絕對是《人間燈火》或《生活映像》系列,而不是周美玲的《私角落》或蔡崇隆的《島國殺人紀事》。《島》片應該晚餐過後,最好再加上座談;《私》片則放到深夜時段。這麼說是因為電視時段有其特殊性,它是大眾媒體,觀眾人口很多,不可以像影展一樣堅持其美學或藝術性就任意強迫之。以晚餐時段而言,美學門檻高的絕對不適合,《人間燈火》與《生活映像》系列在美學上並非匠心獨具,然而他們卻很實在,大多是公共議題,觀眾容易進入,自然也就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

大多數的導演把大半精力投注在自身的耕耘上,這自然是無可厚非,尤其是個人主義當道的現代,然而這也常常使他們忽略了大環境。簡言之,缺乏政治意識。因此像「全景」這樣從事影像教育自然是極其難得,在工作之外,顧及公眾與教育。

李中旺,長期耕耘又不出風頭,影像美學從實作中培養,跟很多「小人物」的 接觸使得他很實在,對於公共議題與社區發展也很熟悉。這樣的人在筆者的觀念裡是非常適合到電視台當指導的,可是筆者不是主管,電視台也不是為了公眾,現況 使我們只能在影展或公部門做迴圈。也許藉由李中旺的例子,我們可以互相提醒影像工作者光有才華是不夠的,為了整體大環境的健全發展,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