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將改版發行「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一書,並囑我寫一篇新的譯者序言,這使得我有機會再一次審視這本李察˙莫倫˙巴森(Richard M. Marsam)教授於1992年的出版的著作,也有機會回顧本書出版後,西方學術界相關紀錄片史論著述的狀況,希望能協助今天的華文讀者在閱讀這本舊作時可一併考慮的情境。
本書的第一個版本距今已40年了。1970年代西方的紀錄片理論與美學因為輕便攝影機與同步錄音等新技術的發明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真實電影」為主流的創作方式與美學,改寫了早期宗師約翰˙格里遜(John Grierson)學派的傳統。年輕的學者巴森以英國與美國紀錄片早期發展的脈絡為主要範疇,延續到戰後的新趨勢,在1973年首先完成了這一本通史。當時他更以「非劇情片」(Non-Fiction Film)為書名,在第一章即開闊地宣佈新的疆界,曩擴劇情片之外的多種紀實影像文本,批判紀錄片(Documentary)的傳統定義,走向新局。
另一本才華洋溢的通史《紀錄片-非劇情片歷史》(Documentry-A History of Non-Fiction Film)則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艾瑞克˙巴諾(Enric Barnouw)於1974年出版。巴諾並不急於定義新疆界,仍舊以「紀錄片」為書名,他更專注於歷史上引領時代風騷的創作者們,把他們命名為先知、探險家、記者、畫家、宣傳旗手、詩人…等,巴諾以優美的文筆,充滿人文趣味的故事,以作者為主,架構起他心目中歷史的樣貌。
近20年後,巴森教授在原書的基礎上,增加了歐洲與亞非等國家的篇幅,擴大了原書的規模,加強了非劇情片在時空上的縱深與橫寬,細細地引介與分析了百年來世界各國在紀錄片、紀實電影、民族學誌電影、戰時宣傳片、探險電影、直接電影與真實電影等不同類型的發展,在這個增訂版中,巴森的目光時而巨觀,時而微視。在批評、剖析各種片型的理論與美學時,旁徵博引地做出多面向的檢視,而在大的時代氛圍上,他也鉅細靡遺地描繪出政治與社會背景上種種生動的細節,完成了一部近於百科全書規模的非劇片史,繼而成為歐美許多大學相關科系的用書,這本扛鼎之作,也就是我們今天中譯本的英文原版。
可惜的是,本書出版的二十年來,非劇情片在技術、理論、美學、形式、敘事與發行上又再度因為數位匯流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巴森教授個人並沒有再增訂新的版本,比較重要的通史作品於2005年才由美國西北大學榮譽教授傑克˙艾里斯(Jack C. Ellis)與貝西˙麥克倫(Betsy A. McLane)合作完成了《紀錄片新史》(New History of Documentary)。
《紀錄片新史》以艾里斯教授1989年的著作《紀錄片的想法》(The Documentary Idea)為基礎,在十八個章節中他為每個特定的時期、議題或是影片作者提供了精確與豐富的歷史背景,本書更延續到目前全球數位匯流、衛星、網路發行與映演等新媒體以及電視實境秀對於紀錄片的影響,結合了當代的最新趨勢。不過,雖以新歷史為名,本書仍以約翰˙格里遜所定義的紀錄片為本源,而多數概念似乎也環繞在格氏1930年代”社會學紀錄片”(Social Documentary)的思考中,因此除了新增的片單與資料極有價值,但對史觀並無太多新意。
其他相關理論的作品則不能不提到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系教授比爾˙尼可斯 (Bill Nichos)在1992年完成的《再現真實—紀錄片的議題與觀念》 (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以及2001年所完成的《認識紀錄片》(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2001/2010) 兩本重要著作。尼可斯為美國研究電影理論的大家,1981年出版《意識形態與影像--電影與其他媒介的社會學再現》(Ideology and Image:Soci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Cinema and Other Media )已名重一時。跨入新世紀後,尼可斯更將媒體再現理論專注於紀錄片領域,他審視了紀錄片史與紀錄片批評上重要的議題與爭論,從法律到人類學,從歷史到新聞學,以影像上的例證與嚴密的邏輯論證出不同紀錄片的品質。尼可斯在每一章都提出了重要的命題,像是「為何倫理議題是紀錄片的核心?」、「為何紀錄片不同於其他片型?」..,然後透過倫理、形式、情境、意見、歷史與政治等等面向,在這些基本命題中,針對核心多面地而探討,並且提出了深具啟示的答案。《認識紀錄片》在歷史軸線外,他以問題意識的辨證方法,橫向豐富了這個片型的思考幅度,尤其為後繼者的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重新審視紀錄片的歷史書寫與研究,可以發現西方學術界有傳承有新創,並以他們百年來所累積的作品與各種形式,在定義面不斷地重新思考,在倫理與美學面也不斷地被辯證,因而在學術的領域不斷能有新解,進而提供創作理論上的活水。就一個在地紀錄片教育者而言,除了閱讀與翻譯,我也經常思考,對於這個西方引進的片型與理論,我們能不能開拓自己的定義與論述?對於真實與再現,我們能不能從文化底蘊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十年前,兩岸剛從窒息的政治高壓中解放,紀錄片的創作或者還在摸索,數量也有限,但在政治開放與新技術的引進多年後,海峽兩岸的紀錄片創作量極為豐富,近年來作者群也逐漸龐大,此外專門的科系、專屬紀錄片頻道與國際影展也都蓬勃發展,受到全球矚目。而從歷年華人作品本身所展現的人文特質、普世關懷、美學與形式其實與西方今日紀錄片普遍重視市場性、娛樂性與戲劇性的敘事已然不同,因此身處非劇情片的世界中,可以看出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面容,對於我自己的提問,也似乎浮現了探索的方向。 《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今日再版,提供了一個西方學者上個世紀末,總結這個片型在第一次攝影、錄音技術革命後以西方白種人為主歷史面貌,隨著第二次技術革命展開後,華人世界在紀錄片製作累積的質量、美學與哲學兩岸都有新貌,我們自己的紀錄片史觀與論述如何建立,有更期於大家共同思考。
本書的第一個版本距今已40年了。1970年代西方的紀錄片理論與美學因為輕便攝影機與同步錄音等新技術的發明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真實電影」為主流的創作方式與美學,改寫了早期宗師約翰˙格里遜(John Grierson)學派的傳統。年輕的學者巴森以英國與美國紀錄片早期發展的脈絡為主要範疇,延續到戰後的新趨勢,在1973年首先完成了這一本通史。當時他更以「非劇情片」(Non-Fiction Film)為書名,在第一章即開闊地宣佈新的疆界,曩擴劇情片之外的多種紀實影像文本,批判紀錄片(Documentary)的傳統定義,走向新局。
另一本才華洋溢的通史《紀錄片-非劇情片歷史》(Documentry-A History of Non-Fiction Film)則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艾瑞克˙巴諾(Enric Barnouw)於1974年出版。巴諾並不急於定義新疆界,仍舊以「紀錄片」為書名,他更專注於歷史上引領時代風騷的創作者們,把他們命名為先知、探險家、記者、畫家、宣傳旗手、詩人…等,巴諾以優美的文筆,充滿人文趣味的故事,以作者為主,架構起他心目中歷史的樣貌。
近20年後,巴森教授在原書的基礎上,增加了歐洲與亞非等國家的篇幅,擴大了原書的規模,加強了非劇情片在時空上的縱深與橫寬,細細地引介與分析了百年來世界各國在紀錄片、紀實電影、民族學誌電影、戰時宣傳片、探險電影、直接電影與真實電影等不同類型的發展,在這個增訂版中,巴森的目光時而巨觀,時而微視。在批評、剖析各種片型的理論與美學時,旁徵博引地做出多面向的檢視,而在大的時代氛圍上,他也鉅細靡遺地描繪出政治與社會背景上種種生動的細節,完成了一部近於百科全書規模的非劇片史,繼而成為歐美許多大學相關科系的用書,這本扛鼎之作,也就是我們今天中譯本的英文原版。
可惜的是,本書出版的二十年來,非劇情片在技術、理論、美學、形式、敘事與發行上又再度因為數位匯流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巴森教授個人並沒有再增訂新的版本,比較重要的通史作品於2005年才由美國西北大學榮譽教授傑克˙艾里斯(Jack C. Ellis)與貝西˙麥克倫(Betsy A. McLane)合作完成了《紀錄片新史》(New History of Documentary)。
《紀錄片新史》以艾里斯教授1989年的著作《紀錄片的想法》(The Documentary Idea)為基礎,在十八個章節中他為每個特定的時期、議題或是影片作者提供了精確與豐富的歷史背景,本書更延續到目前全球數位匯流、衛星、網路發行與映演等新媒體以及電視實境秀對於紀錄片的影響,結合了當代的最新趨勢。不過,雖以新歷史為名,本書仍以約翰˙格里遜所定義的紀錄片為本源,而多數概念似乎也環繞在格氏1930年代”社會學紀錄片”(Social Documentary)的思考中,因此除了新增的片單與資料極有價值,但對史觀並無太多新意。
其他相關理論的作品則不能不提到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系教授比爾˙尼可斯 (Bill Nichos)在1992年完成的《再現真實—紀錄片的議題與觀念》 (Representing Reality: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以及2001年所完成的《認識紀錄片》(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2001/2010) 兩本重要著作。尼可斯為美國研究電影理論的大家,1981年出版《意識形態與影像--電影與其他媒介的社會學再現》(Ideology and Image:Soci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Cinema and Other Media )已名重一時。跨入新世紀後,尼可斯更將媒體再現理論專注於紀錄片領域,他審視了紀錄片史與紀錄片批評上重要的議題與爭論,從法律到人類學,從歷史到新聞學,以影像上的例證與嚴密的邏輯論證出不同紀錄片的品質。尼可斯在每一章都提出了重要的命題,像是「為何倫理議題是紀錄片的核心?」、「為何紀錄片不同於其他片型?」..,然後透過倫理、形式、情境、意見、歷史與政治等等面向,在這些基本命題中,針對核心多面地而探討,並且提出了深具啟示的答案。《認識紀錄片》在歷史軸線外,他以問題意識的辨證方法,橫向豐富了這個片型的思考幅度,尤其為後繼者的探索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重新審視紀錄片的歷史書寫與研究,可以發現西方學術界有傳承有新創,並以他們百年來所累積的作品與各種形式,在定義面不斷地重新思考,在倫理與美學面也不斷地被辯證,因而在學術的領域不斷能有新解,進而提供創作理論上的活水。就一個在地紀錄片教育者而言,除了閱讀與翻譯,我也經常思考,對於這個西方引進的片型與理論,我們能不能開拓自己的定義與論述?對於真實與再現,我們能不能從文化底蘊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十年前,兩岸剛從窒息的政治高壓中解放,紀錄片的創作或者還在摸索,數量也有限,但在政治開放與新技術的引進多年後,海峽兩岸的紀錄片創作量極為豐富,近年來作者群也逐漸龐大,此外專門的科系、專屬紀錄片頻道與國際影展也都蓬勃發展,受到全球矚目。而從歷年華人作品本身所展現的人文特質、普世關懷、美學與形式其實與西方今日紀錄片普遍重視市場性、娛樂性與戲劇性的敘事已然不同,因此身處非劇情片的世界中,可以看出我們逐漸有了自己的面容,對於我自己的提問,也似乎浮現了探索的方向。 《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今日再版,提供了一個西方學者上個世紀末,總結這個片型在第一次攝影、錄音技術革命後以西方白種人為主歷史面貌,隨著第二次技術革命展開後,華人世界在紀錄片製作累積的質量、美學與哲學兩岸都有新貌,我們自己的紀錄片史觀與論述如何建立,有更期於大家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