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千慧
在大小影展眾星雲集、爭鋒媲美的台灣,2014年又誕生了一個新型「國際影展」: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CIADFF)。台灣南方的嘉義是個充滿地方仕紳以及退休人士的優雅之城,這裡安閒宜人,有美食也有舒適的公園,人們多半都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然而,首屆在此策畫「藝術紀錄片影展」的藝術總監黃明川表示,「嘉義應該要醒過來了!」同為紀錄片與劇情電影導演的黃明川舉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帝國經常是從煙沙滾滾的地方作為起始,羅馬帝國原先也以為北方的日耳曼人不是對手,殊不知最後卻被他們摧毀;而古中國最大的威脅也來自長城外部的『蠻族』,明宋兩朝都敗在其手中,所以千萬不要小看鄉鎮地方,地方其實藏有某種能量,而『蠻族』更具有特殊的邏輯與思想方式。」黃明川提起,在還沒有「坎城影展」的時代,坎城也只是老人打槌球的鄉下小鎮,說穿了就是個悠閒的小漁村,但即使如此,坎城日後仍具備了舉行國際影展的強大能量與資源,這麼說,誰又能肯定嘉義沒有成為影展城市的潛力?
)
嘉義影展規模雖小卻五臟俱全,黃導演不想模仿台灣大影展的編制與策畫方式,他以拍片譬喻:有一次有位香港有人問他,「港影劇組的編制約有一百多人,而你拍一部電影怎麼能只有十幾人?」黃明川的回覆是,「你去斷崖那種危險的地方,怎麼會帶一百多人去呢?每個行動皆需考量到現實條件。」話說回來,他說明了嘉義並不需受限於一般模式,就如導演在影展中雖擔任藝術總監的角色,但他不是惟一能選片或主導一切的典型策展人,嘉義影展的操作是土法煉鋼,依靠各個工作人員集思廣益協力完成。
《狂顏》(Wild Face, 2010) |
《狂顏》是台北人拍的作品,當初在公視播放時,被攝主角(畫家陳朝和)作品上被放置一百多個水果icon來遮掩畫面中的生殖器(如同馬賽克),但古國威導演帶到嘉義的版本不是電視台的縮簡版,這一次也終於沒有「水果」了。黃明川打趣地說道,也許該把公視「水果版」的《狂顏》一起放映,使觀眾得以對照比較,也能作為討論的議題。另外還談到開幕片的構想,黃明川原本想以徒弟陳芯宜的《山靈》作開幕兼世界首映,沒想到官方仍然擇選了黃導演的《美育前線》當開幕片。黃明川猜想,也許是因為《美育前線》人物眾多、畫面熱鬧,其中也回顧了二戰後的西洋美術教育,包含了四代人的親身經歷,這或許和定調為「畫都」的嘉義市有許多共鳴吧。
去年春天為了「陳澄波日」的系列展覽活動,嘉義舉辦一個小型的「藝術家影展」,包括八部好萊塢出品的藝術家電影,再加上三部黃明川拍攝的嘉義藝術家紀錄片,描述侯俊明、王文志與羅森豪三人的創作經歷。然八部好萊塢的藝術家電影,是由嘉義官方找來一位教授協助選片,但後來竟沒有人能完整介紹那些電影的內容或美學,這種了配合某個活動的「周邊影展」,黃明川事後建議文化局長不要再延續下去了。若認真思考該如何建構一種另類紀錄片影展的生存方法,黃導表示自己尚在體驗中,但他認為這個影展必須強調是嘉義的文化認同,要讓官方知道在舉辦過「陳澄波日」以後,接下來還能怎麼走。而事實上,目前正巡迴上海、東京的「陳澄波畫展」也不等同於嘉義,藝術家就只代表藝術家,城市的自我建構需要有新的褪變。
嘉義在影展方面還沒有太多經驗,也因此,第一屆「藝術紀錄片影展」肩負著吸引各地觀眾的重大使命,黃導要把「全世界」丟到嘉義,所以一定排有國際影片,以及世界首映電影(這次有三部首映),他設法發展出新的影展模式,才能夠吸引更多他方人士的參與,之後便能借力使力,再把嘉義帶往外部世界。黃明川堅定地宣稱:「不要認為自己會永遠如此,要把世界帶進來,世界才會看見你,就像坎城將自己設定為影展城市,它就逐步演繹出屬於自己的影展標的。」黃明川企圖透過新型影展帶來下一波的震撼教育,而「藝術紀錄片」永遠超乎觀眾的所求所想,它致力於喚醒城市與人民內心的慾念及潛能,歡迎各地所有的「新影迷」前來觀影,並邀請大家參加刺激、衝擊式的影像論壇。
【CIADFF 特別推薦:非看不可】
正值創作旺盛期的許淑真,不幸於2013年初癌症仙往。在短短十四年的創作中,她不斷地跨越界限,與多方專家合作,走出藝術題材與框限,從早期個人的內心表白,至逆境植物相與社群的群體表現,都一再令人驚艷讚嘆。
黃明川/HUANG Mingchuan
臺灣Taiwan | 紀錄片Doc | 2014 | 43min | 普G
嘉義市2012年起發起「陳澄波日」活動,訂定嘉義為「畫都」,一方面相應於過往的「文化之都」的宣傳,另一方面更精確地標明美術與此城鎮悠揚傳統的相關性。自清末至日治期間,嘉義市出現許多優秀的畫家,而戰後更是延展師徒制的習慣,出現許多私人畫室,藝術家以己身所學所知再教育下一代。
《香港青年藝術家對談錄》(Y.H.A.30+ Young Hong Kong Artist Dialogue)
馬智恆/Machi
香港Hong Kong | 紀錄片Doc | 2010 | 96min | 普G
本片先後訪問9位本地年青藝術家,大部份與導演年紀相若,份屬同輩。大學畢業後首當其衝,便要應付經濟下滑、停滯流動、價值單一化的社會環境。視藝術為一己職志,大家心底裡考慮什麼問題?究竟在香港做藝術家,有無得做?
陳芯宜、江國梁/CHEN Singing, CHIANG Kuo-Liang
臺灣Taiwan | 紀錄片Doc | 2014 | 70min | 普G
王文志的作品在當代藝術中,展現其獨特視野,不拘限於特定類別或風格。在他誕生的土地上,以自發、直觀的方法,持續發揮其藝術創作的源源不絕能量。
臺灣Taiwan | 紀錄片Doc | 2014 | 70min | 普G
王文志的作品在當代藝術中,展現其獨特視野,不拘限於特定類別或風格。在他誕生的土地上,以自發、直觀的方法,持續發揮其藝術創作的源源不絕能量。
《草間彌生》(Near Equal Kusama Yayoi)
松本貴子/MATSUMOTO Takako
日本Japan | 紀錄片Doc | 2008 | 102min | 護P
日本Japan | 紀錄片Doc | 2008 | 102min | 護P
日本國寶級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自幼患有神經性視聽障礙,唯有創作才能抑制自殺念頭。即便站在畫布前腦子一片空白,她的手總能自發性遊移,繁衍出原創性圖騰,將生命擴及至觀者的精神世界,成就了席捲全球的「草間美學」。本片記錄了草間彌生《愛是永遠》系列創作歷程,捕捉到她破繭而出的動人時刻,深刻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