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訪談吳米森導演(下)

接續【深度訪談吳米森導演(上)】
採訪者:張安捷(以下簡稱張)、蔡崇隆(以下簡稱蔡)、陳香松(以下簡稱陳)
受訪者:吳米森(以下簡稱吳)


張:我們自己拍紀錄片去鎖定角色的時候,這些角色常常不如我們的預期,也許跟拍了很久之後才發現這個嚴重性。可是從導演的片子看來,似乎是您設定了這樣的角色,然後您去拍之後,他也可以很貼合您當初的想法。

吳:沒有。你就是會有個尋找的過程嘛,每個人都有值得被紀錄的一部份,可是你就是不可能去拍所有的人啊!所以你一定要把它設定到一個樣子:你想要拍、想要紀錄哪些人。你慢慢會有一個輪廓在,跟你在拍電影casting的時候,還蠻類似的。

有人會覺得你拍紀錄片還選角,好像有什麼罪惡,可是你拍你隔壁的老伯伯、你拍你媽也是在選擇啊,我覺得都是選擇的產物。所以沒有必要去彼此攻擊說:你是因為透過選擇或是篩選──本來就是!這部紀錄片要呈現這個東西,你碰到一個沒辦法表達你的想法、講好一個故事的人的時候,你當然選擇去找另外一個人,所以本來就會有選擇這件事情存在,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對。
你剛剛說選出來的角色怎麼樣?

張:都非常精采。

吳:(笑)我知道他們會比較有辦法去表達這個故事或這個想法,我不會找自己麻煩。像我就不是一個很適合拍紀錄片的對象;你們要拍我,我就會婉拒你們的拍攝。像我這種人你們就不會浪費時間說服了。就是這樣子選擇的下來的東西啊。
事實上,出現在我紀錄片的人物,都是我在拍攝的後期才決定的;《E.T月球學園》、《九命人》都是一樣。我拍過無數的人物,然後最後……我是說拍了喔,不是只去預訪,是真的拍了,然後最後才去focus在那兩位主要人物的身上。

張:所以可以說你拍紀錄片也有casting的概念嗎?

吳:我覺得有耶,我覺得一定要有。因為紀錄片一樣也會選擇場景、人物、你要問的問題;你要問的問題就好像你在寫劇情片的對白一樣啊!你決定要剪的那句話,其實就是代表你的意識形態。所以它跟劇情片在某種程度一樣,你還是在掌控某種東西,身為觀影者必須意識必須清楚的是:那個掌控背後的力量是什麼。是因為偏見嗎?或是因為你不想要隱藏什麼。
我覺得那很重要。我可以很大膽的講,某種程度上沒有錯,它是很像casting,也沒什麼錯。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在做一樣的事情;例如說你拍個紀錄片,你做個訪談,你不可能說我們就擲筊,看在哪裡拍(笑)。你會想這適合在哪裡,感覺比較對他的樣子,然後就找地方,然後稍微打個燈;都一樣的,應該都會有選擇。

張:現在有很多影像工作者,他可能因為紀錄片的技術門檻比較低,然後需要的經費比較少,可以做為一個劇情片的跳板。您其他的訪問裡面有提到,你非常地排斥那種,用其他的工作來養片這樣的行為。

吳:因為我把它當成一份很嚴肅的工作(笑);一個賴以維生、終身要做的事情的時候,你發現有人來攪局,你就會覺得很無聊。It’s my life, not just a job!

你不會看到一個飛行員、一個機師去賣靈骨塔,他一定就是好好開他的飛機啊!那你拍電影就是好好拍電影,如果電影不賺錢,你就失業嘛!你失業的過程裡面你要怎麼樣去維持你基本的生活,就是你自己想辦法,我不贊成去賣魚丸或是先去玩股票然後再回來拍電影。

我覺得假如你把這當作一個嚴肅的工作、創作的工作,你就是要留在這裡去做,而不是做別的行業。至少是跟拍片有關係的,我不設限;至少把拍片這件事情當作一回事。也不是說你想玩票就不能來拍電影,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來拍電影;但是我覺得它背後的心態很重要。

我不覺得拍電影只是一個純粹的夢想而已,你幹嘛花那麼多錢來做夢呢?真是莫名奇妙。晚上作夢又便宜又好看又不花錢,又比電影精彩多了;你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那麼多生命來拍一部電影,來完成你所謂的夢?拍電影根本不應該叫圓夢,我不覺得那是夢。

張:您現在的工作型態大概是怎樣可以跟我們聊一下嗎?

吳:事實上我已經失業很久了啊。我之前大部份的收入都是拍廣告的,MV我也大概已經七、八年沒拍了(笑),因為拍MV很像是拍婚紗照。俗稱CF的電視廣告,我也慢慢選擇性地拍,還是拍一些像新聞局的短片或我覺得傷害性比較不大的商業廣告。

不是我有多麼高的道德標準,而是當你在拍一些你不相信的東西的時候就是會很痛苦啊!否則那跟你幫希特勒拍片沒什麼不同啊!你要是覺得泡麵吃了會死人,你拍泡麵廣告你會覺得怪怪的,不是嗎?除非說你不知道,除非說你自己沒在吃泡麵、你相信抽菸很好,那就沒問題。所以當這個東西開始衝突,你慢慢就會有一個距離。

剛剛說失業很久是因為開拍《松鼠自殺事件》,很多案子就因而推掉,這些收入當然就少了,這一年也沒有在學校兼課了。我知道你們都很喜歡問導演說:你們都靠什麼維生的?(笑)我覺得這些都沒什麼好問的,因為大家都一樣。我覺得大家都處在一個失業狀態,所以沒什麼好講的(笑)。

蔡:所以你現在不太拍商業片是因為像你剛剛講的那樣?

張:對。當然這樣講有點矯情啦!事實上,因為我講廣告的壞話,有人聽到當然就比較少找我拍片了。但是在拍《松鼠自殺事件》之前還接了不少,就是覺得還不錯的、蠻有意思的。

例如台北縣政府找我拍一些關於汐止淹水的事情,我就提出一個概念「要跟土地做朋友」……這種東西;我覺得這對我來講雖然只是一個governmental、一個政府的宣傳品,可是至少它沒有違背我的信念,我覺得可以去做。

蔡:像周美玲她會去拍那個像那個「年菜」的廣告,拍一支很輕鬆可以賺二十萬,像那種你不會排斥吧?因為我現在不太懂你對商業的界線在哪裡?

吳:我拍啊。除非我知道那個年菜是塑膠做的。就是有些太可怕的東西,我不會想去拍啦。例如說某某政黨的政見廣告,我就不會想去拍。我覺得商業性沒什麼罪惡,什麼不是商業?電影也是商業行為啊!沒什麼罪惡。只是說,你在做的某些事情,跟你的想法或你的立場有違背的時候,我就覺得不應該去做。

紀錄片如果做商業院線發行當然也合理,只是要注意,紀錄片的市場操作模式不應該和劇情片一樣。如果開拍一部紀錄片之前就打算狠狠撈一筆,會出問題的。因為你要很多人花錢買票抱著爆米花來看你的紀錄片,這背後有潛在太多和紀錄片價值相違背的力量,比劇情片複雜多了。

之前有人幫民進黨做廣告、然後又幫國民黨,別人質疑他的時候,我記得他說,他只是販賣他的專業。也許是媒體斷章取義吧,可是我覺得拍政黨廣告或政治廣告,它跟拍口香糖廣告的嚴重性不一樣耶!我覺得背後有那種道德性跟說服性的東西,不應該廉價到什麼都用商業去包裝而已,太可笑了。

台灣人什麼最壞的都學美國,什麼都是錢錢錢;誰不愛錢,這是基本的,可是問題是,夠了沒有?不斷地消費、浪費地球、犯了所謂石油的癮,只要為了石油可以去打仗、為了什麼可以去幹嘛,好像都理所當然。當然我們都是幫兇啦,我不曉得我會因為喝一杯咖啡剝削多少勞工;(笑)但是我覺得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做這件事情。像我知道某國際家具連鎖店有嚴重剝削第三世界勞工的行為,我就再也不去那家買東西,諸如此類的。因為我們都是在現行的社會體制、全球體制之下,多多少少我們都是幫兇。

張:現在的拍片環境跟勞動條件,大部份導演處於失業狀態。這樣的情形您有沒有想過,有什麼方法可以克服?

吳:沒有。我又不是什麼經濟學家,我怎麼知道。有辦法克服?我現在還在苦哈哈的。
我覺得沒有什麼勞動條件可言啊,哪有什麼勞動條件可言?要有勞動條件就要有資本家跟勞動者,連那種關係都沒有的時候,怎麼去談勞動條件?我們常常在講獨立製片、獨立製片,我覺得台灣沒有什麼好講的,因為每個人都獨立製片。台灣有哪個導演有薪水可以領的,你告訴我?所以每個人都是獨立製片,侯導也獨立製片、大家都獨立製片,只有大獨立小獨立而已啊。

張:所以接下來想跟導演討論一下輔導金。我看了《松鼠自殺事件》的一些報導,窪塚洋介的語言問題這件事情後續怎樣?

吳:《松鼠自殺事件》因為語言和日籍演員問題被電影處百般刁難,等於被他們凌遲(笑);然後要我、逼我去把一些畫面加進來,把國語的部份加進來,又要把所有的英文、日文改成中文……。差一點就成了沒有國籍的電影。

最叫人失望的是,遇見知名大導演他們的態度、標準又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可以說到了諂媚的地步,令人心寒。藍祖蔚當時曾把《松鼠自殺事件》當例子寫過文章批評新聞局的迂腐官僚心態,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一下他的部落格。

所以我現在真的想做的事情,是去什麼英屬維京群島開個公司,我就不再被中華民國的電影法控制。現在我是中華民國國籍,我拍的片子被他們羞辱說:這不是台灣電影、這不是國片!真的是有這種官員。羞辱別人的電影,這有什麼好搞的。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非常非常反對輔導金。有人會覺得好像很矛盾,為什麼我《松鼠自殺事件》拿了輔導金,然後現在又反對輔導金?我覺得你們既然要弄輔導金,好,我就申請輔導金,玩一個真正輔導金應該要做的事情。但是當你做的是正正當當的事情的時候,反而會弄得狼狽不堪,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政策。這更堅定我的信念──輔導金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你要去玩真的時候就非常可怕。

就像窮人為什麼會這麼窮?就是他沒有去follow、沒有去做一些所謂「遊戲規則」的事情;你應該去石油裡面掺水啊、你應該去做一些……你才有辦法成為有錢人。我們常常稱賺很多錢才叫進步,然後片子賣很多才叫進步、才叫對的。

輔導金為什麼不對?當初我的想法是:好,我把它弄到對。結果發現弄到對的過程裡面所有的問題都浮現出來。例如說你要對等投資;好,我對等投資啦!你知道嗎?你會發現對等投資的人會很慘,有些假裝對等投資的人卻過著幸福快樂美滿的日子。這個遊戲規則不准你去玩真的,大家都在扮家家酒嘛!整個人類的遊戲都非常非常幼稚,幼稚到極點,都在玩「假」的;沒有一件事情你可以玩真的。你一玩真,你就倒楣。

蔡:在美國有沒有類似的制度?

吳:有,大大小小的funding,但主要是鼓勵創作,而且金額沒有那麼大,也不會、不准有電影公司來申請。不會有人說要鼓勵創作又期待受資助的影片賣大錢。我們的制度非常非常奇怪,這種補貼的制度,就是把你的嘴巴都塞住。我直接把它聯想成跟過去國民黨的黑金文化一模一樣的東西。我對民進黨政府最失望也是在這一點,執政六、七年真的不知道在搞什麼鬼,而且玩得更糟。

哪有一個國家管理電影事業的單位是在教人家怎麼拍電影、教人家怎麼行銷?我覺得這件事情真是瘋狂到極點,已經完全自大到極點。還有什麼育成中心,然後找幾個學者說:我們來教你們怎麼樣拍片、弄個什麼菁英班……。我開會的時候聽了差一點從椅子上摔下去。弄個菁英班找吳宇森、找李安回台灣開課,來教我們怎麼拍電影。我無法理解,怎麼可以幼稚到這個程度呢?我好奇他們是不是認真的在構思這件事?只有兩個可能:要嘛是他們自欺欺人,要嘛他們真的那麼天真,我不曉得是哪一種,真的。

蔡:應該製作面的部份官方不要介入,他只要協助拍電影的人去弄一個映演管道;其實我們是行銷跟放片的管道有問題吧?如果是在這方面補助,製作面讓大家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樣會不會比較好?

吳:對啊,我覺得簡單來講就是,一個政府單位他沒有在做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政府單位應該做的事情,是把一個合理的空間打造出來,像一些政策擬定;而不是補助、不是教人家怎麼拍片。美國政府會去教波音公司該怎麼造飛機嗎?很多問題就是他們鴕鳥心態不去處理,像WTO的問題、像外片拷貝的無限制。那些完全就是投降,然後再回過頭來補貼、補貼、補貼。

蔡:你的意思是台灣電影最好還是要有一點保護政策嗎?像南韓那樣子嗎?

吳:當然啊!美國會讓人家這樣無限制地去放外國電影嗎?就只有台灣這麼慷慨。拷貝不設限嘛,完全沒有去設限。光是這當例子來講,這些問題你如果不處理,那些戲院、最前線的通路,整個心態都不對的時候,到頭來還是必須求他們來放映你的電影,那是什麼情況啊?

所以你一直花很多錢去拍電影,然後說真正可以回收的關鍵竟是被某些團體掌控,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反正那些官員就選擇簡單的嘛,也抓到大家愛錢的心態;我就是放一些好處給你們,所以業界就可以去期待啦,這次政策又有什麼好處……。普遍上就會有這種心態,反正就等哪個好處哪天會輪到我們。但是那種好處我覺得整體來講是不健康的,到目前為止有多少投資者真正進場?現在開始有一個氣氛好像是:啊!電影現在好像景氣啦,郭台銘要拍電影啊、很多人都要進來囉!都是煙霧彈啊。

所以你說輔導金;我覺得這個問題你想也知道,除非你現在已經有一個主流電影工業,然後你要去發展一些比較獨立、比較另外一種聲音、去保護本土文化什麼的,那你應該去弄一個輔導金政策這種東西。可是我們沒有主流工業,然後我們期待這個輔導金輔導的片子來挽救台灣的主流電影工業,這非常非常奇怪。

前陣子也有一種普遍的心態:在期待紀錄片來挽救台灣的電影工業。幾部紀錄片成功之後,就好像覺得:啊!好像又有救了!我覺得假如這樣子弄的話真的會很危險,很像當年的新電影一樣。我們把當年的新電影變成主流電影在供奉著,然後片商也一窩蜂的投資這樣的電影。

主流跟非主流、主流跟獨立,它有彼此互補的作用。主流的片子也需要一些獨立電影、獨立導演的創作者,以一些新的想法,灌注到一個已經枯萎的制式化的電影工業裡面;可是相對的你的獨立製片或是所謂的藝術電影,你也需要一些主流電影或電影工業的一些奧援,例如技術人員、演員。但是我們都沒有嘛!

這又說到說我們現在台灣有那麼多的電影科系,我都覺得好可怕,這些學生出來要幹什麼?我都替你們擔心,真的。你成立這樣的一個研究所,或是成立國立大學,可是整體的國家的藍圖沒有出來,都只是喊喊口號,沒有看到具體的東西。所以訓練那麼多影像人才出來,之後呢?

蔡:現在主流電影產業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自己形成的,它已經萎縮掉了。有人說台灣的主流電影會萎縮掉,跟台灣市場太小也有關係,那到底有沒有可能再起來呢?

吳:我覺得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不大可能像當年一些共產、社會主義國家,可以有效、有系統的去培養某種人才,或某種行業、某種工業。當你不是這種國家的時候,你就很矛盾,你不可能再去……。

假如電影工業真的該死,它就會死。好,它假如死了,政府沒辦法挽回的時候怎麼辦呢?我們這個民族或是這個國家,是不是還是需要有影像記憶?是不是需要有影像的文化這種東西?你就好好地去鼓勵創作這件事情,就不要每天用幾部暴紅的電影跟我說教,我們要重建主流的什麼什麼電影工業、電影文化這種東西,然後來投資拍什麼大片,拍一個什麼鄭成功,然後找李安回來……。

不要說你要用政府的力量,然後一年就幾千萬的預算、要重整什麼電影工業……,太好笑了。我覺得要找到自己的模式啦,台灣最沒有自信,動不動要採取誰的模式;沒有任何一個模式適合我們的嘛,因為每個國家不一樣啊!我們不要去學人家南韓怎樣怎麼怎樣,不要以為南韓什麼都好,南韓現在也有很多問題出現啊!所以要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有什麼、我們要什麼,而不是別人怎樣我們就去幹。

張:但是導演從1999年《起毛球了》就開始拿輔導金,一直到《給我一支貓》,跟現在的《松鼠自殺事件》;那如果今天不去仰賴這個所謂這種扭曲制度下的輔導金,那這些又該……?

吳:這種問題就好像國民黨的說辭:假如沒有蔣介石的話,我們現在都在啃樹皮;假設沒有輔導金,你現在應該沒有電影拍。時間如果倒流的話,沒有輔導金我還是一樣想辦法用別的方式拍啊!當初如果沒有國民黨來台灣的話,我們都要被共產黨統治,也許台灣被日本建設會更好啊!例如李遠哲博士獲諾貝爾,就應該感念聯考制度嗎?

不要因為甜美的果實,就開始懷念懷有劇毒的農藥:喔,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有……,我覺得這種邏輯是不對的。

張:那現在新聞局打算把電影以一種文化產業的方式去行銷,你覺得這樣子的方式不合適嗎?

吳:電影本來就是一種文化產業沒錯啊!我覺得他們是沒有做對、沒有做好、沒有去玩真的。
電影是文化產業沒有錯,只是沒有好好去做。講出來的口號當然都很漂亮啊,「愛台灣」很漂亮啊!那你要怎做呢?這是一個問題啊!

每次我去新聞局開會,他們就會說「我們今天廣招什麼專家、什麼學者我們共同來討論、來針對這個問題……。」我心想說,喔!拜託!我們要不要承認說我們沒有專家學者?誠實一點好不好?誰是專家你告訴我?也許有學者啦,但是我不曉得專家在哪裡。有專家在的話,你怎麼會看著這一切這麼毀滅的呢?

就像,我可能有一點無神論;我覺得假如上帝存在的話,怎麼會看著整個世界毀敗呢?所以假如有學者、有什麼厲害的專家,那專家怎麼這麼壞心眼啊?知道有問題也不來幫我們。沒有一個所謂的專家會知道藥方不跟你講的。

張:想再問一下導演關於影展或影展文化,因為您本身也有很多參展經驗。國片這樣的趨勢您怎麼看,又再延伸說以參加影展為取向的拍片方式,您覺得是好還是不好?

吳:我不曉得什麼是影展取向,至少我個人拍片不是為了影展。但是我覺得要有意識、有自覺的是:影展標準就只是一種標準而已。影展是一個你可以去看到世界上其他的人、其他的filmmaker、電影工作者在做什麼的機會。在這樣一個很focus、很narrow down的一個group裡面去present你的影像,然後有一些可能、有機會讓人家看到,然後有一些所謂的行銷商業的概念在裡面,就這樣子。

我自己的觀察,許多影展──尤其是一級的影展,已經慢慢地商業化,失去早年的那種精神了。你看這幾年的影展,以坎城為例好了;你要期待那些大師都長命百歲,因為他們每年就是把一些大師捧出來、扛出來,然後弄個議題、給他們錢、叫他們做功課、拍個東西。這幾年的坎城都這樣搞啊!這麼保守到一個無聊的境界,無法理解。

不要以為影展是藝術,影展是一種非常非常商業的東西。影展就像公司一樣,它要生存、它要知名度,那個就是一個商業;所以不要對影展有那麼高的道德標準。事實上藝術本來就沒有標準嘛!而且藝術的成立,或是說所謂的古典、藝術的那種價值,也是必須透過一個機制去形成的。

即便文學作品也是一樣,它不是一個作品在那邊然後就自然變成一個經典,它必須要有一些機制才會產生;例如說評審、讀者,或是所謂的一些解讀者、書評……。影展也是一樣,它是有一個權力架構的。所以不要迷信什麼影展,它就是一個行銷的機會,你可以去晃晃、開開眼界地方。

張:可以跟我們談一下純十六嗎?

吳:其實純十六它根本不是一個影展,它是一個movement,至少對我來說。現在常在講正名,我覺得正名很重要,因為有很多名詞在台灣是混淆的,所謂正名就是把名字弄正確,但我們弄得亂七八糟。

例如說中正紀念堂好了,我真的覺得兩邊都很蠢,我講真的,你假如覺得他是獨裁者,你還跑去獨裁者的墳墓弄成一個什麼民主紀念堂,有這麼蠢的東西嗎?我們怎麼會有這麼幼稚的政府呢?我意思是說那個背後的東西,所謂「名不正言不順」是真的有點道理,所以你們講純十六影展或什麼……。

我再舉個例子好了,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是不知名的導演就叫做新銳導演,我非常非常受不了這樣的東西。因為我被叫新銳導演整整被叫了十二年,不騙你。從我第一部得獎的《梵谷的耳朵》開始,我可以拿十二年前的報紙給你看;《梵谷的耳朵》第一次拿金穗獎的時候就說我是新銳導演,然後到最近一次記者訪問還是說我是新銳導演。

我面對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記者,他們看到我都叫我新銳導演。這沒有關係,也許是我自己不長進、知名度不夠高、片子拍得不夠多,人家自然覺得你是新導演。我覺得叫新導演沒有關係,可是你把所有新導演都叫做新銳導演,這件事情非常奇怪。請大家有點常識好不好,不要用新銳導演這個字眼來描述一個年輕導演、或是一個不知名導演、或是一個剛開始拍電影的導演。新銳導演是當年八○年代香港的主流電影之外,出了一批人,像章國明啊徐克那些人,那時候有個movement,有點像法國的新浪潮運動,所以那批人被稱「新銳導演」。

言歸正傳回到純十六,那時候電影的發展幾乎停滯;我們完全都被綁死了,尤其是我們這個世代,是最可憐的一代。我們這個年代的朋友,要嘛已經離開這個圈子──拍了一部片就不見了;要嘛就到現在一部片都沒拍到,非常非常多。相較之下現在七年級的比較容易就有機會拍片。我本身沒有當過副導,但是很多朋友從場務、副導幹很久,就是沒有機會拍電影,因為電影已經慘到那個狀況──映演管道會影響到你的生產嘛。

那時候大家已經落入一個瓶頸就是,反正懂事以來,要拍片就是拿輔導金,一千萬、五百萬都好,然後就去拍,拍出來沒有人看也沒關係,票房七千塊,然後大家回家繼續再加入申請輔導金的行列,那個年代其實是這樣子的。

關於純十六影展,我不能算是第一屆元老,蕭菊貞、鴻鴻、鄭文堂、魏德聖他們才算第一屆,我算是第一點五屆;第一屆舉行時反應出奇的好,決定乘勝追擊才加入我的《梵谷的耳朵》和黃銘正的《野麻雀》。那時候就是要突破困境,沒有人要放映國片、沒有人覺得國片沒什麼看頭,我們就用個16釐米、用一個長度大概六十分鐘七十分鐘,不是那麼長的電影,也沒有什麼明星,然後很低的預算,做了一個商業發行,導演自己去弄海報、去弄什麼弄什麼……。

其實純十六影展,我自己觀察,的確做了一個重要的示範,真的把一些所謂的國片觀眾慢慢找回來。但是某種程度也被誤解了,被認為做了不好的示範,讓觀眾習慣你們這些導演很厲害啊,那你們就什麼都自己包辦。所以到現在還是一樣,你說《刺青》或是《六號出口》還是導演可憐兮兮地跑校園巡迴,還是沒有辦法交給一個像樣的公司、像樣的單位、或應該做這些事情的來做。

我們當時做的純十六並不代表說,導演自己捲起袖子來做會比較好或導演比較專業,我們之所自己來做發行,不是。而是我們要證明說,我們拍的電影不難看,只是被曲解了;國片沒有票房並不代表國片一定是難看的或沒有存在的價值或意義,我們想突顯產業的問題;可能是整個機制、整個環境被扭曲了。但是不管怎麼樣,票房不好是一個環境的問題,不是電影本身的問題。

我們做了這樣的示範,但是被很多人誤讀成:反正就看你們這些導演表演吧!所以大家都弄得很辛苦,從籌資、拍攝到後面就一手包下來,就呈現現在的這步田地。所以它會有侷限,哪一個導演、哪個創作者有那麼多的能量、那麼多的精力,每部片都可以這樣搞?有些人比較不會做宣傳、不會做行銷就很慘;所以所有人都像被逼著去賣唱一樣,要去走入校園或什麼。

我剛才一直沒有回答《松鼠自殺事件》的行銷策略是什麼,我自己也一直還在摸索,但是我知道的是我不想走入校園,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我這樣講好像傷到別人,但每個人有自己的準則、自己做事的方式。蔡明亮走入校園、跟年輕學子走在一起我覺得非常好;但是我個人不會選擇這樣做。

張:所以當時純十六結束算是功成身退囉?

吳:對,我覺得那是一個行動,行動代表它不應該是個常態。16釐米本來就很難是一個正常的商業發行的東西。那時候我說影片的內涵不在它的寬度而在它的深度,16釐米雖然只有16釐米,只有35釐米四分之一的畫質,但是它可以傳達我們這一代的思想、這一代的狀況,我們這一代沒有缺席。

但並不代表我們就要找幾個導演然後大家湊錢、弄錢來自己拍、自己做放映。我們突顯的問題你們沒有看到,例如說商業映演的問題;幾個導演包戲院、做海報、貼海報,這是很諷刺的做法,我們那時候第一次這樣子幹。它不應該是一個常態。古巴革命成功之後,格瓦拉雖然還是穿著軍服到處晃,但他不會把辦公室蓋在野戰的叢林裡。

張:所以純十六的良性影響是把國片觀眾找回來,也證明台灣導演拍的片子不一定難看;可是它的負面影響是讓導演變成一個全能型的形象,製片、宣傳、行銷他都要全部包。

吳:對,就好像變成理所當然應該做的事情。因為導演身兼編劇很正常,但是導演另有編劇也很正常,但是我們變成身兼編劇、行銷……什麼都去弄。現在導演幾乎百分之九十幾都身兼著製片,哪有導演自己找錢找得那麼苦?

張:你剛才說不太喜歡校園宣傳模式,可以講一下優缺點嗎?為什麼你不會想走這個模式。

吳:因為我心疼創作者還要以這樣子苦行僧的方式去校園一家一家走,我覺得應該要留一點時間好好創作。宣傳、行銷應該有別種方式、有該做這件事情的人做,現在媒體這麼發達。我覺得策略性地走入校園當然應該,但全面性地走入校園我覺得好消耗,非常非常消耗。

以我們自己當過學生來講,下了課我就想逃離校園了(笑),怎麼會在學校,看看學校有什麼事情。學生也不是那麼封閉,只待在學校裡面,所以那個空間的概念……,其實不一定要殺到某個空間這樣去。而且你跑那麼多地方浪費很多汽油,很不環保啊(笑),沒有必要這樣子做。

而且我也開始懷疑它到底有沒有宣傳效果?上次我去成大演講,就有學生跟我講上次某位知名導演做校園巡迴宣傳,也是只有幾個人,就覺得蠻慘的。我是去演講,我把這件事分得很清楚,去演講,學生多少我覺得沒有關係,甚至只有一個人在聽我覺得都很好;但是去做宣傳這件事情,我就覺得不應該是這樣子做。我可以去校園為了對一個人演講我覺得沒有關係,可是去為了不管一個人或一個人以上做行銷宣傳,我就一直覺得它不對。

張:像《奇蹟的夏天》就完全走商業模式的宣傳,你覺得那樣比較好嗎?

吳:老實講我不是很懂行銷,也不確定它行銷的效益到底哪個比較有效;我只能說這樣「走入校園」不妥,到底這樣有沒有比較有效,我真的不曉得,當然我指的是劇情片的發行。我也了解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沒事養一堆行銷人員,我思考的還是跟其他的公司合作,既然要做商業發行,就應該要像是一個商業發行的東西。至於紀錄片適不適合以商業模式宣傳,還有待觀察。

張:導演未來有沒有什麼計劃?

吳:我現在很不願意講將來要做跟正在做的事情,有一些是商業機密啦!也不能說商業機密,其實也沒有什麼機密。有一些還沒有做出來就講了老半天,很像吹牛;不講又好像沒事幹,每次人家問那種「你現在進行什麼計劃」的問題,我就很尷尬。

有一個我可以講,是公視的案子。你知道嘛,就馮姐(馮賢賢)那部片,找了五個導演。光陰似箭,一晃眼,離上一次的《影像詩》四年了。上次限制在國內的詩人,這次國外的詩人也可以。

老實講從上一屆的影像詩開始,我就一直有一個困擾,就是本質性的衝突。對我來講,影像本身就是是詩的概念;我覺得詩是一種所有創作的核心、或是藝術的核心、或美的標準。那影像就是一種詩啊!不管你是拍寫實的或什麼,它本質一定有詩這個東西,poetic的東西;所以用影像來拍影像詩,我一直碰到很大的困擾。

當然我上一次沒有解決,我用唱的方式,成不成功我不曉得;這次我完全不用任何詩,純粹用一個故事去表達詩的意境。我在想,回過頭來詩是什麼?詩不應該只是一種押韻的工具嘛,因為中國的詩很容易去美化文字,去修飾那些有的沒有的,我覺得一點力量都沒有。詩應該是在處理人最難以面對的現實問題,就是最沒有能力處理的那個問題:你永遠不斷在開拓,但是又沒有人可以看到的一個東西。

因為它是這麼的內在,每個人都有,可是挖的程度不一樣,所以每個人呈現出來的真實或是詩彼此都無法了解。當然我相信最深的那個部份是一樣的,跟我剛才所說的那種最荒蕪、最深的那個東西是一樣的。所以我想那我就不要用文字的詩,把文字的詩影像化我覺得不對;就像你去把小說改編成電影、改編成劇情片,你也不可能只是把小說唸出來而已嘛!所以我乾脆不要用詩,用某種形式去表達出來,這是我現在在做的東西。

張:這種比較形式上的東西,是不是比較難用影像去呈現?

吳:不會啊!我後來就用一個很偷懶的方式,就是做動畫!

張:可是感覺起來跟您早期一些比較實驗性的作品相比,好像有點略顯使不上力的感覺;像動畫製作並不是很流暢等等。

吳:它預算非常非常不高,後來製作人知道我賠錢,還很好心地幫我去付一筆後製的費用,我差點眼淚都要掉下來(笑),我完全就是超支。預算低,加上又不是學生電影,所以你就不知不覺變成一個資本家,因為你是要付工錢的;我覺得人最可怕的就是,你去成為一個你最不想成為的那種人。我覺得我的經費有限,可是我很討厭去剝削別人,因為當我去做工的時候,我也不喜歡老闆剝削我,所以相對來講我給的預算就不會壓得太低。當然那個勞動條件也不是相當好啦,但我至少會堅持一個基本的工資。

所以當初我的製片跟攝影師講說:「我們預算很低很低喔」,那個攝影師就很緊張,說:「很低喔!那……那有沒有五千?」(笑)他說當然有啊!「喔!有五千我們就很開心了!」我們台灣的電影環境很可憐很可憐就是這樣子。有一次有個演員也是這樣,他收到我們的支票就寫信給我「謝謝你!真沒有想到參與低成本的電影竟然還有錢可以拿」,我聽了非常非常難過,為什麼我們的演員都必須要賣命演戲然後沒有工錢可以拿?我給他的錢也不是很高,但是有比他去麥當勞打工還高;我覺得至少要做到這種程度嘛!

回過頭來,所以那個預算花在人事費很高,我寧願後製少花一點、爛一點。我租了一個相對來講便宜一點的攝影棚,但景深很淺,打光就會黏在一起,所以在key的時候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後來就完全不管技術了。那這就是一個紀錄片啊,你要我怎樣?你期待我做一個動畫完美無瑕的東西嗎?沒有啊,它就是技術很糟啊,怎樣?(笑)

因為我一直意識到說;雖然製作人不要求我們把它弄到一個紀錄片的範疇裡面,可是我還是希望它是一個紀錄片──雖然像紀錄片的部分在比例上只有後面那個大概一兩分鐘的訪問。所以就回答了你剛剛說的粗糙或什麼,粗糙是被允許的,至少是被我允許的。

張:那導演關於《戰爭終了》這部片子,現在還有繼續發展嗎?還是說礙於經費……。

吳:一樣的問題啦,這種問題講久了就是很……望春風啊!(笑)就是沒人要投資你啊,你怎麼辦?我還在進行當中;但從First draft到現在,這近十年年下來情勢也有一些轉變,王家衛拍了《2046》,鴻鴻也拍了《穿牆人》。也不是因為別人拍了我就不想拍,而是說再拍這樣的東西要有更充足的理由,所以才會一拖再拖。
在金錢和時間都很有限的情況之下,要選擇一個題材的時候是非常非常掙扎的,除了資金的問題之外,還有對這樣的題材,拍那樣的東西,它到底有沒有意義?我現在覺得時間好像也滿久了,然後也不是說久到完全沒力氣了,所以最近在試著把這部片做起來,講起來很複雜。

但是拍電影本來就是很多方式啊!我現在突然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沒有所謂的主流電影工業,然後我們還在迷信某種東西;就好像說沒有錢的人跳不起華爾滋,但我們應該去發明自己的舞步吧?你不該只是去重複那些東西。所以我說窮人一定要有窮人的生存方式;那窮人什麼沒有但想像力應該最多吧?沒有錢的人什麼都沒有,但想像力一定是最豐沛的,想像食物的美妙啊想像什麼……一定是這樣子的。所以才說花是窮人最後的晚餐。

所以我覺得窮人的資源要出來,我所謂的窮人是指我自己啦!(笑)要想怎麼靠想像力把它變出來,在你完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我現在就在做這件事情。但相對的你沒有資源之下,你又不能說:你來幫我忙,我不給你錢。某種程度你又必須要去符合某種勞動條件,因為這東西是你要做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要陪你去犧牲,或者出賣他自己。

即便以前在紐約唸電影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個制式的deal,就是你幫我拍片、我一天給你兩個token搭地鐵,還給你bagel吃,你還可以有一片免費的VHS,(笑)就是還是有一個勞動條件、一個相對的東西。雖然說電影已經沒有所謂的專業或業餘了,因為每個人都在做其他不同的事情,哪個是專業導演你告訴我?哪個導演是靠著導演費在過生活的?我很想認識他,就這麼回事啊。

蔡:你剛剛講那個人事費,我很想問:我們台灣的那種委製案,不是說要多對等,但是我們人事費都要壓得很低。這好像已經變成一個常態或是很自然的事,製作費合理沒關係,但人事費大概都壓得很低,在國外比較不是這個樣子嗎?為什麼在台灣會這個樣子?

吳:對,就是對一個行業的認知跟尊重嘛!這就是為什麼我剛談到那種什麼當跳板的事情,會有意見就像是說;假如你今天為了生活所逼去當妓女,你發現一個富家女跑來跟你當妓女的時候,你是什麼感想?她可以當一天就跑回去過她的大小姐生活,沒有人知道,她享受過了當妓女的新鮮感;而你真正當妓女的人,你是一輩子在販買這些東西。你怎麼去面對這樣的衝擊?所以那種勞動條件的關係,我們對這就是無知嘛!

還有所謂創作,我也一直碰到這種困境,就是我覺得一直被當作藝術家這件事情非常莫名奇妙,藝術家也不是一個真正的工作或是什麼。什麼是藝術家你告訴我?但是好像有人就覺得藝術家就是搞創作的,就可以不用吃飯!即便是十七世紀的畫家,都有一個供養制度。一幅畫為什麼那麼貴?它的顏料才多少錢?可是我們從來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一部紀錄片就會被說「你一卷DV帶才七十塊」、「你一台DV才十三萬」、「所以你的預算四十萬就可以拍得很開心了」!然後人事費「這樣就夠了」。

可是,你假如真的去當一個全職或專業的電影、影像工作者,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而且是非常不合理的。然後拍東西不專業、或是說業餘、或是剛才說的沒有那麼精緻……又會被辱罵,人家會說:「你拍那什麼鬼東西!這個東西怎麼這麼差?」你看以剛剛的《影像詩》的東西,我拍到後來我的工作人員都有拿到薪水,我自己沒有薪水,我還要付房租什麼的,為什麼是這樣子?

以整體的認知來講,就是人事費沒有辦法提高。例如說你看Michael Moore的紀錄片、你看國外的紀錄片,你看下來就只不過是一樣的攝影器材啊,沒比我們獨立製片的器材好太多。可是相對的,他們基本的薪水一定會有,這種東西基本上一定會有,才有辦法安心工作,這是基本的嘛!我們的政府非常非常矛盾,表面上說我非常尊重創作者,可是在做的事是在踐踏創作者。就是說:「我尊重創作者、你們創作者很偉大」,每次什麼頒獎就:「創作者很偉大」,可是實際做的卻是踐踏創作者的事情。

再舉一個例子,例如說早年的台北電影節,那時候每次都說什麼「值得鼓勵、獨立製片是我們的文化」一堆的。可是整個評審機制,我覺得都在踐踏獨立製片,都把獨立製片當成是學生影片、業餘作品,真是可笑到極點!不斷地重複這樣的東西,對獨立製片的認識非常非常淺薄。

台北電影節的標準每年都改,前幾屆說英語發音的影片資格不符(笑),所以我《梵谷的耳朵》不能參加台北電影獎競賽;到了《給我一支貓》那時候的標準是說,只要你這部電影背後是有一家成立的電影公司,或是說你的資金是來自於公視、來自於這種單位、來自於什麼什麼,就不算是獨立製片。我說見鬼了!所以你知道,就等於是他們把獨立製片窄化成你要拿你爸爸的錢才算獨立製片,這荒唐到極點!我不曉得那一屆是誰搞的,即便是我的朋友,訂出這種辦法,都必須要嚴厲地譴責。我對那一百萬想了好久(笑),但我其實非常反對這個一百萬。
第一屆台北電影節他們把我們找去開會,我就是第一個反對的人,到現在我都還在反對。當初台北電影節剛出來的時候想要跟金穗獎拼影劇版版面,主事者相當很聰明,他知道首獎一百萬消息一出來媒體一定登得很大,因為我們是一個愛錢的民族。他們的預算當然有限,所以首獎一百萬之後,其他分類的那個categorize 就不能分得太細,這就是我一直很反對的原因。DV拍的片子、二十分鐘的片子、35釐米的片子、一千萬的片子……都放在一起比,你在比什麼告訴我?所以台北電影節最大的問題在這邊,罪魁禍首就是那一百萬。

你說你第一屆是為了媒體效應,但是你做這幾屆下來,有些成績也應該有點改變。當然每個人拿到一百萬都很開心,而且大家都有機會,可是我覺得拿了這個又能怎麼樣呢?拿到的人也許也有說不出的苦,人家會覺得他發了。

蔡:這就有點像在用樂透騙窮人一樣……。

吳:對對對對對!就是那種感覺!我們都很清楚評審這件事情,它本來就是強烈主觀的東西,但是那種些微的差距,就可以決定一個人可以拿一百萬。國外如果有這種高額獎金,通常都是要輔導這個導演;就賭嘛,賭這個導演以後會變成大導演,所以國家投資你。可能這一百萬就當你下一部片的資金,可能放在一個信託或什麼;但是我們送給你一百萬是像中樂透一樣啊,這非常危險。

我這樣講不是說有什麼黑市交易,可是萬一我是評審,我要不要給你一百萬?我好想給你一百萬喔,因為下次出來喝咖啡都你買單;而且只有三個人決定,這是哪一國的評審制度?你剛剛講到人事費的事情,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蔡:但這有辦法改變嗎?像顏蘭權他們也是這樣講,好像被當作藝術家就不用……。

吳:就是逼著我們去變成一個業餘的人,就是說你還要去做別的行業……。

蔡:卻還要用專業標準要求我們。

吳:對,然後你每次拿個輔導金,拿個什麼補助,拿一百二十萬,他們就覺得,哇!你拿一百二十萬應該好好拍出個什麼。可是說真的你拍個紀錄片一百二十萬能幹什麼?我們去商業電視台工作,年薪至少一百五十萬。假如一部紀錄片花兩年時間好好拍的話,你那個一百萬連導演的薪水都還不夠,這就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嘛。

然後國家文藝基金會的補助很討厭的就是,你拿到這筆補助,就不能再拿別人的錢。可是有些作品就是無法光用這四十萬或一百萬來完成啊,這是不可能的。

國家文藝基金即便是要輔導創作藝術,這些人也是要吃飯啊!為什麼從事創作的人就必須要想其他辦法去養活自己?我在販賣我的創意、我的想法,我的勞力,為什麼我要被處罰?(笑)這真的很奇怪。

陳:這幾年台灣一些新導演,都用影像來說故事、用影像來敘述。可是在過去很多新電影,會用一種比較文學性的角度說故事;相較之下現在更重視影像的敘述。就像導演你應該也是在這個脈絡下面來被談論的,所以我想問一下你的看法。

吳:這很正常啊,電影本來就是以影像說故事,它有文學氣質但還是透過影像不是文字。所以都是影像。即便是新電影的影像對我來說還是非常powerful。你有聽說過有人質疑小說家的作品「太文字化」嗎?當然不同的世代本來就有各種不同的方法詮釋這個時代,也就是當代的voice。也許我們早一輩的前輩,在他們那個苦悶憂鬱的年代,也許文學是他們大部份的創作養份來源,這個養成的過程是不一樣的。我們這一代或更年輕的一代都是電視世代、MTV世代、影像世代。

但是前一陣子侯導講過一些話我很贊成,他說以前他們拍電影的人都是從真實裡面去找題材、找故事,現在很多電影的創作比較是從影像裡面去找養份來拍影像、製造影像,因為影像這種東西現在太容易去取得了,就是什麼都是影像。例如說,現在的人是透過電視來知道馬的習性、知道馬長得怎麼樣,然後去拍一匹馬;不像以前的人他牽過一頭牛,他知道牛的味道、看過牛的鼻孔,然後他去拍牛。那散發出的味道可能就像你剛講的,所謂文學性的東西會顯得強烈一點;現在就好像是影像複製影像。當然我覺得以影像去思考和從影像吸取養分是不一樣的情況。

張:請導演跟我們分享一下,也許給未來要投入這個影像界的人、相關科系的學生一些建議,也許是技術方面的或是想法方面的。

吳:轉系啊(笑),我講真的。我覺得我講話非常危險啦,因為我講的意思都不是只是字面上的意義。當然我不會去鼓勵你們轉系或是說什麼……我是說,是真的要轉系!(笑)

我非常非常怕給什麼人建議的,不是我年紀比你們大或是經驗比你們多一點點,就有資格跟你們講那些屁話,我很怕跟人家講那些說教性的東西,什麼「年輕人就是草莓族」、什麼什麼的,我反對這種對年輕人嚴重歧視的用語。所以要給你們什麼建議我是滿惶恐的,但是假設硬要提供什麼建議,我會說:太多人講的話不要去相信(笑)。

時間是一個很弔詭、很抽象的概念,某種程度來講是不存在的。我們常常對外貌有一種很奇怪的想像,但一個人變成老人事實上就是一晃眼;所以其實並不是一個長者、一個老人他就可以怎麼樣。可是我們都會被逼到那個角落,好像你今天是個老人、是個老師就必須講某種話,教育下一代什麼的,我一直非常不相信這種東西,尤其是這麼抽象的東西。

假如說我今天當老師,在專業上我可能會比你們還嚴格,我覺得一定要怎樣就要做到怎樣,因為那是不同的關係。一個影像工作者的話,我會覺得你盡量不要去輕易相信太多人講的話;我記得以前我的學生問過我一句話,說假如我對於他的作品的看法或意見跟他的是相反的話,要相信誰的?我說廢話,當然是相信你自己的啊!這是你自己的作品,為什麼你要相信我的話?(笑)這樣講當然不是說不要相信老師講的話,而是說你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這非常非常重要。一些有經驗的前輩或是長者,每個人都是可以去挖掘的對象。

所以我每次一聽到說「我們來創造第二個李安」,我真的頭皮就發麻,你怎麼可能去創造第二個李安呢?應該要去創造更多無數的可能性、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為什麼一定要創造另一個李安呢?李安在台灣這個環境他早就完蛋了。不想成為李安這樣說法好像有點矯情,人家會說你當然不是他,所以當然很容易講;可是我意思是說,假如你是他的話,我真的覺得……。我一點也不會羨慕他的生活,全球的知名度啊什麼,我一點也不會想要成為他。當然我不可能、我也不會是、我也不是。我們不應該去copy另一個人的模式、他成功的範例是屬於他的你自己要找到自己的path。而且你要想像李安所承受的莫名奇妙的期待:回來就要母校講幾句鼓勵他學弟的話等等,這很奇怪,我覺得要開創自己的路啦。

我希望給你一些建議或幫助,但是假如可以再問我更具體一點的話,我可以回答你、給你一些意見,但如果你說「有什麼建議」,那太大了,我不曉得……我自己都對我的人生充滿了疑惑,我都不曉得下一步在哪裡(笑),說真的。

張:導演剛說的讓我想到,我看一些訪談裡提到說,您已經快被《梵谷的耳朵》煩死了?

吳:那時候會說那句話是開玩笑的啦!因為那是畢業論文作品嘛,從拍完《梵谷的耳朵》回臺灣之後,就一直在拍廣告,所以跟所謂電影或是創作已經變得越來越遙遠了。你每天處理一些事、處理客戶的情緒、客戶要把這個字放大你就要放大,就是這種東西。所以你唯一跟創作有關係的就是你之前的電影──最後的作品。也許從某一個角度來講,我會繼續創作的原因是因為,我不想再被人家問起同樣的問題(笑)。

像《後樂園》,就是一夕之間變出來的。當時我覺得,啊!我太久沒有拍片了,我永遠不可能拍到電影了,可是我沒有半毛錢、還沒寫出像樣的劇本、我什麼都沒有,但是我要拍電影,七分鐘;然後我當晚不睡覺,就把劇本寫出來了,隔天把我去東京流浪的影像日記剪出來。

一方面跟《梵谷的耳朵》也有關係,在美國的姊姊常笑我,你怎麼老是一片打天下啊?回台灣已經幾年了,一直都不知道在幹麻,然後每年人家再怎麼提都是提《梵谷的耳朵》。我不希望我一輩子只有一個《梵谷的耳朵》可以談(笑),好吧那我就繼續拍。拍廣告沒什麼好談,所以就開始拍《後樂園》,然後又開始寫劇本,然後就開始《起毛球了》,到紀錄片……,就慢慢地開始。所以所謂的煩死是這個意思,也不是說煩啦!就是你不斷去回答這些東西……。

我記得Fellini他就是那種拍完電影,完全就不再去看那部電影。某種程度我們去看自己的電影其實蠻痛苦的,我不曉得你有沒有這種感覺;有時候是一種自戀的情結,就很興奮那樣。可是又覺得我已經那麼累了,就讓這部片子出去走自己的路吧,好像一個小孩長大了,你就讓它自己去,它自己有生命了,你就去吧,再見。

蔡:其實你的作品風格是比較輕鬆的、比較自由的,影像算是滿曖昧模糊的感覺,可是我覺得你的內在是個蠻嚴肅的人。怎麼會有這種落差呢?

吳:我的講話就是代表我這個人嘛,我可以很自由地表達我的看法,甚至批判,只要不涉及毀謗。我一直相信影像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東西,我剛才有講過,而且我也不覺得影像應該去灌輸什麼。

其實有一個問題沒有問到,但我非常想回答,就是你提到所謂的什麼客觀、或是紀錄片客不客觀這件事情。我覺得這個東西真要來討論的話,我們在台灣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我們常常覺得紀錄片的發展蓬勃啊,什麼的,當然所謂的蓬勃還是有啦,就是有在進步、有工會成立等等。可是一般人或是很多電影工作者還停在討論客觀這件事的層次,對紀錄片的本質或是說真實電影這件事情,我們還是懵懵懂懂。我們沒有閱讀影像的能力的時候,包括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也不曉得怎樣去看電視。

例如說前陣子三立那個二二八的問題,我不曉得你們的看法,可是我覺得那怎麼會是所謂的「捏造」呢?那是專業的問題吧?那對我來講是專業的問題,那不是捏造的問題。二二八事件國民黨殺了這麼多人,這是事實吧?這也沒有主觀客觀的問題,這就是個事實;這個事實它用了一些影像、誤植了一些影像。它不像「腳尾飯事件」或是什麼,捏造出來的、用影像去填塞,然後告訴人家是真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三立的問題它是一個技術專業瑕疵的問題,不是道德問題。

但是我們已經沒有能力去解讀,我覺得一般人還是覺得,喔對啊,你們這些偏綠的電視台都在怎樣怎樣,我覺得我們是沒有那種解讀能力的。我很喜歡廣告的一些專業的東西,影像啊什麼的,可是我不喜歡廣告的本質,就好像影像我也覺得不應該去強植在人家的腦袋裡面,像一個帽子定在腦袋上一樣。我即便再怎麼反對法西斯、我再怎麼反對國民黨,我覺得我不會用影像這麼赤裸裸地表達出來,但是你說我的立場是什麼?我的立場非常清楚,我完全不會去掩飾所謂的政治立場,人怎麼會沒有政治立場?你反對營養午餐也是是一種政治立場;可是在台灣,你不喜歡國民黨就是偏綠的、就是什麼,這是很可憐的。

所以回到你剛才的問題,你說我在影像上很模糊,我在講話上反而比較直接。在影像上,因為我知道它的危險性,我不想拍一個影像去告訴你說「他就是什麼」,我比較希望它還是承載思想的一個工具;而且不只是感動別人,我們去消費悲劇幹什麼呢?所以不管紀錄片劇情片,我希望那種感動是一種很深刻的、有經過思考的、一種覺醒、一種進化,而不只是很感官上的,看到那個誰很辛苦、怎樣好可憐……。你沒有看到那整個結構性的腐敗的話,我覺得那種廉價的可憐是沒有用的。我不知道《生命》是不是這樣子,因為我沒有看過。有些片子只是在拍一些可憐人、拍一些什麼,可是當然紀錄片不應該只是在挖掘那個部分,你必須要把你知道的那種脈絡弄清楚,而不只是去販賣某種悲情、消費那些悲劇。

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星球不斷地一直製造一些災難,愛滋病什麼的,想把人類趕離這個星球,因為人類都只是在消費這個星球,就只是為了自己。我並不一定是那種環保主義者,我只是在想我們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團糟啦。尤其布希,好像跟我們沒有關係,可是布希這幾年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我覺得在歷史上他的傷害性和邪惡性絕對不會小於希特勒,我們現在不會覺得;就像當年希特勒的支持度很高呢!他是偶像啊!你用你的想像力跳到五十年之後,來看現在發生的事情:怎麼有這種人,隨便編個理由,就可以說人家家裡有武器,把人家炸死!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我們還在那邊討論?我覺得莫名奇妙。有人會覺得Michael Moore以影片批判布希的行為過為偏激、政治化;但這個就是一個真實的事情,一個人類的危機,拍電影不只是娛樂而已啊!

(編按:本段『三立、二二八』等內容,指2007年五月初,三立新聞專題報導中,在描述臺灣二二八事件的片段,利用了非二二八事件的紀實畫面,但並未在播報同時告知觀眾,事後亦否認造假。該畫面可能是國共內戰時國民軍政府處決共產黨員,或是納粹時期猶太人遭殘殺的影像,因此引起社會爭論。)

蔡:講話本來就是直接講,可是影像就是……。

吳:對,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你可以說愛情是美好的、生命是美好的,這種東西你用影像表達出來,就會很像說……。例如你經歷過越戰、經歷過當兵,然後哇!你是一個男子漢一樣,你終於了解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了。這個東西很像你剛說有些老先生說你們現在年輕人是什麼草莓族,我覺得那種論調是一模一樣的;就是你一定要經過什麼,然後就會成為什麼、才是什麼,這種都是很奇怪的東西。我不希望做這種人,去灌輸好像自以為是的東西;我寧願去把問題丟出來,把我看到的現象,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做到盡量不扭曲、盡量去尊重每一個被拍攝者,包含紀錄片或是劇情片,都是一模一樣。

我在拍《松鼠自殺事件》的時候,那水真的好冷,可是有一個鏡頭要跳水。女主角的經紀人就很緊張從台北打電話給我說:「導演,今天氣溫只有8度,關於跳水……?」我說我知道,我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我絕對不會要求我的演員做,這是不道德的。拍紀錄片也是一樣啊,所以你剛剛說的等待那一瞬間的東西,那麼重要嗎?一個人在跳樓的時候,你要選擇拍攝補捉這個moment還是要放下camera去救他呢?你當然是把camera丟掉去救那個人啊!這個沒什麼好討論的,不是嗎?可是我們太迷信捕捉一瞬間的東西,有時候就會做出一些很恐怖的判斷,期待那個一瞬間。當你在期待什麼的時候就很可怕、變得很嗜血,跟那些記者沒什麼兩樣,等待什麼事情發生,這非常非常可怕。我一直在保持、保護這樣的東西,所以有些人會覺得說,我的電影有些地方不曉得我的立場到底是什麼。

在《九命人》裡,其實我立場非常明顯,可是有些贊成體罰的人看了還洋洋得意,說「啊!這個導演非常好,不像其他的紀錄片都在攻擊……。」你知道之前那一系列的紀錄片,每部片都被一些老師都跳出來對號入座、那些導演都被指著鼻子罵,我覺得這是很悲哀的事情。所以我在拍的時候,就盡量避免這種狀況,並不是說我怕被人家罵或是什麼;因為要回歸到那個問題,就是我覺得這個老師很可怕,但我在拍他的時候,其實我一點都不希望他受到傷害、受到制裁,我沒有那種道德制裁的權力。我只是一個電影工作者,我不應該去侵犯他們,或是說讓他們難堪。

但是這並不代表說我不能把現實講清楚,我還是要把他們當年做的一些事情揪出來,可是我完全不希望這些事情重新被炒作。事實上也沒人關心這個訓導主任到底是誰,我在片子裡面也不透露是哪所學校,但我必須講出來的是,當年有這樣的訓導主任,然後他後來升官當校長,這個脈絡我必須講清楚。可是我不會期待說,讓那個校長得到應有的制裁,那不是我的工作嘛!我又不是法官。

蔡:你覺得如果把他指名道姓說出來,會代表影像的制裁嗎?

吳:我覺得有某種程度,對。當然這樣講太粗糙了,可能還要再更細膩:第一個,他願不願意站出來好好說我相信某種真理?我相信不應該體罰、不應該有髮禁;那今天這個訓導主任他對體罰堅信不移,我會給他充裕的時間讓他講。因為如果我相信真理這件事情的話,我就不需要透過剪接去告訴觀眾說,他講的話多麼荒謬──他自己會露出馬腳。要對真理有信心。

就像《提著腦袋上學去》裡面的訓導主任講很多話,有些反對體罰和髮禁的朋友一直不諒解,覺得佔全片比例太高了。紀錄片不好看有一個原因是我們放了太多好人、學者講的話,很可惜的是通常真理聽起來都會很無聊:垃圾要撿起來、吃飯三餐要營養……,這種話我們聽了都會很無聊,所以你看太多好人會覺得很無聊,一無聊,真理就被忽視了淪為紙上談兵。Michael Moore的影片就有一種特性,就是讓你所謂的壞人、或是價值觀跟你衝突的人,你好好聽他在講什麼,這非常重要。真理或你所信仰的價值就不會顯得「無聊」。

這並不代表你要看他們出糗,你要了解他背後的那些想法。他們不是沒有邏輯的,他們有一個很清楚的邏輯在那邊運作,雖然那是有問題的。我覺得那些東西要讓他好好講,跟他有相同信念的人就覺得很棒「對啊,你看你看!我們訓導主任幫我們講話,打小孩是對的……,你看他講好多話。」那當然對我們反對體罰的人,你看得也會血脈賁張啊,就會有很多話要講、刺激很多思考。你讓立場跟你不同的人好好講完他想講的話,你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跟心力去醜化他、去扭曲他啊。

有一點我覺得還滿欣慰的就是說,我拍這麼久,沒有一個在紀錄片裡被我拍的人站出來說,我所呈現的他不是他的樣子;就是說把他醜化、扭曲了,從來不會。還有訓導主任打電話來謝謝我,他覺得他沒有把最難聽的話講出來,我不騙你(笑)。他還很高興,因為他們每次碰到這種狀況,我們都會做所謂的平衡報導嘛,請什麼學者出來批判一下──一有事情學者的功能就是出來批判一下。

他們那些所謂被譴責的壞人,他們一直覺得我的話都沒有被好好講,但是我覺得要好好聽他們講出來的話。他們為什麼要體罰?為什麼當初會有髮禁?以那個桃園的國中來說,我很意外,原來剛開始學校發現有些女生刻意把自己男性化,為了防止同性戀,要求女生留長頭髮,後來因為發生學生援交事件之後,規定全校女生一定要剪短頭髮,要像個學生的樣子。我覺得這完全揭露了我們要去探討的問題,就是那個父權思想、那整個控制、那整個軍國主義……;那個東西是根深蒂固的。

我拍的東西常常會讓人家覺得比較冷或是什麼,我覺得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太原諒這個現實的一些事情發生,不斷在重複,你會覺得非常非常的無聊。Vonnegut有一部小說叫做Timequake,《時震》,就是時間的地震。他在小說裡面講說,發生了一個意外大爆炸,然後因為某種往外擴張的原理,時間忽然又往回縮了十年。縮了十年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時光往回倒十年,你該跳樓的還是要去跳樓,該要倒債的還是要倒債,你只是要重新再repeat一次。這個東西很有趣,你又有機會去用你的個人意志、自由意志去改變,但是小說裡就是在講你沒有辦法去改變這一切。

某種程度來講,每件事我們都不斷讓它一直發生,就像每次你看新聞都覺得,怎麼一樣的事情又再發生、然後一樣的專家又會出來講一樣的話;問題還是一樣在那邊。我們沒有好好地去處理問題,很多問題是共通的。就像雖然我們片子的風格很不一樣(指蔡),但是我們在探討的本質其實是非常非常接近的。同樣的悲劇不斷的發生,都是這樣子的,你知道嗎?

陳:我們剛有提到侯導,侯導說這一輩的導演是用影像來討論影像。你的影像很重視美感、敘述方式很詩意,可是有些人會認為說這樣的影像其實是在過度消費影像的本質。比如說一張畫像也許是沒有功能、沒有對話的,類似這樣的東西。如果有人認為你的影像裡面其實缺乏某些本質性的東西,儘管它都很漂亮……。

吳:什麼樣的人看到什麼樣的電影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就像一般人對於大師的作品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些影評人就可以寫八本書來討論一個鏡頭。我尊重那些不同的看法,但老實講我不懂他們在講什麼。我的影像絕對沒有太刻意地去鋪陳,完全沒有,我甚至可以找任何在座一個人擔任我的攝影師。我從來沒有去強調什麼影像美學,我講真的。

例如《松鼠自殺事件》好了,攝影部分是非常非常大的災難,找個沒有電影經驗的廣告攝影師,然後一個早上,因為某種關係他沒辦法再拍下去,加上之前幾場重要的戲都必須重拍。我十二個小時之內要解決這件事,我打電話到台北找另一個攝影師,Jake,他正在拍戴立忍的廣告,拍完直接飛到墾丁到拍攝現場接手。沒有看過劇本、開過會、沒有討論、勘景、沒有任何的溝通,而且一到現場就拉肚子,就拍了。你說我有特意去經營什麼攝影風格嗎?

我只是相信這個故事存在人類的某種狀態之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某種這樣的角色存在,就像大島跟那個May,所以我去捕捉這樣的真實。那是虛構的故事,但我相信這種人的心理狀態是絕對是存在的。所以我的影像風格、什麼風格,我一點也不懂也不在乎。所以你說什麼過度消費影像,我完全無法去解讀這個問題,因為我連拍一些最沒有去刻意去經營攝影的東西,都會被這樣子講。

《給我一支貓》的攝影師,他之前與張作驥合作過《黑暗之光》,拍這部電影就很辛苦;因為他之前的經驗是一個鏡位可以拍一天;我可能一個早上就換了五個鏡位。可是至少在那個年代,比較少人這樣在拍的時候,我算是異類,然後有人看了就不順眼,就覺得「喔!你鏡頭跳來跳去、你這換來換去,這對我來講沒有意義,所以你的影像太強烈了」。對這種評論我尊重,可是我不曉得怎麼去解答這個問題,你無法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感覺的東西沒有辦法去改變。但如果你說我這部片子用八千萬拍的,然後拍出這鬼德性,我當然會跟你吵架,因為這不是真的;可是你覺得這部片很難看、覺得這部片子沒有內涵,但「沒有什麼去掉本質性的東西」,我完全不曉得如何回應。

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剛才你講得很好,就是一個權力的問題。好幾年前我們在弄影展,開了個獨立夢工廠的網站,何瑞珠有寫一篇影評,我覺得寫得非常好;可是有人去罵何瑞珠說因為她的影評害他去看,但是影片不好看,然後還罵何瑞珠寫的影評爛死了。何瑞珠就寫一篇文章回應,那是非常幽默、非常有趣的一篇文章;她說,你們為什麼要去相信影評人講的話呢?影評人什麼時候有這麼大的權力?

這種事情在台灣我覺得特別嚴重,在國外越賣座的電影,往往被比較嚴肅的影評罵得越難聽。看看報紙的影劇版,每天不就是反智的八卦和毫無意義的商業訊息;在台灣電影文化資訊已經萎縮到一個程度的時候,觀眾像在大海裡努力抓住浮木一樣:誰告訴我去看什麼電影、有個「影評」看一下、影評這樣講喔……。

這回歸到為什麼我對教育議題這麼有興趣呢?因為這就是我們教育的問題嘛,我們從來不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你相信一個長者或一個威權去告訴你說這個東西應該怎麼走、這部電影好不好看。我覺得影評人說的只是影評人自己的看法,甚至我覺得目前台灣的影評人跟做實驗電影的人一樣,大概五個手指就夠數了。所以每次你問說有什麼影評……,誰啊?我不曉得有什麼影評人耶,真的。台灣一直以來就沒有成熟的一個影評制度嘛,現在有哪家報社在養影評人嗎?

有一次游惠貞就抱怨,每次某某電影上片,記者就打電話來問他們說「你對蜘蛛人這部片有什麼看法?」怎樣怎樣……。她一開始很有耐心地跟他們講,講到後來就說,你要不要請你們報社編列一點點預算,一點點就好,一個車馬費,然後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而不是你就這樣打電話來問我對這部片子的看法是什麼。

還有一個糟糕的地方就是,在台灣,每個人都問說我的電影為什麼找日本演員,然後把我說得像漢奸一樣。可是我覺得在台灣就是找不到我設定的演員,你不能逼我一定要找台灣的演員啊!我不是說台灣的演員不好,而是說我就是在那個劇本、那個角色找不到我覺得適合的角色啊!當你找到國外的演員的時候,人家就會開始用很奇怪的標準來講,這真的非常奇怪。

找國外演員的理由太多了,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台灣演員或華人演員多才多藝,身兼數職,就是沒有一個專業以拍電影維生;當然也不能怪他們,沒有這個環境。說實話就是我們只有藝人沒有演員;所以這個所謂的演員,他可能明天要出唱片、年底要開演唱會、要主持節目……,根本沒有檔期。

回到影評的問題,我一直覺得電影學者、影評人(Critics)、評論者(Review)、跟策展人,是不同的field、不同的專業,但是在台灣很容易是一個人在做所有的事情,這是很可怕的現象。在黨禁報禁的年代少說還有幾位影評人,就是焦老師那些年代,至少還有個專欄什麼的;就是基本上「影評」是種專業,也推動\建立某些文化論述。但現在尤其部落格的興起,更提醒我們必須嚴肅看待這個問題──從Gossip 到 Theory,誰來「評論」評論電影的詮釋?兩顆星的喜劇片和五顆星的紀錄片各自代表什麼意義?

談到這裡我忽然想起高達和一位美國影評人的對談。當高達大談電影獨立性的內涵與意義及重要性時,那位影評人自己對號入座;覺得被高達影射自己為體制所收編,進而反駁。他說自己並非受報社雇用,而是以影評人獨立\專業的觀點寫的專欄。高達的回覆讓他啞口無言:「以您的專業為什麼只寫好萊塢主流製片廠出品,當週上院線的新片呢? 您又為何從來沒寫過胡許(Jean Rouch)的《癲狂仙師》(Les Maîtres Fous)或其他紀錄片呢?」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