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簿訪談計劃】深度訪談林育賢導演(上)

訪問者:徐意喬 、廖晨瑋、蔡崇隆
錄稿者:廖晨瑋
時間:2010/8/13
地點:紀錄片工會
校對編輯:林木材、魏逸瑩

徐意喬(以下簡稱徐):請導演先自我介紹一下成長背景、影像學習背景,還有工作簡介。 

林育賢(以下簡稱喵):老家在宜蘭,所以從小到大都沒有什麼影像經驗。那時候雪隧沒開,所以要到台北來很困難,都只能

聽說,大部分是從我哥哥那邊聽來的,比如說他們18歲的成年禮,就是騎摩托車,挑戰九彎十八拐,只是為了去西門町吃甜不辣。所謂的看電影,只有每年的賀歲片,所以我們是看成龍、劉德華、周潤發長大的。看了這些電影,不可能就說我以後要拍電影,所以,有真正的影像經驗,是在大學。

我是考上世新傳播。以前高中的時候,鄉下很無聊嘛,所以我們唯一對外的資訊只有廣播。我記得每天晚上十二點都會聽中廣,有一個主持人叫李文媛,節目叫「午夜琴深」。這個主持人很特別的是,他不只是播歌而已,他會拿著錄音筆,有點像紀錄片那樣,去錄花蓮女中下課的歡笑聲,或是新竹的風聲。聽到那種聲音,蠻詭異的,但其實有很大的想像,蠻有趣的。

後來有朋友18歲生日,我們就會自己組一個廣播節目。那個時候還是卡式錄音帶,我會充當主持人,講的就是從高一進來認識他的點點滴滴,講到很動人的時候,旁邊有另一台錄音機放動人的音樂,大概就是這種拼湊。最後他生日的時候,我們把帶子送給他,他就在我們面前聽,聽完了之後就──哇!痛哭流涕。那時候會覺得,說故事可以讓一個人又笑又開心。

大概是這樣。我北上念書會選傳播科系,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家裡完全不懂。我媽媽獨力扶養我們,她在菜市場賣水果,其實也不知道科系要選什麼。我記得我那時候只是跟她說,就像那個八點檔電視那樣,以後我會拍那個啊,你可以在家裡看得到我。她好像覺得這還算是個工作。就這樣唬弄過去到了世新,然後看了金馬影展才開始做決定。

徐:一開始是初步接觸,但後來是怎麼進到這個圈子?

喵:我後來念了世新傳播管理,才知道這跟傳播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著重在管理上。我記得我大一念了傳說中最恐怖的會計、經濟、統計,覺得好像不太對勁,那時候世新還蠻嚴格,電影系比較不讓人去輔修,所以我只修到廣告系。

大二那一年,廣告系要拍一個三分鐘的廣告,我那時候就拍了一個《世新有鬼》的廣告,鬧得蠻大,我們在山洞口燒冥紙。拍完覺得非常有趣,效果奇佳,我就覺得拍片真的很好玩。大二念完後,我想申請轉到電影系,可是學校不讓我轉。我蠻沮喪的,思考著要不要去當兵。因緣際會,就是在那一年聽了一場吳乙峰老師的演講。他那時候正在放《月亮的小孩》,演講內容提到他是宜蘭人,原本念逢甲數學,念一念不順就報考文化影劇轉學考,很容易就考上了。聽了就覺得,那我不就是翻版嘛。後來我就趕快準備,那時候抱著沒考上就去當兵的念頭,後來真的被我矇到了,順利轉到文化影劇。

到了文化影劇之後很自由,因為你只要做三件事─看電影、寫報告、拍電影。當有漂亮的學妹來,我們就會鎖定她,為她量身訂造劇本,對她說我們想請你當女主角,百發百中,但其實都在瞎掰啦,作品都很糟糕。在大學那幾年,我承認都在瞎拍,可是過程中很開心。大概是這些原因讓我後來退伍,比較能勇敢地選擇這個行業。一直到我大四那一年去廣告公司實習,才真正受到影像刺激,開始認真看待電影。

我去的廣告公司叫「大路」,是廣告界很嚴格的一個導演周格泰。工作一年之後,我發現廣告圈不管是預算、概念或是製作的精確度,其實是很新穎的。後來我又自動延畢了一年,等於是,當兵前我已經在廣告圈待了一年半。這大概是我大學前的影像教育。當然也是因為去了廣告圈一年半,當兵前剛好遇到剛回國的吳米森導演,就揭開了我的下一階段。因為遇到他,我才真的認為可以進到電影圈。

徐:OK,繼續,那碰到吳米森?

喵:廣告30秒可能就有一、兩百萬的預算,你可以用最新的技術和器材。這些東西在學校都完全學不到,可是相對的,廣告還是為商品服務,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在研究怎麼把泡麵拍得最好吃,淘汰率很快,這是廣告比較不能滿足我的,

我覺得好像應該要離開了。

我要當兵前的三個月,吳米森從國外唸書回來,他剛好到那間公司接拍廣告片。那時候他拿到短片輔導金,就是他的第一部片叫《起毛球了》,想拍但是沒有人、沒有錢。我還蠻喜歡這個故事,覺得當兵前好像有機會可以累積一點東西,所以我們就雙雙離開公司,找了很多文化的學弟妹全力挺他。

後來成果大家也蠻滿意的。在有限的資源下,實踐一個有趣的想法,那個經驗很愉快,就是一起創作,把東西生出來。後來,我當兵很幸運地抽到金門,島上蠻安靜的,四、五個月才放假一次回台灣,也能去思考一些未來方向,所以我確定我就想要進電影圈。很幸運的是,我退伍的時候,吳米森剛好拿到他長片輔導金,就是《給我一隻貓》,我擔任的副導,就開始一路進來了。

徐:跟吳米森導演的合作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嗎?

喵:滿重要的,就啟發這件事,進入影像影像圈的是廣告導演周格泰,那真正進入創作這件事情,吳米森的確給了很大的影響。我是金牛座的,他是雙子座的,就是不斷地變,那我是穩穩地在走,所以有時候會有很有趣的刺激。2002、2003年時,台灣電影真的很低迷,我們就有一點共患難的感覺,所以從他的《起毛球了》到他的幾部紀錄片,我幾乎是在旁邊,陪著他一起成長。大家的交流比較多,相對地我也快速成長,因為沒辦法,你只有一個人,必須從公司的建立,到接水電,到攤房租,到所有的事情一手包辦。我覺得我不是一個那種所謂「很聰明」,或是有各種奇奇怪怪想法的導演,反而是從很基層開始,可能製片組每個環節我自己都經歷過了,慢慢才走到自己可以創作。

2002年,公視紀錄觀點在徵短片,是第一屆,片長只要十分鐘,希望作品能大膽一點,突破既有紀錄片的形式。我剛好入圍,就拍了第一部《鴉之王道》,影片其實運用了很多劇情片的手法跟結構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又可以滿足自我創作的機會。這部短片讓我確立了一點信心,我感覺數位器材很成熟了,可以拍一些你想拍的東西,這似乎是一個適當的開端。

2003年之後,可能已經跟吳米森導演好幾年了,我自己也可能在尋求拍東西的機會。但因當時整個台灣的電影圈萎縮,連工作機會都沒有,我只好回宜蘭老家,但又不希望像一隻敗犬一樣,所以有點逞強,應該可以拍一點什麼吧。但我很清楚,要拍劇情片是不可能的。剛好遇到我哥哥,他回來帶小朋友練體操,一開始我沒想過那是一個紀錄片的題材,只是覺得這好像可以變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後來就一路拍下去。

徐:所以一開始,是自己一個人帶著小機器去拍的嗎?

喵:對,一開始就真的只有一台小機器,一台電腦,然後就拍。我那時候拍不確定能拍到什麼,純粹就是可以蒐集一些資料。一方面,體操我不懂,所以我必須先搞懂六項是甚麼,怎麼訓練,以及六、七個小孩的個性。這些動作其實都跟劇情片的訓練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寫劇本必須有人物分析。你必須對背景、故事有充分的了解,這些在紀錄片來講,就是田野調查。

但慢慢地,我告訴我的朋友說有這樣的題材,他也覺得不錯,可以來幫我,後來是我的製片。我也把這個訊息,丟給公視。因為還是需要金援。大概是在這種雙重的過程中,要賭一下人生怎麼走。

如果去電視台上班,就什麼都不要想,不可能拍。那如果公視或國藝會給我錢,就可以繼續拍下去。原本公視是最有機會的,但是最後不幸還是沒給錢,理由我沒辦法接受,他們希望把影片列入成教改系列,從一個弟弟去批判哥哥的體操教育的角度切入。對我來講,我的用意不在此,所以只好婉拒。最後被我賭到國藝會的補助過了,我們各自在台北接一些小案子或幹嘛,然後假日再回去拍,寒暑假期間可以拍長一點。那一、兩年就是這樣子過,蠻辛苦的。這個片子某種程度對我來說,是激勵自我的事情,我到現在是一直這麼看。

徐:所以後來怎麼越滾越大,像是進入校園巡迴?

喵:影片本身沒有太多複雜的東西,只是透過一個教練跟七個孩子的奮鬥過程,然後去反應作者本身,我想去放給別人看,然後參加一些影展,但一開始完全不順利。2004、2005年時,觀眾還沒有看紀錄片的習慣,校園也不接受。我記得第一場放映是在馬祖東莒島,而且還是楊力州導演打給我,就問我願不願意去放片。我說天涯海角我都去。

可是那一個晚上真的改變了我,之前去其他地方放,都不太被接受,可是去島上放,在場大概八歲到八十八歲,男女老少全部都看的懂,非常投入。回來之後我就跟製片說,我們好像搞錯觀眾了,影片應該走入群眾,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做大夢,想要上院線。

2005年網路已經很發達了,我透過一些在媒體圈上班的朋友,幫我們索取一些高級主管的email。每天晚上我們都寫轟炸信,拜託他們看我的片子,後來的確發生一些成效,比如說,TVBS「一步一腳印」的詹怡宜,她很喜歡所以做了半小時的專題,產生了全國性的效應,也導後來變成全台聯映。

《翻滾》從DV轉成電影拷貝,大概要花掉兩百萬。所以我們那時候很單純,借來的兩百萬一定要想辦法還。那時候《翻滾》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只有七十幾分鐘,第二版有他們一年後的現況。那時就拿著第一版到處放,包括很多校園,放完之後大家覺得很好看,座談時我們就會說,想要知道一年後他們發生什麼事嗎,大改變唷!他們就說想啊想啊,然後我們就開始發票一百塊折價卷,真的產生效應!我們印了六十萬張折價券,因為很便宜啊,才幾角而已。所以我們很像騙子,很像金光黨。大概是這樣,口碑開始發酵,最後在台北戲院撐了三個月才下檔,後來我們宣傳國片也是類似的方法,大量地靠搏感情的方式。我很幸運,是少數國內拍第一部片子可以把債務還清的導演。

徐:《翻滾》起來之後,債務也還清了,所以就開始想下一步了。

喵:《六號出口》是災難的來臨,(笑),《翻滾》的確很順利,對我來講,因為最原始的初衷,我還是希望拍劇情片,所以開始尋求劇情片的資金,包括輔導金也有了,韓國也有一些投資。因為是自己的第一部劇情片,就覺得應該有一些規模,包括美術、攝影各個團隊,是三千萬製作一部國片,人人都說你是瘋子,因為怎麼樣都回不來。但是當時我們真的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覺得會有機會。

後來一拍,加上財務控管,還有整個合約,然後加上整個自己沒有太大的能力。所以大概有一千萬的資金缺口,是我們最大的致命傷,上映的整個回收也不如預期。最後整個電影完成大概是負債一千五百萬,那一年我33歲,所以算是蠻沉重的打擊,夢想的代價很大,

我覺得那幾年,有趣的是紀錄片劇情片輪流拍,在那樣的狀況下,紀錄片變除了是收入的來源之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養分。那幾年拍的題目,題材大多是自己找的,包括像《種樹的男人》,那些人的議題都是我有興趣,我當下的處境在他

蔡崇隆 (以下簡稱蔡):你的製片都是同一個人嗎?

喵:對,都是同一個人。

蔡:所以你要付他薪水?

喵:沒有。《六號出口》開始就遇到一個製片叫作黃江豐,他其實很早就出道了,擔任過《20、30、40》、《愛你愛我》的製片。一直到了《六號出口》,我知道不能再像《翻滾》那樣,因為畢竟是一個規模的劇情片,你要帶五、六十個人一起工作,必須去借助一個,有經驗的製片。我跟他說,過去他都是代工,也快四十歲了,你應該出來創作,要不要把這當作你公司的創業代表作。如果願意的話,我就跟你一起。

所以那時候是我用「翻滾吧男孩」的公司,他就是「一條龍虎豹」,然後我們就決定結合,申請的輔導金就是共有,但相對的就代表你要共同承擔所有的責任。我們就上了同一條船,再也沒辦法分離。

從《六號出口》開始,我們共同面對債務,曾經也有談過要不要解散。但後來選決定一路走下去。他是個射手座,跟我是完全天南地北的個性。我發現工作夥伴真的必須是這個樣子,如果你找一個同性質太高的人,可能會有點危險,因為大家就會沉溺。有時候對外都是靠他,那對內或是對一些創作的事都是我,彼此可能十幾年累積一些了信任,分配的還不錯。不然,我覺得導演一個人是絕對不可能這樣的。比如說,紀錄片我覺得還有可能,但是要跨到劇情片,那真的是另外一件事。

廖晨瑋 (以下簡稱吉):就是,兩家公司,可以大概描述一下規模大概是甚麼樣子?或是人數之類的?

喵:沒有規模。

蔡:資金上嗎?



喵:表面上看起來是兩家公司,可是其實很單純。兩家公司從《六號出口》決定合併,公司有一個會計,兩個助理,加上我們兩個,總共五個人。一直到《六號出口》結束後開始解編,因為實在養不起這麼多人,公司的營運太恐怖了。

所以最後我們就決定,最好可以達到兩個人兩台電腦就可以創業,到哪裡都可以工作。2008年決定後,發現這是可行的,因為你不可能養一個攝影師,那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去外面吸收創作,有需要大家再組合。營運對我們來講很單純,就是租一個小小的地方,除了基本的管銷,剩下就是維持最低的個人需求。說起來很尷尬,這幾年我不斷地在跑校園,那也不是我要的,就是剛好因緣際會,很多學校找,我就去座談聊天。在這過程中其實累積很多東西,不管人脈或是同學間的互動,那些演講費用其實支撐了我們很大一部分,我們生活最低開銷就可以過了。這幾年,其實就是這樣過來的。

蔡:那他需要不斷地去找案子嗎?還是說你們兩個就一起去找案子?

喵:好像不斷地找也找不到耶。我只能說真的運氣很好,我們都說我們一直在吃《翻滾》的老本。2008年就是有一家公關公司,可能有拿到台北縣政府的案子,要作52集,每集半小時有關於台北縣52個鄉鎮的紀錄報導。他們全部委託我們拍攝,但我不可能拍52支呀。所以相協調下來的結果就變成,必須52集的旁白都是我。所以我就差點變成「喵導念真情」,每天都在念旁白。我們就找了很多朋友,用一點就半旅行的方式幫我們消化掉那個案子,然後公司就有一些微薄的利潤。

蔡:通常這種是人家找上你來,還是你自己去找的?

喵:他們找上來的,這幾年我承認必須接很多奇奇怪怪的案子。

徐:剛剛有稍微有提到,你一路這幾年拍了那些題材,有些是真的自己也有興趣的,有些是政府的案子,你怎麼區分兩者?



喵:我願意提出來的都是我還可以接受的,沒有提出來的就永遠不要再提了。自己還可以接受的,比如說像《大象男孩機械女孩》,但那個時間太短了。我只有半年的工作期,像《對不起我愛你》就是任務性很強的作品,因為製作天數非常的有限,只有12天,兩百萬預算。然後我必須製盡可能玩一些新的形式。所以只要有列出來的東西都算自己可以接受的。

徐:關於紀錄片跟劇情片間的跨界,可否談談這兩者對你的意義?就像《翻滾》跟《六號出口》,我記得你好像在報導裡面提過說,紀錄劇情片、劇情紀錄片之類的東西。

喵:我大學念的是劇情片,沒有修過紀錄片的課,所以我必須承認我不知道該怎麼拍。反而在《鴉之王道》是第一次正式拍我自以為的紀錄片,所以就用自己的方法去說故事。後來也沒有人說不可以這樣,當然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被罵得很慘。後來,真正有要開始拍《翻滾》的時候,我開始認真的去研讀,但還是順著自己的感覺走。因為對我來講都是在說一個故事,只是一個是真實的人生。但你真實的人生,也不見得就是所謂的真實吧?還是經過很多選擇,那只是說他裡面沒有經過刻意安排。所以我後來,沒有很刻意地去分說我一定要走劇情片創作,或是我一定要走紀錄片創作。經歷過《翻滾》,然後再拍完《六號》,我倒覺得這兩者的創作形式,有互通和交集的可能性。所以,這樣的概念到了《對不起我愛你》,我其實就混著用,有很多是我們在真實的街頭作了一些裝飾。

在《種樹的男人》裡,有一個橋段是主角作了一面牆,那可是因為經費有限,他的樹只能畫到牆壁上方,沒辦法長出去。他那時候就是跟我勾勒他的夢想說:「以後如果有錢,希望可以有鐵片讓樹長出去開花。」大概只有談到這裡。可是整個影片剪接完成,我覺得跟主角的交流跟創作,已經超越了一些東西,那還可不可能有一些創造性的處理。所以我就跟我的動畫溝通,我們讓它長出來吧。這是完全虛構的,但這是創造的。做完之後,主角看了就說,長出來的樣子跟我腦中想像的幾乎一模一樣。這不是就創作的部分嗎?

吉:起初我看那個《對不起,我愛你》蠻感動的。看到裡面的田中千繪叫田中千繪,吳懷中叫吳懷中,然後還拍了五金街要被拆掉的東西,我覺得,好像有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時候怎麼會想要這樣拍?

喵:《對不起,我愛你》是我經歷了《翻滾》和《六號出口》,也在思考到底紀錄片還有什麼可能性,劇情片還有什麼可能性。如果劇情片你沒有想到什麼新的可能性,好像就是這樣拍掉了。在創作上,因為紀錄片你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觀察,做很多想像的工作。可是,劇情片開拍那一刻,我倒覺得已經不是在創作了,那是在解決人的問題,有六十幾個人的問題,全部的人都只聽你一個人的指令,然後有時候攝影不見得順著你想要的事情。所以,我反而覺得綁手綁腳的,,被架著走,不走不行,停不下來的。可能那時候真的太嫩了,覺得就是不斷地趕拍。

當然這幾年有太多的體會,急什麼急呢,沒必要啊。過去真的是因為窮,大家窮著拍劇情片,所以都認為趕快在有限的時間把它拍完。可是後來我發現劇情片真的不能這樣,你覺得不對,你該停,看似當下你會覺得損失很大,可是如果你放往後想一點,這一場不對了,你真的就該停,不然上片後你損失的更大,因為就是不對。這是我後來才比較理解的,當我回到《對不起,我愛你》的時候,因為影片製作預算不高,製片就說,沒有成本壓力,不要害怕。不像《六號出口》那時候想很多,因為我們知道要花很多錢。

人很有趣,當你的信念不單純,想太多,比如說《六號出口》又要放偶像元素,放商業元素,就會變拼盤,拼出來的東西就不純粹了,這樣絕對會有問題。可是到了《對不起,我愛你》,很單純就是製片跟你說,這沒有預算壓力,就是這些錢,15天之內必須拍完。你只要不要超出這幾個範圍,愛怎麼玩就怎麼玩。那時剛好又搭配一個新的攝影師,比較年輕、比較大膽敢玩,在15天的限制下,我們就採取類紀錄片的拍法,請他們下的燈光的燈位是可以讓我360度都可以拍,然後幾乎是手持跟著主角。因為這是一個日本女孩來高雄一天的故事,所以他是順著主要他們的故事去走。那時候就決定既然沒有任何壓力,那我們可不可能揉合一些劇情片跟紀錄片的元素。當然,有一個很明顯的命題就是必須發生在高雄。我自己對鹽埕區最有感覺,因為這是一個曾經最輝煌的地方,可是現在是非常沒落,後來我又知道有五金街要被拆了。可能因為我們之前有一些紀錄片的經驗,對環境的觀察也有敏銳度,你不會只是純粹停留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會透過環境去觀察,然後把感覺做出來。

那時候去鹽埕區作田野調查後,發現那個地方其實蠻像現在高雄的命運,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把舊有的、不好的地方毀滅掉,沒有任何理由。就像五金街毀掉之後聽說只是蓋停車場,怎麼會是這樣呢?

我自己覺得到了《對不起,我愛你》,紀錄片跟劇情片的揉合似乎是一種可能性,雖然我也不確定可以怎麼做,但總是一種方向。我們常常說,劇情片所追求的,可能某個午後時光,夕陽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那一刻你會覺得很感動。如果你可以把那一刻,忠實地在你的影像裡面呈現,那這件事情跟紀錄片其實很像,對,好像那麼真實,可是好像又那麼的不真實。

徐:所以其實從一開始就,就沒有給自己紀錄片或劇情片的框架,可是其實從翻滾,其實就有加入想像的部分…
喵:很有可能是因為我不懂,我自己覺得在宜蘭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受過太多所謂的學術教育,大部分的時間都靠直覺在生活。所以後來有人問說怎麼創作,其實也是直覺大過於可能的理論。可是,這當然是很愚蠢的,年輕的時候自己讀不下去一些比較理論性的書,根本不懂,反而是當自己經歷了一些事情後,再回去看會發現其中的道理。

我北上後第一部打動我的電影叫作《新天堂樂園》,我覺得這就是我要拍的電影。那時候很純樸、很呆,看這個電影又哭又笑,回到最單純的想法裡,以一個創作的信念來說,就是學到─我到底想做什麼?其實我只是想做一個有感動故事的電影,可以跟所有人分享。然後觀眾可以感同身受。甚至於看完這個電影,可能對他們的人生開始有一些影響。我最想做的就是這樣。

徐:所以對你來說,當初拍紀錄片會把他,就是會把他當作拍劇情片的跳板嗎?




喵:我不會這麼認為。當然,從第一部《鴉之王道》,想法的確是如此。那時候認為有一個創作的機會。因為《鴉之王道》有錢又可以創作,那時候我也不知道紀錄片是什麼,只想著大膽地去玩,不用擔心,沒有想到底什麼是紀錄片或劇情片。

其實《鴉之王道》我拍了大量的劇情元素,後來全部被剪掉。有一段就是是說:「鴉王到底是誰?」接著就串接一堆奇怪造型的人。這邊其實另外拍了五分鐘左右的劇情片,但後來發現完全不能用,把這兩個東西合在一起是不對盤的。所以後來把那些反而變成街頭抽樣。拍完那個,我才第一次懂說,紀錄片這種形式的另類之處。因為在那個,三個月的過程中,你不斷地在改變,完全不是你當初想像的那樣,是無法預測的,最後一個月那個人出現後,整個故事出現大逆轉。

反而《鴉之王道》過後才知道,紀錄片裡的驚濤駭浪、樂趣和驚奇是什麼。後來進入了《翻滾》之後,反而不會太去想說我要拍紀錄片去得到我拍劇情片的機會。而是這一次的創作,必須用紀錄片的形式,那你就好好在這個形式裡面,去找一個可能性,比較是這樣子。

蔡:你剛說《鴉之王道》的形成過程,最後那個人才出現,意思是你的主角本來不是當初那個?

喵:沒有,前面兩個月完全找不到他。

蔡:可不可以稍微講一下形成過程?

喵:我寫那個案子的時候都說,不一定找得到這個人。因為我根本找不到他,然後西門町塗鴉圈的朋友,他們也不願意告訴我他是誰。因為,他們不知道你到底要幹嘛。所以前面兩個月完全找不到他。我只能作大量的街頭訪問,去談論所有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還有大量蒐集全台北市的塗鴉。因為後來有去看台大城鄉所的畢恆達老師寫的書,他提到,塗鴉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面貌和態度。後來我就大量去蒐集台北市所有的塗鴉,就發現這個城市不太開心,反而去拼湊這些元素。

另外一個拼揍就是,如果台灣有所謂的塗鴉文化,那到底是什麼?我自己推論是在眷村,他們最早在牆壁上寫「殺朱拔毛反共抗俄」。1970年代的紐約街頭出現第一次塗鴉也是這樣,就是年輕人不滿。做了這幾個有趣的推論之後,我覺得慘了,這個人如果再不出現,片子就拍不下去了。到最後一個月,我甚至想到一個很蠢的方法,因為他這個人的習慣是,只會把人頭圖案畫在街頭的變電箱,其他都不畫,那整個西門町都被畫完了,我如果去買一個新的變電箱擺在那邊,他應該會發現,然後跑出來畫吧!幸好沒這麼做,真的蠻蠢的。

最後一個月,我又去西門町走一趟,然後是他自己找我,問我是不是在找他,他說這兩個月都在旁邊觀察我,看我到底要幹嘛。最後可能他覺得我是安全的,覺得這個人有趣。最後一個月就大逆轉,認識了他,理念也相同。白天他是雜誌的美術編輯,晚上他就開始街頭創作。所以後來以他為主軸完成這個片子。過程是這樣的那這個,也很符合紀錄片創作的冒險跟樂趣,在劇情片是是不會有這種事發生的。

徐:我發現你的劇情片其實都跟你的紀錄片有關係。對你來說,紀錄片就是劇情片的養分嗎?

喵:這真的很妙,很怕明年現在拍的《翻滾吧!阿信》上映,人家一定會說,你到底要翻多久,翻了五年還在翻。對,你看我會拍《鴉之王道》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大學北上念書,家在西門町有一個很小的套房,所以我就一直住在西門町將近九年。所以這的確是九年對西門町的觀察,才有《鴉之王道》。後來我開始尋求第一個劇情片創作,也選擇一個最接近的西門町青少年。這的確來自於《鴉之王道》最初的原型,變成《六號出口》。那現在的《翻滾吧!阿信》其實也是來自魚《翻滾吧!男孩》。

《翻滾吧!阿信》其實就在講《翻滾吧!男孩》中的教練,回推到過去大概1980年代的台灣,台灣正在經濟起飛,那一代的年輕人其實都不能做自己,每個人都要符合家庭的規範。很多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就必須放棄很多事情。阿信那個男孩就是他為了追求他自己的體操夢,他犧牲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那最後他,因為他的堅持而找到人生的方向回推回來看,我真的不是那種所謂的創作鬼才導演。我真的是,對我的生活有所感動,然後把我的感受轉換成另外一種形式去創作。

我們最近一直在面對《翻滾吧!阿信》的劇本,發現劇情片對我來說,是把我在現實生活中沒辦法得到的滿足,全部在電影裡面實現,包括家庭關係、包括對媽媽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是完全得不到的,但是你卻在電影裡去形塑。也許接下來所謂的「家庭電影」,關於家庭電影這個題材,我還蠻有興趣的,回歸到其實在講人的故事。

徐:所以對你來說,其實就是有某個想法想要表達,所以才去作創作。但你如何選擇紀錄片或劇情片的形式?

喵:我後來發現那個其實強求不來的。在這個時間點上,《種樹的男人》必須是紀錄片的形式,那就讓他順著紀錄片的形式走。我並不會因為這不能用劇情片的形式就很受傷,或是很遺憾,因為我一樣可以在當中找到想創作的東西。人生的階段本來就不同,所以可能接下來這幾年,我希望比較專心在劇情片上面,有很多太精準的東西必須去學習,也加上自己這幾年,對紀錄片有一點問號。如果你沒有話想說,紀錄片應該拍不下去。

徐:紀錄片反而會被審視很多所謂就是,對社會的貢獻啊。

喵:那個包袱太大了。我不可否認,台灣的確是這麼在看的,而且越來越嚴重,真的必須再進階啦。不管是創作者,或是其他領域。因為我的確發現幾年前,尤其是紀錄片熱度過後的兩、三年,紀錄片變成一個工具,當然我們也不可置身於外,我們也許也是幫兇,但它的確變成一種工具,不是那麼單純的一種創作,變成隱性的宣傳工具,或是一些東西,相對的就有更多的包袱。我覺得,在下一個階段應該更大膽地去開創形式的可能性,必須要突破,不然我們會被自己弄死。



--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