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相簿訪談計劃】深度訪談王耿瑜策展人(下)

接續 【國家相簿訪談計劃】深度訪談王耿瑜策展人(上)


蔡:所以你會花那麼脾氣,流了那麼多淚,是必然的嗎?我覺得聽起來這是難免的,如果以這樣的過程來看,是很難不會有問題的。

王:對啊,因為跟我之前的策展經驗很不一樣。

影展就是有這麼多事情,我所有的要求就是很單純。可是這次不一樣,我的要求變成是資方的需求,這件事情就不一樣。我覺得在內部工作團隊的關係變得很不同,這件事情就非常的兩面,對我來說是一個奇特的經驗。

蔡:您不單只是一個專業策展人,還要身兼老闆,這很衝突吧?

王:對。這很衝突,我連三節是不是要送禮金之類的事情都要想,好麻煩。

蔡:就我所了解,雙年展一直都是找個別策展人去接,然後策展人再去組自己的團隊,過去幾屆也是這個模式,之前游惠貞那屆也是。如果比較合理來講的話,如果說是一個團體去接這個東西,也許他每屆找一個不同的策展人去幫忙做,這團體本身也是一個常態性,然後要求國美館也有一個常設性的組織,就像金馬獎執委會那樣,這樣的模式會不會比較好呢?

王:我還是覺得由在地來做比較好,既然搬到台中就是希望能夠去拓展台中,包括觀影的習慣、拓展台中的觀眾,以及建造出在台中的影展。

其實電腦這麼方便,國際連絡在台中也還是可以找到,而且現在返鄉的人也很多,大家很願意回到家鄉去工作。在台中當地就可以找做活動、國際連絡、行政、宣傳的人,他們就是長在這裡,在這邊讀書的人,他們會更清楚,而且會更有熱情,我覺得這是很不一樣的。這次以及前面兩次都是台北團隊,下去到那邊,我覺得這件事情本身失去了文建會當初為什麼要移到去台中的基礎。

我這次找贊助盡量找當地的,然後我們盡量跟當地的學生們合作,裕珍馨或者是實心美術,這都是在地。你真的要去台中辦,你就真的要找,他們才會與有榮焉,有參與感,這就是我們台中的影展,這跟我是一個台北的金主下去是不同的。

蔡:所以您覺得連策展團隊都是要找台中的?

王:我覺得是要在台中當地的,我覺得是這樣。

蔡:有辦法嗎?

王:我覺得有辦法。我覺得其實沒有那麼難,還有就是因地制宜性,譬如說這次影展的工頭們都是從台北下去的,可是這幾年都已經有許多的志工參與,這個影展比較特別是他有志工組織,跟台北的比較不一樣。

不管是這些志工,或是說花一兩年訓練新人,其實大家也是從不會到會。所以寧願是在台中當地,曾經可能有看過影展,或者是只要喜歡影展的人。我覺得就是老闆要比較大膽一點,就像是當年我被李行導演找去做金馬,我也是一個從來都沒有策劃影展的人,可是他找我去,然後因為我喜歡看影展,我就自然會去找到一些方法去想我該怎麼做,這件事情就是你要找到有那個熱情,然後願意付出,願意去學習的人。影展沒那麼難,說實話。

蔡:如果策展團隊可以這樣的話,國美館本身的常設性組織還是很重要。

王:對,就變成他們應該要有一個常設性組織去做這些東西,我覺得這樣會比較好,以及就是說,假如像是楊蕙如在這裡工作了兩年,然後自己覺得可以做看看策展人的工作,而且諮詢委員也同意,那我覺得她出來做策展搞不好也是非常好的。

蔡:您覺得紀錄片工會可以幫忙推動這個嗎?

王:可以喔。

蔡:因為這也是跟紀錄片相關,試著把它常態化。

王:其實我有一直向國美館館長說這件事,到我去做成果報告的時候,我也有跟館長講明。館長也有問了一些,有關票務及職務相關的問題。我就說沒有那麼難啦,這個部分你們已經在旁邊看了幾年,然後願意去學的話,其實真的沒那麼難。

蔡:紀錄片工會前陣子在開理監事會的時候,有人提議說,評估說以團體的名義去接紀錄片雙年展,因為紀錄片工會想做資料庫,資源平台如果說能夠跟雙年展做結合的話,大家也覺得不錯,您覺得這個東西怎麼樣,可不可行?

王:我當然覺得這樣做不錯。因為我自己本來一開始要做這個東西的時候,我想的就是,已經失蹤很久的紀錄片協會是不是也可以做點什麼,紀錄片工會我們也可以參與。我自己在做雙年展的時候,我一直想的就是,我是一個初來乍到的一個新的客人,原本在做紀錄片的這麼多人,這次該怎麼去做一個connection。

假如能夠這些常年在拍片的導演們來看這些紀錄片,一定能更深刻。國外這幾年發展的方向,我覺得台灣的紀錄片導演假如能夠多看一些這樣子的片子,可能會更好,對於接下來的要做的創作會有很大的刺激。可是,對我來說不是那麼成功的原因,除了觀眾票房以外,我會覺得說紀錄片圈內的來參與的人沒有很多。

蔡:所以我剛才說,如果紀錄片工會去做,算是有一些基本的人脈在那邊,如果團體的方式直接去幫忙做這個東西,是否也更容易去號召。當然策展人還是可以找你們這種專業的策展人來支援。

王:可是這還是必須要跟國美館那邊去協調看看,包括幾個諮詢委員,像是跟陳儒修老師、王尉慈老師、廖金鳳老師、黃玉珊老師等等,分別去跟他們聊一聊,由他們來提議,會比較簡單一點。但是說實話,我會覺得還是要去台中。

蔡:可是如果說國美館可以決定派一個團隊下去常駐那裡,跟拍紀錄片一樣蹲點在那邊的話,應該也不是那麼難,因為這是一個團體,可以抽調人馬或是徵召支援的人,這不是由個人,像您這一屆的做法。

王:但我覺得國美館的角色,基本上還是會跟現在的狀況是一樣的。

蔡:可是如果說,工會可以有您剛剛所講的概念,是派人常駐,而且是更早就下去,就相對也可以要求國美館,要設一個常設組織,我既然都已經下去,國美館怎麼可以只有兩三個人的編制來做事。

王:說實話,我覺得很難。因為國美館到底是美術館的編制。譬如說,我在做兒童影展時,我這邊的總召是林樂群,所以他要去follow其他的人是很方便的,可是國美館的總召窗口是楊蕙如,她要去跟其他部門,像宣傳組、展覽組,對她來說要去協調這些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問題是他們本身就已經有那麼多原來的館務在進行著,我也問過他們不可能再去新增設 in house的人。

蔡:如果這一點沒辦法解決,可是您說要找在地的文化人來做策展,他們可能不會認真去找啊?

王:工會即使真的派人下去台中,要下去幾個人?以及假如下去的時間是半年或一年?我覺得他們還是把雙年展當單年展在辦,譬如說只有九個月的時間,即便是由工會來承接,意思是一樣的,他可能還是等到三月份開始,然後頂多有八、九個月的時間在台中,而且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給這麼長的時間。

蔡:如果國美館的狀況是這樣,您的意思是說就算工會去接,問題也是跟你們的差不多?

王:是一樣的。

蔡:您之所以持續辦那麼多影展的內在動機是?

王:對我來說就是分享,我第一次做影展的時候,就覺得很重要的是 「連結」。策展人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像橋樑般的角色,我去讓國內外的導演、影片跟國內的觀眾去做一個連結,我覺得就是這樣子的一個角色。

我一路這樣子看著國際影展長大,自己也覺得說對我自己的人生,是一個滿正向的。所以我也覺得說,假如我可以去回饋或服務更多人的話,我覺得其實很好啊。因為電影讓我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世界。這些都是我在影展,有機緣看到這些片子的時候,我才漸漸明白的。我覺得影展它提供的是一個多元口味,我很怕大家讓同質化越來越厲害,或是讓大家變得像是一模一樣的年輕人。我希望可以開一扇窗,這就是內在動機。


問:您對於民間補助影像製作的影響有什麼看法?

王:我想影響分為眼前的跟長遠的。譬如說,我最近在做一系列拍台灣作家的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案子是由和碩電子的老闆來提供一筆資金,後來我也陸陸續續接觸到趨勢科技等,然後還有一些其他的。我會覺得說他們真的看到了影像力量,但是我們身為創作端的,製造影像這一端的,我們是不是也真的沒有辜負那份重視,我們是不是也提供出那麼好的一個作品出來呢?

因為假如這些年贊助方看到出來的東西不是很好,熱潮可能又會退掉了,對於下一次要再拿錢可能就很難了。可是假如每一次每個創作者都很珍惜,好好地把作品盡心盡力地去完成,那會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然後會有更多企業,或者是其他的基金會,源源不絕地做下去,因為他們感受到好的部分。

蔡:台灣補助的部分當然是比以前多,可是國外贊助補助國外的紀錄片工作者的經費,包括中國大陸,這兩邊經費水準落差,您有沒有觀察到這個差異?這些東西是不是也有一些比較負面的影響?我提這個,是因為我早上在開公共電視的公聽會,有一個長期的問題,包括公共電視或有一些公部門的委製案。其實公部門的委製案補助的很少,可是卻向創作者要求全部的版權,那個經費如果跟國外的相較來看,國外可能三百萬以上,那我們大概有一百多萬就不錯了。這樣的情況下,經常要犧牲主要工作人員的人事費,而且主要工作人員都是在兼差的情況下在拍片,可是充足的經費令國外的紀錄片工作者是可以專心地拍片,您不覺得這個東西也會影響品質嗎?您認為在台灣是否能改善?

王:當然能。他們就是每個都想要出一點,可是出的這麼九牛一毛,可是他們又要拿到這個東西,就變成很容易就是惡性循環。像國外的鹿特丹之類的,他們有一些是指定給第三世界國家申請,但台灣又不是。可是我真的有看到就是說,他們從申請,從前期的劇本,到整個的拍攝,甚至是後期的製作,不同階段的一些申請,到拍攝完成,又去參展,然後又得獎,這整個是非常良性的一個循環過程。

蔡:可是我們進不去那個循環,對不對?我們一開始就好像有點先天不足,雖然說有補助,可是基本上吃不飽、餓不死,我感覺對台灣的紀錄片工作者來講是這樣。那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下,你要做很好的片子,在人、技術的部分,少了好人才去投入,都會有影響。當然我們可以說我們紀錄片工作者還是不夠用心,這當然也是有,可是我又覺得除了用心以外,物質層面的部分,您會不會覺得這也是一個問題?

王: 這當然是一個影響的因素。我覺得像公共電視有關版權擁有的這件事情當然非常可議,但是到底可以靠什麼其他的力量去改善……。譬如說現在「紀錄觀點」要從新聞部轉到國際部去,那在這個轉換期間有什麼新的可能性?我有聽到一些是擁有部份版權,等於說各自都擁有各自的之類的例子。

蔡:他們對某些經費不夠或投資不夠的會給予一部分的權利,可是這是很少的個案。

王:基本上還是全部?

蔡:全部。因為我要去參加公聽會,早上林樂群也有談到這件事,他說就像國外電視台也常常都是要全部的權利,因為比較有利後面的行銷。

王:這也是。

蔡:可是公共電視後面的行銷又做不好,如果做的很好也就算了而且給製作費又不夠。

王:但是我覺得這是整體的,因為我自己這幾年大部分是在國際部,所以也跟他們也比較熟,我覺得至少他們已經是是滿認真地持續去做這件事情,專門有人去丟影展。

蔡:在影展參展這部分我知道,我講的是比較屬於紀錄片DVD行銷,其實他們行銷部很沒有概念。您講的國際部當然是滿盡心的,這我倒是了解。林樂群也有講到結構性的問題,總預算是不夠的。今天政府總預算給公視只有九億元,總預算不夠的話,其實其他部分要做的好都很難,所以還是歸到那個源頭。

王:就變得還是整個文化政策的問題,對不對?像最近主管電影機關的電影處長,是一個12月1日從日本外派回來的,對於台灣電影界完全不了解的一位,他就要來領導這麼複雜的台灣電影界,你覺得他會制定什麼樣子的政策方向呢?

蔡:從日本剛回來的喔?

王:我會覺得這國家好荒謬喔,怎麼會這樣呢?然後電影資料館館長退休,12月底開董事會了,還沒有繼任人選,也沒有交接,那這個電影處怎麼敢簽這個簽呈?太好笑了,你不覺得很荒謬嗎?

蔡:說到底就是我們的文化部門很糟。


問:您對於國內紀錄片展演的現況有什麼樣的看法?台灣目前紀錄片展演的空間和機會,包括上院線、投展…等。
王:我聽到2010年上院線的國內外紀錄片有二十幾部。

蔡:十部就很多,有到二十幾部嗎?可能有的一上就下來了。

王:不少喔,像是《牛鈴之聲》之類的加起來大概有二十幾部。在阿姆斯特丹的時候,我有問過當地的導演們,連在阿姆斯特丹已經是一個這麼成熟的公民社會,紀錄片影展已經運作了十幾年,可是他們能夠上院線的紀錄片,一年好像不到十部。

蔡:所以台灣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

王:就是因為台灣很沒有章法,台灣好也在這邊,不好也在這邊。所以它也可能會有一些很奇怪的機會,沒有其他國家是可以這樣子的。

譬如說在日本,場記要做到十年才可能當到副導,副導可能要再做個十年,都是這樣。哪有人像我們隨便就跑來當副導。這是我們的好處,機會點也在這邊,台灣的院線是可以允許這麼多的紀錄片上映。當然關於票房,又不在這個討論之內,因為那又變成是整個教育,要怎麼樣教育出多元開放的,可以接納各種可能性的公民,才可能有更多的觀眾來,不能說只是用行銷的方式。

預算大一點的像《艋舺》,然後有出奇招的《父後七日》,這本來都是機率問題,包括公共電視所謂的做行銷這件事。我有時候會覺得,有時候你們也滿努力的,但是好像就不得法。

蔡:對。

王:得不得法這件事情也是……,歐美國家已經是幾百年的歷史在走,我們也真的就是只有這十幾年,說實話我們本來就是在路上的。好吧,不要一直用負面的、否定的語氣去看這個東西的話,或許會是比較好的。

另外,就是關於展演空間的問題。我覺得國美館既然要變成一個常設的影展單位,但說實話卻不是一個好的影展放映空間。譬如說,我自己長年當觀眾,我才不管節目是怎樣,這些事情是策展人的事。對我來說,我就是希望坐在一個很舒服的地方,可以從頭到尾都沒有斷片,都沒有接錯片,安安心心地看完一部片子。對一個觀眾來講,觀影品質是最重要的,可是國美館沒有任何的一個場地適合,文化局的也不好,螢幕好小,而且會擋到頭,所以你螢幕看久了,是很難聚焦的,看久了又會累。

所以,我一直很期待,以及我常常碰到有錢的人的時候,我都在鼓勵他們,能設立一個全年度放紀錄片的戲院。

蔡:紀錄片的國民戲院,對不對?

王:我覺得這個是接下來應該要努力的方向。最好基礎是有個至少八十多個座位,像光點台北那樣,甚至不用那麼多,五十個也好,但是是可以經年累月的,以戲院經營式地去做。

蔡:巴黎就有這種老戲院。

王:對啊。

蔡:我們工會也想推這個,這個很重要。

王:對,我覺得長遠對紀錄片的培養來說,這樣子的方式,可以串聯到其他的縣市,會比一個影展,像是兩年一次的紀錄片雙年展還要重要。假如有一個持續在推動,以及放映的場所,我覺得是比紀錄片雙年展是更值得去爭取的。

問:您近幾年積極持續地在做影像推廣的活動,可否談談「台片發春」活動的始末。

王:「台片發春」聯合宣傳的活動,就跟我前面講的自發性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第一年的「台片發春」是剛好《練習曲》要上片,我就發現周圍好幾部國片也要上片。剛好也認識那些導演、製片、行銷,所以那時候我們就想說,既然每次上通告、上媒體,或是辦記者會都很難,那我們要不要大家一起聯合造勢。場地就是在誠品的地下二樓咖啡店,大家真的就是自發,根本也沒錢,每個人就自己分配一下東西,不過效果很好,對所有的每個人來說,導演、演員都是第一次,也都很開心就都出席。包括媒體大概覺得很新鮮,就有關注。

後來,第二年到了第三年,我有跟他們說,要不要去新聞局要要看經費,因為這些人已經夠窮了,但聯合造勢的DM還是要印嘛。 DM就算在便宜也要兩三萬塊錢,美術設計設計一下,然後印個五千、一萬份,接著去派送發放,這是最基礎的。我就去新聞局要要看經費,有拿到印刷費。後來隔了幾年,新聞局也看到了效果,我們也都有邀請局長、處長參加。

後來他們就開始撥款,可是一撥款又變成是招標案,又變質了。就變成因為是他們給錢,所以有一些規定,原本是自發的,是大家氣味相投的來做的。

所以就是變成個人的選擇,要嘛就是你不要,有骨氣不要公共電視的錢,不要你的錢,我就是自己來,我就靠我自己的,我就是做我自己可以做的,完全作主,一則是這樣。不然的話就是,拿了錢手軟腳軟,就必須就依他人的意見,不管是做影展或是做創作都一樣。

問:那台灣電影創作聯盟(TOFU)呢?

王:TOFU不是由我成立的,是1998年由王小棣導演等人成立的,那時候王小棣老師是理事長,中間也有做一些培訓的,然後他們也有去爭取一些權益,也有去做一些抗議之類的。

後面這幾年就比較沒做事,2008年年底,小棣老師就問我,要不要接她的位置,因為她任期也到了,也不能再連任。我就接了,其實是不小心接的。

要做一個組織這件事情,因為原本大家手上都有很多事情,這真的是一個犧牲奉獻的公益事情。一方面也沒錢,我就想說至少要自己也要玩得開心一點,加上我們自己就很喜歡辦party,所以後來就有TOFU Party。2009年是每個月辦一次,到2010年我在忙雙年展,後來就是兩個月辦一次,今年的話,可能是三個月辦一次。

我們就漸漸摸出一些,之前是比較雜燴式的,可能是有新片發表,然後是哪個導演來講點什麼話之類的,前面幾次是這樣。到去年的時候,我們就變成每次都是主題派對,譬如說我們做過電影編劇、配樂、美術、攝影的,或是預告片怎麼剪,我就找片商、剪接師、導演,大家用不同的角度來看預告片怎麼剪。或是美術的部分,我就請中生代帶助理來,以及找資深的王童導演,老中青三代一起來做。

我就發現這些工作人員平常就是各自拍各自的,橫向連繫很少,而且機會點就在這邊,很多大學剛剛畢業出來,做了一部、兩部的助理,到第三部可能就開始做美術指導,問題是不懂的事情還很多, 一方面你也很忙,但你卻也已經變成美術指導,所有事情你就得去解決、面對。所以,我就想藉由這樣子的連繫,大家就可以互通有無。

每次就還滿開心的,只是我覺得在拓展出更多人來的空間上也還很大啦。就跟大家有沒有很重視自己參與的一個協會,我想跟工會很多的活動也一樣,除了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工作、創作之外,對其他公共事物的一種關心跟參與。我覺得台灣這個部分還待加強。

問:現今很多人都在拍東西,創作的量也很大,對於年輕一輩的創作者,您有沒有什麼建議?

王:我在這些年、在不同的時間點裡,有一些朋友給了我一些話,我覺得對我很受用,我願意再轉述給你們。首先,就是要謙卑,不要太驕傲。我們在大學的時候,很容易以為我們明白了所有的事情,所以很容易很驕傲,可是其實你就知道說,其實世界上還有太多事情是你不瞭解的,真的要很謙卑,才可以吸收,才可以去學。

王小棣老師常要我們莫忘初衷。雖然流淚、流汗,流了那麼多,當時到底為什麼想要去做,千萬不要忘掉的,就是這個。再者,假如你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一定會找到方法,假如你不想要做一件事情一定會找到藉口。大家可能都會有很多的藉口、抱怨或什麼。

還有就是要尊重,尊重自己跟別人。尤其是你要拍一個紀錄片,任何的創作,你要對於你要做的這件事情的尊重,以及拍攝題材的尊重,對於拍攝者的尊重,我覺得這些東西會在作品裡面被看到。

最後,因為這幾年我看比較多的佛經,事情來了就要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還有一個就是惜福、結緣、利人天,真的要很惜福常常要說謝謝,這真的很有效喔!希望大家保持善良、樂觀、孝順父母,祝大家早日明心見性。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