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發行商,更是紀錄片放映路上的好夥伴——專訪「同喜文化」


(左)林睿育:同喜文化創辦人
(右)鄭雅芬:同喜文化現任職員


編按

「完成之後-台灣紀錄片發行及行銷經驗研究」為紀錄片工會委請計畫主持人施佑倫,計畫研究人員陳婉真和何思瑩,針對近十年來具代表性的台灣紀錄片發行經驗所進行的訪談計畫。

本篇為第九篇不只是發行商,更是紀錄片放映路上的好夥伴——專訪「同喜文化」。成立於 2006 年的同喜文化,專注於發行台灣紀錄影像 DVD。同喜的出道作《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是用一個大大的鳥籠,堆疊起 15 片用膠卷片盒承裝的 DVD,集結了從 1930 年代到 2000 年代共 22 部台灣紀錄影像,並附上一本 19 篇論述文章、25 萬字的參考書。可以看見他們有意識地透過 DVD 發行,企圖梳整台灣紀錄影像的發展史。

成立至今已過了 15 年,觀眾的觀影習慣已悄悄但快速的改變,對同喜也帶來相當大的衝擊,銷量大幅減少,要怎麼轉型、轉成什麼模樣?紀錄片創作者能在之中獲得什麼樣合理的利益?是未來值得觀察與深思的問題。

 

 
計畫主持人/施佑倫
計畫研究/陳婉真、何思瑩

 

打開「同喜文化」的網站,他們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秉持為臺灣影像工作累積文化資產的出發點,
著眼於紀錄影像出版的長期規劃,
有系統的以文字和影像對照的方式,
與國內資深影像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合作,
結合縱深與廣度,推出具有深耕意義的影音與文字出版品。


成立於 2006 年的同喜文化(後稱「同喜」),距今已近 15 年了。

 

這 15 年來,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台灣紀錄片在院線上映並屢創票房佳績;我們看到匯集最多資源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移師到台中國美館舉行,又返回台北;我們看到大大小小的紀錄片放映暨講座活動,在社區裡、教室裡發生。同時,我們也看到觀影習慣的改變,從 DVD,到網路 BT 種子下載,再到跨國網路OTT影音隨選平台的誕生;以及,街頭巷尾,一間間影音出租店的消失。

 

專注於發行台灣紀錄影像 DVD 的同喜文化,是怎麼看待這十五年的變化,如何看待「發行 DVD」這件事情,又會給予有DVD發行意圖的創作者們什麼樣的建議呢?本次訪問,我們邀約了同喜文化創辦人林睿育(現已不經手同喜業務),以及同喜現在主要職員鄭雅芬,與我們娓娓道來。


想發行DVD?你有這些選擇

 

首先,在睿育和雅芬眼中,如果你今天是一位想發行 DVD 的導演,面對不同的發行商,可能會有些細微條件的差異,但你大概可以有兩種選項。

 

第一種,是自備一筆費用,然後經由發行商聯繫壓片廠,發行商亦會協助上通路。這一種選項,導演本身要承擔的成本,端靠導演對這片 DVD 產品的要求。

 

睿育和雅芬指出,因為目前的壓片廠只接受最低量為 1000 片,「如果只是口袋版,就是一個紙袋放一片 DVD,連塑膠盒都沒有、節目冊、什麼多國語言選單也沒有的話,當時差不多要四、五萬元上下。」雅芬說。那如果導演有更高的要求,例如要用紙盒 ,或是再找包裝美術設計,那費用也要再往上提。



《粉墨登場》/圖片 同喜文化提供

 

 

當然,也是可以試試看直接去和壓片廠談,但就會遇到例如倉儲的問題(可能需要有一個空間放上百片DVD),上通路也會比較辛苦。

 

「如果導演只是想要自己賣,這樣的話,那其實不用透過發行商,因為發行商的好處是你要上大通路會比較有資源,但如果你沒要上通路,其實不需要經過發行商。」睿育說明道。

 

而第二種,則是導演提供母帶給發行商,接下來的製作、發行、行銷、上通路等等所有工作皆由發行商來執行,也因此,最後回饋給導演的費用會比較低。這種,也是同喜目前與多數導演合作的方式。

 

有意識地透過DVD發行來梳整台灣紀錄片

 

《黃屋手記》/圖片 同喜文化提供

 

只要稍微翻看同喜近 15 年來發行的 DVD,光是從外觀上就和一般塑膠殼夾帶一張紙的 DVD 有很大的不同。像是他們的出道作:《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便是在一個大大的鳥籠裡,堆疊起裝載一片片光碟的膠卷片盒。這套「作品」,以紀錄片發展史為脈絡,集結了從 1930 年代到 2000 年代共 22 部台灣紀錄影像,並附上一本 19 篇論述文章、25 萬字的參考書。

 

2006 年還是 DVD 相當普及、也是大眾除了電影院之外,最主要觀看電影的方式的年代。彼時剛離開風潮唱片的睿育,與舊識黃庭輔導演討論後發現,當時的情況大多是上了院線、票房表現不錯的紀錄片,順著出一下 DVD,而老片子、或是沒有機會上院線的影片,似乎就沒有發行 DVD 的可能,也沒有因應 DVD 的發行在做比較商業化的行銷或宣傳,因而覺得應該用一個更「通盤」的想法來看待紀錄片的發行,也就成立了同喜開始自己作,並推出了《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

 

我那時候對於「發行」這個東西的構想,比較不喜歡用單點的方式去思考,我還是比較喜歡套裝的概念。對我來說,紀錄片它既然是一個有時間感的作品,而如果同喜要做的東西又是一個有歷史價值的東西的話,那我怎麼想都覺得它沒有辦法只走一部一部、單片單片發行那樣的模式。(睿育)



其實,這個有一部分也是黃庭輔的構想,他建議我說,你可以不只是像公視那樣子只做單片、短期的發行,而是可以做更多策劃型的發行計劃。他幫助我把可以去找哪一些人,談哪些片子都想好了,但他沒有說你一定要單片發或者是一定要套裝發,這他倒還好,是我自己覺得應該是把它組裝起來比較意義。而且其實到了我們做行銷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上通路做行銷,你打一部片也是一個工,打一整套也是一個工,但是利潤是不一樣的。

 

在那之後,同喜發行了蔡崇隆導演的《油症—與毒共存》,後續也有許多和社會議題有關的紀錄片DVD發行;同喜也推出了包括黃庭輔、胡台麗、黃信堯等多位導演的導演系列;作過兩部實驗片的發行。這些影片作品幾乎都沒有上過院線。
  

《黃屋手記》/圖片 同喜文化提供

 

把「發行」、「販售」結合「巡迴放映」活動來推廣紀錄片文化

 

紀錄片本就小眾,而為了要把這些DVD賣出去,同喜的作法和多數的發行商很不一樣,他們並不是只是壓好一個產品之後送到誠品或博客來,而是要擬定出一套適合這部紀錄片的發行行銷計畫——包括文案定調、產品設計、產品內容、合適通路洽談以及行銷活動安排。

 

我們要先了解這個片子它有哪些素材,然後我們要幫他切到哪個方向去,因為一個紀錄片你和觀眾第一次見面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那個「HELLO,你好」的面向很多,你是要先談議題,還是要先講溫情,還是就走硬調的,或是軟調的等等。所以,我們要去下標,做文案方向的確認,接著做美術調性的確認,然後要跟導演協商,看他是否可以接受,因為有的時候你幫他想出來方向,導演不一定能接受啊。談好之後,再來就一樣寫文案、做設計,然後進印刷廠看樣,片子這邊就看樣片,確認字幕還有選單,最後差不多了送包裝。(睿育)

 

包裝好進到倉庫之前,我們就要先想好說哪一些通路要先送多少出去,以免全部1000進來都放在倉庫裡面。最好情況是一進來的時候,就有一部分送到通路,不然庫存壓力會很大。所以你要去想說這個片子適合哪一些通路、不適合哪一些通路 ,如果你確定金石堂是賣不動的,那你不要進金石堂,要不然其實是製造損耗,損耗品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成本壓力。



《追尋圖博之歌》/圖片 同喜文化提供

 

而行銷活動呢,也要想影片適合在哪一些通路上辦怎麼樣的活動,單純的放映還是要結合講座呢?導演一定要到嗎?還是說在學校裡有老師在就好?還是說這間獨立書店的老闆就可以帶?還是說我們發行端的人去談就可以?那如果一定要導演到的話,我們是否需要支付導演費用?這些真的很繁瑣,都要一個一個去敲。

 

李惠仁導演的《不能戳的秘密》為例,其實洽談時導演已經將第一集全片都放在網路上、正在發展第二集的階段,但同喜仍認為這部片仍然有線下觀影的需求,於是和導演達成共識,待第二集完成後發行 DVD。

 

同喜認為《不能戳的秘密》是一個新聞議題式的影片,很適合在學校放映。「打學校對發行商來說也非常好,因為它可以賣公播版,對我們來說,公播版比起家用版是比較主要的收入來源。」睿育說。

 

因此,他們在 DVD 發行後規劃了非常多場巡迴放映,包括了校園、社區大學、獨立書店或咖啡廳。

 

那時候這部片跑了超多巡迴欸,因為剛好議題就在新聞點上面,所以有很多校園的邀約,有一些甚至是直接在校內課堂上放的,然後老師之間介紹來介紹去的。李惠仁導演也非常樂意去參加這樣的活動,我記得一個月有將近十場,地點也跨足台灣各縣市。(雅芬


 

辦一場小型放映看似簡單,其實要協調與商量的細節很多,場地的設備狀況、交通問題,因為有同喜在前面 Cover,導演也就可以省取很多聯繫上的力氣。

 

而發行黃亞歷導演的實驗作品《電影・實驗電影待以名之的事物 》對兩人來說,也是印象深刻的經驗。

 

當時是黃亞歷導演主動與同喜洽談,雅芬回憶,「因為實驗片其實還是非常小眾,根本沒有人要做這件事,你看市場上根本找不到幾個實驗片的出版品。但跟導演談了好幾次,發現他是真的很認真,對於 DVD 的發行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所以就其實沒有怎麼評估,應該說,已經知道這片不會賺錢,但還是想說那就做吧。」

 

因為是實驗片,雅芬恰談了一些獨立書店的放映,「但也不是書店說要放就放,要評估他的書店客群到底合不合適,所以後來洽談成功的場地是比較少的,因為在台灣很現實的狀態就是這樣,實驗片就是少數中的少數。」她說。

 

訪談至此可以發現,除了 DVD 產品設計之外,同喜其實也花了非常多的力氣在後端的行銷活動「巡迴放映」上面,這讓他們的角色除了是 DVD 發行商之外,亦像是導演的巡演夥伴,更是讓作品被更多人看見的紀錄片文化推廣者。

 

也因此,對於想和同喜合作,或走這樣 DVD 發行模式的創作者,睿育提醒:「不要想說這從這上面回本,要當做這筆錢丟下去是回不來的。」雅芬也表示:「導演需要空下一段時間跟著我們一起跑,要把它當成是另一個行銷和放映的行程,推廣影片的計劃,跟發行商合作。然後,音樂版權要處理好。」



《刪海經》巡迴放映/圖片 同喜文化提供

 

 

觀影習慣改變下的轉型困境 

 

那麼,隨著大眾的觀影習慣改變,OTT 平台的繁盛,在現在這個每個人家中恐怕都已經沒有DVD放映機的時代,同喜又是怎麼看?有想過,實體的 DVD 以外的載體或發行形式嗎?

 

雅芬表示,這樣的趨勢對於同喜來說的確影響很大,最明顯的當然就是銷量一直在減少,而同喜 2019 年至今也未再有發行的新片了。也因此,為了維持營運,目前同喜收入以嘗試接政府的標案(多數是舉辦活動),以彌補紀錄片發行這塊營收不足的部分。

 

會不會要開始轉型?這我現在沒辦法回答,因為我不知道。但是目前來說,如果還是可以繼續幫導演推紀錄片,當然是我們比較想做的事情,不過我自己對於這樣的營收並不是很樂觀的。(雅芬


那麼同喜是否會考慮像是 CC註1,將經典的紀錄片重新發行?或是繼續發行類似《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的作品?睿育認為以台灣的環境來說,私人公司來作這樣的事情還是很困難的,不僅成本高昂,能獲得的商業利益也很低。公部門目前有在做,但是礙於制度,進展進展既慢,也快不起來。

 

結語


睿育認為,目前影音的數位發行,相較於音樂的確是處於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態。
 

音樂在做數位平台比影像還要早很多年,然後獨立音樂其實是整個商業音樂跟流行音樂的狀態都成熟穩定之後他才搭上去的。影像其實也才剛開始,所以如果真的要做到小眾的紀錄片,有機會像獨立音樂這樣子做數位發行的話,我覺得還需要一段時間。(睿育)

 

雖然目前大眾用 OTT 平台看電影的習慣逐漸普遍,但也可以發現紀錄片在之中仍屬於非常小眾的類型。能不能在有著上千片量的 OTT 平台中被觀眾看見、選擇?紀錄片創作者能在之中獲得什麼樣合理的利益?或許是未來值得觀察與深思的問題。


 



同喜文化|林睿育(上)、鄭雅芬(下)

 

成立於 2006 年 6 月,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專注於發行台灣紀錄影像 DVD,以及相關書籍。有系統的以文字和影像對照的方式,與國內資深影像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合作,結合縱深與廣度,推出具有深耕意義的影音與文字出版品,並且規劃籌辦各式紀錄影像的推廣、宣傳活動。

 

截至目前,同喜已發行過收錄 15 部 DVD,共 22 部影片的「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個別導演的系列作品(黃庭輔、胡台麗、黃信堯、洪淳修、吳星螢)、聚焦勞動議題的相關影片、外國影片、實驗影像,及其他台灣紀錄片約 50 部左右的 DVD。亦出版有 8 本從紀錄影片延伸出來的相關書籍。








 

* 下篇預告

Taiwan Docs的台灣紀錄片海外推廣經驗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的「Taiwan Docs 紀錄片海外推廣平台」,提到目前台灣紀錄片做國際發行的難度在於,主要台灣紀錄片至今仍多由創作者獨立製作,缺乏「商品」、「市場導向」的操作思維,而每年的紀錄片發行量也沒有歐美來得豐厚。發行商不可能以大的資源只做單片推廣。同時,還有國際上缺乏對「台灣」的基礎認識。

因此,現階段 Taiwan Docs以「文化推廣」而非「推動市場」的定位越發清晰。同時規劃有與線上平台與國際工作坊合作,希望提高台灣紀錄片的知名度,同時也為台灣紀錄片創作者打開通往國際之路。 




台灣紀錄片,完成之後-台灣紀錄片發行及行銷經驗研究   連載中

 
 
 

__________

註1:CC,Criterion Collection:美國一家專門發行「重要的傑作及當代電影」DVD的公司,推出的作品多以電影導演為主,除了已逝世的大師之外,也會推出較受歡迎的現代導演作品。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