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這篇文章是紀錄片工會即將出版的第一本紀工訪談書的序文,也是一份募款聲明,由紀錄片工會理事蔡崇隆撰寫,希望能藉此募集到足夠的經費(約十萬元)完成出版計畫。這本書的部分內容,就是紀工報連載的「烏山頭不大之紀錄群像」。紀錄片工會一直嘗試著要對台灣紀錄片環境做出一點貢獻,本書的出版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嘗試。希望在閱讀過此文之後,願意解囊相助的朋友,煩請直接匯款至工會帳戶:台北富邦承徳分行(銀行代號:012)匯款帳號:306102014822,並留下大名及通訊方式,未來出書後工會將致贈書籍一冊。若有任何問題,請電洽紀錄片工會:02-02-25571191。
《愛恨情愁紀錄片》是我2006-2007年間在南藝大帶領《紀錄片製作》課時,與學生合作紀錄片導演訪談計畫的部份成果。作為一個紀錄片工作者,因緣際會跨足於學術領域,我深深感受到本土紀錄片研究/論述的不足。
市面上,可以看到諸如《製作紀錄片》、《紀錄與真實》…等西方紀錄片翻譯書,也可以看到針對中國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研究調查如《記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等,唯獨不見十餘年來在台灣紀錄片領域始終耕耘不懈的紀錄片導演訪談或相關研究。
這構成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紀錄者無人紀錄。
不要說專門培養紀錄片生力軍的南藝大音像紀錄所學生,對畢業學長姐的創作脈絡了解有限,即使同為紀錄片工作者的我,也未必知曉其他拍片朋友影像風格形成的背後歷程。我們往往只有機會在影展或新片座談時匆匆交流,或者透過少數學者、記者與影評人的眼光來解讀紀錄片同好的作品。近年來有些影展更強調,會邀請國外知名影展的選片人,來評選國內紀錄片作品,「市場性」與「好看性」不知不覺也成為評斷紀錄片高下的主流價值。
對我來說,逐漸成為隱憂的是,十年來台灣的紀錄片風潮,據說是八零年代新電影以來少見的文化榮景,而這樣的沃土或多或少也滋養了目前被看好的新興國片內涵。可是,我們這些活在當代的創作者,卻似乎陷入一種相互疏離的失根狀態中,只能不斷汲取境外的奶水,或迎合所謂紀錄片先進國家的標準。我們原本就不夠了解自己,現在又逐漸失去自信,這反映於本土紀錄片走過「榮景」之後,在創意與深度上的停滯不前。也預示了台灣紀錄片可能步上當年新電影後塵,在影展與市場間進退失據,終於在創作意識遠離社會真實之後,失去了廣大人民/觀眾的支持。
我們有歷來最多的紀錄片徵件或競賽,獎金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我們也有數不清的影像人才培力課程,在台灣各地進行。據說相對於香港或大陸,台灣的紀錄片推廣是兩岸三地做的最好的,這應該是台灣民主化的可喜成果之一。只是我常想,我們對紀錄片的了解,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差別到底有多大?也許紀錄片的技術門檻下降了,紀錄片的刻板印象改變了,但在紀錄片的文化視野上究竟拓展了多少?我們會不會只是從傳統教條的一端,擺盪到市場媚俗的另一端?不僅看不見兩端之間豐富多元的奇花異草,自然也無從肯定他們存在的意義或價值。
這本書希望朝這方向跨出第一步。這批受訪導演名單並非由我決定,而是以南藝大學生眼光為準,不分知名度高低,先針對首批顯然風格殊異,同時也還在此領域工作的導演進行音像紀錄。受訪紀工朋友們和我一樣,願意拋磚引玉,提出自己的創作經驗/思惟供外界檢視。一方面這些素材可能成為本土紀錄片研究的基礎資料,另一方面也希望搭起紀工們彼此,或不同世代觀影者之間的橋樑。
這本書的成形,必須特別感謝南藝大紀錄所烏山頭不大小組成員小辛等人辛苦的採訪整理,同喜文化林睿育的用心編輯,與台北紀錄片工會的慷慨支持。也因此不循一般商業模式出版,而希望將版權留在工會。若能如願成為這個紀工團結組織第一本出版品,未來版稅收入盼能用來繼續訪談其他中生代、新生代的紀錄片工作者。
不過遺憾的是,一直到我寫序的此刻,年餘以來所能找到的經費,雖有國藝會的部份贊助,仍然不足以支應這個卑微的出版計畫。所以透過本序的書寫,我也厚顏向關心台灣紀錄片發展的各界朋友,發出求助的訊號。不論您願意樂捐多少,都將有助推動這本書的出版。這份心意紀工們將會永誌不忘。
--
我打算明天去 ATM 轉帳.
回覆刪除請問轉帳後,要 e-mail 到哪個信箱,留下個人資料? 謝謝!
馨文妳好:
回覆刪除我是紀錄片工會的秘書惠偵,在此首先感謝妳的支持。妳可將資料寄至工會信箱:docunion@gmail.com
待書印製完成後,我們就會將書寄送給妳。
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