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叛逆與真誠──訪林泰州導演有感(文/廖晨瑋)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拿著攝影機,或者你面對攝影機的時候,都要真誠以對。拍劇情片也是要,真誠可以超越這兩者之間模糊的界線。所以不管真實或虛構、紀錄片或劇情片,其實沒有不同,他要面對的是藝術創作最真誠的那個東西。
─林泰州



2006年,林泰州的學生介紹我看《垂死造物哀歌》,他說他自己也參與製作了這部實驗長片。這部片是林泰州任教於雲林科技大學時,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的作品──歷時三年與學生共同製作,並曾在台北光點放映。訪談之前,尤其是看完《垂死造物哀歌》之後,以為林泰州會是一個充滿黑暗性格的人,見了面才知道原來自己想太多了。

林泰州從英國留學回到臺灣之後,平均一年生產一部創作:1999年實驗短片《獻給自己的作品》、2000年紀錄短片《集集大怪獸》、2002年劇情長片《狂舞憂鬱》與紀錄短片《我不說話》、2006年紀錄片《柳川之女》、2007年紀錄片《書包裡的秘密》。林泰州教學之餘利用寒暑假進行創作,是少數跨越片種、擁有高度創作能量的影像創作者。

雖然他的紀錄片時常被認為實驗性格強烈,經常在歸類上發生曖昧,但林泰州認為自己只是藉著一股衝動與機會創作影片,並不覺得自己的作品應該被歸類。一同接受訪談的喬慰萱也認為分類只是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對他們夫妻來說,創作哪些類型的影片是端看有沒有相對的創作機會。
林泰州與學生共同創作出《垂死造物哀歌》和公視紀錄片《書包裡的秘密》,並於2007年獲頒教育部『技職之光』國際競賽得獎教師。對林泰州來說,教書不只是一個工作,也是影像教育的向下紮根;進一步帶領學生一起創作,是受到楊德昌導演帶領學生創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啟發。

林泰州也在自己的網站上轉載他發表在各大期刊的評論,尤其最近的『創意紀錄片的先鋒──第二十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裡面提到他帶著《書包裡的祕密》參加紀錄片影展中最大的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DFA)的心得。他對IDFA將致力尋找國際上具有風格化觀點與形式創新、兼具社會議題性的紀錄片為其使命,尤其印象深刻。創作應有高度的自由,就算是被認為應該有社會功能的紀錄片,也當如此。

紀錄片往往被認為要真實、並且能夠反映現實、具有強烈的社會使命、要用影像看見社會底層;但是在林泰州身上,我們卻看見紀錄片的多種可能性,也看見了台灣電影教育中所缺乏的多元論述與向下紮根的重要性。一般認為紀錄片的真實大過於創作成分,但林泰州認為紀錄片也是一種藝術創作。『我如果拍一部紀錄片的話,我要反過來,我要創造多於真實。』這是林泰州從美術系教育中帶來的思考,也是不斷顛覆、超越自我的創作態度。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