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勞動局長高寶華、副局長游竹萍 計畫主持人陳婉真、評審陳素香、黃惠偵與前三名學員大合照 |
文/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新聞稿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於今(2024年10月12日)上午在孔廟劇院舉辦「113年勞動影像工作坊」成果發表會,公布前三名、佳作等獎項。第一名作品《無痕模式》在對勞動影像的理解、影片創意、觀點及執行度上,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榮獲三萬元等值獎品。《無痕模式》為隱身在人群中辛勤工作以維持捷運站整潔的清潔員為主角,以找尋捷運清潔員為起點,透過敏銳的觀察,結合清潔員背後的故事,以「戲劇再現」為引,重新架構他們存在的痕跡。拍攝團隊由周家立、陳嶸、陳采霓 3 人組成「清潔員宇宙」,在專業導演的陪拍指導下,不斷腦力激盪著拍攝企劃、毛片素材、故事結構等大綱到細節,從初剪、二剪到定剪,讓學員快速在短短兩個月中呈現專業視角下的作品。
勞動局長高寶華表示,為了擴展勞動影像多元化的視野,以影像工作坊形式,鼓勵學生、事業單位、工會等組隊參加。本屆的影像工作坊幕後執行團隊是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活動在工會「影像知識扎根社會」的號召之下,獲得大眾熱烈迴響,有高達69組市民朋友組隊來報名,經專案團隊嚴格篩選後,共有 30 名學員成功錄取獲得參訓資格,競爭的激烈,印證活動的受肯定也提升了參與者的多元素質。好手們經過 70 小時的課堂培訓,並在 5 位監製導演的指導下,完成 10 部影片,影片題材涵蓋了來自醫療、照護、表演、桿弟、清潔、保全等職業的工作現場與人物故事,以及從性別、親職角度上探討勞動現狀、延伸到文化工作者的心路歷程。
今日上午辦理成果發表記者會,除進行頒獎及第一名影片播放外,更特別於下午時段進行各組學員影片的首映放映會及映後座談。除第一名《無痕模式》外,還有講述失智機構照服員故事的第二名《玉蘭花》及回顧台灣性平運動歷史的第三名《金鶴》;另外,講述高爾夫球桿娣的《果嶺奇姬》、夜間保全的《YouTube請搜尋“___”》和呼吸治療師的《隱形的呼吸治療師》均獲佳作獎。
本屆工作坊的十組團隊帶著他們關注的主題,參加短短兩個多月的密集課程與實作,學習影像製作技術及敘事方法,提升影像說故事的能力。並且在專業影像工作者的陪伴下,探討影像製作的思辯過程。同時,課程也從國際移工、性別、著作權等角度,增進學員對臺灣勞動現狀與勞動權益的理解。
更多詳情請見「2024勞動影像工作坊——在地發聲」官網
113 勞動影像工作坊成果記者暨放映會場次表 |
《紀工報第六十四期》紀錄片與社群
Stronger Together!全球各地的集體行動與動員-IDA 國際紀錄片協會論壇筆記/許雅婷
拍一部能建立社會連結的電影:專訪《河處是我家》導演洪艾蜜莉/謝以萱
紀錄片進入社區的終極挑戰―談「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何睦芸
【國家相簿生產者計劃2】專訪龍男‧以撒克‧凡亞思(上)
【國家相簿生產者計劃2】專訪龍男‧以撒克‧凡亞思(下)
細節解密:影視契約法律解析/劉璧嘉
「113年勞動影像工作坊-在地發聲」成果發表,十部紀錄影像作品首映/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