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台北電影節「社會公義獎」評選會議紀錄(上)

時間:100年7月14日14:00      地點:古亭捷運站三號出口,貓薄荷咖啡店
評審團主席:蔡崇隆(影像工作者、中正大學傳播系老師)
評審:蔡慶同(南藝大音像紀錄維護所助理教授)、陳素香(臺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T婆工廠》導演)、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貢寮你好嗎》導演)、王英倩(全國自主勞工聯盟秘書、影評人)

會議記錄:
王玨(社會公義獎規劃小組成員,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學生)
會議整理:梁家瑋(社會公義獎規劃小組成員,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學生)

評選形式的討論

蔡崇隆:會議議程已經排出來了,大家看看議程有沒有意見。

王  玨:那我把議程唸一下,再看看有什麼須要討論的。首先,評審相互認識,互推主席,繳交評審工作單。因為要統計名次,挑出前三名來討論。

蔡崇隆:是不是要討論過後再交,因為有可能會互相影響。評審一般都經過兩輪、有時到三輪的討論。

陳素香:要不然可以每個評審先講一下心目中的前三名。

王英倩 :簡單的統計一下再看看

蔡崇隆:然後就算第一輪嗎?

陳素香:第一輪我們還可以幫已出局的拉票。

蔡崇隆:那如果這樣,我們有五個人,五個人裡面要有幾票才會變成前三名? 就是要決定一下,要五個人過半數,還是要五個人全票同意才可以算是前三名。

蔡慶同:可以個別先提出認為進入前三名的有哪幾支片,進入第二輪的片都要有過半的人支持

蔡崇隆:把這個當第一輪。然後再進行第二輪,看那些被遺漏的有沒有人要救他的,可以說服別人。如果第二輪有人被救進去的話,那再來第三輪就是真的要確定前三名是哪三名了。所以至少有三輪,經過三次討論吧。那第一輪我們就各自講自己心目中的前三名,然後理由是什麼。然後請王玨做個統計。
                             

獎項精神討論

蔡慶同:我們評選獎項的精神要不要先討論?還是要之後再討論?

蔡崇隆:就先講一下評審標準,然後再看怎麼討論。那蔡老師要不要先講。

蔡慶同:因為這七部,包括沒有入圍的,都可能跟社會有關係。就是它可能出自對於社會某些人的一種關懷。所以我在看的時候就會面臨到有一些標準的問題,這個獎是否有其特殊的考量。我會把公義解讀成公平與正義,所以我在挑的時候就會注意到說,可能會跟制度的關係比較緊密,就是某個社會的制度涉及到公平與正義的問題。所以我就比較不會偏好類似社會關懷這樣的東西,我不知道其他人想法怎麼樣?因為它雖然也是社會的議題,但我就不曉得我們要突顯什麼價值。

蔡崇隆:所以有處理到制度這件事是重要的。蔡慶同老師的意思,就是制度的不公導致不公義,至於純粹愛心式的關懷,他認為是比較次要的。好,那阿香覺得呢?

陳素香:我本來沒有想這個問題耶。我在看影片的時候我會覺得他提出的問題在現在的社會是不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比如說環保、家暴、貧窮這些問題。所以我比較沒想說他一定要是制度性的,我比較著重於這個社會議題他是不是一個重要的,那也不見的是邊緣,譬如說貧窮、家暴,那不見得是邊緣議題,但是他在這個社會是一個重要的議題,而且也是嚴重的。所以我比較是從這個角度看。

蔡崇隆:有的議題一直都是重要的,有的議題會有一些新聞性、時事性的出現,所以對你來說新聞性更重要?

陳素香:沒有阿,我沒有說新聞性阿。我說它要在社會中存在。

蔡崇隆:不管他是不是有新聞性,只要他是重要的?

陳素香:對。或是我自己在認知裡,也許這個問題在社會上沒有什麼新聞性,但他是具有普遍性的。

蔡崇隆:或者說對台灣來講是重要的,就算它不是一個流行的話題,像環保。

陳素香:環保很流行阿,怎麼會不流行。要看它想表現什麼,它提出的觀點如何。

蔡崇隆:所以還是要回到觀點,不然罕見疾病一直都是重要的啊。

陳素香:我同意,所以影片提出怎樣的觀點,然後想要去說什麼是重要的。

蔡崇隆:就是他怎麼去看待這件事。

崔愫欣:因為我有參加初選啦,初選的標準就是在台北電影獎入圍的影片中選出有關社會議題的影片。我平常看電影也會這樣挑,就會發現有些影片是以社會議題為主軸在處理敘事,而有些影片只是把這些議題當背景,可能就不是我覺得可以挑進來的。把社會議題當主軸的那些影片,它對於如何促進現況的改變有較多的琢磨與思考,而不只是對於問題作現象的描述而已。

蔡崇隆:不是純粹的形容,那如果是分析又分析得不錯呢?

崔愫欣:對呀,就是要分析,不光只是形容。

蔡崇隆:可是聽起來你好像希望能有一些行動的能量。

蔡慶同:是說指出行動的方向?

崔愫欣:不見得能那麼具體,但是它會觸碰到結構與制度的問題

蔡崇隆:或者說是對現況的理解有幫助就對了

崔愫欣:對。我當然不是說他要指出答案,而是指出問題

蔡崇隆:至少知道問題的方向,如果是行動的話就是行動的方向。小英?

王英倩:就我來看的話,他處理的是甚麼樣的議題當然有個人偏好,主要是看他的觀點是不是能刺激我們思考。就是他今天呈現出來的,如果跟我們原本想的、跟一般主流大眾想的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的話,就像蔡老師剛才說的,愛與關懷我們都知道,看到弱勢族群的愛與關懷好像是一個本能式的反應。如果他只有碰到這個層面,我會覺得不夠,如果能以另外一個層面、觀點來看這個議題,這對我來講會比較有吸引力。

蔡崇隆:以前有個節目叫《愛心》,現在有些電視節目也一樣,對弱勢議題的描述,你看完可能對他很同情或很敬佩,然後頌揚一下,然後過了就算了,讓人有種消費的感覺。

如果是針對制度或議題在討論的話,則需要一個比較明確的觀點。因為明確的觀點就會帶來比較有效的分析,自然就可以刺激觀眾去思考怎麼樣才是未來比較好的改進做法。那當然改進這件事不見得是落在老百姓這邊,有時候如果影片談得好的話,政府可能會採納,但也不能都要靠政府。其實我蠻討厭這種片,到後來就是要老百姓自求多福,不然就是希望政府怎麼樣怎麼樣。當然老百姓要自求多福,但努力的方向也要明確,也許這就是紀錄片的目的之一。


第一輪討論


蔡崇隆:如果大家對這個獎有一定共識的話,每人可以談一下自己的前三名。

王英倩:我的前三名是《與愛無關》、《福爾摩沙》、還有《爸爸節的禮物》。

蔡崇隆: 目前是互相影響的階段,你要不要說一下理由,可以影響其他人。

王英倩:我先講一下《與愛無關》好了,在家庭暴力中,受害女性的處境總是比較容易被人理解,施暴者的說法一般人大概聽都不想聽。但這部片裡面導演給予施暴的男性許多空間,沒有太多的介入與批判,就是讓這些男性講自己在婚姻中面臨的困難、去回憶同樣被暴力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對配偶種種的不滿,甚至有些案主對他的配偶還有些怨恨。全片沒有矯情的懺悔,或者試圖給予如何擁有幸福婚姻的答案,有的只是呈現出夫妻在現實婚姻中遭遇的矛盾與衝突,所以我蠻推薦這部片。《福爾摩沙》就比較短一點,主要是對單一企業的強力批判,除了描述問題是怎麼發生的以外,還有一些分析。基本上它的資料蒐集非常完整,是一部看完後會讓人想要行動、感覺到氣憤的紀錄片。

第三部是《爸爸節的禮物》,這部片忠實記錄小林村倖存居民重建之路的艱難,如果只是心靈傷痛很容易讓人感同身受。這部片比較難得的是在於觀點比較多元,影片紀錄災民在組織的時候,因為不同的價值觀而受到分化,還提到了政府、慈善團體還有企業都介入了這個重建的過程,對災民產生怎樣的影響。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在當下災民只能被動的作出自己覺得最好的選擇。導演沒有特別follow 某些案例、個人或家庭,所以整個敘事可能比較跳躍一點,因為一下談這個人,但沒有去談他後來怎麼樣,而後又跳到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家庭。但是我覺得這個方式也沒有什麼不好,因為這樣的處理可以比較普遍的去看到小林村災民的狀況。

崔愫欣:我選的是《與愛無關》、《小林村》跟《沉沒之島》。

《與愛無關》還蠻特別的,是內政部委製的影片,應該是接案的,但是其中的觀點卻完全不官方。導演很獨立性的探討手上家暴的素材,而且是以男性的角度來看,這點很特別。它其實不只在講性別的問題、家庭的問題,也有提到制度的問題,像家暴法,所以對我們這種不清楚這個領域的人來講,可以了解一些制度性的問題。影片內容還包括外籍配偶,這又是另外一個面向。我覺得層次還蠻豐富的,能處理到這樣真的很不容易。我會想的比較實際,如果NGO或是老師在課堂要運用這部影片的話,會是蠻可以運用的一個教材或題材。然後再來就是小林村,談風災的影片很多,但是比較不一樣的是,好像沒有人像羅導一樣追這麼久,而且他還只是首部曲,我覺得首部曲並沒有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出來,應該還很多東西放在續曲。單就此片,我覺得裡面提及的資源分配、分裂都很真實,他都不避諱。但處理的東西並沒有很完整,但是我想畢竟是首部曲,還蠻期待看到後面的。《沉沒之島》的話,並非僅止於談氣候變遷的問題,而是在談普遍性的環境問題。它其實是從吐瓦魯的狀況再回過頭來談台灣面對自己的困境跟環境危機視而不見的事。就是當你去關心別人的沉沒時,自己的島也正在沉沒,卻習以為常都不關心,就像吐瓦魯人也不覺得自己在危機當中。我覺得他雖然點出這個東西,卻沒有很具體的在談議題,但是我覺得這逼得大家回來想台灣自身的問題。

陳素香:《與愛無關》也是我的前三名。《與愛無關》有意思的一點是,從一個施暴者的角度切入,往往可以看到比較多家暴發生複雜的因素,這個角度是蠻特別的,導演又能拍得到,是很用心的。因為一般來講,加害者不見得那麼願意讓你拍。而且導演可能也是放下個人某些成見,跟被攝者能夠真誠自在的互動,我覺得是不容易的。

《小林村》的部分我也覺得是蠻用心拍的,但是我沒有把它標的特別高分,是因為像這種災難片或921很多片差不多就是這樣子,我認為他並沒有超越像寶島曼波或是在中寮鄉那些片子,但就目前入圍的這七部影片,我覺得它在結構上還算完整,拍得也用心。

另外一部我跟大家比較不一樣的是我選了《生靈》,就是拍豬的那片。我們常在講的正義,通常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那動物的正義到底是什麼? 這部片是從一個動物權或是動物正義本身去切入,這有打動到我。

蔡慶同:第一個我推薦是《福爾摩沙》,理由是,去年到今年似乎就是石化年,它算是有歷史的脈絡,而且也觸及到社會、甚至是全球的一個視野。石化議題雖然這麼熱,但是能夠透過一部片子把一個議題談得很清楚,讓觀眾有一個很清楚的了解,而不是只有片面的訊息,同時也盡量讓觀看者是比較容易輕鬆閱讀的方式。那第二個我選的是《小林村》,跟阿香剛提到的一樣,它雖然是很傳統的紀錄方式,但我會把它當成一個很重要的歷史文獻,因為它能拍到這麼多東西,包括內部的、細節的以及長期的過程,這個是我比較推薦的原因。

那第三部跟阿香一樣是《生靈》,理由除了是觸及人類社會高度發展下動物權的問題外,第二個我選的理由是,入圍的影片其實很多是資深的導演,但他們的風格似乎都已經固定下來了。站在一個創新或提出一個新的議題的導演的角度,而且它又能夠深入到養豬畜牧的工業環境拍攝,這是我覺得比較推薦的。

陳素香:導演是什麼背景?

蔡崇隆:她是南藝紀錄所的學生,生靈是兩年前我還在南藝帶紀錄片製作課的時候,她的課堂作業,發展成現在這樣子。當時片長約十分鐘,蠻有詩意的,影像能力很強。後來沒有再聽到她的消息,以為這部作品沒有發展下去,沒想到她竟然把它作的更精緻。

其實我的前三名不止三部。一般而言,家暴影片大多從被害人的觀點來看,往往會導致加害人被妖魔化,像《與愛無關》這樣從加害人的觀點出發是很少見的。此片很難得的是,把通常被當作妖魔的加害人處理的還不錯。這樣處理方式會有一個意義,因為家暴,通常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產物。如影片訪談所提到的例子,小時候所遭遇的暴力,對一個丈夫來說會有一輩子的影響。我會覺得家暴紀錄片可以以一種理解而非仇視的態度來處理的話,光是這一點就蠻難得的。因為可以讓社會大眾比較了解說到底家暴這個東西真正的面貌是怎麼樣,不是只有看到受害者可憐。在這過程中,藉由社工和林明傑老師的帶領,除了讓加害人反思自己的一些行為或想法之外,對於導演而言,應該也可以感受到拍攝現場所蘊含的壓力和衝突的感覺,就是那種不知加害人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發。我覺得處理拍片現場的壓力,是拍攝這部片很不容易的一個地方。編導舉重若輕的能力,是我蠻肯定的。

再來就是《福爾摩沙》。《福爾摩沙》的製作團隊是我的公視同事,柯金源導演也是長期耕耘環境紀錄片的導演,他們很久以前就很想要做這個主題。可是在公共電視的環境要把台塑的問題拍出來其實並不容易,算是勇氣之作。因為台塑其實是公共電視蠻重要的金主之一,拍出來的話公共電視馬上就失掉這個金主,如果公視高層沒有肩膀的話,壓力就會下來到製作團隊上。該片製作人于立平曾跟我講,因為播出石化周系列報導,她被約談了好多次,他們還是都擋掉了。像這樣的影片商業台是不可能做,連在公共電視做都不太容易,可是他們還是做到了,光這一點我就覺得還蠻不容易的。它的處理方式比較中規中矩,屬於硬式的調查記錄片,是有一定的扎實度。片中有一個台塑事件簿,算是對台塑歷年來一些問題的總體檢,整理還蠻詳細的。

但台塑它可以坐大到這種程度,官商之間利益聯結的關係應該不小,影片似乎較少著墨,也許這部份難度是更高的。此外,王永慶過世以後,常發生工安事件,我個人蠻好奇後王永慶時代,也就是第二代的治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對台灣來講可能更重要,也許可以作為環保團體施壓時的參考。因為台塑不願意接受訪談,只能用當年王永慶講話的資料畫面,有點可惜就是了。

我有兩個第二名,就是《福爾摩沙》和《沉沒之島》。兩個都在處理環境問題,可是一個是比較硬調,一個是比較軟調。我覺得《沉沒之島》的特點是說,大家都知道黃信堯有他一向的風格,蠻特別的一點就是,他會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在片裡帶一點自我反思,有時候也在諷刺自己,這在一般紀錄片比較少見的,觀眾接受度也比較高,而相較於剛剛《與愛無關》是在處理壓力的部分舉重若輕,他的美學形式是另一種舉重若輕。面對複雜的台灣環境問題,黃信堯導演用吐瓦魯的現象由小見大來看台灣的環境問題,這種舉重若輕的能力是不太容易。我覺得跟福爾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說,《福爾摩沙》如果是很社會學的,那《沉沒之島》就有點哲學式或文學式的味道,它雖有一個宏觀的全球視野,可是你要它很深入的話大概也很難。它觀點就是對台灣經濟發展至上論的一種批判,雖然是一種軟性的批判,卻是一個蠻重要的觀點。而且台灣的環境紀錄片雖然不少,可是到底能不能發揮影響力,能不能有讓觀眾有比較高的接受度,我覺得黃信堯這種風格是一種嘗試。其實我覺得軟調硬調都好,這也許未必能帶來直接的行動能量,但至少會刺激觀眾用一個比較不同的角度來看台灣的環境問題。

第三個是《爸爸節的禮物》,其實《生靈》我也覺得不錯,後來就排在後面,等一下看看蔡老師有沒有要幫忙救一下。羅興階是一個很厲害、長期蹲點型的導演,他捕捉到救難過程中官僚跟人性的醜陋面。他觀點很強,但跟黃信堯不一樣,黃信堯動不動就跳出來,羅興階他是隱藏在很多片中的角色裡面去談他的觀點。偶爾也是忍不住會跳出來啦,像廣播電台訪問那段。如同剛剛蔡老師講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紀錄,新聞媒體無法處理的那麼深入。可是也要講一下缺點,雖然他是藏在多個角色裡面去談他的觀點,可是那些都是受害者為主,難以避免單一立場的局限,就如同《福爾摩沙》中台塑都沒有被訪問。只是在《爸爸節的禮物》,我覺得是導演不屑於訪問官員,或者說他認為只要拍到那部份就夠了。對我來講,處理一個比較複雜的議題,從受害者的角度當然是很重要的參考,但是卻是不夠的。觀眾能聽到不同的角度的一些看法,比較可以深入判斷。而且剛剛阿香也有談到,它裡面一些災後重建的東西其實不見得能超越《寶島曼波》,災後重建在任何地方其實都會引起紛爭,因為你只要有組織你就會有紛爭,而且又有利益的東西,這個不是只有在小林村才會出現。最好是透過片子我們真的可以去看到紛爭的結構性根源是什麼,而不只是歸咎於人的貪心而已。不過它還是我的前三名。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