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真實」的擬真時刻:專訪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林文淇

文/游千慧


林文淇——身為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在「紀影好秋」的影展聯合記者會上強調,今年紀錄片影展所帶來的總片量提升至1500部,除了在節目上特別策劃日本重量級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專題」,其他還有一些台灣觀眾少有機會看見的中國紀錄片也會在影展中呈現。由於目前身兼國家電影中心的執行長,身負推廣台灣電影與紀錄影像的重責大任,林文淇笑著表示這個世代的台灣紀錄片真的「好熱」,近年來有太多值得被記錄的地方事件,這對紀錄片工作者的創作或生產來說絕對是件好事。而國家電影中心將成為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常設策展單位,相對而言,具有較大規模的策展團隊,因此所有工作人員也都抱持著為眾服務的態度與精神,希望能協助其他的影展單位。

文化部近年對電影以及紀錄片推廣皆有很大的期許,國家電影中心把原有編制的「出版組」更名為「研究出版組」,其中包含學術研究,還有產業動態的研究,雖然目前還沒有被正式賦予業務,也尚缺乏經費,但希望日後能朝該目標發展,期待能有正式研究員的編制。目前電影中心在進行的業務包括「電影工具箱」(從2013年啟動),文化部希望藉由每年選出的30-40部好電影,做出英文字幕,並把選出的電影詳細資料完整放上網路,訓練專業人員洽談台灣電影的海外授權,如此一來,台灣的影片即可被送往駐外單位,例如台灣書院,或是各國的文化中心,這也是海外推廣的一種形式。另外還有影視局曾進行過的工作,即在各大國際影展進行台灣電影推廣:例如柏林影展、坎城影展、釜山影展與美國市場展,以前會在這四大影展設置攤位、舉辦酒會以吸引大家對台灣電影的注意與興趣,過去這個業務是透過標案型式承包給廠商來做,然而從明年開始,這將轉成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的例行工作。林文淇提到,轉變成內部業務的好處,是能累積每年對外的連絡資訊,也能逐年地熟悉舉辦活動的程序與重點,期待電影推廣工作能一年比一年順利。


而台灣紀錄片要怎麼透過電影中心的協助,走出台灣,達到世界各地的觀眾眼前?國家電影中心除了協助把優秀的作品送到各個影展,更想把台灣紀錄片的版權販售給海外的電視台、發行商,之後也將邀請重要的買家到台灣,舉辦媒合會。電影中心也會繼續到國外的紀錄片影展去設攤位,幫助導演們與外界「談生意」。因為台灣紀錄片的規模多半比較小,電影中心期許能盡力提供相關資源,使導演的創作之路能夠走得更遠,前途也更為寬廣多元。

目前台灣策畫影展的單位幾乎都是和文化部申請補助,但通常還需要再從他處找尋經費贊助。其實能有多元的影展文化、百花齊放也是蠻好的,例如像女性影展、CNEX影展或新北電影節都不錯。影展圈有一種自然生態,不見得是大影展比較有利,小影展也許都能辦到小而美,其觀眾的凝聚力或許更強。而今年對紀錄片影展而言是個大考驗,由於過去在台中國美館放映的收費是單場20元,且少有其他影展相互競爭,但今年定價提升至100元,落差頗大。但策展團隊最後認為不宜把票價訂太低,以免嚴重影響其他影展的票房。然為了避免觀眾不適應票價翻漲,因此再訂出優惠平日觀眾的日間場,票值折半為50元,而套票每張的平均單價也是走50元的優惠價格

身為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文淇將節目內容與影展活動交給十分熟悉紀錄片的林木材(節目統籌),與吳凡(活動統籌)來籌畫,而針對影展定位、方向,以及與影視局的溝通即策展人的工作。例如,考慮是否要頒發「卓越貢獻獎」,或是獎座的設計該如何……林文淇所提出的構想,大多是關於影展外圍者的感受。紀錄片影展今年邁向第九屆,因此也需要塑造它的歷史性與風格,策展人希望影展不要只侷限在紀錄片的小圈子裡。舉例來說,「TIDF」這個影展名稱的縮寫,圈內人雖然很清楚,但外界卻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換句話說,若從外界的角度來看,預告片、海報若只強調「TIDF」就會造成距離,林文淇希望能跳出「紀錄片雙年展」原來的框架,因為紀錄片規模通常小一點,但既然是國際紀錄片影展,邀請到許多國際影人來台,那就需要相應的規格,必須放大原有的格局。

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4年的精神,正如主題為「再見.真實」,它是紀錄片中的矛盾本質既是真的也是被建構出來的事件縮影。本次紀錄片獎座之設計,將使用原木並以數字的概念來展現,這不僅代表今年的年度主題,也想傳達整個紀錄片的精神皆為「再見.真實」,企圖讓觀眾再看見真實,但同時也遠離真實。「希望日後大家一看到這個獎座,就能認出它是臺灣國際紀錄片獎,就像奧斯卡金像獎一樣。」林文淇如此期待著,盼望紀錄片在台灣日漸蓬勃,彰顯屬於台灣地方特有的價值。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