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位生態紀錄片工作者,平均每年可以生產一部片子,我想,多數人都會抱以敬佩的眼神。柯金源導演,人稱柯師傅,題材包含天災、離島生態、動物保護、海洋保護,敘述觀點多以第一人稱來呈現自己與環境接觸的貼身感受,片子內容涵蓋較廣的社會脈絡以及歷史背景,或是以「普遍台灣所面臨的狀況」來出發。
生態環境類的紀錄片往往需要花上一段時間製作,所以一部片子的推出,很難用一年的企劃攝製就可以完成;若是把焦點放在人身上,或許就能少花點時間。像柯師傅這樣多產的生態紀錄片導演,從片子本身以及片段,可以看出其工作模式。2000年《來自斷層的消息》之後,接著2003~2005年間,每年持續有兩部作品推出,2007年也有兩部作品。其中不少作品的拍攝期都滿長的,也就是說,柯師傅花了不少時間在田野調查或是前製階段,而且片中許多片段可以看出來是導演自己拍攝和採訪的,使得畫面構圖沒這麼精準。一般人很難想像,公共電視裡的製作方式總是單人模式來進行,相較於外面的獨立生態紀錄片工作者,總讓人以為公視其實擁有更多資源可以運用。
柯師傅曾經提出一個論點:環境紀錄工作有其使命與困難度,所以是否應該先達成初衷,不要沉溺於表現思維,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傳達、向上提升的社會運動路線。
經由與柯師傅面對面訪談,了解他的思考及行動是有原因的。因為題材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柯師傅體諒公視不可能支付籌備階段的所有花費,於是他投入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甚至對於議題的挖掘與梳理,他也沒有研究員可以分擔龐大的工作量。生態環境的議題,往往需要更多學術知識的累積,包含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不同面向的切入,人與環境之間,在歷史脈絡中不斷地交雜糾纏著,複雜關係充斥。種種原因,使得柯師傅總是花上更多的時間,在台灣各地、在每個議題之間奔跑著;每年也捨棄更多的休假時間,在辦公室的工作桌前埋頭苦幹。這些原因,讓柯師傅的片子往往表現出第一線的現場直擊,畫面非常震撼力,但是敘述內容過於廣泛,有時就無法深刻地闡述某些關鍵點。
自然環境加上人類,形成了複雜又難解的有機體,根據柯師傅的說法,環境事件本來就很難單就某個點來說明誰的不是,有時也可能讓這個點過於放大,而扭曲原本意涵。但是,這到底是因為可能造成的失衡狀態而無法揪出問題所在,還是製作體系的不夠完整呢?柯師傅曾半開玩笑地說,人家一年有兩個月的假可以休息,他是一年要做14個月;增加工作時間或許能讓影片更完美,但其實很難以相同標準去要求團隊成員。而製作團隊的趨於完善,在分擔每個人的工作量之餘,也能增加影片的品質與豐富度,我想,這對於台灣的生態紀錄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公視創立以來,推出「我們的島」節目;近期則有「十點全紀錄」,播出一系列耗時一年半製作的「福爾摩沙的指環」,可以看出公視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前年曾經傳出「我們的島」即將停播的消息,雖然不知道原因為何,若是因為收視率的關係,當然也迫使公視需要更加思考節目內容的製作方向與製作模式,是否能夠吸引更多非環境議題關心者的興趣。公視已是許多人欣羨的工作環境,期待內部的製作條件能更加健全,不但能讓柯師傅推出許多更棒的生態紀錄片,也能真正為台灣的環境留下更深刻的紀錄。
生態環境類的紀錄片往往需要花上一段時間製作,所以一部片子的推出,很難用一年的企劃攝製就可以完成;若是把焦點放在人身上,或許就能少花點時間。像柯師傅這樣多產的生態紀錄片導演,從片子本身以及片段,可以看出其工作模式。2000年《來自斷層的消息》之後,接著2003~2005年間,每年持續有兩部作品推出,2007年也有兩部作品。其中不少作品的拍攝期都滿長的,也就是說,柯師傅花了不少時間在田野調查或是前製階段,而且片中許多片段可以看出來是導演自己拍攝和採訪的,使得畫面構圖沒這麼精準。一般人很難想像,公共電視裡的製作方式總是單人模式來進行,相較於外面的獨立生態紀錄片工作者,總讓人以為公視其實擁有更多資源可以運用。
柯師傅曾經提出一個論點:環境紀錄工作有其使命與困難度,所以是否應該先達成初衷,不要沉溺於表現思維,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傳達、向上提升的社會運動路線。
經由與柯師傅面對面訪談,了解他的思考及行動是有原因的。因為題材需要花更多時間準備,柯師傅體諒公視不可能支付籌備階段的所有花費,於是他投入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甚至對於議題的挖掘與梳理,他也沒有研究員可以分擔龐大的工作量。生態環境的議題,往往需要更多學術知識的累積,包含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不同面向的切入,人與環境之間,在歷史脈絡中不斷地交雜糾纏著,複雜關係充斥。種種原因,使得柯師傅總是花上更多的時間,在台灣各地、在每個議題之間奔跑著;每年也捨棄更多的休假時間,在辦公室的工作桌前埋頭苦幹。這些原因,讓柯師傅的片子往往表現出第一線的現場直擊,畫面非常震撼力,但是敘述內容過於廣泛,有時就無法深刻地闡述某些關鍵點。
自然環境加上人類,形成了複雜又難解的有機體,根據柯師傅的說法,環境事件本來就很難單就某個點來說明誰的不是,有時也可能讓這個點過於放大,而扭曲原本意涵。但是,這到底是因為可能造成的失衡狀態而無法揪出問題所在,還是製作體系的不夠完整呢?柯師傅曾半開玩笑地說,人家一年有兩個月的假可以休息,他是一年要做14個月;增加工作時間或許能讓影片更完美,但其實很難以相同標準去要求團隊成員。而製作團隊的趨於完善,在分擔每個人的工作量之餘,也能增加影片的品質與豐富度,我想,這對於台灣的生態紀錄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公視創立以來,推出「我們的島」節目;近期則有「十點全紀錄」,播出一系列耗時一年半製作的「福爾摩沙的指環」,可以看出公視對於環境議題的重視。前年曾經傳出「我們的島」即將停播的消息,雖然不知道原因為何,若是因為收視率的關係,當然也迫使公視需要更加思考節目內容的製作方向與製作模式,是否能夠吸引更多非環境議題關心者的興趣。公視已是許多人欣羨的工作環境,期待內部的製作條件能更加健全,不但能讓柯師傅推出許多更棒的生態紀錄片,也能真正為台灣的環境留下更深刻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