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A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實習觀察(二):在地深耕的國際影展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圖片董家瑋提供


文/董家瑋

在地觀眾的培養


每逢 11 月,阿姆斯特丹市內到處都是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以下簡稱 IDFA)的海報和隨風飄揚的旗幟,整城市在兩週的影展期間成為紀錄片愛好人士的集散地。除了來自各地的影人、發行商、電視製播委員等紀錄片業界人士,以及從他國遠道而來的影痴以外,絕大多數的觀影人口都是由阿姆斯特丹本地的觀眾組成。觀眾年齡層分佈極廣,常在一大早放映未開始時就看到老人家聚集在戲院討論片單,或是小學學童由老師領著參加兒童紀錄片的放映活動,也有成群的青少年參加專為他們策劃的「IDFA Junior」單元。觀眾以外,投入影展現場工作的數百位志工和映後 QA 的主持人(註1)等也是老中青皆有,有時候甚至發現戲院現場的老年志工人數遠勝過年輕人,跟台灣的影展參與觀眾組成有明顯差異。影展期間,我與志工或觀眾閒聊時發現,很多人都是從小參加 IDFA 的忠實觀眾,長大之後也就自然而然地投入志工的行列,顯示影展長期培養在地觀眾的成功。

除了一年一度盛大的影展之外,IDFA 終年持續與市內各式的文化機構合作放映或舉辦紀錄片相關的活動。例如:IDFA 的教育部門(IDFA Education)除了主掌培育紀錄片新銳的 IDFA 學院(IDFAcademy),也時常與各級學校合作舉辦校園放映,或是設計給孩童、青少年的紀錄片創作工作坊,讓紀錄片自然而然成為孩子學習經驗的一部分(註2)。

此外,影展機構同時廣邀本地的紀錄片愛好者加入 IDFA 之友(IDFA Friend)的行列,固定捐款支持影展,而作為回饋,IDFA 也會不定期為他們舉辦活動,可能是新紀錄片搶先看或是影展期間各種特別的放映場,如此建立起一個支持影展、甚至是整個阿姆斯特丹紀錄片生態的穩固社群。首席策展人 Martijn te Pas 曾提到,荷蘭人口不多(約1700萬左右),紀錄片更是小眾,培養穩定的觀眾人口其實不易。但是 IDFA 不限於影展期間,深入與當地文化教育機構合作、長年深耕的方式早已養成為數可觀的忠實在地觀眾,而這群人也反過來成為推動影展的最佳動力。尤其是影展積極推動紀錄片與教育結合的作為,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當地孩童從小觀影習慣的培養實是促進一個城市影展永續發展的長久之計。

影展期間的藝文機構串連與跨界合作

IDFA 自詡為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影展,影展期間,有許多放映活動會和市內的各藝文機構合作,像是與著名的藝文活動中心 De Balie 固定合作的「IDFA in De Balie」特別放映系列。此類特別放映是在常規的影展場次之外額外的放映場。De Balie 不只是被動的提供場所,而是放映活動的主策劃者,和 IDFA 比較像是對等合作的關係;De Balie 團隊會向節目部對口的策展人提出欲放映的影片主題,例如:移民、環境保育、種族議題等,請策展人從入選影片中推薦合適的片單。當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能安排在此類特別放映,其中牽涉複雜的首映狀態、版權等問題需要影展節目部和影人、影片版權所有人或公司溝通協調。待放映影片確定後,De Balie 會就影片探討的主題延伸出映後座談、小型論壇等周邊活動,邀請相關的專業人士與談,將影片中呈現的議題深化,與觀眾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像 De Balie 這樣具策展力的城市藝文場所,能夠在影展期間激發更多的公共對話,因而讓議題性的紀錄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IDFA 和歷史超過百年的當地獨立新聞雜誌《De Groene Amsterdammer》合作的紀錄片放映以及映後座談/圖片董家瑋提供

IDFA 固定會有幾個非競賽單元特別重視跨界合作,以音樂紀錄片(Music Documentary)和實驗紀錄片(Paradocs)為其中之最。「音樂紀錄片」單元每年都有數部影片放映搭配現場音樂表演,邀請紀錄片的主角歌手或樂團前來影展演出。此單元固定合作的對象為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展演空間 Melkweg,演出的籌備主要都須仰仗 Melkweg 的表演製作團隊。IDFA 節目部和 Melkweg 團隊在籌劃過程緊密合作,由音樂紀錄片策展人主責影人的聯繫,Melkweg 則負責和表演的歌手/樂團溝通。在影展和音樂展演中心的通力合作之下放映和演出才得以完善,而通常這也是歷年最熱門、票最快一掃而空的節目。買票的人部分的確是為了紀錄片本身,但也有很多純粹是為了音樂演出,甚至是追星而來,觀眾組成有別於一般的放映場次,非常有趣。


近年來,「實驗紀錄片」單元則固定與阿姆斯特丹藝術週(Amsterdam Art Weekend)合作,選映一系列當地藝廊的新錄像作品。阿姆斯特丹藝術週是每年 11 月為期四天的活動,這四天在阿姆斯特丹超過 50 個藝術學校、藝廊、文化中心等機構展出各式當代藝術作品,是當地藝文界的年度盛事。其舉辦時間通常與 IDFA 重疊,因此和影展正好合作展映新銳錄像藝術家的作品,並邀請藝術家參與座談活動。

音樂紀錄片《We Are X》於 Melkweg 放映結束之後,影片主角—X Japan 的 Yoshiki 現場鋼琴演奏並和粉絲們握手簽名。
圖片董家瑋提供


除了固定的單元節目以外,也有一些與不同議題導向的 NGO 合作的放映活動。例如:與致力解決貧窮問題的國際組織樂施會(Oxfam Novib)合作的放映,以當代社會議題的討論為核心,由樂施會和節目部協調選出合適的片單,在影展最大的 Pathé Tuschinski 一號廳放映,映後邀請導演和荷蘭樂施會進行深度對談。

另外,「酷兒日」(Queer Day)策劃的節目活動也相當值得一提。2016 年 IDFA 期間將 11 月 21 日訂為影展的「酷兒日」,這天在 EYE 荷蘭國家電影資料館(EYE Film Museum)包場選映五部以 LGBT 為主題的紀錄片,搭配影人、影片主角的座談以及現場表演活動。「酷兒日」的放映與荷蘭和比利時的同志生活頻道 OUTtv 合作,獲得部分贊助。比較難得的是,「酷兒日」在籌備過程積極與當地的 LGBT 社運團體聯繫,活動當天除了影片放映外,也提供社運團體之間交流的場合。五部影片中,《The Pearl of Africa》記錄烏干達首位公開的變性人和社運人士 Cleopatra Kambugu 接受變性手術的過程,影片主角 Kambugu 女士和她的伴侶遠道而來參加影展,在影片放映後分享個人的故事、烏干達 LGBT 社群的現況以及她創立的組織目前致力的目標等等,並和阿姆斯特丹的社運團體交換經驗。這樣的放映活動,不再只是單純的觀影交流,更促成社運團體和關心議題的一般觀眾之間的經驗分享,影展建立起的是一個更大的交流平台,串連不同的機構團體讓議題發酵,擴大紀錄片的社會動能。

「酷兒日」放映紀錄片《The Pearl of Africa》。左起:影片主角 Nelson Kasaija、Cleopatra Kambugu,酷兒日策展人 Raul Nino Zambrano 和影片導演 Jonny von Wallström/圖片 Raul Nino Zambrano 提供。


IDFA 作為一影展機構,緊密的嵌入阿姆斯特丹的藝術、教育、文化網絡之中,和城市的連結不僅限於影展期間,而是終年維持活躍的合作動態。它建立的不僅是一個國際紀錄片展映的平台,其號召力和影響力也不限於紀錄片圈。IDFA 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城市影展,作為節點有效連結城市中不同的文化組織,不再只是紀錄片專業人士或是影迷聚集的、一年僅有一次的盛會,而是深入城市肌理、實際為了當地居民而存在的一個有機組織。


________________

註1:映後 QA 的主持人(moderator)是透過徵選而來,一般民眾皆可報名參與徵選。影展團隊偏好有活動主持經驗或是較熟悉紀錄片的人選,通過第一輪篩選的人要參加主持人工作坊,之後再經過第二階段甄選才能正式成為映後 QA 的主持人。不少主持人都已參與 IDFA 數年,每年只要有空就會回來加入主持的行列。首次徵選上的主持人必須先觀摩幾場資深主持人的 QA 才能正式上場。主持人也屬志工性質,但可以免費觀賞負責主持的影片場次。
註2:IDFA 另有「DocSchool Online 」線上平台,針對小學、中學和技職學校學生使用的紀錄片選集。在線上註冊帳號之後就可以觀看影片並使用 IDFA 設計的輔助教材。每年的片單都會定時更新。


延伸閱讀

IDFA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實習觀察(一):邁向三十週年的新挑戰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