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為對抗強權的媒介-李惠仁的紀錄片網路放映經驗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按鈴申告許天來等四名官員/圖片提供 李惠仁
 
 

編按

「完成之後-台灣紀錄片發行及行銷經驗研究」為紀錄片工會委請計畫主持人施佑倫,計畫研究人員陳婉真和何思瑩,針對近十年來具代表性的台灣紀錄片發行經驗所進行的訪談計畫。

本篇為第七篇網路作為對抗強權的媒介-李惠仁的紀錄片網路放映經驗。出身電視台的導演李惠仁,因為調查性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在電視台播出行不通,因此自行尋求獨立網路媒體「新頭殼」合作,將全片公開放到網路上,吸引了百萬多的觀看人次。將正片直接放在網路上的免費映演模式,對李惠仁而言,是種思考「到底有多少人能夠接觸到你的作品,跟你的作品對話?」的過程,他對於網路的傳播方式有很多開放的想像,例如紀錄片工會的「太陽花運動影像資料庫」,在網路上可形成資料庫,以觸及更多人。 李惠仁導演認為,「導演就是要跟社會對話、跟觀眾對話,同時也在跟自己對話,同時也在跟自己對話。」

 

 
計畫主持人/施佑倫
計畫研究/陳婉真、何思瑩

 

自 2006 年開始,李惠仁導演為了揭露台灣官僚系統對 H5N2 禽流感疫情的隱匿與謊言,在全台各地採集檢體,用影像作調查報導,最後完成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1:政府病毒》,於 2011 年 7 月在網路直播。


然而,公部門消極的處理態度讓他理解到問題的核心是腐敗無能的官僚體制,因而開始從原本的調查報導方式,轉為直接介入,用鏡頭去影響、推促官員回應。2013 年他推出《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這部影片不僅在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註1)作電視首播,也讓他拿下 2014 年台北電影獎的百萬首獎,在網路上、影展和線下的實體放映場合,都引起熱烈的討論,並給政府帶來強烈的輿論壓力,這也讓他勇於對抗國家機器的形象深植人心,累積出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適逢主流媒體公信力疲軟,而公民新聞崛起、社群媒體逐漸成為民眾資訊來源的背景,李惠仁深切感受到網路便於傳播的媒介優勢。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影片,進而對議題有所討論,他將作品直接放在網路上,讓大眾能免費地隨點隨看,這不僅讓影片透過轉發和分享,擴大傳播的範圍,也成為他個人的特色,更為台灣紀錄片界創造出另一種獨特又開放的映演模式參照。



《不能戳的秘密》海報/圖片提供 李惠仁


網路免費放映的源頭:《不能戳的秘密1》

 

其實,網路放映並不是李惠仁最先考慮的放映模式。因為曾是資深的電視新聞攝影記者,在他完成《不能戳的秘密1》後,第一個想到的其實是電視台,他一一拜訪電視台的朋友(多是中高階主管),想免費提供影片給電視台播映。
 

「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我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道。也可能是在 2011 年的時候,網路傳播速度和效果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好,所以坦白說,那時候直覺想到的就是要透過電視來播映。」


然而,很多電視台都有接農委會的業配,怕播出會影響到彼此的關係,所以都一一婉拒了;此外,這部影片是一部觀點鮮明的調查報導,站在電視台的立場,他們也擔心內容一旦有爭議,會對電視台造成影響。甚至是公共電視,當時也是以「擔心觀眾看不懂」和「希望納入更多元(如學者)的觀點」為由,建議李惠仁可以再做修改調整,到年底的時候播映。


但李惠仁表示,「年底就快要選舉了,我覺得那時候很多事情都會被扣上政治的帽子,而且坦白說,我真的想不到有什麼方式能夠讓他更容易理解。我也找不到願意受訪的學者。」

後來,在朋友介紹下,發現當年的卓越新聞獎(註2)有「調查報導」的項目,建議李惠仁報名。只是,報名條件是「報導必須要在電視臺播出,或是在網路媒體上播出過」。眼看著報名就快要截止了,而要在電視台播出顯然也行不通了,李惠仁便找了當時的網路獨立媒體「新頭殼」(註3)洽談,而新頭殼看完也覺得這是很重要調查報導影片,兩方就敲定在 2011 年 7 月 27 日晚上,在線上直播放映。

 

「因為除了新頭殼之外也沒有別的選擇了。當時網路的獨立媒體也不多,新頭殼也是一個報導比較獨立的媒體,他不會去跟官員或者是官府有那些利益衝突,所以在那邊播沒有問題。而且,他們也是用新聞和調查報導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片中一些化身採訪、甚至電話錄音等等,因為涉及公共利益,他們也認為沒有問題的,所以他們才願意播出。」


《不能戳的秘密1》在新頭殼放映之後,平常多報導腥羶色、片長三分鐘左右的「蘋果動新聞」(註4),也提出想在網站上放映全片的需求,李惠仁覺得如果在那邊有很多人願意看這個片子也很好,所以就免費讓蘋果動新聞播。


後來,又有名網友把全片下載後,上傳在他個人的 Youtube 頻道上。李惠仁表示已不太清楚這些網站放了多久才下架,但據他的印象,兩者加起來約有兩百多萬的觀看次數,這也讓他深深感受到原來網路還真的有一定的傳播效果,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然而,即便在網路上大放異彩,主流媒體可能還是擔心影響到農委會的業配,相關報導幾乎沒有。李惠仁表示這其實是很弔詭的,因為當時電視台的新聞都會跟著四大報的報導,但《蘋果日報》在新頭殼播映前一天即用了半個版面、從人的角度談李惠仁和《不能戳的秘密》(註5),但隔天卻只有一位記者電訪他,而且似乎也沒有完成報導播出。


此外,在他過去擔任記者的經驗裡,如果官員做壞事被抓到,最直接的作法就是斷尾求生,立即做處理以防輿論持續延燒,但這一次,農委會反而是強烈的反駁《不能戳的秘密》的調查報導。

 

一直到了九月份,《中國時報》調查室主任何榮幸在他的專欄「我見我思」寫了一篇相關的文章〈《不能戳的秘密》之後〉 ,議題才又再度浮到主流媒體上面,農委會才開記者會來解決這個問題。

 

借助網路使力,促成《不能戳的秘密2》及個人品牌


在看到農委會完全無動於衷時,李惠仁就決定要拍第二集。不過,這次他改變策略,先不做長片,而是做短片。「那些短片有點像是我們採訪或是調查過程的一個進度公開。以前我們還在調查過程中的話,其實不可能先訴諸公眾,一定是最後結束才會公開。」但這次,只要有新的狀況、新的進度,比方說和防檢局的局長對談、送死雞當作耶誕禮物,李惠仁就剪成短片放在他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上,等於是一個持續更新的狀態。「因為不斷更新,他們就要回應,不然我怕又像第一集一樣,等到我們最後整個影片完成了,他們根本不理你。」

 

就這樣,農委會總算知道李惠仁並不是個容易應付的角色,也開始學著用網路來回應。所以《不能戳的秘密2》就是在這段時間不斷回應、攻防的過程中所集結成的,也是在這個過程裡,清楚地讓觀眾看到國家機器的介入,看到他們在掩蓋這個醜聞。


農委會公佈第一次行政調查/圖片提供 李惠仁

 

李惠仁認為,如果沒有網路去促使農委會回應,報導其實也很難做下去,也因為放在網路上不會下架,慢慢就會像長尾理論(註6)所述,總是會不斷有人看到,然後就形成了一股力量。他也提到,剛好這段時間,台灣人開始對主流媒體的信任度降低,而網路世界裡的「自媒體」、「公民記者」所做的報導,反而成為「能看見╱聽見真實」的管道,輿論大小也清楚可見。


「當這些議題和事件是直接可以去對應到一般民眾的時候,那形成的輿論壓力是更大的。所以,現在你也不用開記者會讓記者去問他了,反而是在自媒體上 PO 一下,他們可能就必須出來面對。」



他記得過去很多民間團體要開記者會都是要傳真到各家媒體,但在製作《不能戳的秘密2》時,他只要直接在臉書上面 PO 文,說自己明天要去哪裡告農委會,媒體就會跟著去報導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主流媒體公信力開始下滑,公民新聞開始崛起,Facebook 這樣的社群媒體使用者越來越多,很多的訊息都是透過社群媒體來發佈、轉發、接收,這讓李惠仁深切感受、也獲益於這樣的媒介優勢,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累積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網路之外,其他放映經驗


《不能戳的秘密》第一、第二集除了在網路上免費放映之外,透過與不同單位的合作,也促成了許多網路之外的實體放映經驗。例如,同喜文化(註7)將《不能戳的秘密》第一、第二集一起於 2013 年 5 月 17 日發行,後來也舉辦了全台多場校園的、獨立空間的放映與講座(註8)。


而在 DVD 發行的首映會上,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的製作人王派彰就提出《不能戳的秘密2》在公視播映的邀約,5 月 21 日晚上,《不能戳的秘密2》就在公視《紀錄觀點》節目電視首播了。雖然是在電視播映,但仍舊在網路上掀起熱潮,李惠仁印象很深刻,「那時候很多人家裡沒電視,沒辦法看首映嘛,在臉書上就有很多人開始用文字直播說現在演到哪裡了、現在農委會在幹嘛,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李惠仁在接下來的影片,也和公共電視有不同程度的合作。例如,《蘋果的滋味》(2015)(註9)的版權在公共電視上,但壹傳媒也有購買網路版權,所以在 2015 年 4 月 28 日先於公視《紀錄觀點》首播,隔週正片就先後上傳到《紀錄觀點》和「蘋果Live」(註10)的 Youtube 頻道上。


《并:控制》(2017)海報/圖片提供 李惠仁


《并:控制》(2017)(註11)則完全是李惠仁自己的版權,但因為覺得公共電視操作網路宣傳的經驗豐富,也累積了一批固定觀眾,所以也讓該片正片直接放在《紀錄觀點》的 Youtube 頻道上。

他表示,自己喜歡和公共電視合作的原因,主要是希望能由他們分擔宣傳和行銷的工作。「如果這部片子公視覺得有潛力,他們就會去做一些國內外的宣傳跟行銷,那我們就不用去花那麼多的力氣,這對我們這樣的獨立導演來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像是《不能戳的秘密2》就因為公視協助報名,入選了 INPUT 影展(註12),並且在 2014 年的台北電影節奪下「社會公義獎」、「最佳紀錄片」及「百萬首獎」的殊榮,可謂當年度的最大贏家,也讓李惠仁這個名字被更多人認識,並有了不畏權威、揭露國家機器弊端的鮮明形象。他笑說,得獎除了帶來獎金外,也引發大家對影片的好奇,好多人都想說要來看看李惠仁到底是拍了什麼片?

 

李惠仁回顧,最初只覺得自己做的是調查報導,所以完全沒想過往電影的圈子走,而在有了影展放映的經驗後,才發現影展也是一個再曝光的機會。

 

他坦承每次的映後座談都覺得非常過癮,「如果可以的話,我每一場都會到。因為你可以看到別人怎麼看這部片子,蠻有意思的。我覺得任何一個導演就是要跟社會對話、跟觀眾對話,同時也在跟自己對話,同時也在跟自己對話。」

 

李惠仁在《并:控制》的募資計畫(註13)中,也規劃了一個「游擊放映」的回饋方案,提供公播版檔案讓咖啡店、獨立書店、公民團體舉辦放映活動,就是希望能為帶來更多放映、對話的機會。

 

「我後來覺得集資非常有意思的是,其實不是為了錢,它是一種把你的作品再傳播出去的一種方式。即便是回饋品都是,對,那是一種影片的延伸,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所以如果下次我要再去做這些事情,我還是會去做一些方案,這個方案的方向是為了傳播,透過不同的回饋品把他傳遞出去。」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 2020 年受訪照


對「網路全片放映」的想法


對於將正片直接放在網路上的這種免費映演模式,李惠仁認為自己始終思考的是「到底有多少人能夠接觸到你的作品,跟你的作品對話?」因為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影片,進而對議題有所討論,網路這個平台能夠讓傳播更為便利和簡單,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如果其他導演拍紀錄片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實質回饋,例如金錢,那他認為網路免費放映當然是不可能的。

 

他也坦言自己完全沒有宣傳的預算,一路走來都是靠朋友幫忙宣傳、轉貼,也從來沒有想過要走商業院線,因為除了要花更多費用之外,其實也未必會被更多人看到。

 

「坦白說《看見臺灣》是政治力介入才有辦法那麼多(票房),那你說好幾千萬的票房,我們也可以算算看實際上他有多少人能夠接觸到這個片子?也許我們放在網路上,接觸到的人更多、對話得更多,而且就算是過了很久才對你的議題或你的片子有興趣的人,他回頭去找,也可以輕易找到你全部的影片。」



而且現在 Youtube 很好玩哦,你看了一部片,他就會在下面推薦你其他片子,類似的就會擺在一起,導演訪談啦什麼的,我有朋友就是這樣一路看下去,那我覺得那也是一種跟觀眾對話的方式、跟觀眾接觸的方式。

 

對他來說,網路平台對促進議題的討論有很大的助益,不僅降低了觀看門檻,提高了一般大眾的媒體近用權,也讓影片持續保持著隨時能被活用的開放性。例如《不能戳的秘密》就因為一直留存在線上,時常成為許多老師課堂上的教材。

 

李惠仁回憶道:有一年喔,某一個國立大學獸醫系的大一新生,上課上到一半舉手說「老師你在《不能戳的秘密》裡面為什麼要說謊?」老師就很生氣:「你去哪裡看的?」學生就回答:「網路上都有啊。」他一講完,全班同學就都點來看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網路真的是可以發揮影響力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後續的片子,如果版權在我自己身上的話,我都會完全開放,即便跟公共電視合作,我都會想辦法讓他放在網路上面。

 

李惠仁對於網路的傳播方式,還有很多開放的想像。他舉紀錄片工會的「太陽花運動影像資料庫」(註14)為例,「假如每一部片子都上傳,最後會變成一個線上的當代影像資料館,網路上都可以搜尋得到,50年後或100年後,讓我們的後代想要窺見我們這個時代發生了的什麼事情的時候,可以透過網路輕而易舉地找到它。也許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那也許也就會有更多人願意採用這樣的方式,把作品放到網路上面去。」


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圖片提供 李惠仁


結語

然而,李惠仁也觀察到網路生態從 2011 年至今有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在觀影習慣上,觀眾對於「長度」越來越不耐煩。因此他也認為,作為以網路為主要放映平台的影片創作者,無論是敘事結構或是形式風格,應該也要跟著調整。像他目前正在製作的紀錄片,就打算作三個版本——一個 120 分鐘的版本,和兩個 50 分鐘的版本。
 

「如果你做一個 120 分鐘的影片放在網路上面,我覺得很多人會看不下去;如果你要在課堂或者在什麼地方播出,這個長度也是有限制,畢竟不是被綁在電影院裡面,他情緒不會跟著節奏走,他周邊會有很多干擾,那 50 分鐘會是比較剛好的長度。」

 

他預計將影片拆成兩個主題,變成兩部各 50 分鐘的影片,作為網路放映的版本;而 120 分鐘的長片也不會只是把兩部影片串在一起而已,而是會重新做出一個完整的內容,作為報名影展的版本。


選擇了網路放映,就要跟著網路生態變化的快節奏,有彈性的隨時調整,才能在網路串流平台、Youtuber 百花齊放之時,繼續留住觀眾的眼睛。李惠仁清楚認知這點,此刻他仍抱著「用影片對抗國家機器,並促進議題討論」的初衷,持續的學習和努力著。


 


 

李惠仁導演|作品發行紀錄 

1969 年出生於彰化,曾就讀服裝設計系,當兵時意外被選入空軍電影隊,開啟了他對動態影像的興趣。自1994 年起,先後任職於多家電子媒體,擔任新聞攝影記者,同時自我進修,製作過許多重要的專題報導,並取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EMA 碩士;2008 年,轉而投入獨立紀錄片拍攝工作。

為了揭露台灣官僚系統對 H5N2 禽流感疫情的隱匿與謊言,李惠仁自 2006 年開始,用影像作調查報導,最後完成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1:政府病毒》,於 2011 年 7 月在網路直播。爾後有感於網路傳播的便利,李惠仁選擇直接將全片放在網路上,讓觀眾能隨點隨看。他的作品皆從新聞議題出發,探討「強權」對公共社會的負影響。

 

 

延伸閱讀

蘋果樹下的紀錄片導演-李惠仁與媒體批判紀錄片/陳平浩
【2012社會公義獎】得獎作品《不能戳的秘密》導演李惠仁專訪(上)/蕭立峻、陳曉雯
【2012社會公義獎】得獎作品《不能戳的秘密》導演李惠仁專訪(下)/蕭立峻、陳曉雯

 

 

* 下篇預告

讓影片走得更遠更廣,從牽猴子的經驗看台灣紀錄片發行

操作過多部紀錄片上院線的發行公司牽猴子,認為發行市場其實是一個內容驅動的市場。發行商的著力點,是根據過去的經驗,去評估影片的能量到底在什麼地方,然後依照這個能量,去運用發行的做法和專業,協助影片,做到它該有的票房或聲量的規模。牽猴子選擇合作影片對象的考量主要是:對發行規模與成果預估,與製作方之間是否有一定程度共識與可溝通的狀況。

紀錄片究竟是不是要推進院線放映呢?這個價值的評估,不僅是來自於對票房是否能回收的想像,或者能不能透過院線放映而擴大觀看的觀眾族群、數量。也來自於導演、製作方,對於影片生命和互動對象的思考。



台灣紀錄片,完成之後-台灣紀錄片發行及行銷經驗研究   連載中

 

 

__________

註1《紀錄觀點》:公共電視節目,曾是台灣唯一常態播映紀錄片的窗口。通常會以委製企劃案或購買已完成之紀錄片播映權,與紀錄片工作者合作。
註2卓越新聞獎:簡稱卓新獎,是台灣民間機構「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設立的獎項,創立於2002年,頒發給年度內表現優異平面媒體、廣播及電視的新聞從業人員。
註3新頭殼(New Talk)新聞資訊平台:,臺灣網路媒體,於2009年9月1日上線。
註4蘋果動新聞:於香港商壹傳媒旗下,以電腦動畫來報導新聞的單位,內容多採自《蘋果日報》。動新聞台灣版於2009年11月16日推動,由台灣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負責製作;其後台灣版及香港版亦在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正式上線,並可在手機等網絡平台上播放。由於一些動畫過於真實,特別是在處理性侵犯、家暴等新聞上,因此在當年引起在台灣社會引起不少爭議和討論。
註5〈《不能戳的秘密》控官僚瞞禽流感    導演:不公不義 不忍眼睜睜看它發生〉
註6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又譯為長尾效應。指原來不受到重視、銷量小但種類多的產品或服務,由於總量巨大,累積起來的總收益超過主流產品的現象。在網際網路領域,長尾效應特別顯著。
註7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成立於2006年,專注在紀錄影像的出版發行與推廣。
註8為了顧及DVD的銷售,李惠仁隔了一年才將《不能戳的秘密2》上傳到他個人的Youtube頻道上。
註9《蘋果的滋味》:記錄2000年代壹傳媒從《壹週刊》創刊開始改變原有的台灣媒體生態圈,與旺旺集團併購《中國時報》所造成的中資衝擊,以及2012年發生的反媒體壟斷運動。
註10蘋果Live:《蘋果日報》的Youtube頻道。
註11《并:控制》:談論中國對台灣和香港無所不在的控制,以及對藝術家、知識份子的打壓與迫害。
註12INPUT影展:取自英文全名「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vision」,是世界公共電視大展,自1977年成立,採取會員國制。台灣公共電視也是會員國之一
註13《并:控制》拍攝/網路公映計畫|守住思想控制的最後一道防線:於2017/09/15 - 2017/10/31 期間在FlyingV平台募資。
註14太陽花運動影像資料庫:2014年太陽花運動,紀錄片工會在3月26日發起「太陽花學運影像紀錄計畫」,收集大量運動期間拍攝的影片,並存檔編目,最後建立「太陽花運動影像資料庫」,開放給NGO組織或個人非營利使用者來信申請。

 

 

 

Ruby Hsieh

Ruby HSIEH I Hsuan 謝以萱 is a curator, researcher and writer based in Taipei, Taiwan. https://hsiehih.com/ 長期從事影像書寫、推廣、策展工作。持續關注當代東南亞電影與文化產業,相關評論、採訪文章散見各藝文媒體。 Email ruby761116@gmail.com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