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之後-台灣紀錄片發行及行銷經驗研究:寫在計畫之前

 

 

編按

「完成之後-台灣紀錄片發行及行銷經驗研究」為紀錄片工會委請計畫主持人施佑倫,計畫研究人員陳婉真和何思瑩,針對近十年來具代表性的台灣紀錄片發行經驗所進行的訪談計畫。《紀工報》預計將這些精采的研究成果陸續公開,以饗各位關注台灣紀錄片發展的讀者。

 

本篇為第一篇〈寫在計畫之前〉,簡介整案計畫內容,未來將以兩週一個案例的形式,一一向各位介紹這些精采的訪談成果。


 

計畫主持人/施佑倫
計畫研究/陳婉真、何思瑩


一、前言

1997 年,胡台麗導演的《穿過婆家村》在台北真善美戲院上映,是台灣第一部在商業電影院放映的紀錄片,獲得超乎預期的熱烈迴響,也為國內紀錄片的觀影打開了風氣。此後,雖然有不少台灣紀錄片屢屢成為寫下驚人票房,但多數紀錄片工作者仍然是以手工業的方式,單打獨鬥地發行和行銷自己的影片。本研究希望整理記錄近十年來具代表性的紀錄片發行/經驗,並理解在這之中創作者的思考與策略,以期能提供給未來的紀錄片工作者參考。

 

「一部紀錄片在完成後,可以有哪些方式被觀眾看見?作為一名創作者,可以有哪些選擇?又可以如何施力?」

 

這是本研究企圖探尋的答案。我們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挑選了 10 個個案進行研究,即將在接下來數週,分篇刊登。分別有:


●    1 位院線商業映演經驗豐富且票房亮眼的導演:楊力州
●    3 部在近十年來,選擇院線商業映演,但發行與宣傳策略極具代表性的影片:《不老騎士》《黑熊森林》《祝我好好孕》
●    1 位有與國際製片人合作經驗的導演兼製片:賀照緹
●    2 位發展自己獨特推廣影片方式的導演:黃淑梅李惠仁
●    3 個以不同方式參與、推廣、協助紀錄片曝光的機構: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同喜文化Taiwan Docs


二、計畫實施的具體成果

共訪問 7 組創作者及 3 個單位,創作者包括:楊力州華天灝李香秀陳育青與蘇鈺婷賀照緹李惠仁黃淑梅;Taiwan Docs、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同喜文化。並完成 10 篇研究主文、10 篇聽打稿整理、10 部訪談影片。於 2020 年 10 月 17 日在「半路咖啡」舉辦研究成果分享會

 

三、研究後的觀察結論

首先,在紀錄片的商業映演上,雖然我們所訪問的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累積多年操作成功的紀錄片院線映演經驗,培養了市場分析、社群經營、媒體公關行銷、戲院排片等專業人才,也有少數片商會發行台灣紀錄片。

 

然而,目前紀錄片的商業產業規模仍算不上完整,有能力執行行銷與發行的專業人才還是不多,再加上並不是每位導演都有足夠的預算支付服務費及可能的額外支出,也並不是每位作品都能找到氣味相投的發行商一同合作。

 

因此,多數想讓作品商業映演的導演,幾乎都得單打獨鬥,除了製作,還必須在短暫的時間裡找到資金,規劃並執行發行、行銷等其實並非其本身專長的工作。此次訪問的李香秀導演和《祝我好好孕》的兩位導演,就是這樣的案例。

 

再加上,每一部影片的主題、風格,以及導演的機緣、人脈都不同,觀眾的資訊接收管道與觀影習慣也一直快速的變動著,每一個發行、行銷經驗並無法複製,雖然名為商業映演,實際上還是較像手工業,倚賴創作者自行開鑿出一條通往觀眾的路,如同商業映演經驗豐富的楊力州導演所述,每一次的資源、經驗都截然不同,都是新的學習和摸索。

 

當然,除了商業映演之外,其實也有很多讓影片和觀眾見面的方式,例如研究個案之一的 Taiwan Docs,就是導演們可以利用,以參與國際影展、國際映演的平台;又或者是李惠仁導演選擇將影片全數放在 Youtube,供大眾免費觀看,以及黃淑梅導演自己籌辦能有更多映後討論時間的全台巡迴放映。

 

是故,本研究並無法提供或歸納一個通用的「紀錄片映演指南」,但在記錄下七組導演們迥異的創作初衷與理念、對影片的期待和定位、選擇映演方式的評判、過程中的反思,以及執行上的種種細節(例如人力與時程分配、行銷模式的推陳出新),再加上三個相關機構的眼光和觀察,相信每一個獨特的經驗,都能夠成為往後的創作者的重要參考和憑據。

 

四、本研究之不足

本研究中,多數導演因繁忙的工作量,沒有記錄下實際的預算金額、票房、上映廳數、觀影人次等,又或是簽署保密協定的關係,所以很遺憾地沒有辦法取得上述明確的數據,讓未來的創作者能從量化資料來比較與參考。

 

另外,本次研究尚未納入另一重要映演平台——電視紀錄片的案例,期待未來有機會開啟第二階段的訪問計畫。


*

下篇預告

院線商業映演中的嘗試與可能:楊力州 

《拔一條河》海報/圖片提供 楊力州

 

楊力州導演眾多作品中,很多都並非一開始就是由縝密的院線行銷映演計畫來啟動的。《奇蹟的夏天》,是從 Nike 委製的短片發展而來,而後與電影公司合作用商業模式發行。與 NGO 合作的《被遺忘的時光》和延伸自製的《青春啦啦隊》,則透過 NGO 原有強大的人際網絡與團體串連,在推動包場、口碑、人際行銷,與後續名人參與推薦上,有著無法計量的影響力和效果;《拔一條河》開始於與企業集團的合作,但在版權與後續發行上有頗為平衡的分配,並且在後續善用通路優勢成功地打開了影片的知名度;《我們的那時此刻》雖是美商公司發行,但因為對影片有高度的認同,與導演合作愉快。《紅盒子》則是楊力州導演首次嘗試自製、發行院線映演,完全以自身的人脈和過往的經驗,辛苦地走完整趟發行之路。

 

楊力州導演一路走來的發行映演之路,恰好也是這十多年來,台灣紀錄片在院線系統中,從異軍突起到大放異彩,有高有低起起落落的一段時期。而他這些不同的合作經驗,展現了如何與不同性質的單位合作,並在其特長上發揮推動院線的力量。但同時也顯現了,即使是身為有著豐富院線發行經驗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導演每次的發行合作,仍然未能有固定的合作方式與出資單位,台灣紀錄片院線發行,仍還未稱得上有其規模和商業化的模式。


延伸閱讀
〈每一次發行,都是一次新的可能-楊力州導演的發行映演之路〉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