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穗獎】「理所當然」的尋父敘事之外:雜談《爸爸歐巴馬》與《尋父千里路》

爸爸歐巴馬 Papa Obama(2023)/圖片提供 金穗獎

 

文/陳慧穎

 

綜觀第四十五屆金穗獎紀錄片入圍作品,家的命題(無論典型或非典型想像)作為本屆最為顯著的交集,基於家人的去留矛盾、缺席狀態所描摹出的想像空間又使彼此牽連:《舊橋戀人》聚焦公共空間裡「同居戀人/家人」的聚散拉扯,同樣碰觸關係暴力的《洞》又描繪出家與「全家」(Family Mart)互斥疊合間造就的間隙深淵;《觀景窗裡》以「此曾在」的家庭影像黏合當下空缺,進而懷念逝世父親,《跳飛機》則透過父親友人的口述試圖想像長期缺席的父親身影。而同樣具有跨國移動背景的《台灣紳士》,與《自由的人》各自鋪展出豐富獨特的聚焦面向,卻見「家庭因素」的無所不在。從這些作品可觀察到,「父親角色」往往深具舉足輕重的意義,而《爸爸歐巴馬》以冷戰結構下所誕生的台美混血兒為題材,「尋找父親」更成為貫穿全片的主題。


觀景窗裡 In My Eyes(2023)/圖片提供 金穗獎


 

該片由林聖賢執導,林聖賢與宋明杰攝影(註1),過程耗時四年,拍攝時機正好貼合主角阿忠透過 DNA 家族樹鑑定,與從未謀面的美國父親相聚的過程,並予以難能可貴的紀錄。其意義性不僅標幟阿忠歷經數十年四處碰壁的尋親之旅終有重大突破的轉折,更可從中看見國家或民間機構之外的互助連帶;其中也不難發現陳中勳著作《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2018,行人文化實驗室)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由賽珍珠基金會「亞美混血兒檔案」及諸多政府文件初探與拼湊出亞美混血兒現象的複雜向度,於文本之外則居中串起部分台美混血兒之間的聯繫,亦如座標般牽動著相關後續效應:早先2017年蘋果即時新聞以「尋父」點題的影音報導、2019 年報導者分別於一月及九月先後刊出的專題報導(註2)、九月以「阿忠與生父首度相聚」為主題的眾多新聞媒體報導、2021 年同樣由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的議題漫畫《誰不是米克斯MIXED 1951-1979:美軍在臺灣留下的孩子》,以及甫於去年完成的紀錄短片《尋父千里路》皆在此列(註3),若將時間點往前推一些,更可銜接上王湯尼、林億利、伍珮綺等人的尋父歷程。

 

在這些相互交織的事件序列裡,可觀察到一種常見走向:「尋父啟示」作為開端,經常性導向以「為解開當事人身世之謎」來驅動故事的「尋父敘事」,而緊扣此邏輯並賦予其話題性的新聞報導,則理所當然成為最容易進到公眾視域中的呈現方式。在有限篇幅下,描述冷戰時期台灣被納入美國反共圍堵陣線的時代脈絡,時常僅化作背景陳述,更多篇幅轉而在後續誕生的台美混血兒身世上著墨,或以「父子同聚」作為勵志性的類高潮敘事推進。

 

需強調的是,「尋父動機」在出自於當事人自主意願及選擇的前提下,其重要性與急迫性無庸置疑,而從近年來的交織事件中亦可感受歷程的異常艱辛(註4),耗費數十年未果的情況不在少數,即便有多方線索及科技輔助,相關資料及可動用資源仍舊十分匱乏,且經常性被排除在諸多官方的「正式管道」之外,若沒有民間自主推動與持續嘗試,實難以有累積至今的突破及成果。然而,有鑑於此,更讓人難以輕易忽視「尋父敘事」在眾報導、資料匯聚時顯而易見的龐然在場與共通性,也讓人不禁思考此類聚焦於混血兒身世的敘事模式是否能同時帶出另一種問題意識,使相關討論得以從中鬆綁,由此照見更多匱乏與闕如,以及更待疏理之處?
 

 

目光轉回同樣以阿忠作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短片,若將《爸爸歐巴馬》及《尋父千里路》並置觀看,兩者皆將「尋父敘事」各自收攏在內,但又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處理與回應。後者以「尋父」點題,卻在首尾祭拜客家列祖列宗的場景間,以卓蘭—雪山坑部落—台北—美國—屏東—卓蘭為敘事路徑,藉由不同的返家方向帶出單一尋父勵志敘事背面的曲折,從中顯見台灣社會所加諸隨行的不容與歧視,阿忠所吐露的則是更多對於養父的思念與感謝。片尾播放的阿忠成長照與台灣父母的家庭照亦是面向美軍爸爸的「尋父敘事」之外,一種極為少見且毫不張揚的反向提醒。

 

《爸爸歐巴馬》展現的是全然不同的風格。與前者「在車上」的調性相較,更居家,也更像友人視角,首尾的跳舞片段,與挪用〈愛情恰恰〉卡拉 OK 版來敘述「台美共舞」的方式,襯托出輕鬆詼諧又有點中二的風格調性,或許相對沖淡或平衡了「尋親敘事」必然導向的催淚敘事。隨著尋父進程,片中逐一帶到賽珍珠基金會、《誰不是米克斯》漫畫發表會、DNA 檢驗實況、阿忠與美軍爸爸的首次視訊與實際會面、台美混血兒的聚會等場景,甚至稍稍提及尋父歷程所伴隨的媒體效應、阿忠在鏡頭前重複自述身世的狀態,或是陳微妮面對阿忠尋父捷報與新聞的持續播報,對比自身情況而感受到的二次傷害。這些大大小小的場景與事件累積一方面與《失落》一書延伸出去的後續脈絡重合,攝影機的在場所撐開的時序更形同眾人在尋親路上的持續陪伴與支持。

 

爸爸歐巴馬 Papa Obama(2023)/圖片提供 金穗獎

 

即便風格調性不同,面對台美混血兒的尋親脈絡於歷史上所佔據的獨特位置,《爸爸歐巴馬》與《尋父千里路》則不約而同以最常見的「交代背景」方式處理歷史脈絡,當然篇幅考量必有其限制,然其中所運用的畫面卻讓人瞥見那些無法輕易被規馴於既有敘事編排之內,進而溢出敘事軸線的不安狀態。

 

《爸爸歐巴馬》主要以動畫形式,引介駐台美軍及越戰期間透過「休息復原計畫」(Rest and Recuperation Program)短暫來台的渡假美軍來歷。一個寫上「Girl Drinks」(意謂陪酒)的價目看板特寫,搭配幾句旁白,描繪起「一杯杯高濃度的愛情雞尾酒」如何由美國軍人的「血氣方剛與精力旺盛」,與服務美軍的女性「對優越文化的嚮往,混合想要脫離貧困的心」調配而來,其中帶到的一張插畫則明顯仿自曾刊登於《時代》雜誌、據稱引發蔣介石盛怒的裸浴照(註5)。緊接著,〈愛情恰恰〉卡拉 OK 前奏響起,畫面切至台中美軍招待所外大門深鎖的畫面,惟門上已綁滿公民團體反拆的布條,此時鏡頭搭配歌曲節奏固定於布條上「Save MAAG History in Taiwan」的字句,在被架空脈絡的同時盡顯矛盾諷刺。

 

在此想討論的,並非這段如何簡化與模糊化臺中美軍招待所文資保存爭議、「休息復原計畫」所帶出的酒吧文化與情色產業現象、美軍來台所造成的影響與其造就的複雜台美情結,而是,這些紛雜不安份的龐然支線,在無法隱匿其複雜性的情況下,又因敘事設定上的傾向,在陳述當下便已優先被簡化與邊緣化,不用說更難觸及這些支線底下所蘊藏的幽暗處——例如當時台灣政府為維繫台美友好關係而不斷透過國家機器壓制的美軍性犯罪案件、無數被噤聲處理的受害女性。至於「尋父敘事」本身面向美軍爸爸的方向性,也因爸爸離台後續衍生出的家庭問題與母親的個人遭遇,讓父子同聚的情節推展,間接穩固了台灣母親角色再次被噤聲的理由正當性。諷刺的是,這正好以一種光怪陸離的方式弔詭地接上官方處理冷戰歷史所傾向的調性:緬懷台美合作的美好時光,變相抑制了讓複雜度足以顯現、甚至是批判觀點進駐的可能。

 

相較來看,《尋父千里路》透過訪談、歷史檔案(包括動態影像及攝影)交代歷史背景的方式當屬工整(註6),卻也同時岔出其他想像空間:其中幾張女子在餐廳、酒吧作陪的畫面也同樣收錄在《攝影之聲》第 32 期的「戰爭機器」專題裡,介紹文裡寫著:「在此刊載的影像攝於 1966 年三月,正值美軍來台渡假需求大增,台灣官方對這項渡假計畫進行了一次具有宣傳性質的攝影工作,由中央社記者滕乃強拍攝,後列入新聞局檔案,現由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典藏。」某種程度上,這段文字再度印證了,以「服務」為名的觀光、娛樂、色情產業,在冷戰結構下國與國之間的政經部署間,一直都是極為有效的手段與工具,然爭議發生時卻經常被以國家關係優先或私領域的託辭遭到刻意打壓與漠視。事實上,介紹文裡還提及一部美國舊金山灣區電視台(KGO-TV News)於1967年拍攝的紀錄片《A Holiday from Hell》(註7),這部極適合「白男人影展」放映的紀錄片,揭露台灣如何形同某種法外之地,在政策的層層蒙蔽下提供軍人有效開脫的途徑,也再次說明無所不在的帝國式「東方風情」想像,在實際進駐「類殖民地」後對於在地女性又是如何毫不遮掩的公然進行分類及物化。

 

由這些岔出去的攝影與紀錄影像,以及不斷溢出的複雜面向,再回到原本的敘事軌道,猛然且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暗湧的,被迫隱沒與消逝的痕跡。《尋父千里路》裡阿忠在過年期間拜訪母親娘家時,指了一張牆上的人物照說這是我媽媽,「很多話她都不講,從來不曾提過我的生父是誰」。而母親極早便發瘋、被送去精神病院的遭遇,又與後面那些女子與美軍相擁的檔案照片形成格外諷刺的對比。

 

當然,奠基於「尋父敘事」之上的討論,並非要去爭奪哪一面向的篇幅比較多。而是,這些相對毛躁、難以輕易被收編的溢出面向,或許正指向某種持續消逝的動態軌跡,然所有的消逝皆有痛覺,在以當今視角回望過去的同時,又是否能在消逝當中挪動更多空間審視此曾在又從未遠去的冷戰遺緒,或從其中挖掘出更具反省或批判意識的未竟面向?

 

 

 

《紀工報第六十期》

2023金穗獎|難以明言,只有透過「距離」察覺:談《自由的人》與《跳飛機》/林忠模
2023金穗獎|《百夜縫生》:作為影像製作的遺體修復/壁虎先生
2023金穗獎|「理所當然」的尋父敘事之外:雜談《爸爸歐巴馬》與《尋父千里路》/陳慧穎
2023金穗獎|從金穗獎談起,紀實短片當前的環境與窘境/陳宏瑋(波昂刺刺)
國際連線|2023 山形紀錄片道場 Dojo 記行-ぽろぽろ(poro-poro)難忘的點點滴滴/陳詠雙
現正放映|階級從不為誰翻轉——廖克發《KAREN》、《一邊星星 一邊海浪》/謝鎮逸

 

__________________

註1:宋明杰曾於 2004 年完成一部同樣聚焦台美混血兒題材的《嘿!吉米》,近期曾於 2022 年黑影展「摸黑」單元放映。 
註2:一月報導者刊出〈西方的臉孔在東方悲鳴──亞美混血兒長達30年的尋親啟事〉,同年九月刊出追蹤尋親啟事後續的〈30年「父不詳」的解答與新生──亞美混血兒跨海尋親的未竟之旅〉。
註3
《尋父千里路》為鏡電視「另一種注目」紀錄片,由陳函謙、謝鈞陶執導。
註4:《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報導者的專題報導皆詳述台美混血兒的尋親之路如何反覆因外在的政治與外交因素、法律的持續變革、官方機構或民間組織本身的限制,或家族內部與私人領域的複雜因素而重重受阻。
註5: 請參《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p. 182-183。
註6:動態影像典藏於美國國家檔案暨文書總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NARA),敘述台灣因位居反共圍堵陣線的重要位置,美軍顧問團(MAAG)與中華民國軍隊合作的過程。攝影則典藏於台灣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註7: 《A Holiday from Hell》(1967),由 Sterling Seagrave 製作及編劇,Roger Grimsby 擔任旁白,Periscope Film LLC典藏。 影片連結(在此鄭重提醒:觀看可能造成後續不適,請斟酌觀影)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