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型態的挪步遷徙:從高雄電影節與女性影展談起

路上On the Road(2022)/圖片提供 高雄電影節

 

文/林忠模

 

最近十多年來,伴隨拍攝工具更加輕便、普及的發展,造就全球紀錄片蓬勃產出的盛況。過往被認定屬於紀錄片使用的手法,顯著地滲透進動畫或實驗電影中;反過來看,也有愈來愈多紀錄片開始擁抱動畫或實驗性技法。這種類型消融的情況,再度令紀錄片的定義受到挑戰,重新開啟了關於真實的層次、以及虛構如何拿捏的討論;當不論就媒材、敘事結構而言,都已不易辨識出專屬紀錄片特有的成分,試圖提問紀錄片的本質,是否也已變成不合時宜的問題?觀看這次高雄電影節和女性影展幾部入圍競賽的作品,重新喚起這幾年來我心中潛藏的這層疑惑;但無法否認,每次紀錄片定義的鬆動,確實重新拓展了這個領域在形式及倫理的向度。 

 

是紀錄片還是動畫?


洪楷勛的作品《路上》,符合時下我們一般對動畫紀錄片範疇的理解。本片內容主要是父子倆開車在路上的對話,在影片中,由收音取得的聲軌,標記了它作為紀錄片、取材現實的特性,然而對話的互動所誘發的細微反應及情緒,並不透過攝影機呈現,而是交由全然手繪的動畫來反映。線條的自由度,為這部紀錄片中人物的形象,打開俏皮逗趣的一面。在看不見本人面容的前提下,觀眾本就會從聲音揣測其個性與面相,而手繪動畫既是在這想像上加工,也是在削減多餘細節的同時,強調兩人在父子關係中互動的面貌。換言之,畫出來的並非依循真人為基礎的素描或速寫,而是導演眼中的父親,以及他本人在父子關係中的自己。

 

此外,採用動畫得到的彈性,也更易於趨近父子倆在車內談話那種私密空間的狀態。從車內與外在風景細節的淡化,乃至以寥寥數筆刻劃人物表情,這個減法的過程相較於使用攝影機,更精確地帶出影片重心,亦即父子倆在交換意見底下的情感聯繫,以及當中隱約浮現的張力。兒子既想做自己,又不免期待著父親認同,尋求自立方向跟情感依附的需求,綿密地交纏在一起,成為親子關係形塑或拉扯著個人的動力。本片的紀實與動畫特質分別於音畫上並立的結構,也在片中某個時間點被巧妙混融:當下車的兒子注視前方不遠處的父親,父親回頭的面容瞬間變為現實中的真正面貌,而下一畫面中的兒子亦然;在這一刻,我們的感知,由原先以線條帶出的主觀情緒,再往物理現實多靠近了幾分,這也點出《路上》關於父子關係的主題雖是普世共通,但它同時也是獨一無二的、關於導演自身原生家庭的小故事。

 

不詳的一方 Noname Square(2022)/圖片提供 高雄電影節

 

至於黃信瑋的《不詳的一方》,則讓我更納悶起紀錄片與動畫之間的界線。片尾字卡既提到片中出現的實拍影像素材,皆是團隊赴台北六張犁公墓拍攝,但亦提及影片涉及的人事物包含改編創作情節;而即使實拍,視覺上其實也因經過大量加工處理而看不出攝影的痕跡。同樣含混的是,片中未曾表明身分的鬼魂主人翁,原型雖取自創作《恐怖的檢查》的版畫家黃榮燦,但主人翁的心緒流轉跟內心戲,卻顯然帶有創作者對黃榮燦生命經驗的想像。可是,也正因這種虛構與紀實難辨的狀態,令現有檔案本無法全然補盡的細節,在動畫中反倒獲得鋪陳的空間,去呈現不僅是紀錄本身、還包含如何看待紀錄的空白、以及由此所醞釀的情感。

 

於是《不詳的一方》所談的,也就不僅是黃榮燦的故事,同時串連起那些與他同屬白色恐怖受難者的類似經驗,他們可能是藝術家、知識分子或異議人士,甚至可能是不小心被牽連的平凡人,但同樣在一顆無情的子彈下被了結性命,被劃歸成荒野墳塚裡「不詳的一方」,且同樣有著來不及跟心愛女子成家、迎接新生兒的誕生、看著子女長大成人的遺憾。而他們,也恰似多年來以匿名方式流傳的《恐怖的檢查》,儘管姓名不詳,在歷史上被抹去,卻仍舊承載著獨裁政權下令人驚懼的暴力的痕跡。

 

即使紀錄片在傳統上慣於使用實拍技巧,然而畫面的框取、剪接的過程,仍同時具有觀察(observe)和陳述(recount)的一體兩面。採用動畫的《不詳的一方》,即使不具攝影機實拍營造出的真實表象,卻沒有取消上述所提到的一體兩面特質。因為這樣的特質,是建立在創作者如何去「接近」對象與素材的工作過程中,非僅是在光學上保留下對象或素材存在過的蹤跡。也是在這個理解紀錄片的層次上,我覺得創作者主觀性的介入,及形式採納的自由,才得以獲得施展拳腳的空間,並成為紀錄片得以自我反省、更新及尋求獨立性的源泉;因為紀錄片發展早期由國家所製作的紀錄片(例如英美在二戰期間、以及蘇聯所製作的大量新聞影像檔案),已經證明了實拍影像如何在政治宣傳的敘事下,反倒令我們遠離現實的複雜。回頭來看《不詳的一方》,與其說它要重現受難者的生命史,不如說更傾向是身為後世之人的創作者,面對前人生命經驗時所產生的、嘗試與之對話的意圖,試著接近那在迫害裡無處容身、悽惶的傷痛。由此來看,本片更像是要在歷史的殘跡裡,編織起「我」與「無名的他們」情感上的共通(片中第一人稱的旁白也強化了這點),喚醒觀者意識到這些無名墓碑的背後,也曾經是會歡笑、哭泣的肉身。


初始之光 The First Memory with You(2022)/圖片提供 女性影展


靜照對影片連續性的反叛

 

接續前述實拍影像如何易受操縱而遠離真實的話題。作為構成影片基礎的單格靜照,或許更易讓人意識眼前所見影像所依附的物質性。靜照在紀錄片中的出現,除了常見作為檔案的性質外,在接下來會提到的作品,則呈現出以靜照去切斷影片的連續性,引人思考實拍影像跟實際感知間複雜運作的關係。

 

謝宣光的作品《初始之光》以母親當初懷她期間、於德州拍下的拍立得照片為緣起,但是拋棄傳統敘事,改以一張張照片的凝視結合旁白遙想進行串連,同時她藉著溶接、縮放移動觀景的範圍、以手的影子撫觸影像、以及刻劃白色發光線條等手法,破壞我們慣常的觀看經驗;觀眾不再像隔著透明的窗,去接觸視覺上逼真且滑順流動的影像,而是每每被細節上的變異及外在的介入所擾動,因而注意力也隨之移轉。

 

《初始之光》提出了影像跟記憶彼此如何運作的問題,亦即回憶者心緒的波動,事實上讓記憶連結起的是若隱若現的殘像,並不像機器所記錄的標準、穩定;而意識浮動的樣貌,亦不同於鏡頭捕捉的精確。這些斷裂行進、時而互溶的殘像,不僅帶領我們回到導演未出生前的某段過去,還帶領我們邊走邊回看著,她凝視過去之時的心理狀態。對謝宣光而言,由這些照片所牽引,遙想懷著她的母親拍攝這些照片當下心中正想些什麼,最終似乎轉化為對自己竟得以誕生於世的神祕驚嘆。片中出現的那些動物,影像細節裡閃爍的微光,似也導引出光與生命的連結,跟生命初發的悸動。正如白色發光線條暗示著光亮劃破黑暗、生命從混沌中現身,光的起點、意識的起點、生命的起點,在此被以纖細而微妙的感知,融合在一起。

 

1/5400・單格舞曲 Flight and Frame(2022)/圖片提供 女性影展

 

至於張若涵由因疫情返國而未能及時沖洗的一卷 8mm 底片衍生發想的《1/5400・單格舞曲》,則處理她在日台兩地環境轉換期間感受到的起伏。由於疫情變化而乍然回到台灣,面臨的,不只是台灣欠缺拍攝 8mm 相關的底片及沖洗資源,先前在日本生活所習慣的事物步調,也突然必須重新適應。殊異的日常風景,構成知覺一腳在前、一腳在今的狀態,而所謂從現實變成回憶的過程中,又如何在這樣壓縮的情境下經歷轉化與調整?

 

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將「現在」變為「過去」?當張若涵採用將8毫米影格逐一貼在 16mm 透明膠卷的方式,於播放時使人因當中不齊整的跳動、外部空白的邊緣及手工痕跡,察覺到動態影像即為「接續播放的靜照」及其物質型態,她也在破壞影片以連續性產生的完整幻覺之時,提示著這每格影像在誕生之際同時是逝去,在經歷為現實當下之時亦成回憶。那麼有趣的是,正在觀看的我們,是在凝視哪個部分?人類意識的運作,除了感知每刻正在發生之事以外,又殘留有多少逝去的幻影?

 

然而,《1/5400・單格舞曲》除了上述手法外,前面近3分鐘仍保有實拍的連續性,在後續播放 8mm 影格段落中,也間或穿插實拍影像;此外,片中除了出現導演本人現身手工製作的過程,也在某一刻突然插進旁白說道:「還有三分,還有 3240 格。」對於連續性的反覆進出,以及帶有後設性質的作者現身,加上黏貼影格的手工感,似乎都意味,以影像記錄/創作一事對於導演而言,既是入夢/醒來的反身迴旋,也宛如揉捏陶土般地對待曾經與此刻於生命中發生的經驗,在無生命的物質上,喚醒存在過的魅影殘響,又同時肯認誕生與逝去的並存,必然是生命流轉的不可或缺;因此本片在回望那些影中人事的目光裡,既有纖細善感,又摻雜著些許淡然、釋懷的情緒,而日本跟台灣日常景象的彼此交錯、相映,也屬於這流轉的一道切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論是運用動畫在視覺上虛構的性質,還是就實拍影像本身進行細部拆解,暴露出其本身斷裂及與敘事共構的關聯,紀錄片的型態也在這樣的變化中,反映創作者對紀錄片的理解並不落進天真的寫實主義,而是更將目光聚焦以影像作為自身跟事件或經驗「相遇」的節點,而這個相遇是會產生化學反應的。創作者既在觀察,也在進行著詮釋及感知上未知領域的探索,而主客界線,也在這與客體對話的曖昧過程裡被消解。於是就此而言,紀錄片的存在,也就不建立在實拍擬真的基礎,而是建立在影像自身的悖論:它看似能說盡一切,卻獨漏了它自己。但這個空缺,也正是我們能一再以新的方式說故事的契機。 



《紀工報第五十八期》當直播遇上「紀錄片」

時間,凹進去了 ——《1/5400・單格舞曲》的微型宇宙/陳慧穎
紀錄片型態的挪步遷徙:從高雄電影節與女性影展談起/林忠模
當火星人著陸:從走鐘獎談直播影像和「紀錄片」之影像之慾/壁虎先生
Suddenly, reality is coming-談走鐘獎與台灣紀錄片獎項的觀察/黃令華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