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斌全
1948年,法國導演亞歴山大.亞斯楚克(Alexandre Astruc),在為電影雜誌所寫的文章裡,提出「攝影機筆(caméra-stylo)」的概念,指陳電影因為也有可與文學比擬的語法,和表述完整概念的能力,因此,透過攝影機做為工具,行使如同筆之於文字書寫一樣的過程,影像也可以變成一種論述的形式(form)。
亞斯楚克提出這個觀點的背景,故然是為讓電影導演在創作的主導權上,能有更大的空間與角色扮演,然而,影像的能否純然做為論述工具,其核心的語言模式是否能為多數人所用,利用影像建構語述的內容,以及從科技決定論的觀點而言,再現影像的核心工具---攝影設備,與行使影像文法的工具---剪接設備,能否普及且為多數人操作,是為攝影機是否真的能比擬為「筆」,並且利用影像做為「書寫」形式的關鍵。
與時推移,現今影像製作設備的發展,已達到合適於多數人可便利使用的程度。排除為專業製作而設計的影像製作設備不論,個人行動通訊裝置(如:行動電話或平板電腦),附帶錄影功能的數位照相機,家用級或個人業餘的數位攝影機等,大幅降低過去影像再現所需投資的成本,與相對較高的技術門檻。另一方面,剪接的設備機制,也由固定專門的機器或操作複雜的專業軟體,簡化至利用個人電腦或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等,配備內建的剪接軟體,透過簡化的操作介面,提供使用者直覺式的操作經驗,讓剪接(或說軟體)的操作不再複雜,人人皆可透過簡易的編輯程序,完成一部看似完整的影像作品。
然而,語述的核心,仍然在於對語言元素的,組織能力與邏輯展現。以影像做為語述工具,所仰賴的能力,與對文字的駕馭能力,雖有相似之處,但仍有本質上的若干不同。對於影像能否可以像文字一般,完全成為一種語述(論述)的工具,各家學者有不同看法。蘿拉.拉斯卡蘿莉(Laura Rascaroli)(2009)主張,自省性(reflectiveness)和主觀性(subjectivity)是文學的散文或散文電影,能夠表達論述的共同特徵;而提摩西.柯瑞根(Timothy Corrigan )(2011)從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作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著名的〈蒙田隨筆(Essais)〉所採用的散文體(essay)為開端,推論電影(影像)做為一種論述形式的可能。他們所主張的核心即是,影像做為一種表述形式,無可懷疑地具有論述主張的能力。筆者並不準備在此,對散文電影的論述能力與其定義,做更多的辯證和討論,然而,影像做為一種論述的媒介形式,已經被嚐試性地使用到跨媒體的平臺,且已有諸多實例可見。
如前所述,在影像的閱讀漸漸成為文字之外,訊息獲取的主流的當代,影像部份取代文字的書面,成為「散文」書寫的工具,在英國國家電影資料館所發行的電影雜誌,〈Sight & Sound〉裡,已有嚐試性的實踐。該雜誌廣邀影像工作者,對電影與電視等相關議題,以影像做為論述的媒介,製作video essays(錄像散文)。其中之一的專欄作者Kevin B. Lee,便以影片(video)為媒材,在網路版的〈Sight & Sound〉發表video essay,用以評論電影,或是表達對電影議題的看法(註1)。Lee以video essayist(錄像散文作家)自稱,並且已製作超過百部以上的video essay;他自己也是錄像散文部落格Press Play(註2)的編輯。 另一位專欄作者kogonada,原籍韓國的影像工作者,一樣以影像為媒介發表數篇錄像散文在該雜誌上(註3)。
這些〈Sight & Sound〉雜誌網路版所刊載的錄像散文,高度仰賴說明旁白(commentary)的使用,佐以影像,呈現作者的觀點主張。某種程度而言,會被視為是傳統紀錄片的形式,乃至於教育解說影片(educational film )的同類。然而,與前述幾種形式不同的是,錄像散文所負載的表達議題論述的功能,比對文學散文的形式,似乎更遠離於純粹的影像創作,而以議題能否被清楚表達為優先。至於,在其功能行使意圖大於創作表現的前提考量下,錄像散文是否也能和文學寫作的散文一樣,不犧牲影像做為論述主體的形式,而仍具備有獨屬於影像創作的所謂個人風格,可能是需要更仔細檢視的課題。
可以確定的是,錄像散文在未來多樣化的閱讀載具(如:平板電腦)被開發,以及多數人對影像「書寫」(製作)技術的更能掌握之後,如同文字書寫成為散文一般,變成表達論述主張的重要形式,可推論成是指日可待的。然而,如何讓影像在做為論述工具之時,可以維持文字論述的嚴謹與條理邏輯,又不失影像獨有的傳達訊息形式,而不純然仰賴由文字生成的旁白腳本來負載論述的主要功能,則是另外一個需要思索的題目。
(本文作者,為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電影研究博士,從事電影和紀錄片教學與研究多年,目前於大學任教。)
註1:Kevin B. Lee在〈Sight & Sound〉所發表的錄像散文:http://www.bfi.org.uk/people/kevin-b-lee
註2:Press Play 網址:http://blogs.indiewire.com/pressplay/tag/video-essay
註3:kogonada在〈Sight & Sound〉所發表的錄像散文:http://www.bfi.org.uk/people/kogonada
[延伸閱讀]
Delve網址:http://delve.tv/ess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