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猴子的一生》:當紀錄片是一個修辭


《山道猴子的一生》


文 / 黃令華

晚間新聞的獨家報導寫道「山道猴子爆紅!作者看中商機一口氣註冊 12 項商標,產品『包山包海』」,這部由 Youtube 創作者 Eric Duan 所製成的短篇故事,分成上下兩集,總長 65 分鐘,上集於 2023 年 7 月 7 日上傳平台,下集則在隨之的一個月後上傳,完整的故事在網路上吸引極高觀看,至2023年九月中已經累積六百多萬次點閱,達一萬五百多個留言 —— 故事爆紅的背後是什麼原因?眾說紛紜,諸多網路自媒體創作者紛紛跟上流量,發起一部部「反應影片」(reaction video),也有像是知識型平台「窮奢極慾」快速跟上話題,發出影片探討故事背後可能蘊含的經濟成因與社會現象。

 

《山道猴子的一生》講述騎車跑山的年輕人,從對改車的興趣和交友,開始接觸到網路上得到知名度、獲得關注,進而得到金錢和同行女孩的青睞,最後卻又因為感情受挫、虛榮心帶來的蒙蔽與高舉不下的自尊,讓自己在第二段感情與金錢改車的遊戲裡兩敗俱傷,甚至將性命,葬在自己短暫獲得一切又失去一切的山道上,只因為情緒的衝突和對失去一切的頹喪,讓自己在關鍵的競速超車時刻,做出錯誤且無可挽回的決定。長期上傳跑車題材影片的 YT 頻道 Eric Duan 在作品簡介上寫道:「描述一位傲慢的年輕人沉迷於成為網紅的虛榮幻想,同時因感情創傷影響,逐漸深陷於被害妄想的泥淖,眾叛親離之下在山道上失去生命的悲劇。」

 

「這真是一部紀錄片!太寫實了!」這樣留言的玩笑話,為什麼我們需要在意呢?這裡的呼喊,絕對不是為了提倡「把山道猴子這樣的作品納入到紀錄片學理的定義中」,而是忍不住對眼前奇觀的真實,給出「紀錄片」這樣的盛讚。傳統的紀錄片從最早根植於在場、現實捕捉、剪輯梳理敘事,建構起自身的狹義意涵,近半世紀隨著物質技術、拍攝倫理的種種反思,紀錄片早已拓墣,朝向更開放、更充滿彈性的論述發展。筆者想藉由《山道猴子的一生》這看似與紀錄片八竿子打不著,尚無法塞入當代藝術領域的一部作品,開啟一連串針對迷因影像、AI生成聲音與紀錄片定義的奇想。最後只是想要試圖說出,「我們就把紀錄片看作是一種修辭吧」這樣的結論。這是一篇以嚴肅作為包裝,實則嘗試混淆紀錄片定義的研究筆記。


或許可以說,山道猴子的悲劇結構,呈現的不僅是厄運對英雄的制裁,還有英雄墮落時,對自身之惡的無力挽回,只能無盡奔向早已預設好的終點。《山道猴子的一生》沒有布萊希特式的疏離態度處理整部作品的間離效果,作者與劇中的人物沒有如 vlog,打破鏡頭構成的第四面牆、直面地向觀眾對話,而是透過幾個固定場景、迷因模樣的人物、電腦生成的聲音所構成的對白,讓觀眾安適地在一個隨機的時刻加入,成為悲劇的旁觀者與分析專家。它就是一部在 YT 爆紅的創作短片,結合迷因影像與數位生成聲調,來詮釋這個許多人感到共感的故事——或多或少,在生命裡遇過山道猴子,或曾在山道上看過呼嘯而過的身影——這些真實存在的人事物。

 

於是,在這樣一個虛構元素揉雜的新興媒體影視作品裡,我們該如何轉化艾麗卡・鮑爾珊(Erika Balsom)與希拉・佩萊格(Hila Peleg)在《跨領域紀錄片》(Documentary Across Disciplines )一書中點出「將紀錄片視為『方法』(儘管所提出的,是在探究當代藝術的脈絡裡)」的觀點,去理解《山道猴子的一生》中所可能帶有的紀錄片方法意圖?

 

台灣的觀眾買票進戲院支持《神人之家》院線紀錄片,再更興致盎然的觀眾走入國家影視廳中心,觀看一個個小螢幕裡展出的早期電視紀錄片片段,又再可能會成為資深的紀錄片影展觀眾。於此同時,許多或許從未這樣看過紀錄片的觀眾,在深夜啃食 Netflix 上面的真實犯罪紀錄片系列,同時也因為不經意在 YT 打開了《山道猴子的一生》,而忍不出讚嘆「這是一部多麼棒的紀錄片!」此刻,筆者似乎快要舉起旗子高喊「解放紀錄片學究式的定義!」無論是紀錄片轉向,還是尼寇斯(Bill Nichols)的七種紀錄片傳統定義,抑或是近十年最常論及的散文紀錄片與私人攝影機帶來的探究。我們還有可能從如此不像紀錄片的作品中,去理解觀眾認識道的「紀錄片方法」在哪?這還是可能的嗎?


「寫實的迷因動畫紀錄片」

「寫實」是反覆出現在留言區的關鍵字,這樣的寫實,對於鍾愛這部作品或為此感到驚艷的觀眾來說,是因為建立在對白、劇情的真實,使角色立體,以及最後主角失去性命所帶來的警世教育意味。而劇情的精準細膩,更讓觀眾開始意識到「作者」的核心位置和創作動機,大家積極地發言猜想,作者他既可能身處在這樣的跑山車圈裡,也可能做過扎實的田野調查——然而再真實的田野調查,似乎都難以讓人相信可以寫出如此血淋淋的對話,除非作者真實經歷過(Eric Duan一定就是一隻山道猴子!如此血淚的分享)。

 

從經驗轉化到劇情,作者結合對山道猴子人生的詮釋,用其特有的方式處理成迷因影片,這樣的型態對於某些觀眾來說,已經接近「紀錄片」的一種理解。無論是「應該入圍走鐘獎」、「入圍金馬獎污辱本片」、「我看都能爭取奧斯卡了。幫這部片上英文字幕,這樣國外的猴子也能看,相信國外猴不比本土少。」

 

但是,這部以 Wojak 經典迷因圖像加上 AI 生成聲音演繹的「山道猴子」劇本,可以用紀錄片的角度來看待嗎?

 

Wojak 的迷因臉,2007 年開始在網路上爆紅,這張苦情臉出現在一張在關於派對的塗鴉中,這張迷因臉就這樣被成為主角的表徵。影評 Youtuber  超粒方在《山道猴子的一生》爆紅後,火速在網路上上傳了「完全深度解析」影片,他提到導演 Eric Duan 使用在  4chan 網站爆紅的 Wojak 迷因臉,不僅是延續了 4chan 網站上廣泛分享厭女母豬故事的脈絡,同時也借用了迷因臉本身既空洞、充滿詮釋空間而的符號化形式,透過迷因本身病毒式穿播所牽連起的標籤疊加,運用這樣的手法來強化角色的身份。除了主角與配角的迷因臉,身著標誌六四日期與「莫忘初衷」四個字,也標誌出角色其實並不明白這些口號的箇中意涵,而只是混用這些標語在網路上多重的使用情境,來建立自己的人物設定。超粒方認為正是因為角色視覺的迷因形式,讓作者更容易直覺地說故事(借用迷因本身的意義與脈絡)、分享感受。

 

事實上,觀眾清不清楚 Wojak 迷因臉源出的形式與出處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迷恩所關聯的所有概念,看似複雜,實則在迷因傳遞的過程中因為反覆的複製和疊加,指向一種相對迴圈且單一向內的意義組合,甚至可以因為對迷因臉傳播過程中代表的模糊象徵意義,而對影片的角色進行奇觀式的預設(因為那張迷因臉,而注定悲劇的人設)。

 

蘇珊.布拉克莫(Susan Blackmore )在《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The Meme Machine)這本書裡從探究人類行為中的模仿能力,來探討何謂迷因。根據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 1976 年著作《自私的基因》裡定義,「迷因」(Meme)是文化中會經由非遺傳方式,尤其是透過模仿,傳遞下去的某種元素。觀眾在故事的開頭,就看到主角的行為不斷地朝向迷因臉壁花且邊緣的悲劇形象走去,他負債、被劈腿、虛榮又打腫臉充胖子,他成為了那迷因臉所勢必代表的典型角色,而悲劇的情節在影片的開頭早已預言所有,觀眾只是看著他一步步走向悲劇的終點——死亡,Wojak 迷因臉又因為《山道猴子的一生》這個新的迷因形式,而強化了自身相對封閉的意義組合,也就是 Wojak 迷因臉藉由《山道猴子的一生》再度自我複製,進而傳播。


迷因組成的《山道猴子的一生》可以算是動畫紀錄片嗎?在愛丁堡藝術大學 2011 年「動畫的真實:動畫、紀錄片和動態影像」(Animated Realities: Animation, Documentary and the Moving Image)研討會中提及兩部獲得國際獎項肯定的動畫紀錄片作品:《茉莉人生》(Persepolis,2007)、《與巴席爾跳華爾茲》(Waltz with Bashir,2008)。他們認為,這樣的作品因為非常淺顯地指涉了社會熟悉的歷史事件與作者的親身經歷,因而強化了影片所蘊含的寫實意涵,此外,影片結合了手機拍攝到的真實影像素材、重現社會關鍵事件扣連,如此交織了寫實與動畫的敘事方法,既挑戰了傳統紀錄片的定義也開啟了複雜的辯證討論。電影學者貝拉( Bella Honess Roe )與保羅・華得(Paul Ward)更進一步地在研討會中探討「『真實』如何透過動畫成為奇觀」,重要的是動畫作為一種工具或形式,它用以強調動畫與所指涉的(真實)人物之間存在張力,動畫既可以「使原本不可見的得以被看見」,也可以透過虛構元素與非虛構態度之間的拉扯來強化對真實的辯證。動畫紀錄片既不該被限縮在「重現那已逝去無以挽回的」主題之上,也並非只能載道動畫不是美學手法上的補充,而是對真實紀錄的挑戰,也就是透過建築「奇觀」使觀眾意識到真實的迫近。


《山道猴子的一生》


那麼 Eric Duan 利用迷因臉和 AI 生成人聲的手法所要挑戰的真實是什麼?他只是簡便地借用了迷因帶來的強大象徵,還是有其他意圖或方法上的可能?山道猴子既沒有指涉什麼明顯的歷史事件,作者也在 YT 頻道「約會診療室TV」受訪內容中表示,故事只有 3-5%的故事是屬於自己親身經歷,這麼是否可以反證《山道猴子的一生》離動畫紀錄片遙遠得很呢?或許將《山道猴子的一生》塞入動畫紀錄片或任何影片類型的定義裡都沒有太大意義,有趣的是這樣的故事為何讓人感到如此真實?貼身刺耳?我們忍不住大喊「真是紀錄片!」只是因為「紀錄片」這樣的形式與真實的絕對掛勾嗎?只是因為空洞的 AI 聲音消弭了真實言談的跌宕起伏,讓人得以退到完全理解腳本與對白內容,大量的空白讓觀眾更容易自我投射?

 

還是因為作者從網路上搜集而來的素材資料量過於龐大、豐富充足,而使得作者自言從素材中取得平均值來進行創作《山道猴子的一生》,得到大量共鳴?組合多個真實故事,集結成新的虛構性文本,這樣離真實多遙遠?迷因臉和AI聲音既不代表任何特定主體,也無法確立任何個體的身份,這樣我們還能認為它們真實嗎?反過來想,如果只是特定主體的親身經歷,不去考慮詮釋視角的問題,又,言談的聲音與人格相合,那麼就一定是真實的嗎?「真實感」到底是如何在視聽過程中,逐步在觀眾的感官經驗裡湧現呢?動畫或許可以想像的具象、想像的彼岸與拓展,卻也可以是對真實的挑戰。



「可靠的敘述者和AI 生成的真實」

伊蓮娜・萊姆巴赫(Irina Leimbacher)在《傾聽聲音:關於「聽見」紀錄片的實驗》(Hearing Voice(s): Experiments with Documentary Listening)點出,紀錄片中的「聲音」體現(embody)多重意義,它既是一種話語的表述,也是對主體性的賦權,更揭露了電影的作者性和政治性的能動。然而,作者認為如何去辨識「聆聽」(listen)這些聲音的主體是時常被忽略的,特定的紀錄片媒介與敘事結構形塑了聆聽者成為特定類型的聆聽主體。如紀錄片學者尼寇斯在其著作《紀錄片的聲音》(The Voice of Documentary)就批評道,部分紀錄片因為仰賴錄製而來的訪談,將受訪的學者專家所提出的內容視作文本證據,將其與文本的聲音排列、模糊界線,這過程其實偷渡了作者的聲音,為了掩蓋自己而賦予專家學者提出證據的代理權。作者認為,在異地受訪的專家學者們彼此因為特定共識而形構了主要敘事軸線中的「證據性」文本,然而作者編輯、斷章取義或將受訪者進行腹語術(ventriloquize)的編撰,時常被觀眾忽略,或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的操作之中,成為特定類型的聆聽者。聲音可以是主體的延伸,成為他話語表達被捕捉到的形式,然而卻也因為進入影片的敘事結構裡,聲音的排列與被置放的位置,可以使其原本代表的主體或其身份(identity)變得多變、不定且模糊。

 

電影聲響理論學家米歇爾・西翁(Michel Chion)點出,我們時常忽略言語的物質存在(material presence)與原始過剩(originary excess),認為言語(speech)是固定、永恆且安定的,而傳遞這些言語、被體現為聲響(sound)的聲音(voice)則只是短暫的、流動且轉瞬即逝的。

 

 

《山道猴子的一生》當中以 AI 生成且閱讀線上翻譯軟體的方式構成整體對話,也正因為如此,許多破音字誤讀(像是片中還 ㄏㄨㄢˊ錢說成還 ㄏㄞˊ錢),許多因為情節而被預期的情緒消失了,AI 毫不停留的直敘著唸,對白實在過於扁平,而顯得沒有生命,觀眾聽著對白的過程中落空——這似乎正在在地回應作者建構的山道猴子角色,是如何的隨意搬用標籤。如伊蓮娜・萊姆巴赫強調,語言是需要被解碼的符號系統,當我們聆聽(listening)言談內容本身外的聲音,而非理解或傾聽言語中蘊含的意義,那便意味著朝向更開放的意義,我們試著去捕捉言語意義之外的情感、積極地將這個沒有被符號參照系統框訂的聲音解碼,積極地尋求額外的意義,儘管它永遠是不完整地。那麼在AI生成的聲音之外,我們聆聽到什麼?是沒有靈魂的編碼?脈絡的空缺與失落?我們能夠純粹的聽見對白聲音、取用其中的言談內容,而不去聆聽、感知言語之外的「其他」嗎?AI 生成的聲音真的抹滅掉了這個「其他」嗎?


《山道猴子的一生》

菲歐娜・奧特韋(Fiona Otway )提出紀錄片中「不可靠的敘述者」(The unreliable narrator)或許可以成為一種有趣的視角。奧特韋借用韋恩・布斯(Wayne Booth)於 1961年在《小說修辭學》(The Rhetoric of Fiction)提出的「不可靠的敘述者」一詞,原本用來描述一種敘事手段,也就是敘述者提供的信息或闡述的價值觀,與作者在敘事裡隱含的看法相矛盾,進而達到反諷的戲劇效果。反過來說,當敘事者的言行和提供的信息與作品整體的價值觀相符,那麼讀者便傾向認為敘述者是可靠的。韋恩・布斯認為這樣「不可靠的敘述者」反諷形式是有其步驟的。讀者/觀眾會先注意到文本的不協調之處(或許與自身知識相矛盾);接著,讀者/觀眾會快摋姜這些不協調之處視為暗示,注意到敘述者與作者意圖的矛盾之處;漸漸,讀者/觀眾會藉由這樣的矛盾所撐出來的空間,去重新思考事實的位置;進而,讀者/觀眾會對作者隱含的意圖提出假設,試圖找出這樣反諷手法更深層的意涵,最後,藉由對文本不協調之處提出自身的解釋(或許包含聆聽到的聲音所蘊含的開放意義),讓不協調變得合理,提供故事一個合理的結局,以完整整個閱聽經驗的理解。

 

迷因的判讀和對 AI 生成的聲音背後蘊含意義的認識,仍須回到觀眾的閱聽經驗。知名新聞人范琪斐就在 YT 頻道「百靈果News」受訪內容中提到,影片最開始三、五分鐘她其實看不太下去,「畫得不是特別可愛」然後又都是「機器人的聲音」,讓她心想「這是什麼鬼」?但當故事走到女主角出現的情節時,范琪斐與其他兩位主持人開始感到共鳴,認為這部探討「人的關係」的作品是有戲的。儘管另外兩位主持人仍開玩笑說,觀看過程中有點看不下去,不太能理解其爆紅或深受喜愛的原因,部分留言針對主持人的態度認為,或許是因為主持人們都太過「菁英」(菁英到想要把這部作品納入影展這個菁英文化資本再生產的場域裡?實在太菁英了!),而無法理解故事中的男主角不只是因為是「incel」(非自願的獨身主義者),也是因為人生有時候是沒有選擇,這是一部寫實的血淚故事,而不只是笑話。

 

對於沒有選擇的無奈感受,或許 YT 頻道「窮奢極慾」所分析的「臺灣青貧世代」(39歲以下)會是最有共鳴,而正好這一代也是網際網路發展,開始大量使用社群媒體的數位原住民世代。這樣的青貧世代因為收入、經濟環境和金融知識水準而影響他們的財務狀況,進而可能進入債務的循環。除此之外,在社群上對特殊生活事件的曝光與同儕之間的欣羨,也導致另一種行為模式的循環,這些在社群中可被辨認的消費性象徵符號,帶來了虛榮與存在感,社會的階級越加固化、社群網路加劇了同儕效應,藉由炫富來得到肯定,導致借錢消費,台灣青貧世代成為債務奴隸,而對許多觀眾來說,《山道猴子的一生》不過是寫實地將普遍已經存在於青貧世代之間的故事說了出來。

 

同樣利用 AI 生成或扭曲聲音質地的當代藝術作品近年漸豐,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李亦凡個展「混沌的庇護所.zip」的作品〈Important Message〉,李亦凡挑戰錄像藝術固有的定義,以「內容農場」的關鍵字討論真假新聞、混亂腦控的新興科技時代,人們既熟悉又尚無法清楚分析的資訊亂象。他動態掃描建模的頭部模型張嘴說話、佐以 AI  處理過的旁白大舌頭地玩弄內容農場的矛盾與荒謬,更用這樣的迷因圖像和聲調達到諷喻效果。


抽開距離,數位化、數據化的言談聲響,由觀眾聆聽,儘管聲音的立場並非直接地對立或矛盾於故事敘事本身的價值觀,但這中間的錯差感,和數位帶來的去主體化勢必需要被再度解碼的模糊空間,讓觀眾重新思考言談聲音與言談主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菲歐娜・奧特韋認為紀錄片中不可靠的敘述者所創造的敘事效果,不只是挑戰了過去紀錄片中敘述者的權威地位,更讓觀眾再度去意識到,這樣權威地位的存在,且它並不穩固。

 

於是《山道猴子的一生》所代表的價值觀,是對青貧世代處境的同理與批判嗎?迷因臉和 AI 聲音的空洞、脫鉤、嘲諷與背後帶來的複製性傳播企圖 —— 這樣的形式放回到故事敘事本身,它是強化了敘事?還是削弱了敘事?這樣具有感染力、引發討論的作品,或許其最終達到的效果是前者,它引發了熟知數位生成聲響與迷因世代的共鳴,因為這是他們共享的語言,而在這個語言和聲響的解碼過程中,因為這樣的敘事策略,他們收穫了權力,得以去在空間之中解讀故事,這是因為山道猴子都是年輕人?這樣的敘事策略正好擊中了他的 TA,故反過來思考,這樣的動畫影片成為了 YT 年輕世代所希望的「紀錄片」?

 

我們可否說,紀錄片已經逐漸成為一種修辭 —— 當反覆定義紀錄片、重新梳理和排序紀錄片類型等論述失去了效力,變得反覆而顯得詭辯,從這個世代呼喊出「簡直是一部紀錄片!」的閱聽理解中,我們好像可以遙遙地向約翰・格里遜(John Grierson)擊掌,那句「紀錄片,是對真實狀況的一種創意性處理。」在迷因與 AI 時代,成為得以超譯、重新解讀的格言。於是何嘗不可?當對嘴跳舞、傳播病毒式短影音的抖音試圖進入影展,當《山道猴子的一生》成為某些觀眾心中年度最佳紀錄片,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可能會說他過去就已經建議過了:「針對藝術形式還是盡量不要定義得好,而是去看這個類別怎麼在特定的『文化生產場域』(a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被建構、辯護、轉化。」或許從《山道猴子的一生》爆紅的現象中,正是我們可以巧詐地重新反思紀錄片為何的時刻。


《山道猴子的一生》


____________

《紀工報第六十一期》

從一場失敗創業裡得到的:評《鑽石水族世界》/林忠模
《鑽石水族世界》與胭脂未施的泡沫現實/壁虎先生
《山道猴子的一生》:當紀錄片是一個修辭/黃令華
專訪導演許慧如:從《臨時工》、《地洞》再看《雜菜記》、《黑晝記》/陳慧穎
說好一個故事的力量:記《大風之島》參與坎城電影市場展 Cannes Docs/許雅婷
拍電影是一種觀察的方式:專訪 Laha Mebow 陳潔瑤-TIEFF 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大使/編輯部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