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睦芸(「紀錄桃園」企劃執行)
為什麼看電影不到電影院,而是選在社區活動中心,或廟埕廣場?
紀錄片工會承辦桃園市文化局「2023-2024 桃園城市紀錄片(以下簡稱「紀錄桃園」)」,其中一項執行計畫:「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串連桃園13區不同主題的電影放映。我參與了該計畫的規劃及執行,本文將由觀察報導切入,更進一步思考紀錄片進入「非正規放映空間」,能牽引出何種觀看力量?
社區電影趴有什麼好康
紀錄桃園的社區放映扎根多年,這筆由地方政府挹注的經費,秉持著「紀錄片來自真實現場」的精神,讓紀錄片貼近常民日常。
本屆放映,我們針對桃園 13 區的空間屬性、地方議題、社區紋理、文史特色出發,與地方團隊共同規劃主題片單,邀請導演或相關與談人進行映後交流;挑選特色點心也是重要的一環,透過食物突顯各地特色,比如:楊梅客家米食、新屋永安漁港魷魚條、復興小農的當季涼筍等,與民眾一起享用在地美味。
「電影放映 X 特色點心 X 社區聊天」三組關鍵字,總和了我們對「社區電影趴」的設想,對內創造社區內的互動場景,試圖讓「一起看電影」成為具凝聚力的溫暖聚會;對外則嘗試透過紀錄片邀請大眾走訪桃園 13 區,共同挖掘且珍藏――專屬桃園的社區風貌及故事。
「桃仔園電影趴」社區放映總場次一覽表 2024年3月至5月,桃園13區走透透(主視覺設計/辜方婕) |
這些、那些眉眉角角,都是為了創造對話
「社區放映」是個活動泛稱,每區設計輪廓不盡相同,大抵分為四種類型――親子同樂、樂齡共融、社區對話、議題探索――吸引形形色色的社群參與:住在附近的居民、關懷據點共餐的長輩、因點心和抽獎活動而來的民眾、親子家庭、對放映片單或議題感興趣的藝文愛好者等。以下讓我細數一些趣味的、深刻的現場觀察。
提及「社區放映」,最容易聯想的不外乎社區老少同樂。櫻花盛開的春天早晨,來到平鎮的社區活動中心,客家庄裡的阿公阿婆以客語談天,電影《阿公偵探大鬧養老院》是一群與自己年齡相仿的智利長輩,揭露長輩不甘被家人遺忘的心境。這部紀錄片也選在龍潭的市民活動中心放映,兩場映後皆談及台灣步向超高齡化社會的種種考驗,討論身為照顧者的負擔、自己晚年生活的想像,龍潭場的與談人張智宇,分享自己返鄉從事地方創生工作,其一目的正是希望創造年輕世代和長輩彼此理解的機會。
同樣充滿晨間活力的觀音場,我們幸運搭上保障宮農曆初一發放平安粥:吃粥兼看《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導演徐紫柔的外婆輕微失智,紫柔以後設的方式,邀請親友、鄰居、地方歌友會組成「記憶戰隊」,對抗一股讓人喪失記憶的邪惡勢力,影片記錄了大家一起拍 B 級片的創作過程。放映現場,觀音居民們發現熟悉的草漯沙丘成為片中滂礡的決戰場景,紛紛眼睛發亮,還記得有位阿姨說到:「好久好久沒有看電影......結婚之後就沒有再看電影了啊。」
紫柔帶著舅舅、媽媽,以及片中第一女主角――94歲盛裝出席的外婆來到現場 |
社區有老也有小,桃園、中壢分別規劃下午的親子市集(小老闆市集+桃園在地攤商),接續晚間的親子短片集放映。另外選在兒童節假期前往南崁兒童藝術村,邀請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出席,在友善且具安全感的場合裡,大小朋友們都願意拿起麥克風,分享動畫片《再見機器人》狗狗與機器人的情誼,觸動自己內心的某個角落。
蘆竹場放映《再見機器人》(攝影/何睦芸) |
桃園景福宮放映場(攝影/陳奕碩) 與「富文教基金會 momo mini親子電影院」合作親子短片集 |
紀錄片在空間場址成像
有別於電影院全神貫注的沈浸式體驗,社區放映感受到更多影像之外的訊息(像是走動的群眾、現場交談聲),一方面考驗作品能否抓住觀眾眼球,另一方面也是大眾影像素養的培力。此外,社區放映更著重於空間的既有特性及地方關係經營,本屆放映空間屬性多樣,包含了:日治時期閩洋混搭洋樓、百年宮廟、天主教堂、承載泰雅歷史的故事館、神靈搬遷後的廟埕空地等,參與者得以從空間選址與影像內容相互對照,感受桃園歷史及族群更迭的軌跡。
好比龜山場,我們來到「桃園回龜山陣線」努力修復保存的「曹家洋樓」,不少市民朋友第一次走進這棟足以作為龜山地標代表的曹家洋樓。這場放映《覆巢》,片中記錄了龜山牛角坡――2010至2014年所發生的土地徵收事件,導演鄭慧玲、被攝者徐玉紅大姐、協助抗爭的文化工作者王寶萱(同時也是回龜山陣線成員)久未齊聚。不論回龜山陣線夥伴們,以及耗盡心神的抗爭者,皆透過自身行動試圖把家留住、也為了把桃園具深度內涵的人文歷史留下來。
龜山場與回龜山陣線合作,於曹家洋樓放映《覆巢》。(攝影/何睦芸) |
談及居住議題的還有大園場,我們與地方藝術團隊「空城現場」、海口里里長合作,午後由空城現場帶領地方走讀,眼前景象滿是因航空城開發案而被封板的住家、被圍牆圈起的施工現場,經過僅剩廟宇外殼的福海宮,最後來到已遷靈的海口里土地公廟。那晚許多搬離的居民回來,導演劉人鳳以自身不斷搬遷的家庭影像作品《乙方及其後》,與大園居民對話。短片、搬遷現場、遭逢搬遷事件的居民都帶著「不得不」的感受,探討關於「離開與道別」的經驗如何面對及訴說。
大園場放映現場座無虛席,大夥邊看片邊話家常, 當暖黃路燈和投影機打亮已退神的廟埕,轉瞬的聚散將情感顯影。(攝影/陳衍良) |
復興場來到「大豹群故事館」嘗試與族群歷史對話,故事館陳設以立體地圖、文物、口述訪談等檔案,再現遭滅社的泰雅族大豹群的生活場景,拾起族人散落的記憶。其一放映影片《大豹:洄游》,由大豹後裔Behuy Masao(曾宇平)導演從自身尋根來訴說大豹族裔的抗日歷史。另邀請「原住民族電影學院」兩位青年原住民影像創作者 Abus Istasipal(鄭儀君) 、Rudaw Taru(謝皓任)與談,促進部落青年之間的文化影像交流。
復興場從平地來到山上,因放映活動而有機會走進大豹群故事館 長期致力泰雅族文化推廣的區公所秘書也參與交流,談部落文化復振、部落影像推廣的苦與甘 見了面就有更多合作機會。(攝影/何睦芸) |
捕捉現場的靈光閃現
作品完成之後,「面對觀眾」對紀錄片創作者而言也相當重要。社區放映得以拉近創作者與觀眾的距離,觀眾不再隱身於階梯式座椅,水平式交流考驗導演映後的臨場反應,有時面對觀眾的不理解、不認同,反倒刺激創作者推進創作思路,而觀眾也從觀影之中,反思習以為常或未曾關心的社會景況。
客家族群居多的楊梅區,以紀錄片《廳下火》探討:傳統客家社會,未婚往生的女兒不能葬回祖塔或家塚,出嫁的女兒不能祭祖的習俗。同樣身為客家人的鄭慧玲導演,發現許多長輩前來觀影,不免擔心長輩能否接受傳統觀念受到挑戰;然而現場討論熱絡,甚至開啟客語交流頻道,大家的觀念似乎也與這支影像與時俱進了。
還有一場相當特別的放映,八德場我們前往「聖母升天堂」,與越南籍神父阮文雄合作,阮神父長期為越南籍移工提供語言、食宿、法律援助等服務。蔡崇隆導演回憶起八德,曾於此拍攝台灣史上最大工殤事件「RCA汙染案」;能夠重返此地,並與阮神父、庇護所移工朋友們觀賞越南語版的《九槍》,對導演而言意義重大。映後一位移工詢問導演為什麼台灣警察如此對待移工,導演回應到:「正因為不知道,所以才放給大家看,希望社會一起尋求解答。」阮神父更提醒大家:「感受悲傷與同情之餘,更希望把個人的力量變成多人的力量,影響政府的政策。」
阮文雄神父(圖左)長期為越南籍移工提供語言、食宿、法律援助等服務 越南移工(圖右)參與映後交流。(攝影 / 陳奕碩) |
生活裡的影像還有公共化的可能嗎
不少觀眾回憶過往廟口看電影的經驗,我們也嘗試再現這般場景:新屋場來到「亼(ㄐㄧˊ)聚 - 共作空間」的三合院廣場放映,創辦人莊茹桀打理家鄉閒置空間,他說這場活動彷彿回到小時候,和街坊鄰居在社區觀影。廣場型的蚊子電影院創造鄰里之間情感交流聚會的場所,亦讓創作回到了人民生活的現場。
回溯台灣紀錄片走入社區放映行之有年,九〇年代政府以「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為概念推行「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全景映像工作室」作為鼓勵民眾運用紀錄片述說地方文史的先行者,致力於民眾影像培力、紀錄片社區放映推廣。2000 年代起,各縣市政府陸續開辦影像推廣課程(紀錄桃園邁入第 11 屆),社區型紀錄影像至今已遍地開花。
然而,走完桃園 13 區的放映感觸良多。首先是活動 KPI 人次壓力下,我們的規劃不只顧及活動內容是否貼合當地,仍須考量如何動員社區老少,以「免費電影、點心、抽獎」增加社區同樂感,難免本末倒置了社區放映的核心精神。再者,社區放映的懷舊情感如何與當代對接?人手一機的數位平滑時代,螢幕世界滑不完的短影音、OTT 平台看不完的電影,社區放映還能給出什麼樣的公共意義,其未來性在哪裡?更進一步的問,社區放映究竟能不能推動更多人關注社會、身邊的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區放映?才能夠勾動人群關注社會,以及身邊的人事物。
借用林正盛導演在大溪場映後的分享:「身為創作者,我們沒有失望的權力,必須持續和台灣社會做更多溝通。」回頭檢視這屆社區放映,我們試圖開展跨區域、跨歷史、跨世代、跨族群、跨國界的對話光譜,希望將現實場景、真實人物、事件串接,期許參與者意識到螢幕中的影像有其真實性。執行社區放映如何不流於形式,不成為一次性的煙火?而是透過紀錄影像進入生活,生產出更多集體的公共性參與經驗,成為持續推進社會議題的影像運動,是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紀工報第六十四期》紀錄片與社群
Stronger Together!全球各地的集體行動與動員-IDA 國際紀錄片協會論壇筆記/許雅婷
拍一部能建立社會連結的電影:專訪《河處是我家》導演洪艾蜜莉/謝以萱
紀錄片進入社區的終極挑戰―談「桃仔園電影趴:來咱社區看電影!」/何睦芸
【國家相簿生產者計劃2】專訪龍男‧以撒克‧凡亞思(上)
【國家相簿生產者計劃2】專訪龍男‧以撒克‧凡亞思(下)
細節解密:影視契約法律解析/劉璧嘉
「113年勞動影像工作坊-在地發聲」成果發表,十部紀錄影像作品首映/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